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峰(无锡市天一实验学校, 江苏 无锡 214105)
从时事中搜集地理教学素材的策略
林 峰
(无锡市天一实验学校, 江苏 无锡 214105)
摘要:挖掘时事素材中的地理元素,将时事地理渗透到地理教学之中,能够丰富地理课堂教学的内容,促进地理课堂教学的发展。笔者从选取内容新颖的、内涵丰富的、思想深刻的、意境深远的时事素材的角度,浅谈从时事中搜集地理教学素材的策略。
关键词:时事;地里教学;教学素材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地理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很多,其中首要的一条就是要提供给学生值得探究、能马上抓住学生眼球的教学内容。我们的教材往往要几年才会改版,里面选取的教学内容不可避免地会落后于形势,新闻变成了旧闻,不易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因此,教师要时刻关注时事,及时更新教学素材,选取符合教学目标的、内容新颖的时事素材补充到课堂教学中来,满足学生对新事物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当下神曲不断横空出世,其清新的曲风、欢快的旋律、琅琅上口的歌词,非常符合年轻一代的审美情趣。教学中,若能巧妙地加以运用,将使课堂瞬间变得时尚、灵动起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讲到中国的行政区划时,笔者就播放了一首用当时最流行的神曲《小苹果》的旋律重新填词的《大中国》:“亚洲东部有条龙,它的名字叫中国,它的疆域十分辽阔。她有多少行政区,她有多少自治区,下面我就为你分析。宁夏西藏新疆他们显得很神秘,内蒙广西各具特色风景很秀丽,香港澳门他们都是特别行政区,台湾宝岛,爱你永远,生死相依!你是我的大呀大中国,怎么爱你都不嫌多。民族的情怀温暖我的心窝,点燃我爱国的火,火火火火……”在《小苹果》欢快的旋律声中,同学们兴致高昂,很轻松地就记住了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位置,枯燥乏味一扫而光,地理课堂变成了欢乐的海洋。
中国是一个正在快速行进中的发展中大国。许多基础设施的建设正在大刀阔斧地进行。任何一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工程都不是简简单单只涉及社会、经济、环境等某一个因素的工程,而往往是要兼顾多个方面才能处理好的综合性工程。比如,南水北调工程、西气东输工程、三峡工程等。教师密切关注这些重大时事,关注媒体对这些重大时事的报道,特别是中央电视台的报道,适时地将这些最新的消息、资讯提供给学生,将极大地拓宽学生的视野,引导学生“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做一个勇于担当的合格公民。
比如,中央电视台拍摄了一部反映南水北调工程的纪录片《水脉》,系统地介绍了南水北调工程在实施过程当中克服的一系列水利、工程、环保等方面的难题。其中的很多素材将成为今后教师在讲授相关地理问题时可以引用的生动案例。如分析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缺点时,引用《水脉》中一开始天津考察团对南来之水的态度,请学生思考:为什么天津考察团要拒绝接收南来的长江水呢?学生经过思考之后明白了,因为长江下游是水污染最严重的地区,这么脏的长江水天津人当然不要喽。然后教师补充:十年之后天津考察团再去考察南水北调的长江水后改变了态度,愿意接收南来之水了。这说明了什么?学生不假思索就回答到,肯定是水污染治理好了。同时教师再引用《水脉》中“从扬州江都水利枢纽开始,沿京杭大运河一路北上,建设13级梯级泵站”的视频内容,请学生思考:为什么东线工程黄河以南要建设梯级泵站?这说明东线工程存在的又一弊端是什么?学生观看视频之后,很容易就明白了:因为黄河以南地势南低北高不能实现自流引水,必须建设梯级泵站才能实现逐级提水,耗能巨大。另外,《水脉》中关于日本琵琶湖治理水污染的例子,山东造纸企业治理水污染的例子,中线工程治理水污染黄姜企业全部关停、一个产业就此消失的例子,都可以作为讲授水污染引用的生动素材。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生对一眼就能看到的东西是不感兴趣的,但对藏在后面的奥妙却是很有兴趣的。”爱因斯坦曾说过:“认识原子同认识儿童相比,不过是儿戏。”在爱因斯坦看来,儿童有着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这一特点与科学家一样。所以儿童是天生的探究者。教师要在遵循“最近发展区”原则的基础上,选取具有思考深度的时事素材,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促进学生探究、思考,体验思维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比如,介绍日本的位置和范围时,笔者就引用了关于“日本‘苦心经营’30年,投巨资将冲之鸟变‘礁’为‘岛’的时事新闻,请学生思考:冲之鸟礁石远离日本本土,离东京1700千米,涨潮时露出海面面积不足10平方米,但日本为什么要投巨资将其加固企图变“礁”为“岛”呢?学生讨论之后,得出结论:最有可能这样做可以增加日本的国土面积。然后,教师给学生补充《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关于划分领海的规定,告诉学生: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如果一国占有某小岛,那么以它为圆心画圆,半径为200海里,就属该国的专属经济区,该国享有开发资源的权利。因此,日本将冲之鸟变“礁”为“岛”,看中的不仅仅是这一点点陆地,看中的是以它为中心、半径为200海里的大圆面积的广阔海域。在这片广阔海域中蕴藏着丰富的矿产、生物等海洋资源。了解了这些之后,学生对日本人的做法也就不难理解了。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有助于学生感受不同区域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特征,从地理的视角认识和欣赏我们所生存的这个世界,从而提升生活品位和精神体验层次,增进学生对地理环境的理解力和适应能力;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应对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初步能力。[2]教师要善于搜集那些反映深刻的地理观念(如因地制宜的观念、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人地协调观念等)的时事素材,让学生通过了解具体的实例,感受地理观念的重要性,具备地理观念,成为一个地理人,用地理的视角去审视和认识周围的世界,提升生活品位。
比如,讲到青藏地区时,由于青藏高原对于我们生活在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的人来讲,本身就是非常陌生和神秘的,为了增加学生对青藏高原的感性认识,笔者就精选剪辑了当时中央电视台正在热播的纪录片《第三极》的某些片段让学生欣赏,一下子就拉近了学生与青藏高原的距离,瞬间就被青藏高原的美丽和神秘征服了。《第三极》是中国首部4K超高清大型纪录片,它以独特的视角反映了青藏高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风貌,突出了青藏高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主题。从猎人们将自己的家留给猴子的故事中,我们感受到藏族人的菩提之心;从救助黑颈鹤、救助狼崽的故事中,我们感受到高原人民对动物的热爱之心;从僧侣们用数天时间建成彩粉坛城、却又在一瞬之间把它尽数毁去的过程,我们深刻地体悟到世界幻化无常的本质,从而启发我们对待生活中的名利荣辱要拿得起、放得下。教育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和能力,更要教会学生做人的智慧、生存的智慧,让他们体会人生的快乐和幸福。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充分开发、利用地理课程资源,对于丰富地理课程内容、增强地理教学活力具有重要的意义。[3]时事热点是指发生在特定时期或地域范围内,引起公众社会成员密切关心、好奇、评论甚至争论的某种社会现象。因此,与地理相关的时事热点素材应该成为地理校外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来源。[4]教师要做有心人,及时搜集各种适合教学的时事素材,让地理课堂成为学生了解世界、接触社会的窗口,让学生虽身处象牙塔内、却也能尽知天下大事。
参考文献:
[1][4] 何标,蒋良群,舒成强.时事热点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上海自由贸易区的成立为例[J].地理教学,2014(17):13-16.
[2][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