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石器时代处于石器时代最后一个阶段,是以磨制石器伟代表。而本文简单介绍的是黑龙江流域新石器时代以亚布力文化的玉器、昂昂溪文化的石器和石灰厂下层文化的陶器三处作为代表,进行简单介绍。
关键词:黑龙江;玉器;石器;陶器
新石器时代在英文中表示Neolithic,在考古学上指的是石器时代的最后一个阶段,新石器时代是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以使用磨制石器为标志的。1865年,英国考古学家卢伯克于第一次提出,新石器时代在地质年代上开始进入全新世,在旧石器时代以后或者经过中石器时代的过渡发展起来石器时代,这是属于后期石器时代时期。
1 昂昂溪文化
黑龙江新石器时代的考古发掘工作开始于我国20世纪30年代,梁思永先生首次调查和发掘了齐齐哈尔昂昂溪五福遗址,挖掘出土遗存包括压制石器在内的文物,因为其是具有鲜明文化特点新石器时代遗址,固被命名为昂昂溪文化。昂昂溪文化的确立,奠定了黑龙江省近代科学考古工作的基础,拉开了黑龙江新石器时代考古的序幕。这一科学考古工作的展开,便在黑龙江省发现了上百处新石器文化遗址。
昂昂溪地区属于松嫩平原西部一带,西面临近大兴安岭,固成西高东低地势,在其上面分布着带状或者圜丘形状大大小小不同的形状。靠近湖泽河水的较高沙丘不易受水侵蚀,固很适合人类居住,在这里也发现了石器和陶片。
昂昂遗址多数位于河畔,生产的工具也大多数用于渔猎的压制石器和骨器,昂昂遗址最大的特点也就骨器较多,常见的有鱼骨、兽骨,说明当时人类主要是以渔猎为生,从发掘的昂昂溪随葬墓中可以看出,男子随葬品多为渔猎工具骨枪头、骨鱼镖等,都是男子从事狩猎和捕鱼所用工具,女子随葬品中多为凹底石镞、圆底石镞和切割器等,这说明但是女子不仅要从事家务劳动,很有可能与男子一样外出打猎。
昂昂溪遗址自从20世纪30年代起,考古工作便开起发掘工作并发现出土有细砂灰褐陶、夹细砂黄揭淘、夹细砂灰陶和夹粗砂灰陶4种。器表饰有纹饰,施纹的技法有戳瓤、堆想、,刻划叔压印滩种,纹样有附加堆条纹、三角辣、圆窝纹、翔齿纹等。器形有雄、林两种、雄为小口一球腹罐.均为手制.石器以压制的细小石器太主,有嫉、矛,尖状器、刮削器、切割器,链有凹底、平底,少数量的磨制石器,有锛、凿、磨捧、珠饰;一定数量的打制石器,有锗、刮郁器、网坠。骨器有矛、鱼镖、锥、刀梗笼场.玉器有玉壁等。
昂昂溪地区原始文化是一个发展很漫长的过程,生产工具主要都是石器。可分为压制石器、打制石器和磨制石器三种。这个地区的最主要的生产工具就是压制石器了,在许多遗址里数量和种类繁多,人类熟练的运用压制技术和长期生产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经验制造精致细小的石器,如石镞,其绝大数为两面加工,分为平底、凹底、圆底和带铤等四种,其中最多的一种就是凹底石镞,制作极其精细,体现出了压制石器制作的最高水平。
2 亚布力文化
亚布力原名亚布洛尼(俄语果木园之意),位于尚志县东南约60公里,向东30公里,小兴安岭余脉的张广才岭西坡,哈尔滨东南201公里处。
1985年4月,亚布力林业局北沙场发现文物,随即向黑龙江省博物馆报告,其随即便派人前往现场调查,确认这是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遗存中出土的遗物有陶器、玉器、石器等,这次挖掘的玉器有玉锛、玉凿、玉佩饰,其形制与新乐下层文化、红山文化等遗存中出土的同类器物十分相似。横断面呈扁平六边形的磨制石锨也见于上述两种文化中,其差别是前者的器身较长大,后者的器身较薄小。联璧式玉佩饰与辽宁阜新胡头沟红山文化墓地出土的同类器物完今相同,只不过是后者略小。
