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佛教关于苦的认识

2016-03-20 18:25王亚丁
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涅槃佛教现实

王亚丁

(云南师范大学哲学与政法学院,云南昆明,650500)

佛教是世界闻名的三大宗教之一,其起源时间早,影响范围大,信众分布广,理论教义丰富。佛教在不同时期、不同部派的佛学理论各有不同,但其学说的精华及大致轮廓是相似的,其中,作为四圣谛之首的苦谛更是佛学中重要的理论基石之一。

一、 佛教关于苦的认识

(一)苦的基本认识

在佛教看来,从时间上讲,人的一生从生至死,时刻充满痛苦。从空间上讲,红尘如茫茫苦海,无一处没有痛苦,犹如 “火宅”、牢狱。所以佛教把我们凡人生活于其中的这个现实世界称为 “娑婆世界”, “娑婆”意为 “堪忍”,指生活在这一世界的众生,罪孽深重,须忍受种种苦难。

1.苦的种类

苦谛是佛教对社会人生及外部环境所作的价值判断,认为世俗世界本性都是苦。苦是释迦牟尼对有情世间的基本看法,佛陀出家的目的也就是为了认识和解脱人的痛苦。在佛教看来,人生的痛苦有很多,种类繁杂,但八苦是最常见的说法,即: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和五蕴盛八种苦。

2.苦的特点

在佛教看来,苦具有逼迫性和恒常性 (连续性)。所谓逼迫性就是必然性的意思,[1]而恒常性就是不间断的意思。理解为人生 “不得不”持续面对各种苦,现代社会的人们生活节奏快,生活压力大,有来自工作、家庭、人际方方面面如潮水般不可抗拒的种种苦恼,便是这两点的感性体现。

(二)苦的原因

1.烦恼

烦恼是导致苦的表面原因。烦恼,有折磨、使人产生痛苦的意思。烦恼的种类也很多,主要有六种根本烦恼:贪、嗔、痴、慢、疑和恶见,一般强调前三者。三者中,贪为最普遍者,因此排在第一,是人感到苦的重要原因。而嗔相较于贪,其危害更大、更难去除,贪者事小,嗔者事大,发怒、排斥、仇恨、破坏等嗔的心态和行为,对人生理心理的危害比贪更为严重。痴即无明、不懂事,尤其是不懂佛理,不明佛法。另外还有许多的随烦恼,这些烦恼显然都是使人感到人生无常、乏乐多苦的原因。

2.业力

业力是导致苦的根本原因。业,即 “造作”,就是有意识地发起行动、活动、动作。作为名词的业,指有情众生 (一般特指人)所思所为之事以及累积牵引的后果;而作为动词的业,则指造作这个行为的动态过程。业的种类很多,但总体来说是作为因果报应这条定律链条上的承载者和推动者。人之于世,就是为前世的业力偿果,同时为来世的业力种因。佛教的唯识宗认为人的第八识 (阿赖耶识)中所藏种子生出人世中的种种现行,并以此解释种种众生相,比如破坏绿色植物,要受眼识不见绿色的果报。[2]从这个角度上看,阿赖耶识在因果法则上的确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归根结底,业才是众生命运的主宰者和世界的创造者,是真正的造物主。[3]因此,苦的根源是各人受业力所感召,是因为人造作了苦的因,因此受到种种苦的业报。

(三)苦的解脱

1.目标

佛教认为人生脱苦的最高理想有两种方式,一为得到涅槃,二为进入净土。作为佛教三法印之一的 “涅槃寂静”,是佛教对苦的解脱的最终目标。这个法印是说,既然一切事物没有绝对的存在和实有,那么每个人就应该破除对任何事物的欲望,不行恶业,这样就不会跌到流转轮回中去,这就是解脱,即涅槃。[4]佛教各派都以涅槃为人生的最高理想境界,把进入涅槃境界当做人生的最高目标,但小乘佛教认为 “人空法有”,即 “我空”,实有的主体是没有的,但客观物质世界是存在的;而大乘佛教认为 “我法二空”,即 “法空”,外在的客观物质世界也是虚幻的。

2.法门

佛教为求得人生解脱、达到涅槃的法门,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佛教的虔诚信仰,二是对佛教的笃诚践行。[5]具体说来,前者主要包括对佛和佛法的信仰,这是脱苦和涅槃的根本前提和首要条件,也是针对贪、嗔、痴等烦恼的重要化解法门。一个人从心底里相信佛法,让佛法洗濯自己的灵魂、浇灌自己的精神之花,会感到整个人的面貌气质都焕然一新,对身边事物充满祥和与慈爱。而后者则表现为人在现实生活中对佛法信仰的践行,主要是指守持戒律。佛法讲究由戒生定、由定生慧,只有认真持戒,慈悲为怀,身体力行地去践行佛法,才能真正消除人生的苦难,脱离苦海,获得涅槃,进入净土。

