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中小学教学管理特征及方法研究

2016-03-21 06:08宁夏固原隆德县温堡乡夏坡小学张智学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6年12期
关键词:教学管理时期师生

宁夏固原隆德县温堡乡夏坡小学 张智学

新时期中小学教学管理特征及方法研究

宁夏固原隆德县温堡乡夏坡小学 张智学

在中小学教学改革持续推进的背景下,中小学教学管理工作面临着一系列新常态,管理对象、管理模式以及管理理念等发生改变。为有效地提升新时期中小学教学管理的有效性,学校必须在明确新时期中小学教学管理特征的基础上,创新教学管理对策。本文从新时期中小学教学管理特征入手,着重探讨一些创新管理对策,以期为后续相关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小学教学 管理特征 创新管理方法

中小学教育是人生教育的基础阶段,其教育质量直接关乎学生后续的学习,关乎学生人生观、价值观构建的准确性。随着社会多元化趋势的加剧,互联网快速推广和普及,中小学生容易受到外界不良思想的影响而出现行为偏差。教学管理工作的开展是管理和控制中小学“教”与“学”的活动,可以约束师生行为,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升中小学的教学质量。因此,如何才能顺应新时期教育改革需求,提升中小学教学管理的有效性,是值得中小学深入探究的问题。

一、新时期中小学教学管理特征

1. 管理对象复杂化。从理论上来讲,中小学教学管理实际上是管理和控制中小学校“教”和“学”的过程,其中教师和学生是教学管理的主要对象。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社会多元化和世界一体化趋势进一步加剧,师生可以借助互联网便捷了解和掌握所需要的信息和资料。同时,互联网的开放性特征使新时期中小学师生的思维更加开放,个性更加张扬,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学管理的难度。另外,一些中小学生沉溺于虚拟世界中,和现实社会逐渐脱轨。中小学生的自控能力较差,容易受到互联网中不良信息的诱惑,以至于沉溺网络无法自拔,增加了中小学教学管理的难度。

2. 管理模式先进化。随着教学管理研究的深入,传统的“领导管理,师生服从”的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新时期中小学教学管理需求,取而代之的是管理学方面所提出的人性化管理模式、激励管理模式以及合作管理模式等多种先进的管理模式。学校如果可以将先进的管理模式合理应用于中小学教学管理工作中,可以大大提升教学管理的有效性。

3. 管理理念开放化。“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师生的思维更加开放,传统僵化、死板的管理理念无法满足师生的思维特征和行为特征。为更好地顺应时代的发展和教育管理的需求,中小学校必须要确保教学管理中所用管理理念的开放性,否则会束缚教学管理工作,影响管理的有效性。

二、中小学教学管理的创新方法

1.与时俱进,创新教学管理思想。“变”是时代变革的基本特征,是实现社会发展的根本手段。为有效提升中小学教学管理的有效性,使其可以满足新时期的教学需求,学校必须要本着“与时俱进”的发展原则,积极迎合时代教育变革的需求,创新教学管理思想,以开放性、包容性的教学管理思想充分激发全体中小学师生参与教学管理的积极性和热情,从而为提升中小学教学管理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学校要增强教学管理思想的开放性,如引入互联网时代的软件管理系统开展中小学教学管理,提升学校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2.因材施教,创新教学管理方法。从管理对象角度看,师生作为中小学教学管理的主体,在教学管理中占有不同地位和特性。具体表现在,教师在教学中担负着引导者和创造者的角色,学生具有主体性和差异性等特性。学校如果采用“一刀切”的教学管理方法,会影响教学管理的有效性。因此,为提升教学管理水平,学校必须要采用因材施教的对策,根据师生的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教学管理方法,以确保师生可以在此过程中得到有效管理,避免因不当的教学管理而影响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一方面,对中小学生而言,学校要根据他们的思想、性格、心理以及叛逆性等情况合理制定教学管理计划,确保各项管理工作不会伤害学生的尊严,要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可以借助多媒体开展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等。另一方面,针对中小学教师而言,学习要注重教师的发展,为他们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提供升职加薪的机会,必要时可以制定科学、公平的奖惩机制激发学生开展教学管理的热情和积极性。如此一来,学校可以全面提升中小学师生管理质量,更好地满足新时期中小学教学管理的需求。另外,学校在采用因材施教教学管理对策的基础上,要注意创新教学管理模式,积极引入人性化管理模式和激励管理模式等管理模式,从而不断提升中小学教学管理的质量。

3. 实事求是,创新教学管理评价。科学、合理的教学管理评价是指导中小学教学管理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是开展中小学教学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为改进中小学教学管理存在的误差,为后续教学管理奠定扎实基础,学校需要在开展中小学教学管理之后及时进行教学管理评价工作,以便借助科学的教学管理评价发现教学管理中存在的误差和不足,以此激励师生参与教学管理工作,借助这种良性循环不断提升中小学教学管理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新时期中小学生的思维更加开放,行为特征趋于多样化,增加了中小学教学管理的难度。为切实提升中小学教学管理的有效性,学习必须保持与时俱进的管理思想,结合中小学教学的实际需求创新教学管理内容和方法。学校要本着“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原则全面促进师生的同步发展,从而借助科学、合理的中小学教学管理全面推动中小学教育的发展。

[1]何正雷.如何提升中小学教学管理有效性[J].新校园,2015

[2]高 磊.谈“以人为本”思想在中小学教学管理中的应用[J].才智,2016

[3]李 龙.如何发挥中小学教学管理的有效性[J].青少年日记,2015

ISSN2095-6711/Z01-2016-12-0149

猜你喜欢
教学管理时期师生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教学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
新时期高中教学管理改革与实践
谈教学管理的艺术
文艺复兴时期的发明家
开心一刻
清代时期
新时期的向善向上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