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一人食

2016-03-21 22:15王丽君
幸福家庭 2016年2期
关键词:人食蔡澜图景

王丽君

一人食,并不是一个新鲜词。

这是很多都市人群的常态——据说,伦敦的独居人数接近三分之一,纽约和巴黎占到了将近一半。在中国的大都市里,当独身人士已如星星之火,一人食自然毫不出奇。

可是,当一个有家有口有丈夫有子女的女人,一个习惯了与家人热热闹闹围桌吃饭的女人,突然,被迫,将自己嵌入一人食的图景,餐桌上将会发生怎样的故事?

有人吃得丰盛,有人吃得清简。

有人吃得温暖,有人吃得冷淡。

有人吃得刁钻,有人吃得宽容。

有人吃得恣肆,有人吃得克制。

一千个女人就有一千种吃法。但无论如何,不管你怎么吃、吃成怎样,既然一头撞进了这幅图景,你唯一可以做的,就是享受你的一人食。

就像你的暖男对你说的:一个人也要好好吃饭。

一人食,是享受自由?还是咀嚼孤独?

在高木直子的漫画《一个人住第五年》里有这样一个画面:她不敢贸然一个人去餐厅吃饭,因为不确定是否有适合单人坐的位置,也不知道菜品的分量是否适合一人食。

一人食倒是自由,不用规定吃饭时间,也不用顾虑某人的口味,一切按自己的喜好来。可是某种程度上,自由也意味着孤独。

小时候,我家是典型的工农组合。爸爸在城里上班,妈妈在乡下种地,哥哥在镇上读寄宿中学,我和弟弟在外婆家上小学。妈妈有一次说:“我们家5个人,在4个锅里吃饭。”当时,我们都哈哈大笑。现在回味起来,妈妈开朗的谈笑背后也不是没有心酸和孤独。

因为工作的关系,周一到周四我一个人在深圳住。晚餐常去各种餐厅解决,隔壁桌三五成群,谈笑风声还不算最尴尬的,最尴尬的是跟人家拼桌,感觉像两只不甜的瓜被活生生地强扭在一起。另外,一个人在餐厅吃饭,被人家有意无意地注视,被贴上孤独的标签也会影响吃饭的心情。

不过,好在有了手机。每天半小时的晚餐时间,我一边读手机里的小说,比如《花街往事》《太阳黑子》《陆犯焉识》等,一边吃蛋酒或小米粥,岐山臊子面或鸭血粉丝汤,上海小笼包或东北饺子,驴肉火烧或肉夹馍…..天南海北的食物,结合人间百态的小说,一度成为我的晚餐标配。

其实“一人居一人食”渐渐成为趋势,大量的人要面对一人食的局面。媒体人蔡雅妮在2012年底推出《一人食》视频,大受追捧。在百度百科里,一人食被重新定义为“不孤独的食物美学”。

过去,如果一个人到餐厅吃饭,往往会被周围人视为“没有朋友的失败者”。现在这种观念正在改变。在阿姆斯特丹,有一家“独食”餐厅Eenmaal,只接待独自前来用餐的顾客。每张桌子旁只放一把椅子,旨在希望顾客在不受干扰的环境下专心品味美食。如果说Eenmaal的理念是让食客享受孤独,同为单身食客餐厅的日本MOOMIN的主题则是对抗孤独。在这家餐厅,每张餐桌旁都端坐着一只憨态可掬的毛绒玩具——芬兰经典动画形象河马姆明。在姆明的陪伴下,单身食客可以避免尴尬和孤独感。姆明餐厅人气爆棚,每天都有顾客排长队等位。

独食族,到底是该将就,还是讲究?我曾经是将就派。香港作家张小娴曾跟蔡澜去吃饭,一个晚上跑了八个地方。在一个地方坐下,食物来了,她说一声“不大好吃”,蔡澜立刻就说: “不大好吃就不要吃,我们到别处去。倪匡说的,在我们这个年纪,吃一餐就少一餐。”

自从知道吃一餐少一餐之后,我也变得比较挑剔了,不好吃的东西,绝不勉强接受。不喜欢的人,也绝不勉强自己与他同台吃饭,宁愿独食。

猜你喜欢
人食蔡澜图景
抢抓“一人食”风口预制菜企业需从四方面顺势发力
涂继文
黄河口的小康图景
蔡澜杀价
在沙碱地绘出幸福图景
艾家河描绘新图景
POT TUCK
什么叫金茂府?蔡澜、杨澜做客广州告诉你!
青岛新图景
蔡澜的“即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