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向南
新世纪语文教材存在的问题分析
——以《凤凰大视野》纪录片《百年语文·鲁迅与金庸》和《百年语文·课文的秘密》中的访谈为例
李向南
语文教材的建设情况直接影响语文教育的各个环节,它是语文教育的重要媒介。当下语文教材中的内容表现出明显的滞后性,给教师和学生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如何有效地探索语文教材中的问题并挖掘其背后的实质性原因,是语文教育的重要任务。解决语文教材中的问题不仅仅是浅层次地小修小补,而应该试图从保障语文教材建设的独立性乃至整个语文教育的独立性入手,探索解决语文教育的独立性的保障机制。其目的是要抓住问题的本质,找到解决问题的实质性途径。
语文教材;问题表现;实质原因;保障机制
1904年,清政府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标志着语文从传统经学的束缚中分离了出来,形成了独立的学科。语文独立设科到今天已走过一百多年的历程,其在逐渐演变、发展的过程中虽然经历了风风雨雨(如文革时期语文学科的名存实亡),但是也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如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语文学科的革新发展)。至新世纪之交,语文学科自身的发展已趋于完善,在教材、教法、课程、学法及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做出了大量的探索,出现了许多可喜的现象。但是,在当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的迅猛发展,大陆地区开放程度的提高,与世界的融合度加强,科技的大进步,网络信息时代的来临,人们思想观念的不断解放,语文教育出现了与社会发展的某些不适应状况。准确地说,它表现为语文教育的相对滞后性。而语文教育的滞后性的一个非常突出的表现就是语文教材建设的滞后性。
语文教材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广义的语文教材范围很广,“包括社会、家庭、学校中对人的语言文字修养产生影响的一切书面、非书面的材料”。[1]狭义的语文教材“是指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需要编写,供师生在语文教学中使用的材料,主要包括语文教科书、语文教学参考书、语文学习指导书、语文练习册、语文音像材料、教学挂图、幻灯片等”。[2]显然,语文教材的含义是宽广的,但本文语文教材的含义有一定的特别指向,专指语文教科书。语文教科书(或语文教材)是语文教学与语文学习中最重要的指导性材料,是语文教师向学生传授思想、知识、能力、情感、思维等语文素养的最重要的媒介之一。语文教材的编选质量不但影响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的升降和语文学习兴趣的增减,也直接影响语文教师执教能力的上下起伏和执教情感的强弱。在《凤凰大视野》播出的纪录片《百年语文》系列中受采访的深圳市育才中学语文教师严凌君讲到:“学生厌学的结果是老师也厌教,当一个最美好的学科,变得最让人最厌恶的时候,这是罪过!”[3]当下,我国语文教材的建设、课文的编选并不尽人意,经常会出现各种因课文的删选问题而引起的激烈论争,像课文编选中的鲁迅作品与金庸作品之争、《狼牙山五壮士》从课本中被删掉引发的争议、北京师范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任翔主持北京市小学语文教材改革引发的论争……更值得关注的是,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兴趣降低,甚至有的学生视语文学科可有可无。整个社会对语文学科的重视度也在持续下降,“语文不拉分”、“学语文有什么用”等轻视语文科目的言论甚嚣尘上,中文专业的学生在面对社会的疑惑甚至是质疑的声音中也略显尴尬。