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累哀怨楚骚心
——谈明代白族诗人赵炳龙诗歌创作

2016-03-20 18:25寇旭辉
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6年4期

寇旭辉

(大理州洱源县职业高级中学,云南 洱源,671200)

一、诗人赵炳龙简介

赵炳龙(1608—1697年),字文成,号云升,晚年自署揪园老人,白族,云南剑川人。崇祯壬午(1642年)举人,永历朝官户部员外郎。赵炳龙自幼谦谨好学,钻研经世之学,工古文诗词。

明亡后,滇南土司沙定洲叛乱,攻占昆明并进逼楚雄,赵炳龙时任金沧道副使杨畏知记室,出谋划策,助杨畏知击退沙定洲。南明永历帝被拥立于广东肇庆后,赵炳龙随杨畏知到肇庆,被授予吏部文选司主事,迁户部员外郎。后来,大西军余部孙可望、李定国等人滇平乱,抗清扶明,支持南明政权。但孙可望阴谋称帝,1652年将永历帝挟持到贵州安隆,赵炳龙也随至。孙可望杀杨畏知,又杀大学士吴贞毓等十八朝臣,南明及大西军内部分崩离析。赵炳龙见事已不可为,无奈之中辞官归隐剑川向湖村之楸园,建造居室名为 “居易”,足迹不至城市。

吴三桂入滇,杀永历帝,逼赵炳龙做官,赵炳龙逃避到石宝山中不出。赵炳龙隐居后,以弹琴赋诗自娱,在忧国悲民的情绪下,写下了不少感人的诗歌作品。据赵联元 《居易轩遗稿·跋》,《居易轩集》原有诗歌四卷,古今体六百余首。咸丰、同治年间剑川闹兵灾,毁于兵火。赵联元后回忆出诗歌20余首,又从 《滇南诗略》、县志以及亲友传抄的诗文中追录到20余首诗歌,与所收集到的诗文一起,合编为 《居易轩遗稿》。赵藩 《仿元遗山论诗绝句论滇诗六十首》论赵炳龙诗云: “苦从煨烬搜遗佚,一卷珍藏抵万金。”

二、深得其妙的乐府诗

汉乐府是继 《诗经》之后又一次古代民歌的大汇集,被称为开创了诗歌现实主义的新风。魏晋乐府、南朝乐府、北朝乐府多因袭古题。唐代新乐府运动进行了革新,用新题写时事,从汉乐府的 “缘事而发”到 “因事立题”,也不以入乐与否为衡量标准。新乐府的产生有其特定的社会和文学背景,是安史之乱后有识之士改良政治、中兴王朝的努力在诗歌上的表现。明末清初赵炳龙的乐府诗,语言朴素自然,叙事情节完整、细节突出,写人刻画细致、性格鲜明,如 《出塞曲》中豪迈的将军、 《长城路》中要像夫君一样学武杀敌的妇人, 《妾薄命》中哀怨的妇女。

出塞曲

横缨出远塞,马鸷怒飆发。

顾见双白狼,弯弓洞穿骨。

滚滚尘沙间,天空任奔突。

万马尽辟易,豪气立须发。

誓此七尺躯,捐以报明阙。

濡笔天山巅,文炯千秋碣。

却笑飞将军,射虎蓝田月。

陈荣昌在 《滇诗拾遗》里说: “此殆佐杨公戎幕时作。”段炳昌 《天南风雅》认为这首诗是赵炳龙在杨畏知军中时候的作品,刻画了一位横枪立马的将军形象,他横枪弯弓,飞骑奔突,豪气勃发,决心捐躯报国,立功沙场,勒石天山,这是赵炳龙理想中的英雄,这个形象身上寄托了赵炳龙的愿望抱负。

作者认为 《出塞曲》从主题、风格,还是写作的思路都很像曹植 《白马篇》, 《白马篇》描写和歌颂了边疆地区一位武艺高强又富有爱国精神的青年英雄,借以抒发作者的报国之志。其中的英雄形象,既是诗人的自我写照,又凝聚和闪耀着英雄的光辉。所以,赵炳龙的这首诗很有“建安风骨”的味道。

