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知道《哥德巴赫猜想》,是在初中时的一节班会上。印象颇深,女教师叫张利琴,她往黑板上写下“1+1=?”,转身说出了一个我们从未听过的新词儿——哥德巴赫猜想。那节课上,她给我们讲了数学家陈景润的故事,讲了我们似懂非懂的“哥德巴赫猜想”。
那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距离《哥德巴赫猜想》的发表已过去二十年。而在我们那个籍籍无名的乡镇中学,却刚刚拉开“向陈景润学习”的序幕。张利琴老师讲着陈景润的故事,哽咽了。现在想来,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她的内心深处一定充满了对前辈无比的敬仰和崇敬。懵懂的我,在交错的时空里,只是粗浅地明白了陈景润的故事,对报告文学以及这种文体所承载的时代精神一无所知。
如果不是从事媒体这一行业,我想我与《哥德巴赫猜想》,与报告文学很难再有交集。
参加工作之后,我接触到的第一种文体便是报告文学。十多年过去,报告文学已经式微。作为一名编辑,我收到的所谓“报告文学作品”大多走上了“歌功颂德”之路。很长一段时间,我有些茫然无措。
及至《时代报告》逆势而上,开设“作品”栏目,并将“报告文学·经典回顾”作为其中一个分支,出于职业习惯,我每每循着选编过的经典片段找来原本同步阅读。除此,私底下做功课时,还重新研读了《哥德巴赫猜想》《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寻找巴金的黛莉》等这样一些经典作品。
那时的我,才真正体会到了报告文学这种文体所独有的强烈的时代感以及她对于时代精神的引领和感召。隔着岁月的长河,重温经典,我仍然能够感受到那些作品的厚度与广度,以及它们带给人内在的热度。
我心存一种渴望:报告文学能在涅槃之后迎来重生。
2014年11月26日,中国报告文学一年一度的创作会在河南鲁山召开。
2014年第12期《时代报告》的编前会上,我们推后了原已定下的选题,决定为报告文学做些什么。作为时代的旗手,报告文学与“时代”二字紧密相连,由此,我们试图从报告文学发展的几个阶段入手,探究报告文学在每一个时期所体现的时代精神。当然,在报告文学式微的当下,我们并不回避“新时期,报告文学应该以什么样的时代精神去引领人们”这个话题,并最终将主题定为“报告文学的辉煌与重生”。
敲定选题之后,我们投入到了紧张的备稿当中。这个过程一波三折,我们对报告文学的理解,对她所体现的时代精神的诠释,并不如想象中那么到位。一次又一次的讨论,一日又一日地伏案,一遍又一遍地修改,呈现在大家面前的这组报道也许还不尽如人意,但我想这样的过程也是向报告文学中所塑造的时代精神的致敬。
一篇《哥德巴赫猜想》创造了一个史无前例的《哥德巴赫猜想》年代。
后《哥德巴赫猜想》时期,报告文学能否重生,我们期待着。(董海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