本文以《凤凰大视野》系列纪录片——《百年语文》最后两期节目《鲁迅与金庸》和《课文的秘密》中的访谈为例,就语文教科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实质性原因和解决问题方案的探索等方面进行论述,以期客观地、真实地、详尽地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新世纪之交,我国语文教材的编选虽然克服了许多弊端(如文革中语文教材编选以阶级斗争为中心的原则,语文教科书中的文本以政治、思想理论为主要内容等),但仍有许多问题尚未得以解决,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也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笔者以纪录片《百年语文·鲁迅与金庸》和《百年语文·课文的秘密》中的访谈内容为基本素材,将这些问题进行梳理,归纳成了四个方面。
我国的基本国情和思想、政治、文化传统决定了语文课文的附加功能——宣传。这反映在特定历史时期,在选择课文时必须要符合国家意识形态、思想教化和政治宣传等方面上,这样便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语文的非语文化倾向,语文被附加了不少可能损害其本质的内容。语文教材功能的变异性也直接导致了选文时更重视文本的政治和思想的宣传与教化,从而轻视文本的审美性。作家蒋方舟对此有自己的看法:“我记得那个时候我们必须读很多你一看你就知道烂的文章,甚至你不需要是一个作家,你就知道烂的文章。就比如说,因为印象很深刻,什么《荔枝蜜》之类的。(笑)当然,是老前辈写的,但是你一看你就知道,那个用文学水准来评判是一无是处的。然后,当然你本身写东西,所以你那种愤怒又是加倍。然后当你还要被要求去夸他体现的思想的深邃的时候,那个时候就很痛苦。”这不仅是教师、学生的“分裂”,也是语文宣传、教化的功能性与课文审美性的疏离与分裂。作家陈村说:“就像做广告一样,你做广告,一个东西老给你宣传,我什么就是好、就是好、就是好,到最后你厌恶了,你反而对他恨,或者你反而不喜欢。”“这不仅违背了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而且,也没有遵循选入教材的文章应该是文质兼美、对学生学习语文起规范性作用的原则。”[4]
2007年,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新修订的语文课本将鲁迅的《阿Q正传》删除,而作家金庸的《雪山飞狐》被选入课本,一件本不应该引起轰动的事,却在社会上引起了轩然大波。许多人写文章反对此做法,至今仍有余绪,教师黄艳明确发出“中学语文教材需要鲁迅,中学语文教育需要鲁迅,中学生需要鲁迅”的“三需要”的呼声。[5]甚至一些文章对此做法进行谩骂,其情形可以用“骂声一片”来形容。可现实的情况怎样呢?深圳市育才中学的一位学生说:“语文课上老师讲的那些比较陈旧的文章,虽然很经典,但是就是太脱离时代了,还是要给点空间给现在的作品。”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温立三先生认为:“什么鲁迅撤金庸进,这个两者根本不存在对立关系。因为语文的天地这么广阔,语文可供选择的文章这么多,根本不存在你死我活。”语文特级教师于漪也认为:“鲁迅的文章,我觉得什么这种大换血、大撤退,那是一种误解!没有!其实就是根据我们现在的理解,对鲁迅的文章的选择做了一些调整,我觉得这个调整是对的。”语文课文的经典性与时代性之争可以说是语文教科书选文的永恒话题,其实这反映在文学上可以说是精英文学与通俗文学的地位之争,反映在文化上可以被认为是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之争,反映在思想上就可看作是保守与开放之争。无论哪种观点占据优势,语文教材都免不了受到波及。语文教材选编最应体现的包容性原则被部分人所弃置。