诗的第一联, “横缨出远塞”一句,诗人用白描的手法,勾勒出一位戍边将领横枪立马的英雄形象; “马鸷怒飆发”有借鉴 《白马篇》:“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的痕迹,开篇描绘马的矫健之姿,实际上借用比兴的手法将这位戍边将领叱咤风云的英雄形象呈现在读者面前,诗人赵炳龙梦想的是横刀疆场,血染战袍,用自己的谋略,建立不二武功。

诗的第二联, “顾见”意为不经意间用余光瞅见。 “洞穿”意为箭术精准,力量过人,一箭就将猎物的身体穿透,而且是 “双白狼”更让读者唏嘘。这里和曹植 《白马篇》中的 “破左的、摧月支、接飞猱、散马蹄”有异曲同工之妙,诗人用精彩的笔墨表现出这位将领精湛的武艺和飒爽英姿。

诗的第三、四联,描写了边塞疆场的自然环境,那里大漠茫茫像天空一样广阔无边,可以自由奔突。隐喻诗人自己在金沧道副使杨畏知的麾下,为他出谋划策,受到信任和重用,有了施展才能的平台。

赵炳龙在 《忆昔篇寄段存蓼先生》里赞颂了杨畏知: “峨峨杨关西,洒落平生知。严城苦百战,完此累卵危。”对赵炳龙来说,杨畏知于他有知遇之恩, “对酒借前箸,公辄颔以颐”,就是说赵炳龙和杨畏知一起吃饭喝酒时,都用筷子比划议论战事,杨畏知听了频频点头,自己的筹划总能得到杨畏知的赞同。

诗的第五、六联,这既是诗篇中主人翁的独白,又是诗人对英雄崇高精神世界的揭示和礼赞。投身于刀锋剑刃的战场,就应把生死置之度外,随时准备为国捐躯,视死如归。他想效法东汉大将军窦宪 “燕然勒石”,也把自己的功绩镌刻在天山之巅的巨岩上,光耀千秋。

诗的最后一联, “却笑飞将军,射虎蓝田月”,见唐代诗人卢纶 《塞下曲》: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便是夸赞飞将军李广高超箭术的。 “却笑”表现了赵炳龙的英雄气概和报效国家的壮志,同时也是他内心的真实写照。诵读全诗,我们不难感受到,在层层的铺陈描述中,诗人心中的激情步步上升,到最后已是汹涌澎湃,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不得不一吐为快。这是诗人心声的自然流露。也正因如此,我们读来不只没有空泛之感,反觉句句真切,震撼心灵。

长城路

长城不尽路,千里与万里。

君戍长城外,妾守深闺里。

深闺夜夜风月凄,长城月落鸺鹠啼。

何不从君学弓马,射雕杀兔长城下。

赵炳龙所描写的征战思乡,于悲苦之外,还有一首很特别的 《长城路》。 《长城路》是一首征人思妇诗,历来,这类题材的诗表达的情感不外乎凄苦、哀怨,而赵炳龙却写出了少见的豪情。

诗的第一联,赵炳龙所处的明末清初,长城规模宏大史无前例,总长度达8851.8公里,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军事防御工程。也是因为驻守山海关的明将吴三桂降清,使中国历史改朝换代。 “千里与万里”古代诗词中常以空间距离的广远来突出征夫思妇相思甚且, 《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诗的第二、三联,以平铺直叙的白描手法表现出古代征夫久戍边关,归家遥遥无期,而思妇空守深闺,日夜思念,岁月忽晚。

“风月凄”、 “月落”,月是古代诗词意象的常客,它的阴晴圆缺也喻指人生的悲欢离合。在古代通信极不发达的时代,亲人远行之后,经常是音信杳无,但仰首望望夜空中的孤月,它在黑暗中给人以光明,给人以希望,给人以信心,“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诗的最后,赵炳龙笔下思念远方征夫的妻子,在思念中竟萌生了 “何不从君学弓马,射雕杀兔长城下”的想法,写出了独特的边塞诗味道,而这种豪情与赵炳龙报效国家、建功立业的壮志又是一致的。云南妇女向来以明理干练、吃苦耐劳著称,在古代,她们不仅操持家务,还务农、经商、服徭役,甚至行伍之中也能看到云南妇女的身影。

