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LoS(Public Library of Science)自2003年开始先后创建PLoS Biology,PLoS Medicine,PLoS Computational Biology,PLoS Genetics,PLoS Pathogens,PLoS ONE,PLoS Neglected Tropical Diseases等7种国际学术期刊(表1),均被SCI收录[1-2]。其中,创刊于2006年的PLoS ONE是一种网络日刊,刊发自然科学和医学等领域的论文,其出版费用及评审要求比PLoS系列其他期刊低,吸引了大量投稿,为世界上载文量最大的开放存取期刊。2010年PLoS ONE被SCI收录,影响因子为4.351,2014年影响因子下降为3.234。本文将PLoS系列期刊分为PLoS ONE和其他PLoS期刊两类,在与科研强国对比的基础上,从发文量和被引频次两方面对中国研究人员在PLoS系列期刊上的发文进行分析,探讨中国科研机构投稿特点及成因。
表1 PLoS系列期刊基本信息
笔者于2015年8月6日利用Web of Science(WoS)进行检索和分析,设定期刊名称和国家/地区等检索参数(忽略国内外各机构间合作关系),获取待分析文献记录。PLoS ONE 2003-2014年刊发115 435篇论文,其中中国研究人员发表18 316篇论文。PLoS系列其他6种期刊2003-2014年刊发21 528篇论文,其中中国研究人员发表847篇论文。
首先,对比分析发文居前10名国家在PLoS两类期刊发文的差异,中国与5个科研强国的发文数量增长情况;其次,比较中国在PLoS系列期刊上的发文占中国SCI论文总量比例的变化情况;再次,选取PLoS系列期刊和中国被引频次居前100位的论文进行引文分析,比较期刊和中国的H指数;最后,选取在PLoS两类期刊中发文最多的前20家研究机构进行分析。
由表2可知,中国研究人员在PLoS ONE上发文18 316篇,占PLoS ONE总载文量的15.87%,排名第二;在其他PLoS期刊上发文847篇,占其他PLoS期刊总载文量的3.93%,排名第九。利用卡方检验分析比较中国在PLoS两类期刊上发文所占比例的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计算得卡方值为2901.7715,P<0.0001,结果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中国在PLoS ONE的发文量远多于在其他PLoS期刊上的发文量。
表2 2003-2014年PLoS系列期刊载文量居前10位的国家/地区
对表2数据进一步计算发现,在两类期刊上发文均居前列的8个国家中,多数国家在PLoS ONE上的发文量约占其在PLoS系列期刊上发文总量的80%,而中国在PLoS ONE上发文量占其在PLoS期刊上发文总量的95.58%。
各国在PLoS ONE上的发文数量增长情况详见表3。由表3可见,5个传统科研强国在PLoS ONE上的发文量年平均增长率在100%以下,其中法国最高(96.67%),英国最低(84.60%)。而中国在PLoS ONE上的发文量年均增长150.21%,高于上述五国。2010年PLoS ONE被SCI收录后,各国发文量均出现一次增长高峰,随后增长率均又下滑。
表3 2006-2014年各国在PLoS ONE上的发文数量增长情况
各国在PLoS其他期刊上的发文数量增长情况详见表4。由表4可见,5个传统科研强国在其他PLoS期刊上的发文量年平均增长率在51%以下,其中英国最高(50.69%),法国最低(41.77%)。中国增长率为59.19%,高于上述五国。2014年5个传统科研强国均出现发文量下滑现象,中国则保持增长。
表4 2003-2014年各国在PLoS其他期刊上的发文数量增长情况
由表5可知,中国科研人员在PLoS系列期刊上的发文占该期刊当年载文总量的比例、占中国SCI论文总量的比例均逐年上升。其中,2014年中国科研人员在PLoS ONE上的发文量占该期刊当年载文总量的19.52%,2006年仅为2.92%,年平均增长率为26.80%;占中国当年SCI论文总量的2.3225%,2006年为0.0044%,年平均增长率为118.93%;同时(2014年)他们在其他PLoS期刊上的发文量占该期刊当年载文总量的6.07%,2004年为0.619%。年平均增长率为25.83%;占中国当年SCI论文总量的0.079%,2004年为0.0032%,年平均增长率为37.80%。这说明中国科研人员在PLoS ONE上的发文数量增长明显快于在其他PLoS期刊上的发文数量增长。
表5 2003-2014年中国科研人员在PLoS系列期刊上的发文数量占中国SCI论文总量的比例
由于Web of Science只能针对10 000篇以下文献进行引文分析,故选取PLoS系列期刊和中国被引频次前100的论文进行影响力对比研究(表6)。
表6 PLoS 系列期刊及中国被引频次居前
