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泽意,何蓉
(湘潭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湖南 湘潭 411105)
必要与实现:创新创业教育资源统筹的逻辑*
罗泽意,何蓉
(湘潭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湖南 湘潭 411105)
摘要:创新创业教育应当以创新为基、以创业为用、以教育为本,对教育资源的量和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建立要素双向流动机制和“政府—高校—社会”协同共享机制对创新创业教育资源进行统筹,可以解决当前创新创业教育资源总量不足的同时存在闲置浪费的现象,助推创新创业教育发展。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资源;统筹;要素流动;协同共享
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专门发文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指出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已成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迫切需要和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本文从创新创业教育对创新创业教育资源的要求角度探讨当前创新创业教育资源的存在状况及聚集路径,为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1创新创业教育的概念
创新创业教育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教育?这是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及创新创业教育发展需要回答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就当前学术界的讨论看,创新创业教育的概念界定还远没有达成一致,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概念主要有实践说、理念说及泛化说。实践说如,“创新创业教育是关于创造一种新的伟大事业的教育实践活动”;“创新创业教育是创造一种新的职业工作岗位的教学实践活动,是真正解决当代大学生走上自谋职业、灵活就业、自主创业之路的教育改革实践活动。”[1]5-6理念说如,“创新创业教育主要是一种兼顾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并以创业教育为重点,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为受教育者创业奠定良好基础的新型教育思想、观念、模式。”[2]泛化说如,“创业教育是创新教育的进一步延伸和实用化,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素质教育。”[3]而在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方面也存在一些分歧,甚至还存在某些截然相反的看法:有人认为,创新创业教育内涵是知行统一观的体现,创新为“表”,创业为“里”[2];而有人持相反的观点,认为创新创业教育是创新、创业和教育三个要素的整合,创业为“表”,创新为“里”[4]。
要科学合理地界定创新创业教育之概念及内涵,必须在了解其目的的基础上,厘清创新、创业、教育三者之间的结构关系。首先,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和所有教育活动的目的在方向上是一致的,都是培养人才。其次,从创新、创业、教育三者的结构关系看,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三维一体概念,创新为基、创业为用、教育为本,创新主要蕴含教育内部规律,创业主要蕴含教育外部规律。综上,创新创业教育应当是适应经济社会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需要,以创新为基、以创业为用、以教育为本的培养学生创业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能力,注重创新创业实践体验,激发学生创造力的教育活动。
2创新创业教育对资源的要求
创新创业教育既然以创新为基、以创业为用、以教育为本,那么其在资源需求方面相对于传统的教育有哪些特别之处?这是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和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需要回答的第二个基本理论问题。
第一,教育制度资源方面的要求。教育制度资源是指为了保障培养人才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而制定的一系列正式和非正式行为规范的总和。创新创业教育要求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将创新创业人才摆在突显位置。如此,它必然要求在教育资源的分配和使用过程中将创新创业教育摆放在优先或者重要位置。在教育制度资源方面必然要求教育制度在人才培养和评价标准、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质量标准、教育政策和规章等方面进行调整,甚至重新安排。
第二,教育资金方面的要求。创新创业教育不再是传统的简单知识传递,在传授学生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还要求培养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开发和提升创新创业能力。这实际上是对教育活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创新创业教育对资金方面的要求必然远高于传统教育。因为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的实施需要更多的专业实验室、虚拟仿真实验室、创业实验室和训练中心,还需要支持更多的创新创业教育项目以支持学生创新创业实践。
第三,课程资源方面的要求。创新创业教育在课程体系、课程效用及教学方法等方面的要求都有别于传统教育。在课程体系方面,创新创业教育要求加大创新创业课程的份量。在课程效用方面,创新创业教育要求将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融入课堂教学。在教学方法方面,创新创业教育要求更多地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在考试考核方面,创新创业教育要求采用开放式题目进行考试考核,以考查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情况。
第四,教师资源方面的要求。创新创业教育对课程效用、教学方法等课程资源方面的要求必然导致对教师资源方面提出新的要求。创新创业教育要求教师知识面更加宽广精深。要满足创新创教育要求,教师团队必须既要有强创新能力又要有强创业能力和经验;既要掌握学科前沿及最新研究方法,又要掌握最新的创业信息。
3统筹创新创业教育资源成为必然
当前创新创业教育资源的配置和使用现状是什么样子?能否满足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要求?这是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和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需要回答的现实问题。
