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王晓曦 雷 娜 耿树海
河北省高职学生就业心理现状调查
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王晓曦雷娜耿树海
摘 要: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求职市场,很多高职学生难以适应当前的就业形势。调查研究河北省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心理现状,对促进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高职院校 就业心理 调查分析
大学时期是人生职业的探索期,大部分学生的职业理想是在大学时期形成的。在大学时期,学生会根据自己的需求、爱好、价值观等对就业进行准备和探索。为深层分析和解决河北省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问题,本文调查河北省高职学生的就业心理现状,希望对高职院校学生就业问题有一定的指导。
本课题的调查对象是河北省高职院校的在校生,包括大一、大二、大三的三个年级学生,共发放问卷400份,收回有效问卷341份,回收率为85%。本调查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涵盖河北省10所高职院校的23个专业的学生。本调查问卷共设计34道问题,覆盖就业心理的各个方面,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可信度。
1.就业心理焦虑
在对河北省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焦虑问题的调查中发现,河北省高职学生对未来的就业有一定的担心,但并未出现焦虑心理。在回收的问卷中,99%的学生认为目前的就业形势严峻、就业困难,84.17%的学生对毕业后能否较快找到工作存在忧虑。可见高职学生对就业困难的问题在进入学校后就有认识,这对学生的心理造成一定负担。
面对就业形势严峻的问题,大部分学生都以乐观和积极的态度应对,只有27.57%的学生出现焦虑心理。对毕业以后的选择,51.91%的学生选择先就业再择业。调查显示只有9.97%的学生选择自主创业,在国家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高职学生对创业的热情并不高。对就业严峻的问题,城镇学生和农村学生的心理差别较大。城镇学生期望毕业后继续深造的比率大于农村学生,城镇学生期望通过如深造、自主创业等方式找到自己更喜欢的工作,农村学生希望毕业后能够迅速就业。
2.就业心理准备
从学校学习进入社会就业,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发生变化,这会给学生的心理带来变化和冲击。在校期间,学校通过开展就业指导、职业规划等活动让学生了解就业,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就业的心理准备。学生可以在业余时间进行打工实践或参加职业技能考试,积累就业经验,逐步了解就业。
通过调查发现,有55.43%的学生从大二开始进行职业规划,可见高职学生在就业心理准备方面开始很早。但是只有30%左右的学生就业目标明确,大部分学生对未来具体在哪个领域就业没有做好准备。只有25%的学生对职业生涯有概念,可见学生对自己未来的发展大多比较迷茫。虽然高职学生已经做好先择业后就业的准备,但是在择业之后怎么就业方面上学生并未准备好,这导致学生毕业后跳槽频繁或没有晋升空间,阻碍了高职学生的长远发展。
在准备就业的过程中,高职学生更加注重实践会对就业产生帮助。对担任学生干部是否对就业有帮助作用这个问题上,近96%的学生认为有作用,其中已经担任班干部的学生较未担任班干部的学生认为其更能帮助就业。超过94%的学生认为参加实习和兼职可以帮助学生就业。不足50%的高职学生拥有一个以上的职业证书。以上调查数据表明,高职学生更期望在学校学“手艺”而不仅仅是学知识,在高职学校中学生对担任学生干部、兼职打工、实习实践的热情高于对学习知识的热情。
3.矛盾的就业心理
在大学期间,学生的自我意识逐渐形成,自我期望的实现成为人生追求的目标。但是,就业形势的严峻以及学生的就业心理导致学生不得不压抑自我意识。期望与现实的矛盾导致学生在就业时产生阻抗心理,具体表现为对就业的期望值过高,眼高手低。
在对就业地区的选择上,超过82%的学生选择去大中型城市就业。64%以上的学生认为大城市有更大的发展机会,工作收入高。学生认为通过参加实践经验就能增加实力,但现实中学历依然是衡量人才的重要指标,大城市对学历的要求就更高。现实与期望的差距导致高职学生对初次就业多抱有失望和批判的态度。
在理想的就业企业调查中,超过66%的学生选择国有企业或政府部门,学生普遍期待工作稳定、收入高、自己喜欢的就业环境。实际上,用人单位只提供高职毕业生需要很强动手能力的初级职位,这与学生的专业价值观和职业期望有一定差距,社会设计要求与职业期望的差异增加了学生就业时的困惑和矛盾。
高职教育是一种就业教育。高职教育不仅要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更应把学生就业与实现学生的自我价值作为培养目标。因此,高职院校了解学生就业心理并以此调整学校教学,指导学生的职业选择,将完善高职教育,有利于高职学生的学习与成长、就业与发展。
参考文献:
[1]赵丽华.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心理指导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
[2]胡小爱.高职学生就业心理与就业状况及就业指导对策研究[J]. 职业教育研究,2010
[3]高 妮.高职学生学习、就业心理问题的调查与调控研究[D].湖南大学,2010
(本文系河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课题,课题编号:13051418)
文章编号:ISSN2095-6711/Z01-2016-05-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