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教育理论认为,教学只有满足学生的内在需要,才有可能把学生的学习动力、学习兴趣真正激发出来。“一旦把动力激发出来,把积极性调动起来,潜力就会无穷无尽,学习者就会乐在其中,乐而忘返。”“一旦对某个问题感兴趣,再苦再累都会深入其中,乐此不疲。”[1]否则,“学习成了一种外在的压迫而不是学生自身的需要,学生首先没能成为其学习活动的主体,更别说要成为现代社会所要求的社会活动和自身发展的主体。”[2]当前,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而言,切实做到从满足学生的内在需要出发组织教学,已成当务之急。
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和面对不同性质的课程时,学生的内在需要是各不相同的、是有特定内涵的。那么,面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生们的内在需要又是怎样的呢?笔者受学生日常对该课程的种种建议启发,在360名二年级本科生(来自汉语言文学、新闻、化工、制药、机械、计算机6个专业)中做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欲考研究生、考公务员者”中有78.91%的人“首要需求”是“学会基本概念、基本理论,较完整地掌握其理论体系。”“欲毕业后直接就业者”中有87.80%的人“首要需求”是,“认识其基本观点,能够以此分析社会、人生问题。”和“只要内容有益讲什么无所谓,但一定要讲得生动、有趣、易懂。”(表1-1)。
表1-1 在不考虑期末考试因素的前提下,你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首要需求是什么
这一调查虽然样本较小,但却给我们以明确的启示。第一,大学生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在需要,与他们将来毕业时的出路直接相关。第二,“欲考研究生、考公务员者”虽然出于将来考研、考公的需要,大多数人理性地选择了“学会基本概念、基本理论,较完整地掌握其理论体系。”但也必然向往“讲得生动、有趣、易懂”。第三,“欲毕业后直接就业者”大多数人对课程内容的系统性、完整性、严谨性没有要求,至多是“认识其基本观点”,但对“讲得生动、有趣、易懂”存有强烈愿望。第四,极少数学生对该课程有严重的厌学情绪。第五,把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需要,按“欲考研究生、考公务员者”与“欲毕业后直接就业者”分为两个类型进行分别教学是可行的。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体系“是马克思主义者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客观发展规律进行研究和探索的科学研究成果的系统集成。”[3]其文本的基本特征是:持重的文风、抽象的说理、严谨的逻辑。这与伴随着电子游戏和“读图”长大而喜欢浅阅读的当代大学生的心智结构必然形成极大反差。尽管广大教师一直在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过程中,力求“讲得生动、有趣、易懂”,但只要照顾到课程内容的严谨性、逻辑性、系统性,也就只能在有限的程度上达到吸引学生的目的。这也是实际教学工作中经常令教师苦恼之处——“讲得生动、活泼、有趣、易懂”与“内容的严谨性、逻辑性、系统性”之间难以达到大学生们所期望的统一,而时常顾此失彼。这就是说,由于学生的内在需求存在冲突,在同一个课堂上,很难使“欲考研究生、考公务员者”与“欲毕业后直接就业者”两类学生同时达到满意,往往陷入众口难调的尴尬境地。所以,打破传统的以行政班级为基本单位的教学组织方式,势在必行。
分类教学模式的基本含义就是,通过选课系统把“欲考研究生、考公务员者”编入A教学班,把“欲毕业后直接就业者”编入B教学班;A班采用系统性教学方式,B班采用专题式教学方式;结课考试分别采用与具体教学过程相适应的方式。系统性教学方式就是严格遵循教学大纲,实现知识点全覆盖,在帮助学生“学会基本概念、基本理论,较完整地掌握其理论体系”的前提下,力求“讲得生动、有趣、易懂”,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专题式教学方式,就是在尊重教学大纲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当今大学生浅阅读的习惯和智能结构,从大学生的思想热点出发,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本观点确定讲课主题,并以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浅显易懂地传达给大学生。
在当前条件下,B班的专题式教学面临较大难度。主要原因就在于,选择在B班上课的学生,大多数学生没有诸如“考研” “考公”的“实用”目的,上课的内在动力不足。信息传播理论认为,传播内容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与其代表受众利益的广泛程度和满足程度密切相关。传播内容在多大程度上代表受众的利益,它就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吸引和凝聚受众;传播内容代表的受众利益越直接、越具体,受众接受起来就越积极、越容易。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对于帮助大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正确认识和分析复杂的社会现象,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可见,该课程带给大学生的“利益”是重大的、根本性的。然而,和大学里其它大多数课程尤其是一些技术课程、专业课程比较,这种“利益”显然不够“直接”和“具体”,而是潜在的、间接的、长远的。所以,按照信息传播理论,一些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的积极性比较低,也是情理之中的现象。实际上确实有较多的大学生表现出很强的狭隘功利主义的学习取向,他们“常常采取一种理性权衡的态度来分配大学学习的时间。为了给将来的生活铺路,他们宁愿牺牲大量的探究学问、涵养人文素质的时间,而花费大量的教育活动时间来多挣得几个证书,为‘就业做准备’。”[4]在这种情况下要使此类大学生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确实面临着较大的难度。
面对此种情形,最有效的做法就是,切实承认大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针对他们的思想与生活实际以及热点问题,以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从而把这类大学生引入“带着问题学”的教学情境。这种“带着问题学”正是抓住了大学生们的内在需求,能够最大程度调动其学习积极性的最佳手段。而这些“问题”归结起来就是,“面对人生、事业选择、社会现实生活与个人成长中的各种困惑与烦恼,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作指导,进行合理、有意义的分析与思考,在此基础上学会如何积极去应对和处理。”[5]所以,这种专题教学的过程,也是通过解答大学生迫切需要弄明白的现实问题,逐渐帮助他们确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过程,因而也是达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根本目的的过程。
