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新秋
摘 要:随着国家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整体文化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公共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的主要措施。本文将对公共图书馆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的涵义进行分析,简述当前我国公共图书馆均等化服务存在的问题,并结合作者多年工作经验,提出相应的措施,以此促进我国公共图书馆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的发展。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标准化;均等化;分析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文化体系的建设大幅度的提升,公共图书馆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多,这一现象的出现有效的促进了我国文明程度的提高。公共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体系中至关重要的一步分,其服务水平标准化、均等化是发展的必然趋势。
1 公共图书馆标准化、均等化服务的涵义
通过对服务标准的制定和实施,以及对标准化原则和方法的运用,以达到服务质量目标化,服务方法规范化、服务过程程序化,从而获得优质服务的过程,称为服务标准化。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图书馆都是标准化的,大同小异,它们在“体系化的理论、职业权威、社会的认可、伦理规范、专门职业文化以及服务宗旨”。 这些构成图书馆职业的属性要素中,成为将图书馆职业与其它职业区分开来的特征,这是典型的行业标准化。其中服务质量的标准化是衡量图书馆标准化的一个指标,是反映图书馆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读者满意”的前提和基础之一。
《公共图书馆宣言》指出“每一个人都有平等享受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权利,而不受年龄、种族、性别、宗教信仰、语言或社会地位的限制。”公共图书馆服务均等化,是指公共图书馆能够为所在社区公众提供平等的图书借阅、文献检索、专业咨询、知识共享、文化交流等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促进公众的公共文化权利平等。
2 我国公共图书馆均等化服务存在的问题
1、公共图书馆的覆盖率低,人均占有率低。虽然建国后我国公共图书馆发展迅速,但比起欧美国家仍有差距。笔者所在的黑龙江,2002年共有96家公共图书馆,平均约40万人拥有一家公共图书馆,这远远低于国际图联规定的每五万人就应该拥有一家图书馆的标准。覆盖率低,人均占有率低造成了一部分公民不能享受公共图书馆的服务。
2、公共图书馆覆盖率低,分布不均衡
公共图书馆覆盖率低,分布不均衡等严重影响服务均等化服务目标的实现。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我国目前公共图书馆只有2850个,平均一个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半径是32公里。按照国际标准,一所图书馆的服务半径不超过4公里,这个距离以外的人群基本上是享受不到这个图书馆的服务的。在美国,平均不到2万人一个图书馆,全国有图书馆17000个左右。日本平均3万~4万人一个图书馆,其图书馆总量多达3100多个。对比来看,我国图书馆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差距在30年左右。就佳木斯市公共图书馆覆盖率而言,全市目前只有1个市级图书馆,5个县级馆,基层图书馆建设非常薄弱,人均拥有公共图书馆设施指标很低,难以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及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
3、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不合理
目前我国公共图书馆的服务体系主要是“一级政府建设与管理一级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建设体质,这造成了资源浪费和服务不均等各种问题。这种体制下的公共图书馆网络显然很难达到公共图书馆服务均等化所要求的“全面覆盖”、“布局均衡”的服务体系。这种体系使公共图书馆实现服务均等化的目标更加困难。
4、国内公共图书馆法律不健全
我国目前还没有出台全国性的公共图书馆法,只有一些较为发达的地区制定了地方性的图书馆法规,没有相关法律法规的保障,公共图书馆服务均等化是很难强制推行实施下去的。
5、公共图书馆的公共服务资源总量偏少
我国公共图书馆很多都存在文献类型较少、图书陈旧且更新缓慢、语种文献不多、数字化资源发展滞后、视频音频资源较少等各种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政府对公共图书馆事业投入不足。
6、我国公共图书馆服务对象的不平等
我国在这方面还做得不足,尤其是对弱势群体关注比较低。对于少儿、老人、残疾人等我国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意识淡薄,这些都严重影响到公共图书馆的均等化服务。
3 改进的措施分析
1、实现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全覆盖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加快城乡统筹步伐和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的直接动力,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支撑,也是完善公共财政体制的重要目标之一。加大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投入,为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建设提供良好的经济基础。
2、增加公共文化财政投入,为免费开放提供保障
《关于推进全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工作的意见》提出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主要包括:一般阅览室、少年儿童阅览室、多媒体阅览室(电子阅览室)、报告厅(培训室、综合活动室)、自修室等公共空间设施场地免费开放;文献资源借阅、检索与咨询、公益性讲座和展览、基层辅导、流动服务等基本文化服务项目健全并免费提供;为保障基本职能实现的一些辅助性服务如办证、验证及存包等全部免费。
3、提高服务质量
(1)构建本地区公共图书馆区域服务网;佳木斯市图书馆“一卡通”联合服务就是一项便民的服务,“一卡通”联合服务自2012年开始运行,首批形成以市馆为中心馆,桦南、桦川、富锦、汤原.同江图书馆等的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群,各馆的业务辐射范围与服务内容均得到大幅度提升,提高资源利用率,让市民享有免费、便捷的服务。
开展总分馆服务体系建设,设立流动图书服务点,实现服务延伸;总分馆建设是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纲要中明确规定的未来中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一个基本方向。总分馆服务体系是公共图书馆实现延伸服务的有效途径,有利于提高辐射力、资源利用率以及服务能力,使图书馆文献资源和知识服务覆盖整个地区,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不同层次人群的精神文化需求。
(3)关注弱势群体。为了实现公共图书馆的均等化服务,加强对弱势群体和特殊人群的权益维护,我国各级公共图书馆对这方面也越来越重视,例如:康复阅览室为老年人的阅读交流提供便利;建立盲人阅览室、图书进社区大篷车、图书下乡流动站、特殊教育学校送书上门、建立真人图书馆等等,使所有读者都能公平、自由地享受到公共图书馆的服务。
(4)开展读者服务,惠及全民;为充分体现公共图书馆的公益性、服务性,均等化,公共图书馆可以通过送书、赠书、图书漂流、图书馆服务日等活动,向广大民众享受阅读提供便利条件。如送书到工业园,赠书到劳教所,到文化站、居委联合开展图书馆服务进社区活动,开展知识竞答、猜谜、免费办证、解答读者咨询、书刊展示等服务。
3 结束语
公共图书馆承担着保障公民基本的文化权益、缩小社会信息鸿沟,保证社会公平的使命,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效率,实现公共图书馆服务均等化,对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都有重要意义,这不但需要党和国家的支持,更需要全体图书馆人的不断努力和探索。
参考文献
[1]张玉棋;我国公共图书馆基本服务均等化研究综述;图书馆学刊;2013(4)
[2]朱丽珍;图书馆服务工作标准化管理的实践与思考;图书馆论坛;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