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和龙市八家子镇幼儿园 尹立新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转变
吉林省和龙市八家子镇幼儿园 尹立新
教师是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主体力量,为加快我国课程改革的步伐,教师要更新观念,进行角色转变。教师应是幼儿学习的倾听者、观察者、促进者、支持者、教育教学的合作者、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以及教育教学活动的开放者。
新课程 教师 教学改革 角色 转变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幼儿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注重培养幼儿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幼儿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幼儿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富有个性地学习。
教师应尊重幼儿人格,关注个性差异,满足不同幼儿的学习需要,创造能引导他们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不同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名幼儿都能得到充分地发展。
这对教师在教子活动实践中的角色定位提出新要求。教师要成为幼儿的观察者、促进者和研究者。本文主要分析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转变。
新课程标准理念下的教师,不仅要传播知识,更要善于观察。教师应重一日活动中的观察,捕捉幼儿生活细节中的现象和变化过程,了解幼儿的个体差异,获得第一手材料。教师应是一位细心的观察者,能主动倾听幼儿谈论的热点话题。
星期一的早晨是教师倾听幼儿双休日趣事的好机会,他们总是有说不完的话,如昨天我和谁去干啥了、昨天妈妈带我去谁家了等。
幼儿经常描述自己经历过的事情。活动中,教师应认真地倾听每一位幼儿的发言,了解他们的想法,及时捕捉幼儿的兴趣热点,分析幼儿的探索需要,确立幼儿感兴趣的主题。
教师的留心观察、倾听,才能发现使幼儿感兴趣的活动主题,使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真正发挥幼儿的潜能。
随着幼教改革的深化,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出现许多反映现代教育思想的师生互动型教育方式,这种新型的教育方式决定教育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发挥了幼儿的主体积极性。
教师即促进者。促进者是教学活动中教师角色的根本变化,是教师角色转变过程中的飞跃与突变。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幼儿随时都有可能产生许多问题,但由于年龄特点和经验有限,他们往往还不会归纳事物特点,这时就需要教师及时介入和引导,促进幼儿主动学习。
例如,有一次笔者带领幼儿在草地上玩耍,发现许多幼儿都在做踩影子游戏,他们对影子非常感兴趣。于是笔者抓住这一契机,组织幼儿寻找影子鼓励他们仔细观察影子有什么不一样。通过活动幼儿发现,有的影子在前面,有的影子在后面,有的在左面,有的在右面,有的长,有的短,有的大,有的小。幼儿向笔者提出疑问:“老师,这是怎么回事呀?怎么会这样呢?”在笔者的引导下,幼儿通过观察,终于得出答案。解决这一问题后,笔者又提出疑问:“是不是一天中,我们的影子总是这样不变的呢?”以此进一步激发幼儿探索“影子的秘密”的兴趣。
教学活动中的教师,应善于把自我完善和集体和谐统一。在教师集体中,到处有可以学习和帮助的相关同事。教师应树立“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思想,相互学习和合作,共同提高。学校应组织教师在教研活动中进行交流,在读书笔记中进行摘记和撰写体会,这不仅是一种学习的积累,更是个人素养的一种提高。
教师应积极投入每一次教研活动的学习与实践中。无论是管理者还是被管理者,大家都可以看作一个共同体,一起想办法解决实际中碰到的问题。
首先,学校应采取宽松的管理方法,让教师根据自身理解,尝试新的教育方法。多鼓励、多支持教师敢于去实践,为参与研讨组织更多第一手资料。
其次,学校应对教师教育行为进行公正、合理的管理与评价。这一活动中,笔者以平等的身份深入课堂了解教师的实际需要。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笔者了解课程的实施情况。教学活动中,笔者在幼儿心中,是一个支持者、合作者。
在幼儿园中处处表现教师与幼儿、教师与家长、教师与领导间的相互协作和支持。“支持、互动”的氛围使教师们互相感动。
总之,教师应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转变自身角色,信任幼儿的学习能力,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教师不仅要关注幼儿当下的发展,还要关注他们未来的成长。只有真诚地面对幼儿,才能得到他们的信任与爱戴,才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收获成功的喜悦。
[1]叶春梅.本课程开发对幼儿教师的新要求 [J].山东教育:中学刊, 2002
[2]陈时见,严仲连.论幼儿园的园本课程开发[J].学前教育研究,2001
[3]赵学菊.浅谈幼儿教师角色观念转换[J].基础教育研究,2001
ISSN2095-6711/Z01-2016-10-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