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中的理性思索与沉重守望

2016-03-21 15:46张国功张康
出版广角 2016年1期
关键词:报告文学

张国功 张康

【摘要】最近结集推出的十卷本《胡平文集》,充分体现了报告文学作家胡平以“游走”的姿态考察历史、关注现实时的理性思索与沉重守望,表现了知识分子以作品推动社会进步的批判意识与人文精神。

【关键词】胡平;《胡平文集》;报告文学;理性思索;沉重守望

【作者单位】张国功,南昌大学人文学院;张康,南昌大学人文学院。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作为当时报告文学创作队伍当中的重要一员,胡平以其丰富而锐利的创作受到文学界的高度评价。新世纪开始以来,在多数当年比肩而战的作家纷纷退出报告文学领域,报告文学的影响力日益衰微、陷入时代性尴尬[1]的情况下,胡平依然保持着旺盛的创作势头,笔耕不辍。除了题材之丰富、视野之多变,胡平创作的可贵之处,还在于他严肃的创作态度、精准的切入视角、深刻的历史洞见和始终坚守的人文精神。

最近,少儿出版的重镇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高举人文社科出版大旗,“越位”推出了十卷本《胡平文集》(2015年)。该作品囊括了胡平的《世界大串联》《中国的眸子》《乱世丽人》《美丽与悲怆》《玄机》《千年沉重》《一百个理由:给日本也给中国》《情报日本》《百年误读》《战争状态》《第三只眼睛看江西》《瓷上中国》《海角旗影(台湾五十年代的红色革命与白色恐怖)》等代表作。胡平在《千年沉重》中曾说:“看我的东西,无须别人说起,我自己也知道,大抵沉重的内容多,尤其是自20世纪90年代后。”通读其作品,可以充分感受到其作为思想者一以贯之的理性思索与沉重底色。我们可以通过时空两个坐标,从纵横两个角度,来解读胡平以“游走”的姿态考察历史、关注现实时的理性思索与沉重守望。

一、历史、现实与未来:时间长河中的“游走”

胡平对自己的写作方式和生存方式做过概括:“在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与时下鲜活的社会现实间游走;在人文学科诸多领域的前沿学理与本人的历史经验、现实感受间游走;在公共知识分子的先知先觉与芸芸众生的悲欢哀乐间游走。”[2]当知识分子在世俗化的时代大潮中纷纷趋利避害顺流而下时,胡平却像时间长河里的一条中华鲟,不停地溯流而上,穿梭在历史和现实之中,忧思着中国的未来,带着一份知识分子的严肃态度和沉重理性,固执地寻找着历史真相与失落的人文精神。

1.回首历史

翻阅胡平的报告文学,读者会感受到一种强烈的历史气息。他总是试图用一种客观、严谨的态度对现当代历史现场进行重新考察,以做出自己理性的回答乃至于强烈的批判;在追寻历史真相的过程中,总要直面和接受历史之石的沉重压力。正如他在《千年沉重》中所说:“一个时代,哪怕百分之九十九的人拒绝沉重,可总得有百分之一的人守望并解读沉重。否则,社会便会是一只轻飘飘的舢板,极易在风浪中倾覆。”[5]

在胡平创作的众多历史题材报告文学作品中,他的聚焦点集中在20世纪50年代至“文革”的当代中国政治运动。这是因为作为“老三届”的胡平是那个动荡年代的亲身经历者,在创作这类题材作品时具有他人所无的经验优势。拒绝遗忘的胡平说:“我对历史,尤其是那些与我们这代人的命运十指连心的历史,总是沦肌浃髓,难以释怀。”[3]胡平的这类历史题材报告文学,因此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史鉴价值。在倾注五年心血而成的长篇巨著《玄机》中,胡平运用翔实的历史资料,从独特的政治视角重新打捞“1957年”这只长期遗留在历史澒洞风尘里的“黑匣子”,围绕这一特殊年份做了纵向历史分析和横向人物关注兼具的全方位书写。作品以1957年为视点,对“胡风反革命集团”“反右”“整风运动”“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当代重大事件进行审视和反思,尤其对知识分子这一特定阶层的历史命运和生存状况进行深入关注。胡平深入透析了政治运动背后的民族心理和中国文化,并带着清醒意识和因国家遭受重创产生的沉重情感,对那段历史做出冷静分析和深刻反思。在另外两部“文革”历史题材作品《中国的眸子》《芥末沧桑》中,胡平通过普通女青年李九莲和钟海源被残忍冤杀后曲折的平反经过,以及女青年安怡的悲惨人生,从小人物这一群体入手,批判“极左”路线给普通大众带来的巨大伤害,深刻反思国民劣根性和“文革”政治的荒谬和残酷。历史感铸就了胡平写作的人文精神,他曾说:“所谓的人文精神我认为首先要有历史感,有对历史人物的深切的关注。”[4]细读这类文本我们会发现,在对那段残酷历史的一次次回望式书写中,胡平作品的沉重感或隐或现地渗透在他的笔下。

