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儿童的眼光看儿童
——积木专用室观察交流实录与思考

2016-03-21 03:57常州市新北区银河幼儿园
当代学前教育 2016年1期
关键词:积木污泥交流

■ 常州市新北区银河幼儿园 王 辉

用儿童的眼光看儿童
——积木专用室观察交流实录与思考

■ 常州市新北区银河幼儿园 王 辉

观察时间:2015年9月23日上午11:00

观察地点:积木专用室

观察对象:大四班幼儿16人、S教师(工作第二年)

观察者:W老师(集团教科研管理者)

观察背景:积木专用室在孩子们的规划、设计下,已经正常运转两周,由孩子规划、整理,六个大班轮流使用,每班连续使用2-3天。

第一次观察现场描述:幼儿收积木的情况

走在积木室外面就已经听见“哐、哐”“哗啦、哗啦”的积木重力碰撞的声音。走进积木室,四、五十平方米的积木室的地面上横七竖八地躺满了大大小小的积木,16个孩子,有的弯着腰在捡积木,有的则抱着积木在走动,有的把积木扔到地垫上……最后孩子们把地板上杂乱的积木全部堆积到地垫上,动作在继续,声音在持续。

思考:1.现象出现的频率与原因。这个现象是第一次出现还是多次出现?如果是多次出现,老师意识到了吗?孩子们意识到了吗?

2.如何与老师、孩子交流互动,引导他们发现问题并解决此问题?

第一次与幼儿分享交流:积木如何轻轻放?

W老师和幼儿坐在地垫旁边,面向地垫上的积木。

W老师:孩子们,你们刚才收积木的时候有没有听到声音?听到了什么声音?

幼1:吵死了。

幼2:声音很响,哐哐的。

W老师:都听到了吗?

众:听到了。

W老师: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响声?

幼3:他们有人扔积木。

幼4:我看到XX把积木扔到垫子上。

W老师故作惊讶:扔积木?这样的行为好吗?

幼5:这样不好,积木都摔坏了,下次不能玩了。

幼6:积木会摔疼的。

W老师:有什么好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呢?

幼7:我知道,我知道,要轻轻放。

W老师:这个方法,你们认同吗?

(孩子们点点头)

W老师:可是,怎样才是轻轻放呢?

幼8:就是没有声音。

W老师:哦,积木放下的时候没有声音就是轻轻放了。哪位小朋友可以示范一下呢?

幼9(拿起旁边一块积木慢慢地放到地面上):就是这样,慢慢地放。

W老师:慢慢放,尤其是落地的那一刻要慢。大家试一试。

孩子们纷纷起立拿起积木,有的蹲下去,把积木慢慢放下;有的弯着腰,眼睛看好了积木,小手慢慢落下;有的干脆坐在地上,一个一个摆上去。虽然仍旧在搬运,但顿时声音全无。

思考:1.孩子们能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后果吗?有没有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的语言可从幼儿的行为结果出发,引发幼儿去思考其动作与结果的关系、其结果与材料及他人的关系。

2.孩子能说到做到吗?长期积累的行为如果要改变,只凭借一次交流很难,更多的还是要用现场体验的方式解决问题,帮助幼儿改变行为,并持续21天。

第二次与幼儿交流分享:作品是拆除还是保留?

W老师:大家学会轻轻放后,现在感觉怎么样?

幼儿:一点也不吵;积木也不会摔坏。

W老师:对,既爱护了积木,又不影响别人。

W老师:你们喜欢到这里玩吗?

幼1:喜欢,可以搭大大的城堡。

幼2:我也喜欢到这里来玩,可以搭飞船,我搭的飞船……

……

W老师(故作遗憾):W老师都没看到,好遗憾。

幼3:W老师,您下次来看我们搭。

W老师:可是,你们搭积木的时候,W老师没有时间来看啊。

幼4:让S老师拍照片给您看。(教师的观察拍照已形成常态,孩子们已经习惯)

W老师:主意不错,还有其他方法吗?

幼5:放在这里,等W老师来看。

幼6:不行,S老师说要拆掉。

W老师(故作疑问):要拆掉?为什么要拆掉?你们想拆吗?

幼儿(异口同声):不想拆。

W老师:那怎么办?

生化实验所用的污泥取自北京市高碑店污水处理厂二沉池,未进行实验前污泥放置几天发黑发臭,沉降比为80%,污泥沉降性能较差。为保证实验的进水水质和污泥活性,需向污泥中投加营养物质以培养具有良好活性的污泥。污泥中所需的营养物质依照水质要求按一定比例投加,投加比例如表2所示。

幼7:就放在积木室里,谁来了都可以看到。

幼8:留在这里,下午接着搭。

……

W老师:你们都同意这样吗?