在语文教科书中,许多课文出现了“脱离”原著的情况,人为地被删改,甚至一些名家的名作也逃脱不了此命运。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中的“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曾被改成“载歌载舞”,据说是因其“涉黄”;人教版语文教材在选材安徒生的童话 《丑小鸭》时,将其删减成五百字左右;初中课文《口技》中的夫妻情爱的部分也都被删改……这些选文的禁忌不仅削弱了文章的审美性,而且对学生更深入地学习与深造所产生的影响也是巨大的。蒋方舟说:“作家在写东西的时候,本来就是百无禁忌的,所以在客观上要求他的读者应该也是百无禁忌的。”严凌君也认为:“一个东西你越禁锢它,就越是刺激了去摘禁果;你反而坦然地公开地去讨论这个东西,或许会有一种健康的答案。”语文课文的被“美容”,貌似更符合人们的 “审美”,实质上已变得容颜不再。
制约语文课文编选的传统禁忌还未烟消云散,“新禁忌”却已经“粉墨登场”,扑面而来。2005年,《狼牙山五壮士》从上海市新版语文教材中被撤下来,语文教材改革又面临一场风暴。上海市小学语文教材编写组主持者徐根荣说:“马上很快就报纸上铺天盖地了,好像说《狼牙山五壮士》,这么一个民族英雄,这么壮烈的故事,这么感动人的,过去很多教材都选这篇文章,为什么你们现在要把这篇文章拿掉?都是这种类型。甚至这个上纲上线,好像这个,你这是站在谁的立场上。”在这次“风波”中,徐本人也被群起而攻之,甚至有人上升到民族立场的高度,骂其为汉奸、民族败类。徐根荣回忆说:“我当时压力很大,但是也没有任何人支持我,完全处于孤立无援的这样一种状态。越讲,越讲不清楚。”2006年上海市小学语文课本又重新将《狼牙山五壮士》编选其中。更有甚者,一些经典文章也被当今社会一些人当做攻击语文教材的工具,产生了一些无聊可笑、吹毛求疵的批判声音。有人质疑朱自清先生的《背影》违反现代交通规则,应该从教材中删除;还有人认为武松打虎违反了动物保护法,所以《武松打虎》这篇课文也应该从教材中删去。这些观点得到很多人的支持,给本来就被“撕来撕去”的语文教材又加上了一层“紧箍咒”,逐渐形成了与传统禁忌遥相呼应的“新禁忌”。这种不考虑文学作品审美性与作者时代性而吹毛求疵、哗众取宠的行为深刻地反映了可悲、可叹的国民性的悲哀。正如江苏教育出版社编审秦兆基先生所说:“因为有好多东西和古人的观念是不一致的,因为文艺作品是反映一个时代的,要学会历史地看待这个问题。”
总体来看,在新世纪初,我国语文教材出现的问题既是显著的,又是复杂的,并且传统问题与新兴问题相互交织,更加扑朔迷离。语文教材出现的问题,对语文教学、语文学习、语文学科建设和语文教师乃至学生都会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
语文教材中的问题作为一种表象显露出来,其背后必然存在实质性的原因。语文教材“肩上”的附加物过重、社会接受语文教材改革的心理脆弱和应试教育是压在语文教材身上的“三座大山”,甚至可以说是压在整个语文教育身上的“雷峰宝塔”。这三个方面不仅是语文教材出现“乱象”的主要原因,更反映出民族与社会的存在状态。
语文学科在发展过程中一直承担着国家政治、思想的宣传与教化作用,有时会出现某一时段强化此功能、某一时段弱化此功能的情况,但这种语文政治化、语文思想化的状况却一直存在。具体转化到语文教材上,课文的选择也必须承接此功能,文本选择的空间就变得比较狭小,文本选择的内容就变得比较单薄。原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张厚感先生曾讲道:“语文啊,你千万不能太过政治化了!一定要学语文,学语文没问题。第二条,语文啊,一定要单纯一点!不要贪多,不要贪新,不要什么都加在语文身上。”当语文教材沦为政治的传声筒的时候,伤害的不仅是语文这个学科,更是老师和学生的情感。严凌君说:“我在教师范的时候,按我当时的审美能力来说,我觉得我看过这么多好东西,却不能教给学生,我必须把自己觉得没什么意义的东西教给学生,甚至是把可能降低学生审美情趣的这些东西教给学生,我觉得对一个当老师的人来说,这是一种侮辱。”
在当今社会,每一次语文教材的变动或改革都会引起一番“腥风血雨”,支持者有之,但反对者更多、更凶猛,由争论变成争吵、谩骂,逐渐形成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语文教材改革的阵地被践踏得支离破碎。来自社会的重重阻力使语文教材改革步履维艰,常常是无功而返。无论是语文教材中的鲁迅作品与金庸作品之争,还是编者将《狼牙山五壮士》从语文教材中删除后遭到的谩骂、侮辱,这都反映出了一个民族的包容能力和接受能力,一个社会的开放性与时代性。徐根荣先生对此深有感慨:“我们的教材编写当中呢,的确受到旧的影响,束缚还是蛮多的,思想呢,在一定程度上还是不够解放。……他们……选了几篇……有关爱情的这个课文……,即使是正面的文章,也觉得这个是不得了的事情。”社会心理的敏感造成了社会心态的脆弱,社会心态的脆弱造成了社会心态的狭隘。复旦大学附属中学语文教师黄玉峰说:“这个社会心态非常脆弱,动不起,动不得,好像如果一动的话,天要塌下来一样。”这种来自社会的压力不仅使语文教材改革丧失了官方立场,也丧失了民间立场。