二、 辩证看待佛教关于苦的认识

唯物史观是我们宏观把握和研究各种宗教的重要方法。在人类历史上,任何社会科学的重要研究成果,都是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完成的,问题只在于自觉和不自觉的区别。[6]笔者作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立场的坚定捍卫者,历来主张用唯物史观的标尺对一切宗教活动规律及宗教现象进行准衡和 “观照”。从这个角度出发,学习佛教,应当能更加准确地把握住佛教的本质,更加深刻地理解佛教关于苦的认识。

(一)积极因素

1.契合社会现实

佛教作为一种宗教,宗教的共性寓于佛教的个性之中。马克思认为: “宗教本身是没有内容的,它的根源不是在天上,而是在人间,随着以宗教为理论的被歪曲了的现实的消灭,宗教也将自行消灭,”[7]且强调说是 “人创造了宗教,而不是宗教创造了人。”[8]这两句话,已经清晰地表明了人本位,人是万物之灵长,也是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缔造者。宗教作为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或者文化现象,不是横空出世的,它是人创造的。而恩格斯给宗教的本质下的定义是: “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9]这再一次强调了宗教的第二性,人间力量 (或许是自然的,或许是社会的)的第一性。马克思和恩格斯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来看待宗教,认为现实世界才是根源,而宗教中的神灵世界仅仅只是现实世界的反映,一个是表,一个是本,宗教的本质是人的宗教,这是很有分量的,这应当是我们现代人正确认识宗教及佛教的根本前提和出发点。

从这个观点出发,关于佛教提出人生皆苦的来由,便不难想象和理解。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当时所处的古印度社会普遍实行种姓制度,把人民严格分为四个等级,由于奴隶主统治阶级的残暴贪婪,引发社会阶级矛盾激化,残酷的生存环境使人们感到朝不保夕,难以把握自身的命运。在这种环境条件下,许多人都感到生命无常,生存痛苦。佛教关于苦的理论,正是基于这样的社会现实所应运而生的,其来源于现实,有着极强的历史性和社会性。另外,佛教在东汉时期传入中国内地,也是在黑暗的社会现实背景衬托下(群雄割据、连年混战)完成的,这种社会现实有利于宣扬人生无常、众生皆苦的佛教的流行。[10]可见,社会历史及其发展是佛教关于苦的学说得以立论和流传的土壤。

2.提供学说理论和精神依托

佛教苦谛学说实质上主要是奴隶制所造成的痛苦的一种曲折反映,是人民在社会和自然的双重压迫下的悲痛呻吟。[11]佛教认识到这一点,并把它上升、扩充为自己的学说理论,为四圣谛以及后来的八正道等一系列佛教理论提供借鉴与指引,对完善自身理论体系及丰富理论学说,也有着不小的作用。

另外,佛教还进一步归纳了苦的原因,提出了因果论和轮回说,这给当时甚至后世的在 “苦海”中的人民百姓以极大的精神引诱和心理缓解作用。在现实的苦难面前,人们显得渺小而无力,既不能战胜阶级的压迫,也不能消灭自然的困厄,心理和生理都是非常煎熬的。这时佛教苦的理论解释了这一切,让人们理解到人生的本质就是苦的,要在娑婆世界学会 “堪忍”,学会忍耐,学会逆来顺受,今世不成修来世,种下各种善因,以期在虚无缥缈的来世得到涅槃解脱,进入佛国净土。这虽然看似遥不可及,但对于在苦难中的人们来说也无可奈何,它提供的精神依托作用还是起到了一定积极效应,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减轻了人们心中的压抑和痛苦。

(二)消极因素

1.佛教思想整体的消极意义

佛教的基本教义在于宣扬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缘起性空的,人只有涅槃解脱才能离苦得乐,这样的理论导引无疑会给现实中的人们尤其是苦难的、底层的、绝望的人以歪曲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并且产生消极的、低沉的生活心态,对世间一切丰富精彩的社会生活和人性的积极一面感到漠然,对人情世故产生更多的无力感和无助感,最终导致人对自身不求上进,对周围事物不关心,对社会发展无贡献,衍生出消极懈怠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佛教理论在整体上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方向相背道而驰,与人性好逸恶劳、趋利避害、趋乐避苦、追求更好的物质和精神享受相矛盾冲突,因此具有消极、错误和不科学的一面。

