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市鞍山路小学 刘玉红
环境育人,润物无声
山东省青岛市鞍山路小学 刘玉红
摘 要: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性、系统性和教育性,营造校园良好育人文化氛围,在学校文化理念的引领下,以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目标,打造特色立体育人系统,达到环境育人,润物无声的良好教育效果。
关键词:育人 内化 品行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周围的世界是生动思想的源泉,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宝库。教育家陶行知指出:“生活之场所,亦即教育之场所。”
笔者所在学校十分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将“循礼敏行”核心文化理念作为学校文化的基点和文化建设体系的重要支撑,本着“让一切空间都成为最佳教育空间”的原则,坚持科学规划、精心设计,注重环境文化建设的整体性、有效性、系统性和教育性,以德育品牌“三明学堂”为依托,以“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目标,精心打造“一廊两园三空间”立体育人系统。
结合笔者所在学校德育品牌“三明学堂”,打造主题鲜明的走廊文化,将中华礼仪以浅显易懂、深入人心的直观形式呈现给学生,从而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廊之“礼”(明言):“礼”,即让学生遵守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循礼而行。教学楼一层是低年级学生,在环境创设上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用简洁、明了的话语配以学生喜爱的鲜艳、生动的卡通形象,阐述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从最基本的走路、说话、行礼、上下楼梯等方面对学生提出明确要求,如“右行礼让,一字队”“上下楼不拥挤”“走廊内,不喧哗,两人听见为最好”“见到师长问您好”等这样简单易懂的标语。对于在某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教师可以将他们的照片粘贴在相应的标语处,鼓励其他学生,并且在家长开放日或家长会时及时表扬,倡议家长在家中也以同样标准要求学生,家校携手共同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另外,结合学校实际自编礼仪教材,上好每一节礼仪课程,将走廊文化墙内容与学校礼仪课程紧密结合,充分发挥礼仪示范队的引领作用,明理导行。
廊之“德”(明心):二层是中年级学生,在明理的基础上,用一句句经典的格言引导他们做诚实守信,德行高尚的人,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时时激励导行。我们深知教师的师德高低严重影响学生的行为,我们打造了“德行”栏——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愿景栏——教师:用心工作,情趣生活;学生:专心学习,幸福成长,寄托了学校对全校师生的殷切期望;为师生搭建了顺畅交流的平台——“心语墙”,师生可以随时把说给对方的心里话写出来张贴在墙上,加强交流,增进了师生情感。
廊之“励”(明行):三层是高年级学生,推出中国古代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这四大发明,激发学生人人要有一个科技创新梦,通过自己的学习、实践、积累、创新展现属于自己的科技作品。学生在古代四大发明故事的激励下能够不断增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树立远大理想,励志导行。
园之“韵”(京韵园):本着传承中华国粹,突显学校京剧特色的原则,结合京剧学习难度大、难普及的因素,学校多方谋划,群策群力,打造绿藤掩映、韵味十足、学生喜爱的京韵园,旨在通过直观、生动、立体的京剧育人氛围,突破京剧教育难点,使学生在环境的影响下渐渐爱上京剧、迷上京剧,从而弘扬并传承国粹文化:卡通京剧脸谱、学生京剧演出剧照、京剧社团活动照片、学生自制京剧脸谱、手抄报等多种京剧元素汇聚。课余时间,社团学生在专业教师的带领下在此学习专业的京剧演唱;课堂上,音乐教师利用学校自编京剧教材让低中高年级的京剧课程异彩纷呈,学生尽情地体验京剧的唱、念、做、打,极大激发了学生对京剧的学习兴趣。操场上,全校学生有模有样地做自创的京韵操:整冠、作揖、山膀、云手、剑指等,一招一式,俨然一个个戏曲小名角。走廊上,京剧特色墙突显学校京剧特色。