2.注目现实

胡平在《玄机》一书中说道:“从晚清至今一百余年里,历史总是活在现实之中,时代的焦点与难题,虽然换了一张卷子,但题目总归是那些题目。” [5]这既说明了胡平对当下现实与历史的独到理解,更表明了他关注当下社会和强烈干预现实的创作态度。早在改革开放伊始,胡平就自觉地追求通过报告文学创作及时地参与社会现实问题的大讨论。此类代表作当推《世界大串联》。此书一经推出,就引起广泛的社会关注。究其原因,除了文章题材选择具有及时性,更在于胡平对种种社会现象所做的深刻解读。作品以众多的人物和具体的事件,生动地呈现了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日益汹涌的“留学热”和“移民潮”,深刻剖析了在新旧体制交替、社会环境转型过程中整整一代人,尤其是知识阶层的心理状态、社会情绪、价值观念的变化。在《东方大爆炸》一书中,胡平的视线转移到中国人口这一突出的现实问题上。作品从社会学、经济学和生态学等诸多角度探讨人口质量、数量和社会生态等问题,并进一步提出“如果说旧的经济机制岌岌可危的高楼基础是人口数量的话,那么新的经济机制上崛起的大厦的坚实基础便是人口质量”这一观点,表明了其直面现实问题的急迫心情和忧患意识。进入新世纪以来,胡平不仅着力彰显20世纪改革开放时期思想启蒙者特有的厚重人文精神,更俯身聆听当下中国剧烈的时代脉搏和民族心跳。《第三只眼睛看江西》是他从幽静的书房经由媒体之窗游走到社会前沿的尝试之作。借用现代媒介推动社会进步,是当代知识分子公共性的重要表征之一。胡平利用报纸这一媒介平台,和众多政界以及文化界知名人士对中国社会的经济建设、江西省的历史文化和未来发展方向做了详细而深入的讨论。

在上述反映社会现实问题的报告文学中,胡平表现出一种积极参与社会讨论和强烈干预社会问题的姿态,尤其是在面对当下的现实问题和不合理现象的时候,真切地流露出一份知识分子的感时忧世之情。

3.眺望未来

深怀历史忧患意识的胡平之所以从当下的社会现实出发,在草蛇灰线的历史线索中寻求真相,然后从历史的荒野之中跋涉归来,对眼前社会针砭时弊,是为了尽可能厘清历史发展足迹和认清当下局势,为中国未来的发展提供一份自己的思考。通过《中国的眸子》《玄机》等作品中的深刻反思和理性批判,胡平真正希望中国民众能够理智审视这段历史。只有勇敢地正视历史、客观地评价历史、理性地看待历史,中国才能避免重蹈人类文明史上的灾难和浩劫,才能自信地从历史的阴影之中走进美好未来的向阳之处。在《世界大串联》《第三只眼睛看江西》等一批反映社会现实和参与社会讨论的作品里,胡平以一种世界眼光关照中国在21世纪现代化进程中的位置,为中国未来的现代化转型提供一种前瞻性思考。有评论家曾说:“和其他文学体裁比较起来,报告文学最为强调作家对现实社会生活的积极守望。”[6]尽管在访谈中自称“不会把自己定位为一个殉道士,也不会刻意地把自己放在一个高度,要振臂一呼警醒世人”,但在危机感和忧患的激励之下,胡平的文字除了深蕴着对历史和现实的沉重守望,话语深处更有着一缕对中国未来的急切远眺之情。

