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东升
(临清市档案馆,山东临清,252600)
实物档案矛盾与概念本质
郭东升
(临清市档案馆,山东临清,252600)
实物档案是指国家机构、社会组织及个人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由其原始价值为主转化为备以查考价值为主的实物形态的直接历史记录。我国实物档案实践经验丰富但理论水平滞后。构建实物档案理论体系,再论实物档案概念、实质具有重要意义。
实物档案 实践 理论 本质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实物档案全面高调进入档案馆室收集保管利用实践,20多年来得到长足的发展。这也是我国档案事业兴旺发达的重要标志之一。尽管理论界对实物档案存在的合理性一直争论不休,但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档案馆室收集实物档案总是保持着全面开花,越来越热的态势。某省档案局局长曾大声疾呼:所有记载历史信息的东西都叫档案,都有必要接收进馆。他认为只有这样,档案工作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否则将会拉大档案馆与图书馆、博物馆等的距离。这里的“所有”,强调的就是实物档案。
实物档案概念已经在档案馆室获得极大的认同。云南省档案馆面向社会征集和筛选全省具有代表性的普洱茶知名品牌,征集普洱茶实物档案数百件。江苏宜兴市档案馆从市政府办公室、机关事务管理局接受铜盘、瓷瓶、挂盘、船模、纪念杯、挂毯等实物档案。陕西乾县档案局在大王村建立了蛟龙转鼓系列档案,分为器乐、服装、仪仗、荣誉、资料、声像6个类别。洛阳理工学院将李凖先生的工艺品、桌椅、文具等共计600余件收入本院档案馆整理建档。档案人如此重视收集实物档案,显然是因为认识到了实物档案在档案展览中的巨大作用。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实物档案这一概念在档案学术界却是冰火两重天。实物档案概念至今没有统一的认识,名不正,言不顺。实物档案理论地位不高,其工作便不能理直气壮,其事业便缺乏正统光彩。这就导致馆室实物档案工作的极不平衡。佼佼者,实物档案的收集、保管、利用水平已与传统档案平分秋色。后进者,则多对其熟视无睹,收集只是等客上门。在现在的形势下,宣传研究实物档案实践成果,积极构建实物档案理论体系,是我国档案事业繁荣发展的一项迫切的战略性任务。
实物档案工作实践迫切需要理论指导。虽然相关理论文章不算太少,但仍跟不上指导实践的需要。相反,反实物档案的理论声音却时时表现强劲,甚至处于统治地位,与实物档案实践格格不入。
2.1 反实物档案的两大理论根据:定义缺乏科学性与实物的三维非文字性
(1)实物档案定义缺乏科学性问题不是否定实物档案的理由
我国实物档案理论之争,基本聚焦在实物档案概念之争上。关于档案界给实物档案下定义的基本情况,王先发、康蠡二位先生在其文章中概括道:“基本上有两种表述,一种是外延罗列,如‘实物档案是指诸如奖杯、锦旗、牌匾等不同形体的档案’;另一种是内涵揭示,如‘实物档案是指以物质实体为载体,能够反映单位历史真实面貌的特定物品’‘以实物为载体的档案’。”文章总结道:“总的来说,迄今所见关于‘实物档案’的提法尚停留在事物表面,未触及其核心本质,且在逻辑上存在相当的不合理性。”笔者赞同这一段评价,它说明对实物档案概念定义的科学性还有待提高。而王、康二位由此得出的否定实物档案的结论,笔者不能苟同。实物档案概念的提法表面化、逻辑性差,我们应该由其表及其里,通过表面触及本质,纠正逻辑错误,从而强化逻辑严密性,强化概念的科学性。
(2)实物的三维性与非文字性不是否定实物档案的理由