经引文分析对比发现,PLoS ONE前100篇高被引论文的总被引频次及H指数均低于其他PLoS期刊的高被引论文,可见就期刊整体水平而言,PLoS ONE可能低于其他PLoS期刊。但中国发表在PLoS ONE上的前100篇高被引论文的上述指标高于它在其他PLoS期刊上的高被引论文,这与两类期刊总体表现有所不同,因此不能断言中国在PLoS ONE上所发论文的水平一定低于在其他PLoS期刊上所发的论文。
对中国科研机构在PLoS系列期刊上的发文数量进行统计分析(表7)。
在PLoS ONE上发文最多的20家研究机构中有3家研究院所,17家高等院校(包括军队院校第四军医大学、第三军医大学),6家是医学机构。
在其他PLoS期刊上发文最多的20家研究机构中有4家是研究院所,有1家是政府事业单位,2家为医学机构,其余15家机构为地方高等院校。利用卡方检验分析医学科研单位在PLoS两类期刊上的发文是否有统计学差异,计算得卡方值为0.0379,P=0.8456,无统计学意义,说明医学科研机构在两类期刊的发文情况并无明显差异。利用FISHER精确检验分析军队科研单位在PLoS两类期刊载文是否有统计学差异,计算得P为1.029×10-19,远远小于0.001,说明军队科研单位在PLoS ONE上发表的论文明显多于在其他PLoS期刊上的发文。
表7 在PLoS系列期刊上发表论文数量居前20位的中国研究机构
根据以上结果可见,中国比其他国家(包括传统科研强国)更加关注PLoS系列期刊;而在PLoS系列期刊的7种期刊中,中国对PLoS ONE又更加关注,甚至部分机构“一边倒”向PLoS ONE。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
近年来,中国科研体量不断扩大。全国科研经费投入不断增加,2012年突破万亿规模,2014年达到13 312亿元,超越日本,仅低于美国,为世界经费投入第二多的国家。
根据国家科技部2015年3月12日公布的统计报告,2013年全国R&D人员总量上升至 353.3万人/年,R&D研究人员总量达到148.4 万人/年,居世界首位。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3年中国科学研究与开发机构数量达到3 651个,这些机构2013年发表科技论文164 440篇,在国外发表论文41 072篇。不断增长的科研经费,资助了大量科研机构,培养了众多科技人员,产出了大量科技论文,这些论文均要寻找合适期刊发表。PLoS系列期刊受到我国研究人员的青睐是我国科研体量增长浪潮推动下的必然结果。
相比Nature、Science等老牌期刊,PLoS ONE创刊时间不长,但几年间便引起世界范围内研究人员的关注,这与其自身四大特点密切相关。一是其为综合性学科开放存取期刊,各学科论文均可刊载;二是发表速度快、载文量大,发文效率极高,一般从接收到发表只需2-3个月,最快6周即可;三是录用率较高,据Medsci估算,其录用率约为40.75%;四是评价模式新颖,其采用同行评议和先发表后评价共存的模式,期刊学术编辑保证论文规范性,而将论文的创新性和影响力交由读者评价,大大提高了论文发表的可能性。
科技评价是促进科学技术资源优化配置、提高科学技术管理水平以及推动国家科学技术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和保障[3]。通过评价引导科研机构或科研人员的方向是一种较好的方式和有力的杠杆,其导向和激励作用极大[4]。SCI自1987年由南京大学首次引进以来,极大促进了中国科研事业的发展,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机械化、片面使用甚至滥用SCI的现象[5]。目前,在机构、人才、绩效、成果等多种评价工作中,SCI仍是重要评价指标,这势必激励广大科研机构及科技工作者努力将论文发表在SCI收录期刊上,以体现科研能力及学术水平。在此背景下,发表效率高、水平尚可、发表费用在该系列期刊中最低的PLoS ONE便成为最佳选择。
整体而言,中国科研体量不断扩大推动了中国在PLoS系列期刊上发文快速增长的浪潮,而PLoS ONE自身特点的吸引、中国科技评价管理的特点导致中国科研机构更加热衷于向PLoS ONE投稿。这种现象可能说明我国科技评价中存在导向偏差、评价僵化等问题。虽然PLoS ONE学术水平尚可,但目前科学共同体内对其仍有争议,因此在评奖晋职时要谨慎使用PLoS ONE论文。若单纯以学术交流为目的,PLoS ONE不失为一个选择。
面对国际上新老期刊迅猛发展势头和对中国科研人员的巨大吸引,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教育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五部委于近日联合发布的《关于准确把握科技期刊在学术评价中作用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进一步提高国内科技期刊学术水平、学术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并将运用多种手段促进优秀科研成果优先在国内期刊发表[6]。此举有利于打造更多国际知名的中国科技期刊,也有望为我国广大科研人员提供更多投稿选择,应当予以关注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