节假日,学生把精心彩排的戏曲节目带到社区、敬老院,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中,锻炼了技能,弘扬了国粹。家长学校课堂上,邀请有京剧特长的家长票友担任社团校外辅导员,每月来校为学生进行京剧方面的知识讲座与指导,邀请北京少儿京昆艺术教育学会会长汪锦生来校做专题讲座。京腔京韵萦绕在学校的每个角落,学生在学校精心打造的京韵氛围中学国粹、传经典,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园之“梦”(寻梦园):笔者所在学校倡导每名学生都要怀揣梦想,每个人都要为实现梦想而努力。因此,我校在一个区域开辟了一处冬叶夏花、花香鸟语的寻梦园,园中曲径、竹林、顽石、长凳等环境,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故事组成的寻梦墙,以灰色打底配以纹路清晰的墙体,透露着鞍小人的内敛沉稳,以鲜艳的红色彰显鞍小人对中国梦的解读;几则简单易懂的小故事,字里行间蕴藏着内涵丰富的传统文化:忠孝、仁义、诚信、礼仪。有面向全校征集,历经层层评选得来的“追梦亭”,它像是一位智者时刻鞭策师生不断前行的脚步;而顾宪成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作为座右铭,用心读书体会世间百态、心系国家用行动来体现。对联的创作由笔者所在学校曾获得青岛市书法大赛一等奖的陈老师亲自完成,落笔书写的过程承载对祖国未来的期望。
寻梦园中的“梦想大舞台”是学生们实践、展示的平台,礼仪课程之“做最美的你”,可以将文明礼仪的过程在这里跟学生讲一讲、做一做;英语模仿秀,学生与外教一起角色扮演,把纯正的口语在这里传递;家校诵读团,家长、学生、老师一起在这里诵读经典。这一墙一亭一联一舞台,都在激发广大师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实现小梦想的基础上收获知识、增长自信和才干,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
空间之角区文化“文韵”(读书角): 多读书、读好书是学校一直倡导的好习惯之一,每周的“好书推荐”、国学经典诵读、美文赏析会等内容都能使学生徜徉书海,汲取知识,一篇篇美文获奖发表,一份份精美的文学作品深受家长、师生好评。
为了给学生们创造更多的读书机会,学校合理利用走廊拐角空间,打造深受学生喜欢的读书角,造型各异的书凳、别致的书格、美观的墙面以及分门别类的精美图书,吸引学生流连此处,细细品读;操场一隅、园中一角随处可见或坐或站或倚的读书学生,自觉读书的好习惯蔚然成风。通过开展“班级读书会”“跳蚤书市”“童手写童心”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涌现出一大批“文学之星”“读书大王”和“书香家庭”,学生沉浸于书海之中孜孜不倦。
“雅韵”(艺术角): 学校秉承“让每一门课程都适合儿童”的原则,开设了书法、剪纸、摄影、武术、泥塑等学校特色课程,为了创造更多的展示空间,学校打造了艺术氛围浓厚的艺术空间,一幅幅精美的艺术作品;一本本陶冶学生身心、带领学生驰骋艺术天地的书籍;一张张演出剧照,都让这一空间时时散发出浓厚的艺术气息,艺术的种子在学生心中悄悄萌芽。
“神韵”(科技角):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要振兴中华,只有走科技创新人才强国之路。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应从娃娃抓起,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学校充分认识到科技教育的重要性,利用三楼走廊拐角空间打造了科技角,壮观的火箭模型作为背景和书凳,配上学生们精致的科技小制作、小发明,科学幻想画以及科技类书籍,把学生们带入富有无限想象空间的科技创新世界,极大激发了学生们对科技活动的兴趣。学校科技节比赛中,学生开动脑筋、大胆想象,积极参与到“头脑奥赛”、纸飞机比赛、海模、科学幻想画和科技手抄报比赛中,“科技小达人”脱颖而出,学生们在自身全面发展的同时也为学校争得了荣誉。
空间之“教室文化”:教室文化是学校文化的真正体现,如果一间教室能传递出温暖、融洽、充满情趣、主题多元的文化气息,有自己的故事和生活,我校一定会创建优秀的教育环境。
基于此,学校推出了“班班有梦想,队队有特色”的班级文化口号,创建了最美教室,班主任针对本班学生的特点制定班规,人人遵守、相互监督,凝聚班级精神;班级特色文化墙,尽显师生、家长的智慧与心灵手巧。
除此之外,教室里的“读书角”“动植物角”“卫生角”无不体现师生们的“良苦用心”,师生们在教室里过着一种润泽的教育生活,教室成为学生最喜欢的学习场所。
洁净优雅、育人氛围浓厚的校园环境就像一部立体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魔法书,能够在潜移默化中达到陶冶情操、美化心灵、启迪智慧的强大功能、润物细无声。
文章编号:ISSN2095-6711/Z01-2016-01-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