档案实践中流行的实物档案概念,是一个与传统档案相对的概念。与传统档案相比,它有两点显著不同:一是其形态的三维性,二是其信息表现形式的非文字性。正是这两点不同,成了某些档案学者反对将实物档案纳入档案家族的理由。因实物立体性便否定实物档案的概念,这未免有失偏颇。文字无非就是信息符号。诚然,档案的实效功能主要在于它的信息性。作为二维文字符号的档案,其表现信息的功能很强。正因如此,在今日之信息社会人们正在对档案信息资源刮目相看,但也因为此,我们许多档案人只以二维文字符号原始记录之有价值者为档案,而将实物档案拒之门外。实物档案存在形式为三维者便无信息表现功能吗?答案是否定的。一篇描写唐三彩的文字,写得再详细,也不如一套唐三彩实物自然生动,于一目了然中凸显其精彩之处。古建修缮工程的模型是代表性的实物档案,它是浓缩了文物修缮工程过程的重要信息。实物原始记录信息性是公认的,档案理论界也不应把实物档案排除在档案之外。事实上,不仅仅实物档案本身是信息物,实物档案的原始位置、布局环境都是信息源,都在透露、表达信息。这一点,我们应该学习文物界。
我们档案馆人佼佼者,于实物档案实践中也颇有自己的体会。例如,冯友兰之女宗璞曾给卧龙区档案馆写信,希望南阳有一个地方保存冯友兰先生遗留下来的东西。档案馆立即派了两个工作人员去北京接收,并设计布置展厅,专门请宗璞回南阳提意见。展厅除陈列冯友兰的手稿外,还陈列了他的一些日常生活用具。“一次宗璞到档案馆看到他父亲坐过的软椅摆放方向不太正确,就要求把椅子斜放过来,恢复原貌,然后自己坐上去。熟悉的场景,勾起她过往的回忆,让她潸然泪下。”[1]这段文字不仅仅传达着档案馆人的实物档案情,也令人深思实物档案及其空间位置信息的强烈性。因其非文字性,档案理论家们便坚决否定实物档案概念,还断言将非文字形态物转化为档案,会带来对档案学理论的破坏与颠覆。而现实是,实物档案概念广泛应用,馆室实物档案有声有色地收集保管利用,立体化地扩展了档案工作的对象和档案工作领域,大大加强档案馆室与社会的联系,提高档案事业的社会知名度。在实物档案实践的推动下,实物档案理论也继续发展,开始向形成一个新学科分支的方向前进。
2.2 反实物档案理论的核心思想纠结:承认实物档案概念,会混淆档案与文物二者概念,迷失档案工作方向
这一点,王先发、康蠡二位先生在《反思“实物档案”本质及其对档案工作的影响》[2]中说得最为坦率,也最具代表性:“‘实物档案’混淆文物和档案的概念,有悖于《档案法》和《文物法》精神。基于发展需要,档案部门势必会把属于文物、纪念品等实物纳入档案工作范畴,混淆了职能分工,由此,使档案馆与博物馆、纪念馆等部门工作产生重叠、引发混乱,将误导档案工作方向。”二位先生实在言过其实。《文物法》定义文物采取的是列举法,其中列举的许多都是我们档案学界公认的档案,但我们档案界没人认为文物概念混淆了文物与档案的概念。《档案法》规定:“博物馆、图书馆、纪念馆等单位保存的文物、图书资料同时是档案的,可以按照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由上述单位自行管理。”《档案法》是承认档案与文物交叉重叠的。可见,档案、文物交叉重叠本来就是档案界、文物界的正常现象。各界各自行使各界的管理权,是法律的明确规定,并不存在有悖于《档案法》和《文物法》精神的问题。博物馆、纪念馆、图书馆收集档案为其馆藏,博物界、图书界没人说自己犯了工作方向错误。档案馆室收藏被博物界认为文物的实物档案,我们档案学界就认为他们工作方向错了,甚至还如两位先生断言:“‘实物档案’概念将迟滞档案学科的整体发展”。这样的理论无疑是对实际工作的干扰和阻碍。
丁海斌先生说:“在社会活动中,原本被用作各种实际用途的器物,在许多年后,演化嬗变成另一种被称为文物的事物。”[3]文物界使器物嬗变为文物,不知博物界在学科建设上对此如何评价,但直到现在,笔者未曾听闻博物界、图书馆界有关器物变文物,档案变文物迟滞博物学科整体发展的声音。这里,笔者倒觉得,我们档案学人应该学习博物馆人、图书馆人的学科开放精神,理解档案实践所需,面对档案发展实践,在理论上对实物嬗变实物档案的现象,认真地加以研究阐述,使之更为有力地推动实物档案工作健康发展,而不能反其道而行之,使档案学科建设自我封闭。
2.3 实物档案理论水平滞后,严重影响实物档案事业发展
