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 修国富
浪子风流,凭着我折柳攀花手
——关汉卿及其女性题材作品赏析
●四川 修国富
先秦风骚的积淀,汉魏歌赋的点染,唐宋诗词一次次光彩夺目、瑰丽壮观的表演之后,一种新兴的文学样式——元代杂剧和散曲,在文艺舞台上“闪亮登场”。南北思想文化的碰撞交流之下,元曲继承并发展了歌舞、表演这种传统形式,很快积累了丰富的社会内容和深厚的群众基础,展示出蓬勃旺盛的生机。关汉卿,这位被誉为“东方的莎士比亚”的伟大作家,从宋金对峙中跑出来,一脚踏进蒙元的疆域里,来到书会,登上舞台,潜心戏曲和表演艺术,倾吐胸中块垒,抒写男女柔情,讴赞女性美丽,把元代戏剧镌刻上了文学的里程碑,为我国古典文学再一次冲向又一高峰,作好了不可阻挡的进击准备。
盛衰淘尽功名心,累尽身心不肯休
文学既是一个时代政治思想和文化生活的能动反映,又是一个时代文明发展与进步的使者。关汉卿从偏安之宋、乱世之金走来,来到了疆域阔大、交通发达、文化交流频繁、文学形式多样的大一统帝国。这是一个治乱交接的时代,这是一个文人士子倍受贱视的时代,这又是一个曲艺雅俗融合的时代,一个话本、传奇、市井文艺、文人词曲高度结合的时代。当时不少士人或流连于湖山之间,或沉溺于声色之中,以排遣胸中的积郁不平,抒写怀才不遇之愤。可这位名公才子、大都艺人 ,自号已斋叟,凭了豪放狂浪之性格、聪颖滑稽之非凡,一生“不屑仕进”,生活在底层之中,深感时代脉搏跳动。在这治乱交接的时代,他没有失意之士的感愤,更没有“学成文武艺,货于帝王家”的投机;因此,他也就不为求仕和归隐的选择苦闷彷徨,而是鄙弃功名利禄,不做帮闲文人,甘愿浪迹江湖,故而 “躬践排场,面敷粉墨,……倡优不辞”。在元初的杂剧事业中,他既是一位“粉墨登场”的杂剧表演艺术家,又是一位书会才人的领袖;既是一位致力于杂剧创作的杰出作家,又是一位“通五音六律滑熟”“会歌舞围棋”“会吹弹双陆”的才艺大师,难怪明初贾仲明在《录鬼簿》中说他是“驱梨园领袖,总编修帅首,捻杂剧班头”,实非过誉之词也!
尽管关汉卿的生活经历复杂,所处朝代盛衰转换不定;尽管蒙古贵族歧视汉族儒士,数十年不行科举,仕途被堵塞。但是他因了顽强、乐观、幽默的个性,以杂剧为武器和手段,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和愤然,流露自己逍遥自在的情怀。不论是他的杂剧套曲,还是小令散曲,无不表现了这位多情公子的风流倜傥:
攀出墙朵朵花,折临路枝枝柳。花攀红蕊嫩,柳折翠条柔。浪子风流,凭着我折柳攀花手,直煞得花残柳败休。……玩的是梁园月,饮的是东京酒,赏的是洛阳花,攀的是章台柳。……(《南吕·一枝花·不伏老》)
意马收,心猿锁,跳出红尘恶风波。槐阴午梦谁惊破?离了名利场,钻入安乐窝,闲快活。(《南吕·四块玉·闲适》)
这老当益壮至死无悔的“风月领袖”,坦率得简直令人肃然起敬,风流得叫人羡慕不已!在盛衰里、在名利前,真可谓“淘尽了功名心”!一曲《闲适》用佛教典故和南柯梦典,抒情言志——“闲适人”哪管他人红尘热,哪管他人名利重!无怪乎元末熊自得在《析津志》中说他“生而倜傥……蕴藉风流,为一时之冠”。
