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王 婧
关于金融学立体化教材建设的思考
大连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王婧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发展,立体化教材成为新型的教学模式,并引发了教学和信息技术的革命。本文概述立体化教材以及金融学立体化教材建设的研究现状,分析目前金融学立体化教材建设存在的问题,探索高校金融学立体化教材建设的新思路和理论依据。
关键词:金融学 立体化教材 教学模式
2002年国家有关部门提出立体化教材建设的理念。2003年4月,国家教育部发出《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提出进行“立体化教材”建设。自此,各高校关于立体化教材的研究形成一股热潮,相关文献及研究成果明显增多,并建设了一批国家级优秀教材,取得了丰硕成果。但是,针对金融学专业立体化教材建设相关问题的文献及研究成果相对较少。因此,推动金融学专业立体化教材建设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理论价值。
国外早有类似立体化教材的说法,如 integrated textbook(综合教材)、learning/study package(学习包)、teaching/ instructional package(教学包)等。现状,国内也有多种说法,如“立体化教材”“一体化教材”“多元化教材”等,都是指通过提供多种教学资源,教师的教学需要和学生的学习需要得到满足,教育市场的需求也能够得到满足,以此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质量,促进教学改革。高等教育出版社对立体化教材做出定义:立体化教材指由不同用途的传统纸介质教学用书和现代技术的多媒体教学资源组成的教学支持系统。它的内容包括主教材、教师参考书、学习指导书、试题库等。纸介质教科书、音像制品、电子、网络出版物等,是它的表现形式。
立体化教材不仅拓展了教学资源的形态结构,而且带动课程和教学模式的改变。它使教学的时空结构和活动方式发生改变,使学习过程与现实社会生活更加紧密。立体化教材极大地提高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在教学中的利用率,其创新式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方法在高校教学中得到教师和学生的欢迎。与传统纸质教材相比,立体化教材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
1.表现形式多样化。立体化教材弥补了传统化教材的不足,以多样化的媒体资源表现形式提供教学内容。从内容表现形式上看,立体化教材可以通过文字、图片、动画、视频等数字资源媒体形式呈现。从立体化教材种类来看,它包括纸质教材、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网络出版物等。它可以通过纸质印刷、DVD、U盘、硬盘、网络服务器等方式进行存储与传递。
2.增强互动性交流。立体化教材的实施可以使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更加方便快捷。师生之间可以通过网络进行问题咨询和疑难解答,极大缩短疑问解答的时间。学生之间可以通过网络实现在线交流,有利于学生开展协作式学习模式。同时,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更加自由灵活地安排学习时间和学习场所,提高时间的利用率和学习效率,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通过网络,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和学习能力,为自己制定学习时间表。
3.立体化教学。立体化教学是立足于立体化设计的教学系统。立体化教材体系的设计,需要综合考虑课程目标的多维度、教学对象的多层次、表现形式的多媒体、解决问题的多角度等不同层面的要求,要充分发挥各种媒体的优势,强调各种媒体的整体教学设计,从而形成媒体间的互动互补。
4.教学内容的开放性。传统教材更新较慢,内容比较陈旧,注重知识的复制性,很难跟上学生生活的实际,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立体化教材借助先进的网络资源和技术,可以定期更新教材内容,为学校教学提供时尚、新颖的学习材料。立体化教材能够与时俱进,弥补传统教材的缺陷,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各高校开始逐渐重视实践教学,在金融学教学课程上引入立体化教材。由于金融学立体化教材的发展时间较短,尚不成熟,它的普及度不高,存在某些缺陷。
1.普及程度不够。金融学立体化教材对某些欠发达地区的学生和教师来说是新鲜事物,教师和对此知之甚少。甚至发达地区高校的有些教师、出版社工作人员,对此也了解不足。因此,普及金融学立体化教材需要时间使大家对其深入了解。
2.教材内容开发方向不够全面。目前,金融学立体化教材不为人熟知。虽然教材内容经过努力修改,可是依然不够完善。高校沿用的教材仍然偏重基础教学,针对金融专业课程、实验教学和金融实务操作的教材非常少。金融学立体化教材开发难度大,资金投入大,特别是专业课教材的需求量小、利润少,很多出版社不愿意开发,其在开发方向上存在偏差局面。
3.师资力量不能满足金融学立体化教学需求。金融行业属于高薪行业,很多高校优秀人才毕业后投入教育行业很少。很多高校金融学教师虽然拥有丰富的教学理论知识,但是很多教师都是一毕业就直接从事教学工作,缺乏金融行业的实战经验。因此,缺乏具有金融行业从业经历的专业教师,是高校金融学专业立体化教学难以取得良好效果的最大障碍。
4.缺乏有效的监控措施和评价体系。高校课堂长期以理论教学为主,实验教学为辅。实验教学或者实务操作往往在一个学期的最后几节课进行。评价教师和学生成绩的时候,实验教学所占的比重很小,学校一般不会花费资源强化对教师实验教学方面的培养。同时,学校考核教师的时候注重教师的教学和科研。因此,教师缺乏到金融行业锻炼的机会。实验教学变成浪费教师时间和精力的课程,使教师开展实验教学的积极性不高。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高校管理者、金融学专业师生和国内出版社都对开发金融学立体化教材的重要性有了充分认识。同时,他们还从不同角度学习国外金融学立体化教材建设的成功经验。由于传统教育理念根深蒂固以及高校规模和师资力量的参差不齐,高校在普及立体化教材建设时应该向更加精细化、更加高质量的方向努力。
1.明确金融学教材立体化开发的出发点与落脚点。高校要学习借鉴国外同行的先进做法或建设模式,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满足我国高校金融学教学的实际需求,这一需求是高校建设金融学教材立体化的根本目标。金融学教材立体化建设过程中,高校要准确掌握并且有效满足高校教师与学生的实际需求,这是教材立体化开发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加大金融学立体化教材建设的投入力度。金融学立体化教材的建设是一项长期且庞大的工程,无论是从国外引进先进的专业化教材,还是根据自身特点自主开发立体化教材,都需要投入相当大的经费。目前,国内高校占资金投入比例最大的还是硬件建设。虽然近年来各高校越来越重视对金融学立体化教材的投入力度,但是与国外相比,差距还很大。高校加大经费投入,重视软件投入和应用建设投入,加强立体化教材应用的外部条件建设,是金融学立体化教材建设的关键。
3.构建金融学立体化教材建设的激励机制。金融学立体化教材的建设和开发,要通过高校教师来执行。因此,高校教师的理论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关系到立体化教材建设的实施。高校要引导教师,将教师在金融机构的从业、实习实践等经历作为考核教师业绩的重要指标,并与教师的实际收入联系。这能够引起教师对金融学立体化教材建设的真正重视,自觉加强从事金融学实践的能力。
4.加强同国内外出版集团的合作。高校师生可以开展金融学立体化教材内容的评价活动。高校根据师生反馈的问题,加大调研力度,定期与出版社进行沟通交流,将师生的要求和建议反馈给出版社,确保金融学立体化教材的内容和质量始终与师生的预期相协调。
参考文献:
[1]王家华,汪祖杰.金融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实施的思考[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07
[2]王艺静.高校金融专业本科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的思考[J].甘肃科技纵横,2012
[3]李四聪,李 坚.地方高校管理类专业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J].中国市场,2011
[4]余胜泉.E-learning 时代高校教材的立体化出版 [J].中国大学教学, 2009
文章编号:ISSN2095-6711/Z01-2016-05-0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