2010年12月10日《中国档案报》的一篇报道《汪峰同志部分档案文物入藏中央档案馆》,这里的文物当是实物档案及资料。实物档案不得正名,实际上就是实物档案资料收集者自己在征集心态上的实物档案概念名不正言不顺在作祟。档案界对实物档案不认可,社会就更无所适从,这对实物档案的收集保护更不利。例如,曾有通讯报道被列入国家非物质遗产名录的滑县木版年画的发现起因,当时滑县农民韩建峰带着包装简陋、外形质朴的墨线木板年画和木板年画大板来到文化局询问是否具有价值,在文化局请来冯骥才进行鉴定后,原本看似平凡的年画木板立时成了无价之宝[4]。读此通讯,笔者连连为档案人在这之中的隐形失语叹惋。究其根本原因,就在我们实物档案理论,尤其实物档案概念认同感上的缺失。如果实物档案理论氛围浓厚,木板年画就能以实物档案的身份进入滑县档案人的视野,或就可将送上门来的年画大板实物档案收入国家档案馆了。目前我国档案馆室实物档案的收集范围很有限,大多限制在印章、奖状(杯、旗)、书画、题词等与单位文字工作联系紧密的物品范围之内。这样的实物档案收集范围,自然挂一漏万,许许多多应该归档的实物流失。实物档案理论建设的严重滞后,给档案馆室带来的档案收集遗憾怕是难以估量的。
随着实物档案规模不断扩大,未来必会形成与其相匹配的实物档案学科,构建起实物档案理论体系。实物档案概念是实物档案理论体系建设的基石。笔者认为,实物档案的概念本质在于原始主体价值地位为备以查考主体价值地位所取代,实物向实物档案转化。
实物档案在概念上还未形成统一认识,实物档案概念表达存在不够准确,不够科学的问题。但这不能成为否定实物档案存在的理由。实物档案概念由不准确到准确,由不深刻到深刻,由不够科学到科学,有其必然过程。笔者认为,所谓实物档案,是指国家机构、社会组织及个人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由其原始价值为主转化为备以查考价值为主的实物形态历史记录。这一概念体现了档案的两点本质特征:一是直接历史记录性,二是价值性。这两点也是传统档案概念最一般的本质特征,是档案界公认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行业标准《档案工作基本术语》关于档案的表述是:“国家机构、社会组织或个人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有价值的各种形式的历史记录。”本文定义的实物档案概念与《档案工作基本术语》表述的档案概念是统一的。不同之处在于笔者对实物档案概念关于价值转化的表述。笔者这里提出实物转化为实物档案,是由实物价值由其原始功能价值为主转化为备以查考功能价值为主这一价值嬗变决定的。应该说,实物档案的前身——实物材料与传统档案前身——文件材料,特别是与文书文件材料是有非常大的不同的。其最大不同点在于,文书文件材料与文书档案都是管理工具,都有备以查考价值。实物与实物档案则不然。不同的实物,其原始功能价值差异极大。比如,衣服的原始功能是穿戴,椅子的原始功能是支撑身体,它们的价值都不是备以查考。而当衣服、椅子价值由其原始功能价值为主转化为以备以查考价值为主之时,它们就会发生质变,不再仅仅是衣服、椅子,而成为了“衣服档案”“椅子档案”,此时就完成了实物向实物档案的转化。如此,我们便可以把实物、实物档案区分开来。
实物、实物档案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实物档案反对论者恰恰在这一点上犯了混淆两个概念的错误。王、康二位先生引用向全福先生文章说:“若承认‘实物档案’概念,则实际工作中,就应收集和管理它。但实物遍地皆是、处处都有,其结果必然导致遍地皆档案,处处都有档案,由此导致档案收集工作的‘大跃进’,而淹没真正的档案,增加档案工作的压力和成本。”[5]这里,作者显然是把实物与实物档案画了等号了。
与文件材料是档案的前身一样,实物或曰实物材料只是实物档案的前身。与文件材料只有经过转化才能成为档案一样,实物材料只有经过转化才能成为实物档案。与并不是所有文件材料都能转化为档案一样,也并不是所有实物材料都能转化为实物档案。这里的实物是指可以、可能转化为实物档案的实物。广义的实物是指人类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历史记录,狭义实物则是传统档案前身文件材料之外的所有实物形态的历史记录。
