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蒙古民族大学 郭 猛
看上去很美
——幼儿园社会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 内蒙古民族大学 郭 猛
当前我国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实践存在诸多问题,主要包括社会教育目标不易操作,内容脱离幼儿生活,方法上“重说教、轻体验”。导致社会教育低效或无效的原因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复杂性,传统教育理念与教育模式的滞后以及教育实践中教师与幼儿视角的不同。为了改善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现状,需从“以学定教”出发选择社会教育内容,以生活化的、可感知的方式呈现社会教育内容,并且寻求教师与幼儿在社会性发展方面的共同成长。
幼儿 幼儿园 社会性发展 社会教育
2001年《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正式将社会教育纳入幼儿园课程,与健康、语言、科学、艺术四个领域相比较,社会教育的实践最复杂和繁难。长期以来,教师对社会教育最感困惑:应该选择什么内容进行幼儿园社会教育?怎样实施幼儿园社会教育?即便教师在观念层面上很关注社会教育,在实践层面也很努力设计活动、选取资源,但结果总是让社会教育活动“看上去很美”。“高投入、低收效”现象极为明显,与教师预期有巨大落差,这种教育实践与教育效果之间的背离,让幼儿园教育实践陷入困境,教育者也因此无比困惑。幼儿园社会教育实践究竟存在哪些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一)社会教育目标操作性不强
《纲要》中社会教育的目标是:“能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有自信心;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理解并遵守日常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教育部基础教育司,2001)《纲要》对社会教育目标的制订具有导向性和统领性的作用,仅为教师制订具体活动目标提供了依据,并不适宜作为某一具体活动目标。如“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在具体活动目标中要落实到是哪些规则?可以是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中常见的交通标志,也可以是知道使用“请”“谢谢”“再见”等礼貌用语。但在当前的社会教育实践中,许多教师通常会把《纲要》提出的导向性目标照搬到具体教学活动中,因此在活动实施过程中常常感到目标大而空,操作性不强。
(二)社会教育内容脱离幼儿生活
与其他领域相比,社会教育涉及面广,内容繁多,灵活性大,教育内容的选择容易忽视幼儿的心理特点与固有经验。在幼儿园社会教育实践中,幼儿死记硬背与随声附和现象较为普遍,导致幼儿无法真正融入教学过程,究其原因是教师选择的社会教育内容与幼儿生活脱节。如《生活中的工具》,在展示图片拓展幼儿知识环节,教师选择了“镰刀和铁耙”,对于农业机械化普及的城市幼儿来说,这些工具与他们的生活离得太远,孩子们的答案五花八门,“那是斧头”“那是猪八戒的兵耙”……这些答案显然超出了教师的预想,活动中无法给孩子们一个可以接受的解释,只能生搬硬套地说“这是镰刀”。由此可见,脱离幼儿生活、远离幼儿经验的内容会让我们的活动陷入困境。
(三)社会教育方法“重说教”“轻体验”
许多教师认为幼儿园社会教育就是“空口说白话”,社会教育内容被当成一种“知识”来教,外在教化痕迹颇重。实际上,幼儿园社会教育以增进幼儿社会认知、激发幼儿情感、培养幼儿的社会行为为主要内容,是由社会认知、社会情感及社会行为技能三方面构成的有机整体(杨丽珠,吴文菊,2000)。由于知识性内容往往成为教育者争相追逐的重点,幼儿社会情感、态度和行为的培养便成了鸡肋,这样单向的教学活动灌输使得幼儿的主体性体现得不够,探索、体验的机会过少,其后果必然是幼儿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幼儿仅仅掌握了一些社会性的规则和知识,并没有真正理解、内化,难以自觉形成适宜的社会行为。这样“重说教”“轻体验”的教育方法不仅使幼儿社会认知表面化,而且会造成幼儿社会体验虚假化和社会行为不稳定化,社会教育低效甚至无效。
(一)儿童社会性发展具有复杂性
幼儿园社会教育是以发展幼儿的情感和社会性为目标,在促进幼儿社会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而儿童社会性发展本身具有复杂性。社会性发展是指个体在与社会的互动的过程中,形成适应社会的人格并掌握社会认可的行为方式的过程,也称社会化(彭聃领,2004)。人的社会性发展极其复杂,个体发展始终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而个体在成熟过程中也在一定程度上“塑造”着环境。在社会化过程中,个体不是完全处于被动地位,外界环境因素必须借助于个体的心理活动才能发挥作用,同时个体的气质、性格等心理特点和行为也对周围环境产生了影响。正因为此,在进行幼儿社会教育时,要有意识地考虑到社会情感、社会认知和社会行为三者的有机统一,要重视生物因素与环境尤其是社会环境因素对社会性发展的影响,以及儿童自身在社会性发展中的作用等。
(二)传统教育理念与教育模式滞后
从发展历程看,我国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是从单纯重视社会常识发展而来,这使得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不得不带有“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知识灌输”的传统烙印。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幼儿园社会教育有其特定的目标和内容体系,这就决定了我们在教育实践中必须采取符合幼儿和社会教育特点的方法。社会教育不是知识灌输,不是直接告诉幼儿应该做什么,它强调幼儿情感的体验和实践。