出土陶器为夹砂陶质,内含砂粒细小。黄褐陶为多,少量红褐陶和灰褐陶,均为手工制品,陶器壁比较薄,还有的陶器内壁经过打磨,大都带有纹饰,素面陶器少见,陶质也因火候问题很疏松。而石器多为打制石器和磨制石器,打制石器中出土束腰形石锄(镐)1件、刮削器2件;磨制石器则出土石斧、石镞、石锛、石铲等。
出土的玉器里,装饰品以外大部分是生产工具,如玉斧、玉锛、玉铲等,出土多大20件,这些玉器多有损痕,一些刃部的崩口,似乎是使用留下的痕迹,如果说这些玉器上面的损痕都是随葬时候留下的或许有些牵强,因为有些玉器并不是都出自墓葬,所以可以说有些玉器它应该具有一定的实用性能等功能。
3 石灰场文化
石灰场遗址位于黑龙江省宁安县城东乡石灰场村东北约2公里的牡丹江与马莲河汇合处的三角台地上遗物分陶器和石器两类。发掘中遗存物品陶器多为残片,完整器较少。
陶质均为夹粗沙,且沙粒明显,颗粒较大,屏和不匀。颇色以灰褐和黄褐为主,少量红褐及灰胎黑皮陶。器类多为罐、瓮,器形简单,多为假圈足底。另有钵、盅和纺轮等。纹饰多为划纹平行线纹及由此组成的不规整的几何图案。考古发现在宁安响水、西安屯东等遗址中,曾发现过同样的或类似的陶器口沿及划纹陶片。考古学者还发现这一次的遗存与莺歌岭下层文化遗存,个别纹饰相近,整体面貌有明显的区别。莺歌岭上层有划纹,数量也不多,陶器大多数都是素面。而石灰场下层遗存则不同,石灰场遗存中的划纹,也是蓖点纹,像是用蓖齿状工具制成,可是其施纹不同于亚布力遗址和西部地区白金宝文化中的压印绳(线)点纹,却是和三江平原的一种用蓖齿形工具划成的平行弦纹的施纹形状相似而已 ,可是又有不同,然而发现的石器有斧、铲、楔、磨棒、磨盘等。制法分打制、琢制、磨制三种。所以石灰场下层遗存应该是一种新发现考古文化,考古学者定命为石灰厂下层文化。
从现有的考古材料,我们可知石灰场下层文化主要分布在牡丹江中游两岸和穆棱河游地区,和已有的新石器时代文化相对比可知,石灰场遗址相对年代应该晚于莺歌岭下层文化,绝对年代应该在公元前三千纪的后半期。
黑龙江能够确认为新石器时代考古遗存并不多,主要有密山新开流(《考古学报》1979年4期)、尚志亚布力(《北方文物》1988年1期)、齐齐哈尔昂昂溪(《梁思永考古论文集》、《黑龙江文物丛刊》1981年1期、依安乌裕尔河大桥(《黑龙江文物丛刊》1982年2期)、依兰侨肯哈达(《考古学报少第七册)、宁安莺歌岭下层(《考古》1986年1期)、桦川万里霍通性《黑龙江文化丛刊》1984年1期)、鸡西刀背山(《北方文物》1987年3期)等等。这些都有待考古学者们继续科学发掘和发现新石器的遗存和遗物。
参考文献
[1]梁思永考古论文集[M],科学出版社,1959年。
[2]谭英杰.昂昂溪新石器时代遗址[J].黑龙江文物丛刊,1983(12)
[3]志文.黑龙江考古述要[J].黑龙江史志,1996(02)
[4]李砚铁.黑龙江尚志县亚布力新石器时代遗址清理简报[J].北方文物,1988(04)
[5]陶刚.黑龙江省宁安县石灰场遗址[J].北方文物,1990(02)
[6]赵宾福.牡丹江流域新石器文化序列与编年[J].华夏考古,2011(03)
作者简介
周维(1990—),女,汉族,安徽省,黑龙江大学历史旅游文化学院,研究方向:考古学。历史旅游文化学院硕士2014级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