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九根 肖 昀
高校商务汉语教学诸问题
肖九根 肖 昀
高校商务汉语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有着与一般对外汉语教学的不同特点。商务汉语既包含着丰富的汉语文化知识,又含有专业性很强的商务知识,对之教学不仅主体对象不同,其所采取的教学方法与策略也有所不同。就其教学现状而言,目前还存在着诸如师资短缺、教学与实践脱节、教材滞后等一系列问题。为了进一步提高高校商务汉语教学质量,实现商务汉语教学目标,我们应该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尽快解决当前教学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这将有利于高校商务汉语这一新兴学科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高校;商务汉语;教学目标;教学主体;教学策略;现实问题
高校商务汉语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一门新兴学科,有其自身独具的学科特点,不同于一般性的对外汉语教学。因为商务汉语是特定的商务活动领域或是与商务活动密切相关的交际用语。既然是特定领域的交际用语,就有其特殊性。在商务汉语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教材中有大量与商务活动或商务经济相关的知识内容。面对这种情况,我们是着力讲授那些专而深的商务知识,还是如同多数人一样仅单纯地传授汉语知识呢?我们认为,无论采取哪种教学方式都有失偏颇。大家知道,语言最基本、最重要的功能在于发挥它的社会交际作用,而其交际用语是不能脱离特定言语交际环境而独立存在的。因此,我们进行商务汉语教学,务必要兼顾两头,突出重点。所谓兼顾两头,就是既要传授与商务活动或商务经济相关的知识内容,又要传授汉语知识或汉语文化知识;所谓突出重点,也就是说我们始终不要偏离商务汉语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娴熟地 “运用汉语从事商务活动的交际能力”[1],达到以言行事之效。换句话说,在商务汉语教学中,我们应注重培养学生运用汉语进行思维和交际的能力,能解决商务活动或与商务有关的工作、社交、生活等实际问题,而非以简单的识记或储存各种知识为其最终目标。
那么,哪些学生适合学习商务汉语呢?通过教学实践,我们认为汉语初学者是不适宜的。原因就在于作为特定领域的交际用语——商务汉语,同样蕴含着丰富的汉民族文化内容。尽管人脑生理机能一样,其思维能力或思维规律相同,但思维方式不是完全相同的。譬如,汉语使用者和英语使用者的思维方式就存有一定的差异。对于同一事物,汉语使用者一般是先分析事实或现象,再得出相应的结论,其思维方式长于归纳推理;而英语使用者则不同,一般是先给出结论,然后再对事实或现象进行分析,其思维方式长于演绎推理。可以这样说,学习和掌握了一种语言就学会了一种思维方式。
为什么说学习和掌握一种语言是为了学会一种思维方式呢?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必须要从语言和社会的关系中寻找答案。一位思想先哲曾经说过:“语言是随着社会的产生和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语言随着社会的死亡而死亡。社会以外是没有语言的。因此要了解语言及其发展的规律,就必须把语言同社会发展的历史,同创造这种语言、使用这种语言的人民的历史密切联系起来研究。”[2]也就是说,语言具有民族性,与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息息相关。同时,语言又是思维的工具,我们进行思维必须借助于语言,语言是思维的显性存在。由于语言具有民族性,因而具体的思维方式也具有民族性,这就形成了不同的思维方式。
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向世人展示了其文明进程及其丰硕的文明成果。那么,人们是如何了解历史悠久、内容浩博的文明成果呢?毫无疑问,最主要的是通过语言文字这一媒介而实现的。因为人类的文明成果大都是通过语言文字记载、储存、传承下来的,所以一个人要了解另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非得借助于这个民族的语言文字不可,这就决定了他必须先得学习这个民族的语言文字。只有掌握了语言文字这一基础性的工具,才能进而领略这个民族语言文字中所蕴含的历史文化魅力。毋庸置疑,在高校,商务汉语比一般性汉语学习要求要高,难度要大,其中除丰富的汉民族文化内容之外,还包含着大量的专业性很强的商务知识,倘若不具有汉语基础就开设难度很大的商务汉语,无异于一开始就在学生面前横下了一道难以逾越的关卡,他们势必会望而却步,丧失学习热情与信心,这无论对他们的汉语学习还是汉民族文化的传播都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选择与课程相适应的学习主体是高校商务汉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但要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还得讲究一定的教学策略。