此外,当下幼儿园教学的主要形式是集体教学。社会领域教育的主要目标是使儿童内化社会相对稳定的价值观及行为规范,是在社会交往生活中形成并实现个体生成的(苗雪红,2007)。因此,单纯依靠专门的活动很难完成“教幼儿做人”的社会教育目标。加之社会性学习的潜移默化特点,学习过程和结果不是在教学活动中完成的,而是渗透于实际生活中。所以在对幼儿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的同时,幼儿的潜在学习也应该受到足够的重视。
(三)在教育实践中,教师与幼儿的视角不同
成人与幼儿所处的社会性发展阶段决定了教育实践中教师与幼儿视角的不同。教师虽然试图以幼儿的视角看世界,或许也曾接受过各种“如何理解幼儿”的专业学习和职业训练,在教学实践中尝试用各种方法以贴进幼儿视角,但最终还是会带着学科课程的观念去选择那些便于讲解的社会知识等活动内容,以自己认为正确的、却并非适宜幼儿的方式进行社会教育。如“认识国庆节”是幼儿园的常规活动,虽然教师在一定程度上也考虑到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与生活经验,如“过生日吃生日蛋糕”“用祖国妈妈帮助幼儿理解祖国的含义”等,但仍然没有摆脱成人的视角。他们单方面地认为这项方案足以让幼儿了解什么是祖国,怎样是爱国,却由于忽略了成人与幼儿的视角不同,使得我们所期待的教育效果无法在教育实践中得以实现。
(一)从“以学定教”出发,选择社会教育内容
选择社会教育内容应以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现实生活与已有经验为依据。所以,对幼儿来说,感兴趣、能够直接感知、形象具体且熟悉的内容才是最有效的社会教育内容。在社会活动《生活中的工具》中,教师通过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小难题,让幼儿选择正确的工具来解决,如吃核桃可以用核桃夹,方便又省力等。教师在活动中让幼儿观察、操作工具,逐渐积累幼儿对工具使用方法的经验,这样的内容既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也与他们的生活经验关联,便于幼儿理解和接受。因为“理解是在‘前理解’基础上进行的,前理解是指以往的知识储备和情感经验;理解是一个人知识和经验的表达方式,它卷入情感、体验以及愿望,对所理解的人与事采取一种同情的态度,一种感情上的介入。理解也是一种再体验”(虞永平,2005)。因此,社会教育内容的选择一定要建立在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现实生活与已有经验的基础上。
(二)以生活化的、可感知的方式呈现社会教育内容
教学形式服务于教学对象、目标和内容,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教师不仅要考虑教学形式是否恰当,还要考虑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是否有利于达成教学目标和完成任务。对于幼儿来讲,生活经验主要来自于家庭、幼儿园及常见社会机构,内容非常有限。因此,只有通过各种生活化的、可感知的方式呈现教育内容,才能使幼儿真正理解、接受并内化为自身的知识与经验,进而产生特定的社会情感和行为。针对幼儿社会学习的潜移默化的特点,除了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活动,更应该在幼儿一日生活中渗透社会情感和社会态度的内容,让幼儿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和体验,但切记在教育过程中语言讲解过多。瑞吉欧教育中有这样一个案例:一个盲童因为自身的生理缺陷经常被班上其他人嘲讽和捉弄,对于那些嘲讽他的孩子,教师没有简单地斥责和教训,也没有苦口婆心地讲大道理,而是请孩子们戴上眼罩生活一天。在亲身体验后,孩子们深刻体会到盲人的艰难和坚强,发自内心地感受到自己没有任何理由去嘲笑和捉弄这个盲童。可见,“社会教育是与现实生活紧密关联的教育,通过真实的生活事件和生活情境,培养幼儿的基本社会生活能力和技能,并增进幼儿的相关知识,激发幼儿的社会情感。充分利用现实生活,在生活事件、生活活动中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让幼儿练习、实践,只有这种结合现实生活的社会教育才能真正取得成效。社会教育强调幼儿在做中学,通过真实的体验来学习”(虞永平,2005)。
(三)寻求教师与幼儿在社会性发展方面的共同成长
教师与幼儿的视角不同使得我们无法在幼儿身上看到期待的教育效果,从师幼互动的角度来看,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师,但若想改变教师是非常不容易的。《纲要》明确指出幼儿教师要特别关注教育实践中幼儿与成人间的差异及幼儿个体间的差异,进而进行有效的师幼互动。因此,在幼儿园社会教育实践中,教师要接纳并总结幼儿活动后的全部表达,尝试站在幼儿立场客观而细致地分析其每一种表达,从中把握幼儿真实的社会性发展水平,降低对原有教育效果的预期,并对原有的活动设计进行增补、删减,进而使得教师与幼儿在社会性发展方面的共同成长。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200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苗雪红.(2007).对幼儿社会教育的思考.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5,5-7.
彭聃领.(2004).普通心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杨丽珠,吴文菊.(2000).幼儿社会性发展与教育.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
虞永平.(2005).社会领域与课程渗透.幼儿教育,11,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