二、家国、邻邦与世界:思想空间中的“游走”

在时间的长河里,胡平是以一种“游走”的姿态来书写的,同样,在现实生活中他也不停地游走:从江西出发,北上南下,远走域外。至于其时刻思虑的头脑,更是时时“精骛八极,心游万仞”,身在书斋而放眼天下。他以敏锐的感觉关注和思考着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之中,家乡江西的历史文化和现代化进程、中国的改革开放和城市经济建设,以及世界的时代走向和发展趋势。

1.以管窥豹——从江西的脉搏感受中国的心跳

出于对江西这片乡土的热爱和了解,胡平创作了很多江西题材的报告文学。其中有的以江西作为创作背景,比如《中国的眸子》;有的直接把江西作为关注的对象,比如《第三只眼睛看江西》和《瓷上中国》等。无论是对江西历史的书写,还是对江西现实的探讨,胡平始终把江西置于中国的历史和现实语境中,深接地气,力图透过江西的脉搏感受中国的心跳。这种管锥式的研究方法具有强烈的穿透力,因此往往能得出独到的见解。

在《瓷上中国》中,胡平创造性地把瓷器、景德镇和中国三者联合起来进行历史的追述和现实的研讨,完整地描绘了江西瓷业的前世今生。作品以景德镇为视角基点,纵向讲述了景德镇作为“千年瓷都”的命运浮沉,展现了景德镇在中国千年文明史乃至世界文化史中不可磨灭的历史地位,正如胡平所说:“瓷在中国的命运,大抵就是中华民族的命运。”[7]更为重要的是,胡平把近代以来江西景德镇制瓷业的衰落和新时期瓷器产业所遇瓶颈放置在中国这个大的社会环境之中,客观地分析景德镇昨日辉煌和今日没落的深层原因,对照其他国家制瓷业品牌的成功案例,深入解析景德镇的实际局限和固有的千年传统瓷器文化的优势及历史资源,希望能在“蒙羞和自辱的双重夹击”之中突出重围,把古老的景德镇瓷器文化和品牌推向国际市场。这不仅是江西、景德镇的突围,还是中国制瓷业在国际瓷器市场中的突围,也是中国文化在全球化时代的突围,真正实现用瓷器书写“说给全球听的中国故事”。胡平所寄予的这种在国际大背景下突围的希冀,具有沉重的情感分量和丰富的话语内涵。这部作品出版后,随即引发广泛关注并荣获第十三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

2.近邻试比高——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起,胡平开始以一个学者的目光全方位打量和剖析日本这个与中国关系密切的邻国,相关著述有《东瀛沉思录》《一百个理由》《情报日本》等。

在《情报日本》一书中,胡平通过具体的事件和客观充分的材料,呈现了日本长期被遮蔽的一种鲜明文化特征——情报之国。全书重点对该国明治维新以来的情报观念、源流、表现和发展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观照,深入剖析了这种举国上下的情报意识对近现代日本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所产生的巨大影响。胡平心情复杂地感叹道:“无论100多年前,还是100多年后的今天,日本对于西部大陆的认识,远远甚于我们对这个蕞尔小国的了解。”[8]在《一百个理由》里,胡平以几近学术体的严肃思想,深入地探讨中日两国的历史渊源,既从宏观的历史角度全面剖析了日本的起源、大和民族隐秘的扩张心理和举国的忧患意识、传统文化的源流和近代以来的文明变革,又从两国的共同性和差异性上深刻解读中日之间的复杂关系和两国的民族心理。胡平以日本明治维新的现代变革为切入点,分析了日本“逢蒙杀羿”行为背后的心理动机,思考两国千年的交往中师生角色互换和互相启蒙的历史,以及日本暧昧的历史态度。更重要的是,文章流露出胡平对中国民众对日非理性行为的深深担忧,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反思。胡平从新时代全球意识的高度上,对中日关系提出独到看法,即“中国欲一扫近代以来的耻辱与颓唐,走向民族的全面复兴,非得通过日本这道心理门槛;与此同时,日本要洗去孤独与暧昧,成长为世界性大国,更是绕不过中国这道道义门槛”[9],这体现了胡平作为公共知识分子的理性思想,也传达出胡平作为中国民众一分子的深沉期望。

