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中学语文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2016-03-21 06:08宁夏西吉县职业中学李耀斌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6年12期
关键词:中学语文创造性想象

宁夏西吉县职业中学 李耀斌

职业中学语文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宁夏西吉县职业中学 李耀斌

创造型人才是新时代对教育的重要要求。具有创造性思维是创造型人才的显著特征之一。《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的课程任务明确指出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和思维发展的重要性。职业中学校语文教师应以学生的基本技能训练及思维发展为目标,加强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创造性思维 方法 发散思维 情景教学

职业学校的办学条件有限,语文课堂教学较多局限于语文课本,知识面相对较为狭窄。这种情况下,职业中学语文教师要利用现有资源,尽可能为学生创造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条件和情景。

一、以问题为基准,拓宽学生的思考纬度

怀疑是一种可贵的精神,属于积极思维。怀疑是发展探索问题的开端和动力,是思维的火种,有熊熊燎原之实力。怀疑能力是创新和创造的发端。当学生学会质疑和求解时,良好的开端已经初步建立。

职业中学语文老师要启发学生进行发散思维,摒弃唯一标准答案,引导学生进行逆向思维。

例如,《祥林嫂》一文的教学中,一些教师会提出这样的问题:“是不是鲁四老爷害死了祥林嫂?” 其实,教师可以换一种问法:“是谁害死了祥林嫂?”教师简单一转,学生能从更广泛的角度进行多方位思考,为学生的发散思维开辟道路。新的答案和思考方法会催生全新的学习动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问题拓宽、学生产生怀疑精神后,教师可以适当把问题分解成一些子问题,将其用于各种不同的情境,得到一些具体的、明确的问题,促使学生从记忆贮存中提取有效信息,巩固所学知识。

二、坚持问题的连续性,鼓励学生的独创性思维

教师要还课堂给学生。教师是学生学习的辅助者,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推动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提出不同问题。教师要鼓励学生自己寻求答案。针对一般的语文课文,教师可以采用“三步走”的战略进行教学,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例如,《信陵君窃符救赵》一文中,从最初的题目入手,教师可以开门见山地提出问题:“题目的意思是什么?谁做了什么?为什么?”学生初步回答后,教师可以连续发问:“题目是否合适?为什么不合适?哪里不合适?你认为题目如何概括更能显示文章主旨?”学生通过讨论得出窃符者为如姬,不是信陵君的结果,进而寻求文章主旨,重新拟定题目。

学生产生独创性的、新颖的想法是培养其创造性思维的绝佳时机。语文教学中开放性试题的份额越来越重,这类问题没有单一的正确答案,但却能使学生独创性地用他们的想象力组织自己的答案。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创性思维,鼓励学生提出不同想法,培养学生充分驾驭开放性试题的能力,使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能直面工作生活中出现的种种问题。

三、丰富学生的想象空间,使学生的思维空间自由变换

语文之美在于丰富想象空间的存在。想象是人脑对已经储存的表象加工创造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是人生理机制中最为宝贵的要素之一。

创造的先导即想象。语文教学充分利用并发挥社会学科的优势,营造广阔的想象空间,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世间百态。语文教学可以通过朗读、影像等多媒体手段和资料,为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让他们在广袤的想象空间里自由翱翔,在美好的意境中流连忘返、如入其境。

在描写美好景色的古诗学习中,教师要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用白话文描绘美好景色,组织成文,锻炼学生的语言和书面表达能力,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垫桥铺路。

四、用充分的社会实践活动,弥补间接接受的不足

课堂教学、影像资料、想象空间属于间接学习范畴,而提高教学效果最为直接的莫过于生活体验和社会实践的直接学习。

职业学校的学生具有自己的优势,拥有较为丰富多彩的生活体验。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从生活体验和过往经历着手,讲述自己的故事和经历,对身边熟悉的人或事进行分类。通过分类,学生大胆分析人的人性与人生价值观,进行创造性思维。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课程教学目标”中明确指出,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使学生进一步提高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科学文化素养,以适应就业和创业的需要。

职校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提高科学文化素养的同时,其适应就业和创业成为职业教育的重中之重。如何解决学生学以致用的问题,成为考验职业中学语文教师的关键。学校开展的文化活动要高效。作文投稿比赛、自创个性座右铭、语文报评选、读书竞赛等活动要简单容易操作。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操作,使学生在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同时,进一步运用创造性思维解决难题。

对职业学校的教师而言,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需要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恒久摸索。职业院校培养具有创造性思维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任重而道远。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ISSN2095-6711/Z01-2016-12-0175

猜你喜欢
中学语文创造性想象
创造性结合启示的判断与公知常识的认定说理
快乐的想象
《文心雕龙》中的作家创造性考辨
加强中学语文朗读训练的思考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关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几点思考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中学语文略读策略初探
如何让现代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