当前创新创业教育资源总量不足的同时存在闲置浪费现象。第一,创新创业教育资源总体存在严重不足的问题。我国有着世界上最大的高等教育规模,本身就面临着高等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加之新常态下教育资源政府供给的增长速度很有可能放缓,从而影响创新创业教育资源的增长速度,加剧创新创业教育资源总量不足的现象。第二,存在高校部分创新创业教育资源闲置或利用率不高等浪费现象。现代高校基本都具备教学、科研及社会服务三大基本职能。但在创新创业教育实施过程中,很少有高校将三大基本职能协同起来,最终导致李家华指出的“创新创业教育仍主要处于创业活动层面,发展基础薄弱”现象。更不要说让科研职能服务于创新创业及教育。然而,科研资源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性资源,没有科研创新为基础的创新创业教育必然是基础薄弱的。第三,以市场为中心,社会中存在的许多零散创新创业教育资源未得到利用的问题。譬如,以市场为主的社会中存在大量的资金,拥有大量的知名科学家、创业成功者、企业家、风险投资人等各行各业优秀人才,拥有充足的创新创业信息。这些都是创新创业教育所急需的优质资源。显然,从当前创新创业教育资源的分布和利用现状看是不能满足创新创业教育需求的。那么,造成上述创新创业教育资源总量不足的同时存在闲置浪费现象的根源在哪里呢?根源在于创新创业教育资源要素流动不畅。
当前创新创业教育资源要素横向流动和纵向流动都存在固化现象。创新创业教育资源要素主要包括横向流动和纵向流动两个方面。其一,横向流动:由于资源势差和场力的作用,创新创业教育资源要素在不同高校之间、高校内部不同院系之间、不同行业之间及不同区域之间发生转移;其二,纵向流动:创新创业教育资源要素在原态、利用、消耗这一运动过程中形态、功能、价值的转化过程。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固化现象使部分创新创业教育资源要素在其固有的场域中不能发挥最大效用,同时又使得外部适合该场域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不能进入到该场域,使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存在误配置情况,不仅增加了创新创业教育的成本,降低了创新创业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还直接影响创新创业教育质量。因此,需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建立良性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要素横向和纵向流动机制。
4统筹创新创业教育资源的实现路径
解决创新创业教育资源总量不足的同时存在闲置浪费现象需要政府统筹创新创业教育资源。那么政府应当如何统筹?这是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和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需要回答的又一现实问题。对照创新创业教育资源现状及其原因,可以通过建立创新创业教育资源的要素双向流动机制和“政府—高校—社会”协同共享机制进行统筹,解决创新创业教育资源总量不足的同时存在闲置浪费的问题。
第一,建立创新创业教育资源的双向要素流动机制。创新创业教育资源要素的流动机制是盘活和聚集创新创业教育资源配置的重要途径。横向的要素流动机制主要解决创新创业教育资源总量不足的问题;纵向的要素流动机制主要解决创新创业教育资源浪费的问题。
横向要素流动机制的根本动力在于创新创业教育资源的异质性及异质性基础上的竞争。从创新创业教育的资源要求可以看出,创新创业教育所需要的资源在量上是巨大的,在质上是多元的。要满足创新创业教育所需的量和质都需要撬动社会资源。当前创新创业教育资源要素横向流动不畅的重要原因在于社会资源缺乏进入通道和进入成本过高。因此要建立创新创业教育资源的横向流动机制最根本的是进一步淡化高校组织边界,疏通社会资源进入创新创业教育领域的通道,降低社会资源进入创新创业教育领域的摩擦成本。纵向要素流动机制的根本动力在于创新创业教育资源的行业内部竞争。要实现创新创业教育资源的行业内部竞争需要政府和高校共同努力。一方面,政府可以在设立创新创业教育的竞争性专项拨款的同时加强对专项拨款使用的监督和评估,迫使高校整合内部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减少创新创业教育资源“静表滴漏”等浪费现象,提升创新创业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另一方面,高校需要进一步强化和内化竞争意识和创新创业意识。只有高校内部具有充分的竞争意识和创新创业意识才会将创新创业教育放在学校工作的重要位置,将创新创业教育视为一种自我实现需要,自觉整合内部创新创业教育资源,控制浪费。
第二,建立创新创业资源的“政府—高校—社会”协同共享机制。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协同共享机制是吸纳、扩展和提升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途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的“政府—高校—社会”协同共享机制是要素流动机制基础上的更高要求,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在利用过程中实现1+1+1>3的效果,使创新创业教育资源总量得到非物理性的进一步开发。它包括微观、中观及宏观三个层次的协同共享机制。其一是微观协同共享机制:高校内部创新创业资源的协同共享机制;其二是中观协同共享机制:高校间创新创业教育资源的协同共享机制;其三是宏观协同共享机制:高校、政府、社会间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协同共享机制。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全社会创新创业教育资源总量增长应该会有所放缓,因此,做好高校内部及社会创新创业教育资源两个统筹,建立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协同共享机制势在必行。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协同共享机制既能避免高校内部创新创业教育资源的闲置和高校间重复配置,提高创新创业教育资源的利用率,又能加强高校间创新创业教育资源的优势互补,全面提高创新创业教育质量,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优质创新创业人才。
参考文献:
[1] 曹胜利,雷家骕.中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报告[R].沈阳:万卷出版公司,2009.
[2] 张冰,白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概念之辨[J].高教探索,2014(3):48-52.
[3] 张德江.对创业教育的认识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6(5):10-11.
[4] 李志义.创新创业教育之我见[J].中国大学教学,2014(4):5-7.
(责任校对朱正余)
doi:10.13582/j.cnki.1674-5884.2016.06.038
收稿日期:20160229
基金项目: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12YBB247);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大中专学生就业创业研究专项课题(XJK014AJC005)
作者简介:罗泽意(1983-),男,湖南邵东人,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5884(2016)06-01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