刘国军
【内容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发展,国家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初中教学改革也愈演愈烈。在新课程标准改革的号召下,初中物理教师应摆脱传统教学思想束缚,不只注重教材知识点,看重结果,而忽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应当灵活教学,以实验导入初中物理教学,让物理实验贯穿课程始末,培养学生的物理学习思维,增强动手实践能力,让学生喜欢物理,真正学好物理。
【关键词】初中物理 实验导入 实践能力
物理学科是着重于实践的,我们在物理教材中所学的知识点、公式、定理、法则等等,都是曾经的物理学家们通过无数次的实验和实践得出来的。真理来源于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让学生拘泥于教材的抽象思维之中,而是要以实验这种直观的方式,让学生去探索科学,获得感性上的提升。
一、重视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如今的物理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同学并没有认识到物理实验的重要性,认为物理实验只是敷衍了事,一味着重于书本上的死知识点。还有一部分老师认为,物理实验只是用来证明前人发明创造的正确性,而书本上的公式定理已经经过成千上万次的实验证明,现在所做的实验并没有意义,因此思想上并不重视。教师不重视,造成学生在思想上也不重视,学生做实验时,懒散、操作不谨慎、敷衍了事,没有以科学的标准来要求自己。而且不注重创新,机械性较强,在实验中不注重思考。久而久之,学生对待物理的学习态度变差,学习兴趣小,学习不积极主动。因此,在当下推崇素质教育的大潮流中,教师必须重视物理实验在物理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帮助学生激发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物理学习思维和动手动脑能力。在实验中发现问题,在实验中解决问题,做好教学互动,搭建好物理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之间的桥梁。
二、做好实验导入的科学实施
1.统筹兼顾——科学理性选择实验导入方式
教师要做好实验导入,首先要做好实验导入的方式选择,根据不同的物理教学安排,采用适当地物理实验导入方法,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特性和认知方式,统筹兼顾,争取做到科学理性。实验教学也要结合学习情境的创建,要多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设备,采用多种多样、各具特色的实验安排来准确切入课程教学点,学生才能够长时间集中注意力于实验内容及其对应的理论知识点,同时也将会更加关注物理学科的发展。教师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要扮演指路人的角色,根据自己在课前设定好的实验情景和实验步骤,指引学生去主动摸索探究,鼓励学生创新,采取高效率的方式,并能做到勤于思考,教师要准确把握学生的思维动向,不可引起学生们在实验过程中的认识冲突,实验时要达到预期所设定的目标。同时,实验内容一定要紧扣理论知识,不可偏离理论基础,不能在课堂上激发起了学生的实验兴趣,课后学生在理论知识上却没有得到巩固。比如在苏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二章第二节《汽化和液化》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的实验内容要紧扣教学内容,不可让学生在实验中过度自由发挥,但也要保证他们的实验积极性,在做蒸馏水的汽化时,要科学引导学生观察物质的状态变化,并及时做实验笔记,写感悟。
2.联系生活,由现象抓本质
物理是一门来源于生活的学科,它的理论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实践。因此,物理实验的导入环节一定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生活,从现象中抓住本质,探讨科学。在苏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十章第一节《物体的浮与沉》教学过程中,首先学生对浮力要有一个感性的认知,要带领学生去注意身边的物体浮沉现象,引导他们思考为什么会有物体的浮沉,是如何形成的,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同时要具备怎样的条件,它们力的状态有什么变化。学生在经过对物体浸没于水现象的一系列观察之后,会发现在一段时间后,物体的浮力不会变化,浮力有的时候是与深度无关的。接着学生会去分析,浮力与深度之间的关系属于“表面现象”,应该去“抓本质”——浮力与物体浸入水的体积大小有关,物体浸入水的体积越大,浮力就越大。在对学生经过这方面的引入思考后,再进行一些实验教学的导入,学生不仅在感性上有了认知,在理性上还会有提高,拓宽视野。同时“抓本质”体现在学生经过物理能力素养上的提升后,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学科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做到“学以致用”,这是学习的最高境界。
3.以实验代巩固
学生在经过物理学科理论知识的学习之后,经过一段时间必然会出现知识点遗忘。这时,教师可以适当安排一些实验,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还可以让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新一轮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