在那个“八倡、九儒、十丐”的特殊时代,作为一个连生平事迹都失载的地位低下的“书会才人”关汉卿,其才华和正义感绝没有因其名微位卑而泯然众人。相反,其顽强乐观豁达坦然的性格和对生活的熟悉热爱,对社会黑暗和统治者残暴的深恶痛绝,激发了他献身戏剧事业的情感,也成就了他在杂剧领域里的不懈追求和致力实践。其作品无论是取材于现实生活,还是借助于历史故事,都敢于大胆真率地抒发自己的情感,张扬自己的个性,甚至累尽身心、奋斗终生、至死不悔。他一生创作杂剧六十多种,小令五十多首,套曲十多套,为当时诸家之冠。虽然我们不知道其生平经历际遇,但从其不朽的曲剧作品中仍可以看出他对创作的用心之深。
……我是个经笼罩,受索网,苍翎毛老野鸡,踏踏的阵马儿熟。经了些窝弓冷箭镴枪头,不曾落人后。恰不道“人到中年万事休”!我怎肯虚度了春秋。(《南吕·一枝花·不伏老》)
关汉卿凭着惊人的驾驭语言的能力,从民间文学中汲取语言素材,向古典文学名著学习。即便是小令或套曲,也大多用语自然、生动,感情细腻真挚,形成了“文而不文,俗而不俗”的雅俗皆宜的独特风格。正应了王国维先生所云:“元曲之佳处何在?一言以蔽之曰:自然而矣。”
咫尺的天南地北,霎时间月缺花飞。手执着饯行杯,眼阁着别离泪。刚道得声“保重将息”,痛煞煞叫人舍不得。好去者前程万里。(《双调·沉醉东风》)
这首曲真写得俗而又雅,毫不雕琢。郑振铎先生的一段妙评正中要旨:“比柳(词)还要谐俗,却也比柳(词)还要深刻活泼;比山谷(黄庭坚)还要艳荡,却也比山谷还要令人沉醉,却又那样温柔敦厚,一点也不冒出粗鄙恶俗。”
世事不平收眼底,市井勾栏怀柔柳
元初历经战乱,不少士子流落他乡,有的甚至陷入奴籍,生活无法保障。关汉卿更是一个经历和目睹了社会治乱的儒士,虽有惊人的才华和超人的智慧,但他与同时代的其他读书人一样,没有显赫的权势,没有优裕的生活,免不了遭遇时代和社会的冷漠、歧视。也正因为这一点,加之他有别于他人的性格和开阔豁达之胸襟,使他有机会有条件感受到世事的不平、社会的丑恶、人民的苦难,这为其创作表演准备了富赡的材料,提供了深刻的体验;也正因为这样,更加坚定了关汉卿走自己生活道路的信心,并以此向社会、向世俗挑战,不愿“摧眉折腰事权贵”,不慕“两字功名频看镜”,不畏 “炙手可热势绝伦”,只管“教遍宫娥唱尽词”“今朝有酒今朝醉”“爱憎褒贬粉墨中”。
《毛诗序》有云:“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其政乖则乱世之音怨以怒。”关汉卿作为一代才人,作为梨园领袖,不但借此大书胸中之爱憎,而且登台抒发其喜怒。无论是散曲,还是杂剧,都极力盛赞和讴歌当时生活在市井勾栏或寻常巷陌的女性——讴歌她们的多情和美丽、聪慧和善良,盛赞她们的勇敢和机智、正义和顽强,由衷抒发真诚流露对女性的关爱和同情。在他的笔下,无论是市井艺妓,还是黎民庶女,都闪烁着女性特有的娇柔美丽之光和高尚可钦之亮,无不让读者或观众为之感动、怜爱、景慕。
比如他创作的被称为千古悲剧的《窦娥冤》。全剧共四折和一个楔子,通过叙写窦娥一生的不幸遭遇,进而揭露吏治的残酷腐败,歌颂了窦娥善良美丽、大胆反叛的精神之美。窦娥的一生,集天下不幸于一体,让风云变色,让日月同悲。六月飞雪,亢旱三年,正是因为她的孝顺、善良、大胆、坚强感动了上苍,震撼了山河。窦娥之冤,感天动地;窦娥之美,天地同歌。对窦娥,作者是寄予了深切同情和热情赞美的。