唐人的边塞诗往往情感凄凉清冷、缠绵悱恻,这也说明赵炳龙努力学习唐人创作成果的同时,不墨守成规, 《长城路》开拓了边塞诗的题材,增强了边塞诗的趣味,抬升了边塞诗的意境。

动物血 动物血有鸡、鸭、鹅、猪血等,以猪血为佳,有利肠通便、清除肠垢之功效。猪血中的血浆蛋白经过人体胃酸和消化液中的酶分解后,能产生一种解毒和润肠的物质,可与侵肠道的粉尘、有害金属发生化学反应,使其成为不易被人体吸收的废物而排泄掉,有除尘、清肠、通便的作用,将血做成汤喝,能清除体内污染。故老师、矿工等粉尘接触较多的人最好定期进食猪血。

关山笛

秋风不遣魂归去,笛声叫醒胡天曙。

一夜梅花落玉关,关头雁帛无寻处。

可怜出塞騁黄骝,珠鞭玉勒珊瑚钩。

猎犬飞鹰竟驰逐,沙草茫茫春复秋。

关山遥遥家万里,月明羌调风中起。

白露清冷更送寒,回首天涯泪盈指。

《关山笛》首联、次联从写景入手,勾勒出边塞粗犷而浑厚,又不失清净与悲凉的特色。诗的首联中,诗人用拟人化的表现手法,讲述了边关将士的生活状况,情的秋风有飞沙走石的力量,却遣送不走忠君报国的魂魄。这一句诗把秋风和忠魂两个不同质的意象巧妙联系在了一起,开门见山地进入了写作的主题,读者进而会联想到屈原 《国殇》: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屈原认为楚军具有忠诚、英勇和韬略的品质,在对抗敌军凶残的侵犯时,也临危不惧、处乱不惊,战争的结果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即便他们寡不敌众、首身离兮,也绝不屈服于敌人的武力威慑,因为他们相信英魂不朽、正气长存,这便是国殇精神的内涵。而国殇精神得以默默延续着,千百年来,它一直溶解在中华士卒的血液里,流淌在他们的血管中。

至夜,边关的夜空中升起了一轮孤月,塞上的梅树在月光的映照下,招展着疏影横斜的风姿,空气中四处浮动着幽幽的暗香,无眠的将士郁积的苦闷和无限的惆怅化作劲风中整夜整夜回响的羌笛声,一直吹奏至胡天破晓。

在中国历史上,北方先后兴起过匈奴、鲜卑、突厥、契丹、党项、女真、蒙古等靠游牧或狩猎为生的少数民族政权,中原王朝根本无力抵抗他们的强悍入侵,只是一味屈曲求和,以钱财换取和平。李广、霍去病、窦宪曾使匈奴不战而屈,但时过境迁,他们的历史功绩早已烟消云散,成了民众茶余饭后的谈资。

《渔家傲·秋思》: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宋康定元年 (1040年)至庆历三年(1043年)间,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副使兼延州知州,他是中国历史上一位难得的文武全才,开创了以词来写边塞题材的先河,因为他亲身体验过西北边关的生活,倾听戍边将士的心声,所以这首词写得很真实。西北边关总是孤城紧闭,风中悠悠的羌调,传递着一颗颗孤寂、凄凉的心。没有家乡的书信,沙场奔驰年复一年,关山阻隔却阻隔不了思乡之情,月夜下又听到笛声,让思乡人更感凄凉。