另外,除了人生皆苦,佛教的诸理论学说也有许多谬误和不合常理、与常识相违背的地方。如因果报应说,佛教教导人要认识到苦,从而了解到自身所作的恶业,转而行善。而现实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有的作恶之人不仅并未得到相应的恶报,相反健康长寿,富贵荣华;而常年积善之人却也突遭横祸,令人不解。对此,佛教又言说 “因缘甚深”,表示各种因果的缘起是很复杂的,可能牵扯到累世的因缘。佛教这种寄托于来世或推论到前世的学说显然本身就是对现世因果报应无法印证的一种不得已的妥协和托词。再比如佛教所描绘的 “地狱” “净土” “饿鬼”等概念在现实中同样难以得到感性的显现与展示,因此是一种较空洞的理论,难以经受实践检验。虽然有资料显示,如 “观音显灵” “菩萨保佑”等轶事奇谈,但佛教的神迹和独特的宗教体验依旧难以在广大人群中得到广泛有效的证实,从这个角度上看,佛教思想带给人们的消极影响不小。

2.佛教关于苦的认识的片面性

第一,对苦的夸张放大。不可否认,现实人生中确实存在着苦,但苦并非人生的唯一内容,更不是人生的本质。事实上,人生在具有苦的同时,同样存在快乐和满足。而佛教认为人生皆苦,把苦视为人生的本质,实际上是以偏概全,是静止、片面、孤立地看待问题。近代西方文明的兴起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带来的追求金钱、享乐和各种进步等价值观念与佛教宣扬的忍受苦难、与世无争、断绝尘缘等消极人生态度一相比照,于今日纷繁多彩的现代文明社会而言亦不乏可取之处。而佛教苦本位的人生观一定程度上导致消极厌世倾向和禁欲主义,使人们逃避现实,不能正视现实的苦难与不幸,这在时刻充满积极乐观人生态度的人们看来,或又是另一种“无明”。

第二,对苦的归因误解。佛教关于人生苦难根源的认识从根本上来说也是不正确的,佛教把人生苦难的根源归因于人对佛法的愚昧无知和对世俗生活的固执追求,把痛苦视为人类生命的必然产物,没有也不可能从根本上正确揭示导致人生痛苦的真正根源。佛教大谈人生皆苦,压抑了人的主观能动性,贬黜了人创造价值和幸福的能力,对人们改造社会的现实活动进行了否定。从这个层面看,佛教关于苦的认识的归因不仅是谬误的,甚至还具有一定的反动性质,因为它忽略了阶级社会中生产力的不发达和不合理的社会制度这一导致人生痛苦的真正根源,对于生活在苦难中的人具有很大的欺骗性和麻痹作用。

(三) 苦在现实社会中的解决之道

从唯物史观的客观现实角度看,佛教所讲的种种导致现实人生中的苦难的根本原因,乃是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不合理的社会制度,而并非佛教所说的那不可捉摸又似有若无的因果轮回或宿世业力。因此,切实改良社会制度,优化意识形态,才能从根源上真正减少人世间的苦难,而这其中最关键最核心的因素就是要提高社会劳动生产力。生产力决定了生产关系,决定了一阶段社会发展的综合形态,作为相应上层建筑的宗教(佛教),所体现出的学说特点、文化特色,必然打上相应的时代烙印和阶级印记,这是历史文化的同构性所决定的。

在人类社会中,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但道路虽曲折,前程却光明。只要人人努力奉献,提高自身的道德和行为素质,为社会做贡献,为自身谋福利,促进整个社会和国家的生产力水平发展,切实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就一定能让我们的人生更幸福,社会更和谐,切实减少人世间的苦。

参考文献:

[1]辛世俊.人圆佛成--佛教人生观[M].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第44页

[2]陈兵.佛教心理学[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2015.第42页

[3]同上,第215页

[4]吕鸿儒,辛世俊.宗教的奥秘[M].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第81页

[5]张立文主编.空境--佛学与中国文化[M].人民出版社,2005.第32页

[6]陈麟书,陈霞.宗教学原理[M].宗教文化出版社,1999.第17页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七卷[M].人民出版社,1972.第436页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1972.第1页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1972.第354页

[10]方立天主编.中国佛教简史[M].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第4页

[11]方立天.佛教哲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6.第66页

猜你喜欢
涅槃佛教现实
《世说新语》与两晋佛教
佛教艺术
Unique New Year
佛教艺术
我对诗与现实的见解
被赋能后的企业能否涅槃重生?
未定义
漫画:现实背后(下)
塑料瓶的涅槃
一种基于Unity3D+Vuforia的增强现实交互App的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