《救风尘》一剧讴歌了普通女性的勇敢与机智、无私与真诚。女主角妓女赵盼儿曾经有过幻想,憧憬着同一个知心的男人过自由、幸福的生活;然而残酷的现实一次又一次地给了她沉痛的打击。长期的风尘生活使她看透了有钱的子弟们所惯用的那套伎俩,并对他们保持着高度的警惕。因此,当她深知,结拜姐妹宋引章要嫁给流氓周舍,便再三警告和阻止她,可宋引章仍愿受骗上当。最后还是赵盼儿安排了周密的计划,“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终于救出了宋引章,并制服了周舍这个狡猾的风月场中的无赖之徒。
其他杂剧如《望江亭》《金线池》《诈妮子》《拜月亭》,或表现她们的沉着镇静,或展示她们的聪明伶俐,或歌颂她们对爱情的忠贞不渝,或赞美她们的正直大义。
关汉卿的散曲,更是简笔勾勒了不少女性的柔美形象。比如他的《仙吕·一半儿·题情》:
云鬟雾鬓胜堆鸦,浅露金莲簌降沙,不比等闲墙外花。骂你个俏冤家,一半儿难当一半儿耍。
曲中既描写了市井女子的外形艳美,更表现了举止言行的温柔娴静的柔美,还透过外形展示了该女子内在的“不比等闲墙外花”的气质身份的秀美,通过其嗔怒而多情的神态烘托其娇美。即便是写男女风情,也抓住了“一半儿一半儿”的美妙。仔细琢磨,哪里有什么俏冤家,怕只怕你肉儿麻,眼儿花,一生怜爱,方寸难赖,难得这个“俏冤家”。
关汉卿作为一位戏剧名师、梨园领袖,又加上他生活在下层市民中间,与书会才人,与勾栏艺妓,尤其是与那些被侮辱、被欺凌的女性建立了真挚的情感,表现出了他极大的同情和支持。事业上的忠爱和性格上的乐观、顽强和桀骜不驯,促成他走上了“烟花路”,攀折了“柔条柳”:
我是个普天下郎君领袖,盖世界浪子班头,愿朱颜不改常依旧。花中消遣、酒内忘忧;……伴的是银筝女银台前理银筝倚银屏,伴的是玉天仙携玉手并玉肩同登玉楼,伴的是金钗客歌金缕捧金樽满泛金瓯。……我玩的是梁园月,饮的是东京酒,赏的是洛阳花,攀的是章台柳。我也会围棋……,你便是落了我牙,歪了我嘴、瘸了我腿、折了我手,天赐与我这般儿歹症候,尚兀自不肯休。则除是阎王亲自唤,神鬼自来勾,三魂归地府,七魄丧冥幽,天哪!那其间才不向烟花路儿上走。(《南吕·一枝花·不伏老》)
好一个“眠花卧柳”“惜花怀柳”的风流任性之师!比起男盗女娼的伪君子和偷香窃玉的浪荡儿,即便是烟花之路,何不是坦然大度?何不显真诚忠信?即便是勾栏瓦肆,何不是虚怀怜爱?何不是情深意重?虽说是玩世不恭,却也还精神自由;虽说是有违礼法,却也不故作清高。此一曲,笔调大胆而夸张,情感畅达而奔放,语言诙谐而调侃,风格辛辣而恣肆。
俏冤家,在天涯,偏那里绿杨堪系马。围坐南窗下,数对清风想念他,娥眉淡了教谁画,瘦岩岩羞带石榴花。(《双调·大德歌·夏》)
这首曲以思妇的口吻来抒写其思、其愁、其爱、其怨,实质上正是作者自己 “为伊消得人憔悴”的痴爱深情的表露,多情才人对孤独寂寞、温柔纤弱的勾栏女子的怜爱和记怀令人感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