大学生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在需求是多层次、多侧面的,之所以把“欲考研究生、考公务员者”和“欲毕业后直接就业者”这一项单独提取出来作为分班的依据,是因为面对当下大学生们的现实状况,这种做法能够把他们的学习动机区分开来,进行分类施教。其意义在于,这里的学习动机一方面强烈制约着大学生的学习动力;另一方面背后蕴含着大学生们内容广泛的“内在需求”,如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兴趣、学习目的等。所以,这种分类教学模式,是一种内容十分丰富的因需施教,绝不是单纯地以“欲考研究生、考公务员者”和“欲毕业后直接就业者”为依据的分班教学,绝不是对大学生们“狭隘功利主义的学习取向”的一味妥协、迁就;这种分班方式,只是作为实现按需分班、因需施教的手段而已,出发点在于,学生能学起来、乐意学、方便学、学得好。正如学者指出,“‘因需施教’不是简单地无原则地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求,这个‘需’依教学对象而言,是服务于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依教学效果而言,则是指服务于教学目标的真正实现。”[6]
基于“按需分班”的分类教学模式,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摆脱困境提供了一条可选路径。它实质上是以“因需施教”为原则,根据学生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成绩评定等方面的不同需求,实施的分类教学,虽然不可能解决所有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扭转该课程教学笼统面对全体学生的同质化倾向,能使不同需求的学生在较大程度上各取所需,各得其所(表3-1)。从而能够把“教”最大限度地转化为“学”,最大限度地实现该课程的价值。
配菜这种事情,也有个等级之分。最上等的是可以和主菜互补,让滋味更胜一筹,比如笋干老鸭汤里的笋干和火腿,少了那一把笋干和几片金华火腿,汤的味道则不鲜了,弄不好还会有点鸭腥气。再比如葱烧鲫鱼里的那把小香葱,少一点是红烧鲫鱼,也好吃,但有了葱香,味道更丰富。
表3-1 针对两种不同的教学方式,两类学生分别表达的态度
这里的“因需施教”实质上也是因材施教这一教育理念的具体表现形式和具体运用。由于“需”的不同,而使“材”产生了区别,于是分班教学意义上的因材施教便有了依据,这就为教学的针对性奠定了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讲,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时常面临的众口难调的困境也得到了较大解脱。重要的是,这一点恰恰成为教师把课备精、把课上好的大前提——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大特质就是教学对象与教学活动的统一性。因而,当特定的学生群体确定为教学对象之后,必须首先认真研究这个群体的思想、道德之现实状况、实际需要和特殊规律,只有对这一切有了较准确的把握,本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的确定才会有科学的根据。所以,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方法是随着它的教学对象的确立而确立的,二者之间具有明显的相关性、统一性。这并不是说其他课程完全不顾及教学对象的实际而进行教学,而是相比较而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根本上或者说其生命力所在就是紧扣学生的思想、道德实际组织教学,否则必然陷入无的放矢的窘境。
“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才是教育的成功之道。毕竟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本人,他人无法代替,知识和能力是学生个人习得的。”[7]基于“按需分班”的分类教学模式,就是在一定程度上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大学生。这种一定程度上的“选择自由”恰恰是大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基础。这是由该课程特殊的接受机制决定的——心灵自由是该课程学习过程中教学对象必须具备的主观状态。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接受机制“主要是对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进行比较甄别,或是对已有的作调整,或固化、深化与升华。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受众本人的经历、情感与环境有较为直接的联系。”[8]而不是像专业类课程那样接受机制主要是对知识、方法与技能的理解、记忆与应用等,制约学习过程的主观因素以求知欲为主。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过程中,大学生们一旦失去心灵自由而产生“受迫感”,自觉意识会即可流失。一方面他们的学习热情和欲望迅速下降;另一方面头脑中原有的“意识框架”也往往会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起到“过滤”“筛选”作用,与之相一致的他们就吸收,与之相矛盾的他们就排斥,甚至在逆反心理的作用下,还会导致既有学习成果被颠覆。所以,基于“按需分班”的分类教学模式,必然有助于大学生进入学习的自由、自觉状态,从而为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打下坚实基础。
综上所述,从大学生毕业时出路选择不同而导致的不同需要出发,贯彻生本教育理念倡导的“因需施教”原则,实施基于“按需分班”的分类教学模式,便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针对两类不同的教学对象,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殊途同归实现课程目标。同时能够使“欲考研究生、考公务员者”和“欲毕业后直接就业者”各取所需、各有所获,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实效性。
注释:
[1]吕达.解读生本教育的内涵[J].人民教育,2009,(Z3):9-11.
[2][7]郭颖.生本教育的哲学观探源[J].现代教育论丛,2005,(2):1-5.
[3]骆郁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规律性初探[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3):61-65.
[4]杨晓,杨薇.大学生考证的功利化现象剖析[J].现代教育科学,2006,(5):122-126.
[5][8]谭希培.大学生思想热点问题导向——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教学的一条途径[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1,(1):63-65.
[6]戴兆国, 王玉侠,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分类教学模式探析——以安徽师范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为例[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11):6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