幼儿一致同意保留作品。同时补充,让老师用照片或文字帮助记录搭建过程与作品介绍,让更多的人了解自己的作品。

思考:1.建构好的积木是拆除还是保留,不是老师说了算,要听一听孩子的想法,了解他们想拆除或想保留的原因,再进一步作判断。

2.记录是孩子的表征形式之一,能够帮助老师进一步了解幼儿的行动轨迹和内心想法,同时也是保留幼儿思维、行动痕迹的最好方式之一。教师的记录会让孩子感受到被关注的内心满足,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学习方式。

第三次与幼儿交流分享:1.积木到底应该收到哪里?

幼儿1:好乱啊!乱七八糟……

W老师:那应该怎么办?

幼儿2:摆整齐。

W老师:那积木确定是收在这里吗?

幼儿3:我们老师让我们收到这里的。

W老师:这里是什么地方?

幼儿4:搭积木的地方。

W老师:你们觉得积木应该要收到哪里?

幼儿5(指指后面的积木柜):要收到积木柜里。

W老师:如果以后老师说的、做的不对,你们可以指出来,告诉老师自己的想法。

思考:积木放进积木柜里,这种常识性的认知教师难道不知道?

第三次与幼儿交流分享:2.幼儿如何运送积木?

幼儿开始收积木,把地垫上的积木运到积木柜中。积木柜与地垫的距离约有8米,有的幼儿每次一只手拿一个,有的将几个不同的积木抱在怀里,有的将同一形状的积木垒成一摞抱过去。W老师指着抱着一摞相同积木的幼儿说到:“这个方法好,一下运这么多。”转瞬,几个幼儿开始试着抱起一摞相同的积木,并问:“W老师,看,多不多?”W老师竖起大拇指。

思考:1.幼儿由于经验不同,存在着差异,现场中只需一句“好方法、运得多”的提示,大班的幼儿便能领会,且去挑战、尝试。

2.积木柜与建构场的距离较长,是调整两者之间的距离,还是借助筐、推车等工具进一步加强幼儿的角色感与运送能力?对于大班爱挑战且有解决问题意识的幼儿来说,这个问题应该抛给他们,听听他们的想法,教师再做判断、提供支持的环境和材料。

第四次与幼儿交流分享:积木柜中的摆放。

蓝衣服男孩把两块长条积木放入柜中,只听到“嘭”的一声,柜子的另一面掉下来5块横放的长条积木,男孩抬头看看老师,继续摆放。积木柜中长条积木横放、竖放、立面向上,圆柱积木松松散散,积木柜上堆满了大型成条积木。有两个积木柜上每个放置格中贴上了单个积木的图标。

思考:1.积木柜中的标记。是否要做标记?如需,做什么样的标记?贴在哪个位置比较合适?6S管理的定点、定容、定量应该给我们一些参考,如标记贴在幼儿易见但又不会被积木遮挡的地方;标记既要有单个积木的图片,还要有存放该形状积木的格子中完整的、所有积木的摆放图片。

2.柜少积木多,多余的积木该怎么放置?积木柜是原有家具而非单独配套定做,是继续添置积木柜?还是将大型积木单独摆放在更为合适的地方?这需要教师根据幼儿园实际情况及幼儿使用情况进行综合考虑,以满足幼儿的使用为首要目的。

反思与跟进:教师之所为——用儿童的眼光看儿童。

1.看到什么?教师带着一颗静心、一双亮眼、一副聪耳,感受孩子的心情、看孩子的行为、听孩子的语言与周围的声音、思考孩子的可能性;持一相机、一只笔、一张纸,记录孩子的行为。W教师此次看到的幼儿行为涉及到积木收放、摆放位置、运输方式、作品展示等方面。

2.能做什么?一张嘴的交流:和孩子们聊一聊,不带任何感情色彩与意识导向,客观地听一听孩子的真实想法;一处环境的改变:一个标记、几个分隔,充分发挥环境的隐性提示作用,不用老师说,孩子也能做到;一份材料的跟进:几个小车、一张记录单,只需投放,孩子们会立刻用起来,适宜的材料可以帮助孩子解决问题;一个行为的支持:简单的记录、行动的暗示、语言的鼓励,都能帮助孩子在不经意中转变自己的行为,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猜你喜欢
积木污泥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这块积木能给我吗
星钻积木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我国污泥处理处置现状及发展趋势
有趣的积木
发达国家污泥处理处置方法
玩积木
一种新型自卸式污泥集装箱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