塞上乌

君不见,塞上乌,月明归飞声呜呜。

高城女儿夜鸣柝,听者泪落纷如珠。

可怜苏武单于客,暮鸿风里头销白。

北向望南南望胡,茫茫黑海千山隔。

吁嗟乎!塞上乌,无夜呼。

李陵不归,王墙已夫。

将军七尺男儿躯,美人国色宫中无。

天山牧马长城陷,空向高台哭故都。

《塞上乌》这首诗音律和谐, “乌、呜呜、珠、暮、胡、乎、乌、无、呼、夫、躯、无、故都”都是 《广韵》遇摄,读起来朗朗上口;其句式分别为337/77/77/77/333/44/77/77,这种短长不一颇像词的句式,打破了诗的整齐划一,使其具有形式上的变化美,例如:李白 《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这首诗妙处更在于它构思的奇巧和用事的精辟,该诗的题名叫塞上乌,读了诗才知道这是生长于塞上的一种鸟,每当月亮升起来, “她”也飞回来了, “呜呜……呜呜……呜呜”啼鸣不止,在那干旱少雨的塞上,塞上乌这种鸟没有哪天不飞回来不啼鸣的,正是 “她”的啼鸣声促动了戍卫高城的将士的心弦,倍感伤心,泪落纷如珠。而这些边关将士缘何落泪?

“可怜苏武单于客”,我们都听说过苏武牧羊的故事,公元前100年苏武奉命出使匈奴,其副手张胜与匈奴一位缑王与虞常 (降匈奴的汉人)密谋劫持且醍侯单于的母亲返回西汉,并谋算杀掉丁零王卫律。不料事情败露,几个人被杀,张胜投降,苏武持节不屈,被流放至贝加尔湖牧羊。苏武是将军苏建的儿子,持节不屈,犹如弓箭不可离,刀锋不向背。在北海牧羊长达十九载,等回到汉地他已须发尽白。

“李陵不归”,比苏武晚一年流落匈奴的李陵,因兵败诈降匈奴,匈奴醍侯单于因平素就听说过李陵家的名声,打仗时又很勇敢,封他为匈奴的右校王,把女儿嫁给他,驻牧地在坚昆。汉朝知道后,就杀了李陵的母亲妻儿全家。

既然李家名声败落,陇西一带的人士曾为李氏门下宾客的,都以此为耻辱,又缘何 “将军七尺男儿躯”?据 《史记·李将军列传》记载,李陵独带五千军马,深入匈奴腹地并独挡敌人八万大军,苦战八昼夜,且杀伤敌方成倍的军卒。从记载可以看出太史公对李陵是深表同情的,认为李陵诈降是粮草不济、援军未至,迫不得已而为之的。

“王墙已夫”,王昭君姓王名嫱,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据 《后汉书》记载,昭君入宫多年,但一直没有机会见御而积悲怨,于是自愿请求远嫁匈奴。在临辞大会上,昭君艳压群芳、倾城倾国,汉元帝大惊,想留下她而难于失信,遂与匈奴。昭君出塞后,汉匈两族团结和睦,国泰民安, “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忘干戈之役”,展现出欣欣向荣的和平景象。

赵炳龙连用两汉事典,不但使语言简明、经济,还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把读者的思绪拽回到两千年人才济济的汉王朝,苏武、李陵、王嫱这三位在中国历史上光芒万丈的先贤,为了国家安定、民族团结,他们胡地惶栖,埋骨何处,万世凄凉。

“天山牧马长城陷”,1644年,李自成率领的大顺军攻陷北京,明朝崇祯帝在农民军的攻城炮声中自杀于皇城后的景山。驻守山海关的明将吴三桂降清。清摄政王多尔衮指挥八旗劲旅星夜兼程入关,以吴三桂为前导,击败大顺农民军,进占北京。同年清顺治帝迁都北京,祭告天地祖宗,表示他已是全中国的君主。

在诗的末尾,明末清初的遗民诗人赵炳龙又回到痛苦不堪的现实,该诗通篇借古喻今,把怀古之情与眼前的山河破碎、国破家亡结合在一起,表达了 “空向高台哭故都”的伤痛和无奈。

参考文献

1、张廷玉等撰.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2、 《康熙剑川州志》,云南大理文史资料选辑地方志之八[M],大理白族自治州文化局,1986.

3、赵炳龙.《太常寺卿云南提学何蘧庵先生传》,罗江文情系大理赵炳龙卷[M],昆明:民族出版社,2006.

4、罗江文.情系大理·赵炳龙卷[M],昆明:民族出版社,2006.

5、段炳昌.天南风雅[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