采取什么样的教学策略进行商务汉语教学才能行之有效呢?这关涉到如何正确处理两大关系:教和学、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相互关系。我们认为,学生具有很强的思想敏锐性和主观能动性,他们是学习的主体,而不是被动接受信息的机器;教师所起的应是主导作用,其责任是引领学生进入知识的殿堂,培养他们获取知识的能力,而不是用一把尺子以一个统一的标准钳制他们活跃的思想。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其思想在激烈的交锋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那么,如何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我们认为,首先应把商务汉语的课程内容与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实际需要结合起来,使之在学习中既轻松自如,又学有所得。实践中,我们的具体做法包括以下几点:第一点,问卷调查,收集学生最为关切的实际问题。开课前,设置一些相关的问题对学生做一次问卷调查,要求他们认真作出回答。问题可以分两大类:一是针对学生自己的,如有何兴趣爱好、学习特长、实际需求等,要求每个学生具体说明;二是根据学生对商务汉语这门课的期待提出问题,诸如:(1)以前你接触过商务汉语吗?如接触过,请谈谈你对它有何认识?或者在商务汉语学习过程中,有什么困惑?如从未接触过,请谈谈你理解或想象中的商务汉语应是怎样的?(2)你希望老师如何教商务汉语?(3)你希望从商务汉语课堂上学到什么?(4)你认为学习商务汉语有什么作用?等等。通过这样一问—答的方式,我们收集到了一些有用的信息。此外,我们还将教师的各种联系方式告知学生,以便他们能用自己喜爱的方式就学习中的问题及时地与教师沟通。掌握了学生的基本情况后,我们有的放矢地安排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既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又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当然,仅仅做好以上工作还不够,还应做到以下一点,而且是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积极参与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来,使他们能在实践中不断地提高自己。为此,我们采取案例教学法——即第二点,对症下药,以案例教学为突破口,使其学而有用。具体操作是:每次上课结束时,我们便为下次课堂讨论提供3-5个案例。这3-5个案例是时下的热点话题,具有较高的关注度,能真实地反映目前商务领域里的实际交流问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投票选择其中的案例,得票最高者即为下次课堂讨论的教学内容。其余案例,学生若感兴趣则可作为课外扩展阅读的练习,随时可与同学或教师交流。当然,案例的选择不限于教师提供的,学生也可推荐一些认为可行的案例。之所以这样做,目的是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预习。预习过程中,他们可以根据案例中提出的问题去阅读、查找工具书,还可借助网络技术收集与案例相关的资料对其进行分析,以此完成一个自我学习的过程。另外,我们还强调学生必须将感想以及存疑写下来,哪怕是片言只语,也要写成自我学习收获的心得报告。我们采用的是小班教学,每次案例讨论之前,每个学生以2-3分钟发表自己对案例的看法。当某个学生发言时,其他学生须作笔记,为随后的课堂案例讨论作准备。事实证明,案例教学成功与否,关键在于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如果没有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那案例教学就成为空话,无功而言了。所以,在案例教学中,我们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内外宽松的学习环境。而要营造一个课堂内的良好环境,就得下足功夫先把课堂外的良好环境营造到家。也就是说,我们一定要抛弃那种好为人师的心态,对学生应抱一种亦师亦友的亲善态度,在相互学习中给予他们赞扬和鼓励。学习环境宽松了,他们就由不敢表达变为勇于表达,又由勇于表达跃升为善于表达,能在不断锤打的激烈雄辩中锻造出自己的应变智慧和处事能力。这个阶段,也就贯穿了以学生为主体,让其参与内外教学的各个环节——即第三点。我们的教学原则是,让学生尽情自由地发表意见,教师只是将其思想表达的核心内容笔录下来,不作任何表态,一旦学生表达上遇到了困难则加以引导或点拨,而不应主观臆断地改变他们的思想。
上述环节完成之后,我们便顺势将案例引入课堂。此时教师运用多媒体如音频、视频等手段将教材中涉入的商务知识以及汉语文化作为一种背景知识向学生展示、讲解。课件制作须遵循简洁明了的原则,核心要点简明扼要,讲解主次分明,重点突出商务领域与日常交际中的不同点,以引起他们的注意。有关商务知识的讲解不过于专,主要考虑以下几种情况:(1)在开设商务汉语的同时,已经开设了与之相关的一些必修课,如《当代中国经济》、 《经济学原理》、 《国际贸易实务》等课程,这些课程的开设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学生商务知识方面的空缺。(2)最新情况研究表明,商务汉语发展趋势具有几个特点:①最典型、最常见的商务汉语交际,其语境一般是发生在公司内部管理、协商、讨论及情感交流那样的场所;②口头表达是商务汉语交流中最常用的方式;③在一般的商务汉语交流中虽涉及一定的商务知识,但更多的还是汉语文化知识。