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鑫
为推动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平衡发展,促进学生的“双基”向“四基”高效迁移,苏教版教材在“实践和综合应用领域”做了独具匠心的设计。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不但应当重视实践活动的教学,而且要想方设法让实践活动起到应有的效果,这些可以从关注活动中的细节做起:
一、关注材料和场地的选择,为活动的开展提供便利
实践出真知,实践活动的基本要素就是让学生动起来,并在活动的前后融入有效的思考。在学生开展实践活动的时候,活动材料的准备和活动场地的选择是我们必须考虑在内的,因为这些细节会对实践活动的有效性产生不可替代的影响。
例如,在“称一称”的教学中,我设计了这样两个活动,一是估计一下一千克的水果大概几个,再用台秤称一称来验证一下自己的估计,二是称一下各人的体重,与教材中介绍的公式相比较。在学生操作的过程中,我发现了问题:在第一个活动中,我在课前准备了四个台秤供学生实际测量,原本预计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先进行预估,再测量验证,这样各小组错开操作,四个台秤完全可以应付,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很多学生第一时间就将台秤据为己有,在小组中称量各种各样的水果,导致还有一些小组的学生根本没有机会验证自己的猜想,只有与抢先一步的学生扯皮,而第二个活动的器械倒是足够,很多学生从家里带来了电子秤,保证每组有一个,但是在称量的时候发现地方不够用,每个小组的学生都走下位置,到座位行间来称重,这样导致教室中热闹非凡,杂乱不堪。在这样的情况下,这两个活动的操作时间都超出了预期,最后学生没有时间来总结和质疑了。课后反思课堂教学中的情形,我认为课前没有做好针对性的布置和准备是学习活动效率不高的关键,在称水果的活动中,应当准备足够的器材,让每一小组有一个台秤,这样学生就能踏实有序地开展预设的活动,课堂关注点自然会集中到数学活动中,第二个活动中应该在课堂做好布置,将学习中不必要的课桌整理到角落,保证活动的空间充裕。
二、关注行动和思想的引导,为思维的拓展提供可能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单纯的劳动不能叫做,单纯的想也只是空想,只要将操作和思维集合起来才能达到思维的目的”。因此在实践活动的教学中,不能仅仅是让学生机械地操作,简单地验证现成的结论,而且要让学生融思于行,让学生带着问题来进行操作,在操作中有所发现,有所思考,有所突破。
例如,在“表面涂色的正方体”教学中,我在放手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将各种大小的大正方体“解剖”研究后,出示了一个魔方,让学生观察有几种不同的表面涂色的状况,学生发现表面涂色的小正方体分布在正方体的外层,位于顶点的正方体是三面涂色,位于棱上的正方体两面涂色,既不在顶点上又不在棱上的正方体一面涂色,并且不管怎样旋转,三面涂色的正方体始终在顶点上,两面涂色的始终在棱上。受到这样的启发,学生对照刚才操作中的记录表,发现了表面涂色的正方体的一般规律。
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扎实掌握了表面涂色的正方体的一般规律,并在实践和交流的过程中发展了数学推理能力和概括能力,提升了数学思维,这正是安排数学实践活动的要旨所在。
三、关注实践和交流的质量,为规律的验证提供基础
很多时候规律的探索要通过学生的合作和交流来得出,当学生在交流中产生思维火花的碰撞时,规律更容易浮现出来,这些经历对于学生今后的数学研究而言也是宝贵的财富。
例如,“大树有多高”的实践活动,我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来开展相应的操作,先测量同样长度的木棍的影长,再测量不同长度的木棍与影长,记录下来看看有什么发现。学生在小组中进行了分工,而后开始测量并记录,在操作活动结束后,由于对其他小组的测量情况比较好奇,学生自发与其他小组成员展开了交流。交流中他们发现不同小组测量的相同木棍的影长有微小的差异,学生经过交流统一了意见:相同长度的木棍的影子长度是一定的,只是在测量的时候不同小组的测量可能因为一定因素的干扰产生一定的偏差,比如卷尺拉得不直,测量的起点不统一等。而不同长度的木棍的影子长度不同,木棍越长,影子就越长,并且木棍的长度和影子的长度成正比例关系。这样的交流成果为接下来学生间接测量大树的高度提供了理论依据,并且学生经过这么深入的实践研究和交流讨论,对于正比例关系有更显性的认识,对于测量大树高度的方法有更深度的认识。
总之,在促进学生知情意全面发展的道路上,实践活动时不可或缺的一道“开胃餐”,教师在处理这部分内容时,要关注能够影响操作活动有效性的方方面面,不放过一丝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