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萝莎
摘 要:本文对纪检派驻机构当前日常监督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如何强化日常监督的思路 途径 以及提出“两单一通报”的阐述。
关键词:纪检派驻机构;思路;途径;“两单一通报”
1 当前日常监督存在的问题
(一)对部门党委及班子成员的日常监督比较难。监督管理的关键对象是所在部门党委领导班子成员。派驻机构纪检组长一般情况下是派驻部门的党委委员,在执行部门工作安排时又要执行监督工作,干部群众在日常工作中普遍认真执行命令,不敢监督。另外, “三转”后,部门主体责任意识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工作职责还需要进一步厘清,有关监督制度及法规尚需进一步完善,不便于监督。
(二)对部分单位业务日常难以有效监督。由于业务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民主监督机制还未健全,现有日常监督管理制度的内容明显落后于实践,没有与时俱进,或者操作性不强,导致部分单位和处室工作制度等存在问题不能够及时发现纠正。
(三)对重点工作开展情况日常监督不易。重点工作现阶段开展情况主要通过业务单位强化信息报送,强化责任意识,强化工作力度等形式倒逼实施。作为日常监督中突出的重点,往往采用专项检查的形式开展,主要通过查阅资料,对比成效。对于有机更新项目、保障房项目建设、村镇工作临时机构财务情况等监督不易。因此,无法确切反映工作实际开展的情况。
2 强化日常监督工作的基本思路
强化日常监督,创新日常监督体制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十八届中央纪委四次、五次全会、省纪委十三届四次全会和市委七届八次全会的部署,建立健全与实现“中国梦”相适应的日常监督体系。
(一)推动日常监督由被动性应对向主动性应对转变。要积极推动日常监督向主动应对转变,要把握监督主动权,着眼于防范,严把监督关口,将变事后被动监督处理转变为事前提醒、事中防范,将日常监督为全方位的动态管理监督,拓宽监督方式,增强监督工作的预见性。特别对监督对象作风问题,通过签订承诺书、上报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出国出境管理等方式,早发现、早纠正、早处理,以帮助和挽救干部,减少损失和危害。
(二)推动日常监督由突击性应对向日常性应对转变。由于纪委派驻纪检组人员数量极少,而监督部门工作涉及多个单位几十个处室几百项核心业务,形成了监督任务与监督人员不足的突出矛盾,造成这个结果的主要原因是突击性任务与日常性监督相脱离。要积极把突击监督和专项监督转移到加强日常监督规范上来,最大限度实现监督成效。
(三)推动日常监督由习惯性应对向有效性应对转变。目前监督工作往往依靠“老方法”、“老套路”进行,检查工作更是属于消耗性和粗放型。要改变这种问题,必须执行科学监督,将习惯性监督转变到有效性监督的方向上来。进一步细化监督任务,明确监督重点。同时,定期开展监督工作人员的学习培训。
(四)推动日常监督由倾向性应对向平等性应对转变。对于监督的对象,要追求公平公正,一视同仁。作为监督工作人员,要确保独立专业,进一步协助部门做好各项工作。针对监督的重点,要由事后监督查处向事前监督提醒、事中指导转变,最终达到日常监督事半功倍的效果。
3 完善日常监督的主要途径
(一)扩大日常监督的内涵内容。日常监督工作是一个持之以恒过程,具有持续性特征,并且点多面广。日常监督工作中,既要注重总结吸收優秀的传统监督管理经验,保持监督工作的活力。
(二)加强日常监督的工作方法。要进一步强化监督人员自身业务能力,明确监督职责,要吸收各地各部门日常监督工作的先进经验,不断探索和提升监督工作方法。
(三)完善日常监督的各种机制。要按照强化预防、及时发现、严肃纠正的要求,不断健全和完善监督机制,使各种制度机制彼此衔接、环环相扣,真正发挥制度机制的整体合力。
(四)整合日常监督的工作力量。通过协助驻在部门聘用行风监督员、配合上级纪委调查、抽调下属单位人员自查等,进一步促使监督形式多样化,紧密做好群众监督、舆论监督、上级要求等结合起来,形成协调效应和监督合力,强化日常监督成效,取得监督效果最大化。
(五)创新日常监督的载体平台。结合工作实际,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监督教育和构建监督学习体系,比如开展领导讲课、集中专题辅导、专题讲座、知识竞赛、法庭现场教育等形式,及时对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进行党的重大政策和重要法规的政治纪律教育,有效搭建领导干部监督管理工作载体和平台。
4 提出“两单一通报”加强日常监督
针对日常监督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难题难点,驻市建设局纪检组自实行“三转”以来,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以“两单一通报”形式强化监督主动性,加强对驻在部门日常监督工作,有效保障“两个责任”的全面落实。“两单一通报”是派驻机构监督工作具体化、程序化、制度化的一种探索实践,分别有《督导单》、《函告单》和《通报》。
(一)“两单一通报”主要内容
1、《督导单》。《督导单》是纪检组在调研谈话、受理信访、监督检查及参与日常工作中,发现驻在部门在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构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随机性地向驻在部门、机关处室或下属单位发出的督查指导、整改意见书。今年来,纪检组分别向局计财处和政治处发出《督导单》,要求改进财务管理工作、重新修订重大事项集体决策规则。
2、《函告单》。《函告单》是纪检组根据市委、市政府及市纪委关于党风廉政与作风建设工作总体要求,按照驻在部门年度目标任务与责任分工,阶段性地向党委或领导班子成员发出的要求认真履行主体责任的提示提醒通知书。今年7月,纪检组向局领导班子6位成员发出《函告单》,要求按照主体责任,对分管线今年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情况进行一次对照检查。
3、《通报》。《通报》是纪检组按照上级有关要求,或在自行组织明查暗访过程中,发现驻在部门干部职工违反“四风”和效能建设方面存在问题,有针对性地发出的书面通报。属于情节较轻的问题或涉及普通干部职工的,则督促指导直属机关党委(纪委)研究处理。去年来,已发通报2则,对一个单位、5名工作人员进行效能追究。“两单”以“中共绍兴市纪委驻市建设局纪检组”信签纸形式加盖公章,分别编号存档备注。《督导单》同时抄送局办公室、直属机关党委(纪委),由其转报相关分管领导和主要领导。《通报》以正式文件下发。
(二)“两单一通报”在日常监督的工作成效。“两单一通报”自实行以来,在日常监督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效果已初显成效。一是有效推动党委主体责任落实。局党委定期研究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每年将任务分解细化到分管领导、处室和单位,签订责任状,作出公开承诺。明确下属单位党组织向局党委、纪检组报告年度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情况。局领导班子成员和机关处室负责人每日一公告、每月一通报任务完成情况。二是有效传导压力强化“一岗双责”。局每年查找“十大廉政风险点”,加强防控工作,没有发生明显的违纪违法问题。对企事业单位实行会计委派,加强大额资金流向监控。各类会议安排、外出学习培训、公务用车、差旅费报销等情况网上公开。三是有效发挥派驻机构监督作用。“三转”以来,纪检组理顺了与党委和直属机关党委(纪委)关系,理清了工作职能,划清了工作边界,完善了工作机制,更好地形成了监督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