3.情系家国——一只牛虻的叮咬治疗

其实,无论是在《瓷上中国》中对景德镇瓷窑历史的回望和对传统制瓷业如何实现国际市场突围的现代化思考、在《第三只眼睛看江西》中对新世纪开始以来江西经济实况的敏锐洞察,还是在《一百个理由》中对日本历史文明的溯源追踪和对中日两国深层历史关系的深刻剖析,抑或是在《东瀛沉思录》中对日本二战以来民族心理的窥探和对经济数据密码的解读,胡平的关注点既不局限于江西一地的红色井冈山和景德镇瓷器,也不止步于邻邦美丽的樱花和高峻的富士山。他始终游走在中国城市乡村和世界的风云变幻之中,最后的落脚点则是中国的国家建设和未来的民族复兴。在某种程度上,胡平如同一只永不歇喙的执着牛虻,时时刻刻关注着中国这头雄狮的健康状况。正如有评论家所说:“这种对世界形势的理性分析,对国家、民族的‘沉重思考与对历史现实的文化批判,贯穿于胡平报告文学创作的始终。”[10]在报告文学写作中,胡平自觉承担起一份知识分子沉重的家国责任。这种家国意识如同一个圆心,无论胡平的笔墨与思索走出多长的半径,它都是胡平创作的指向中心,也是胡平沉重情感的真正来源。

因为特殊的表达社会生活真实状态的文学特性,报告文学成了我们触摸社会生活、观察时代精神的风向标。不可否认的是,在启蒙意识高涨的新时期曾经引领风骚的报告文学,在今天日益边缘化。资讯传播与娱乐方式的改变,消解了报告文学的“写真”价值;更重要的是,利益的诱惑,使得报告文学呈现出越来越商业化而批判品格退化的倾向。胡平报告文学念兹在兹的历史拷问与人文之思,是对当下“报告文学已死”“知识分子已死”等论断的有力回击。在历史与现实、国内和国际、书本与经验等各种场域之间游走的胡平,在报告文学的领域里严肃执笔,守望沉重,理性思索,一以贯之地守护着人文精神的净土和知识分子的良心。在急剧变革的当代中国,报告文学始终伴随着民族前进的步伐和人民的喜怒哀乐,不断给人以刺激与思考。在物质与精神、经济与人文、现实与历史等二元关系面临巨大挑战的今天,重新以集群的方式推出《胡平文集》,体现了出版社心忧家国天下,以文化思想推动社会进步的担当、责任与情怀。

参考文献

[1]黄浩,黄凡中. 报告文学:文体的时代尴尬——对报告文学“生存艰难” 的本体质疑[J]. 北方论丛,2009(1):54-57.

[2] 胡平. 战争状态[M]. 南昌: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15:序6.

[3] 胡平. 中国的眸子[M]. 南昌: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11:序2.

[4]蔡晓玲,陈素璧. 胡平:自觉地选择“游走”[N]. 珠海特区报,2008-11-02.

[5]胡平. 玄机:上卷[M]. 南昌: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15:序4.

[6]李炳银. 报告文学现实的行走姿态[J]. 文艺争鸣,2008(8):46-50.

[7]胡平. 瓷上中国——China与两个china[M]. 南昌: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14:16.

[8]胡平. 情报日本[M]. 南昌: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11:后记406.

[9]胡平. 一百个理由[M]. 南昌: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11:395.

[10]章罗生. 中国报告文学新论——从新时期到新世纪[M]. 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12:278.

猜你喜欢
报告文学
充实中国报告文学的理论一翼
论茅盾与中国现代报告文学
新世纪以来中国报告文学理论研究综述
阵痛与激情:1979—1989年的灾难报告文学
报告文学:文体的时代尴尬
——对报告文学“生存艰难”的本体质疑
从陈克勤作品看海南建省以来报告文学的发展
首届青年报告文学评论家研讨会在京举行
浅析如何写好报告文学
报告文学研究
辉煌与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