以考试来选拔人才在某种程度上因其相对的公平性而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可是以考试为主要目的的教育却大失其道,偏颇甚重,语文教育也是如此。这反映在语文教材上,教材的编选与讲解主要以考试为目的,全社会都默认了这一潜在的规则,语文教材改革在应试教育的冲击下难以为继,丧失了其原本的立场,不断向应试教育“妥协”,直至“投降”。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语文教师李晓阳对此深有感慨:“其实人与人之间真有很大的不同,但是我们通过应试这么一种渠道,把他们的思维都给他捋顺了,都给他弄成一种统一化思维,我觉得对我们这个民族是巨大的伤害。”语文教材连接高考这条轨道,只能无奈地服从其调配,服从其方向。作家王周生也讲到:“我们绕不过这条轨道,因为你要高考,这个轨道是小学接初中、初中接高中,这条轨道已经接好了。你老师要想搞另类,教另外一套,那么你这个火车就要翻车。”这是“血淋淋”的事实,这是至今还无法改变的事实。语文教材改革想走出这个困境,是十分艰难的,改革者需要极大的魄力。
语文教材出现的问题是繁多的,这些问题背后的原因是复杂的,当国家、社会、制度、思想、意识形态、政治、大众心理等这些因素相互交织且融合的时候,语文教材出现问题的原因就更复杂,语文教材改革的阻力也就越大,甚至某些方面是不可触及的。
语文教材出现的诸多问题,不仅仅是教材编写者价值观和编选水准的问题,更突出地反映了在教材背后并影响教材的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制度等综合因素。这些问题的成因是长久的、复杂的、多变的,所以,想要全面地解决语文教材的问题乃至整个语文教育中的问题就显得越发棘手。如果只是从所反映问题的表面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而不触及这种情况背后所折射出的更深的社会、体制因素,那么这种解决问题途径的探索只是徒劳,并不能改变问题的本质。江苏母语课程教材研究所所长洪宗礼先生认为:“应试教育的这个颈瓶很难突破。应试教育这个颈瓶不突破,现在一切的改革,课程改革、教材改革,好像都在笼子里头跳舞,这是很难的。”个人的毅力与勇气在这些阻力面前显得微不足道,并不能影响道路的走向;并且,稍有不慎,便会伤痕累累。李晓阳的谈话是很深刻的,他说:“我相信好的一线老师,都在做这种努力。但是,你个人的努力,无法抵抗一个制度,尤其是一种考试制度。它所设定的这个大的环境,你是无法抵抗的。”语文的发展受到过多的钳制,百年以来经历太多的挫折与无奈。所以于漪老师会说:“台湾作家白先勇讲过‘百年中文,内忧外患’!我是深有同感。”时至今日,仍没有一个有效的机制来保障语文教育的健康发展,这不仅是语文教育所遭遇的问题,也是整个教育领域共存的问题。如何建立一个有效的保障机制?这需要社会各个阶层的共同努力。
注释:
[1][2]张中原、徐林祥:《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新编》,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78页。
[3]见《凤凰大视野》(百年语文),香港凤凰卫视,2012年3月。下文中引自该纪录片访谈内容的不再一一标示。
[4]郑椋尹:《读叶开〈对抗语文〉——谈语文教育出现的问题》,《课外语文》,2015年第6期,第5页。
[5]黄艳:《中学生需要鲁迅》,《鲁迅研究月刊》,2014年第3期,第54-57页。
(作者单位:湖南大学文学院)
编辑:李运 苏雨
责任编辑:文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