(3)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学生普遍认为商务知识枯燥乏味,如过多过专地讲授,则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如表现为学生畏惧、消极、懈怠这样的不良现象),也有本末倒置之嫌。所以,在简要介绍背景知识之后,我们便根据所选案例的长短再给学生5-10分钟的阅读时间。在这重读过程中,新的背景知识会对学生预习中形成的认知产生一定的冲击,而冲击的结果是形成新的认知图式,使原有的知识结构重新构建,从而深化自己对有关事物的认识。如果说第一次冲击使学生重构了新的认知结构,那么接下来不同观点的碰撞以及唇枪舌剑的论辩将带给他们的是认知结构上的第二次也是最为深刻的一次重组——也就是第四点,双方对垒交锋,使其迅速提升汉语实际交际能力。在这案例的讨论与辩论过程中,我们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5-6个,他们来自不同的国家,汉语水平也参差不齐。我们认为,只有这样汉语才能为他们架起一座相互沟通、相互了解的桥梁,也只有这样才能促使他们有更浓厚的兴趣来学好汉语。那些同一小组的学生,按其不同的观点还可再次将其分化重组。为了维护自己的立场观点,重组后的小组成员往往会通力协作,以充分的论据来论证自己一方观点的正确,同时对其他一方不同观点提出质疑并予以反驳。这时,我们教师也参与其中,不时地向学生提些问题,借以推动讨论朝着纵深方向发展。每当此时,案例讨论便将课堂的热烈气氛推向高潮,学生在这不断的思想交锋中大大提升了自己的汉语思维能力以及汉语交际水平。论辩过后,我们及时分析点评学生在案例论辩中表现出来的可圈可点之处,予以鼓励,以激发他们的热情;即使一些观点有失偏颇或过于偏激,我们也加以正确引导,使其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最后一点,就是总结规律,不断提高学生的理性认识。课程结束时,我们对案例意义作总结性归纳,让学生对这堂课的实质内容有一个明确的把握。与此同时,还要求每位学生就本次案例讨论撰写一篇完整的分析报告,这对提高学生的汉语交际能力和写作水平很有好处。除了以上环环相扣的教学活动外,还让学生养成自我积累知识的习惯。为了将其落实,每次上课前5分钟,我们先请一位学生就其收集的商务汉语小知识或汉语文化小故事进行演讲,或在案例教学中由学生以商务汉语交际活动为场景自导自演小戏剧。
经过如此一年的教学实践,原班学生的实际商务汉语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取得了超乎寻常的好成绩,完全改变了学期之初那种默不作声、懒于思考、学习兴趣不高的状况。诚然,取得这样的教学效果固然值得欣慰,但是我们还应正视制约高校商务汉语这一新兴学科发展的瓶颈。就目前而言,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第一,高校商务汉语师资力量亟待加强。由于高校商务汉语是一门新兴学科,有其自身的特点,以前培养的师资不能完全适应这一学科的教学要求,国家主管部门应加大高校商务汉语教师的培养力度,进一步拓宽教师进修的渠道,教师自身也应加强知识储备与专业素养,努力提高教学水平。第二,应该尽快解决高校中教学与实践脱节的问题。商务汉语是商务领域里的交际用语,日常生活中很少使用,尽管课堂上教师设法营造商务汉语的交际环境,但与实际商务场景的交际环境还是存有一定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教学与现实的脱节,这与高校商务汉语的教学宗旨是相违背的。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应积极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企业实践的机会。然而,目前的情况是大多企业因怕影响其工作的正常运行而不愿提供实践机会。我们认为,如果我国与留学生所在国或培养方与中外合资企业加强合作,签订相关协议,提供实践场所,那么学生就能顺利地从一个准商务人员成为一个真正的商务人员,这在双方的文化交流中也会起到牵线搭桥的重要作用。第三,必须加快高校商务汉语的教材建设。目前,高校商务汉语教材的编写与修订严重滞后,既不能反映当下社会的新变化,也难以跟上时代发展的新步伐,缺乏实用性与时效性,这就加大了教学案例选择的难度,也对教师提出了不切实际的过高要求。就当前而言,仅靠教师的个人努力是难以解决这一根本性问题的。因此,国家主管部门应该积极行动起来,组织一批既具权威性又有教学实践经验的专家学者,就教材编写与修订问题制定一个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并尽快付诸实施;或者借助网络手段,在国家汉办官网上开设高校商务汉语教学专栏,不时地更新教学案例,教师可以此为依据,结合所教学生汉语水平的实际,选择合适的商务案例进行教学。如此一来,不仅解决了教材更新滞后的问题,而且还对教师教学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
注释:
[1]中国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北京大学商务汉语考试研发办公室编:《BCT商务汉语考试大纲·前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页。
[2][苏]斯大林:《马克思主义和语言学问题》,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1971年,第16页。
(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编辑:舍予、金润根
责任编辑:文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