那么,实物又是怎样向实物档案转化的呢?文件材料向档案转化是有条件的,笔者曾经提出文件材料转化为档案的条件是其文件材料办理完毕事后有用性的文件材料因其有用且仍然有价值才能转化为档案。这种仍然有用的价值即指档案价值。档案界将其概括为凭证价值和参考价值。这是正确的,但还不够细腻到位。事实上,转化为档案之前的文件材料也有凭证价值和参考价值。比如某机关关于对某同志的任命文件,就是该人员就职活动的凭证。这里突出体现了文件的现行性。但当这机关对该同志相应免职文件下达后,之前的任命文件就失去了现行凭证性,而只具有证明就职活动曾经发生的历史凭证价值了。显然,这历史记忆凭证价值与原始任命身份凭证价值是不同的。笔者把这转化了的凭证价值称之为档案价值。实际上,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办理完毕的文件的事后有用性价值。这种档案价值往往与文件原始办事主体功能价值相混淆。原因是:它们被文档一体化掩盖了。为区别这一点,笔者这里借用伍振华教授关于档案本质属性备以查考性的理论学说,把档案价值称之为备以查考价值。这种备以查考价值是相对于文件材料的原始主体性价值而言的。
价值主体转化适用于文件材料之于传统档案,也适用于实物材料之于实物档案。当某一实物材料原始主体价值地位为备以查考主体价值地位所取代时,实物便向实物档案转化,成为实物档案。如西汉素纱禅衣,其备以查考主体价值远远高于它原始的衣物功能价值,它就是实物档案。当然,决不会所有实物都会转化为实物档案。在大多数实物原始功能丧失,又不具备备以查考功能的情况下,实物便如办理完毕失去继续保管价值的文件一样,处于消亡状态了。
在确立了实物档案概念的科学地位后,随之而来的便是实物原始价值为主转化为备以查考价值为主的鉴定标准问题。这注定是一个完全存在着,有其一定的主客观因素,有其转化规律可循,但其价值表现比之传统档案更为复杂隐蔽,更不好把握的问题。但是无论如何,只要实物档案的科学概念确立了,鉴定标准也就不难确立,其他如实物档案的鉴定、分类、保管、利用中存在的规范化、标准化问题也都能迎刃而解。
[1]王天泉.在平凡的岗位上——河南档案人物三题[J].中国档案,2012(1):32-33.
[2][5]王先发,康蠡.反思“实物档案”本质及其对档案工作的影响[J].档案管理,2011(6):16-18.
[3]丁海斌,肖哲.从实体与事物的角度论档案形成规律(下)[J].中国档案,2010 (4):38-40.
[4]卫水双舟.滑县木版年画——中州大地上被遗忘的历史辉煌[J].档案管理,2011(2):68-70.
郭东升,临清市档案馆研究馆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档案学基础理论、档案管理创新、档案文化等。
The Nature of Contradictions and Concept of Material Object File
Guo Dongsheng
(Linqing Archives,Linqing,Shandong,252600)
Compared with practice of material object file,the Theory of material object File is lag.Only build theory system of material object file,can we discuss the nature and concept of material object file.What the material object file mean is direct history record of material object which is directly formed in the social activities of state institution,social organizations and individuals,which is mainly converted to search function value from its original function value.
Material Object File;Practice;Theory;Nature
G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