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路径

2016-03-20 12:00刘莹珠中共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0091
大连干部学刊 2016年8期
关键词:社会科学哲学马克思主义

刘莹珠(中共中央党校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91)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路径

刘莹珠
(中共中央党校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91)

哲学社会科学关涉人类的精神文化世界,随着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高速发展与不断崛起,哲学社会科学更肩负着向世界系统阐述 “中国道路”和 “中国价值”的历史重任。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成果的学理阐释,大力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已经成为全面深化改革阶段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因此,当下中国应当有符合这个时代、符合现实要求的理论和思想。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理论路径

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随着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高速发展与不断崛起,哲学社会科学更肩负着向世界系统阐述 “中国道路”和 “中国价值”的历史重任。2016 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1]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成果的学理阐释,大力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的深化和创新,已经成为全面深化改革阶段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一、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性

哲学社会科学关涉人类精神文化世界,不同于自然科学主要研究客观性问题,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中涉及更多的主观性问题。当一个国家经历了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生活形态在一个相对短暂的时期经历了巨大变化,社会发展面临转型阶段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性越发凸显出来。

第一,社会高速发展时期积累的旧问题和产生的新变化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提供理论上的解释和回答。当前,我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面临转型的历史时期,一方面,对于过去30多年飞速发展的市场经济和改革取得的成果,我们需要理论的总结与提升;另一方面,社会发展过程中反映出来的一些问题和矛盾,也需要理论的反思与求解。哲学社会科学并不直接参与社会物质财富的生产与创造,而是从理论与理念的角度为社会生产与发展指明方向,规避盲目实践可能造成的损失与代价。唯有对现实的发展变化进行及时全面、深入细致的理论升华,才能更有计划性地应对下一步的发展,才能为社会未来发展的方向与目标做出前瞻性的规划、指导,才能应对急遽变化的社会生活在人们心中引发的各种理论上的冲击。

第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提供有针对性的、有力的思想理论指导。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迅速的提升,贫困问题虽然依然是困扰我国发展的重要问题,但社会和民众对精神、道德生活的需要已经变得越来越突出了。管子云:衣食足而知荣辱,仓廪实而知礼节。当社会生活摆脱了绝对贫困,人们对个体精神世界的富足和社会伦理道德的和谐就提出了更高的需求,这正是哲学社会科学应当致力解决的问题。经济上的开放必然伴随着思想上的开放,思想理论的开放一方面带来了文化与学术的大繁荣、大发展,另一方面在百花齐放的势头中也难免会有泥沙俱下之现象。如何在各种思潮、各种理论中进一步巩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的统摄作用,更好地凝聚共识,也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探索和努力。

第三,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与发展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提供强有力的中国声音、中国话语,增强国家软实力。当今世界处于一个和平发展的历史时期,战争与冲突不再是解决国际关系的主要手段,但国与国之间的斗争博弈依然存在,并且表现出新的形势,除传统的军事较量之外,科技、经济、文化的交锋在现代外交中占据了更重要的地位,软实力成为衡量国家实力的重要指标。不同国家之间文化与意识形态的交锋呈现出高水平和愈演愈烈之势,在这种大的国际局势下,构建具有继承性、民族性、原创性、时代性、系统性、专业性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就尤为重要了。要以 “中国声音”就国际重大问题与各方展开确具学理性的交流和沟通,在平等的对话中传播中国价值、中国理念,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要向世界展现 “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和 “发展中的中国”“开放中的中国”“为人类文明作贡献的中国”[1]的现代中国文化形象,提升中国影响力。

二、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基本要求

国家发展的需求和人民精神的需求都表明中国应当有符合这个时代、符合现实要求的理论和思想。有效推进和加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建设,应着重从以下五个层面的规定性出发。

第一,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是最基本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是共产党人在政治上观察和解决一切问题的望远镜和显微镜,是我们党解决当前和今后关系党和国家全局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哲学依据,是全党思想统一、行动一致的最根本的思想基础。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工作应当牢牢把握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个灵魂,深入学习钻研党的科学理论,把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贯穿哲学社会科学的各学科各领域,确保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学术导向的正确性。长期以来,西方国家有意识地针对我国进行各种意识形态的输出和干扰,传播西方价值观,试图动摇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的指导地位,对此,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当始终保持清醒的认识和自觉的警惕,对西方学术可以进行学理性的分析研究甚至吸收借鉴,但也要注意辨别某些别有用心的学说背后夹杂的西方国家的意识形态攻击陷阱。

第二,构建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必须面对现实,从实际问题出发,构建能够针对复杂的现实冲突和现实需求提供具有解释力和指导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理论。理论的发展必须要照应实践,哲学社会科学应当研究我国发展和我们党执政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并致力于提出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和有效办法。当下,我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克难期,在取得诸多成绩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伴随着很多问题。如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如何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如何妥善处理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的各种深层次矛盾?如何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使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这些具体的现实问题的解决,都需要基础理论的分析与支撑。

“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理论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正是因为理论对于现实的超越性,在解决和反思现实问题时才具有指导意义。对于改革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如果仅从操作层面去想办法而缺乏由表及里、高屋建瓴的理论维度,难免会造成“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 “急救方”式的解决方法。如何从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角度化解、规避发展中可能出现的矛盾,对社会发展做出全局性、系统性、前瞻性的规划,需要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引领和指导。

第三,构建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必须着眼于大众的需求,提供能够切实满足人民精神需求的文化话语体系,构建对现代人内心的疑问、冲突有安顿力的理论。人民需要对现实生活以及种种现实冲突有解释力的理论,需要充实有意义的精神生活,需要理性的信念。尤其是在社会生活变化剧烈的时期,理论对人的作用更加重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 “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趋活跃、主流和非主流同时并存、社会思潮纷纭激荡”[1],各种意识形态交锋激烈,商品拜物教的意识也在冲击着整个社会,使得社会生活中某些个体之间缺乏信任,道德风气受到损伤,出现了思想上的混乱、精神上的空虚。解决经济发展中的一系列精神文化问题,需要通过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去建构一个关注现代人的心灵需求,带有更多人文关怀、可以安顿人心的中国文化话语体系。这不仅是一套学术话语、一套政治话语,也应当是一套跟每一个个人的精神世界息息相关的信念话语。

过去,我们在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和传播中有时会受教条主义和刻板僵化所局限,使得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势头很大,但实际效果却不尽人意,难以做到让理论真正深入人心、打动人,也给一些别有用心的意识形态观点以可乘之机。在社会发展面临转型的阶段,整个社会都需要理论、信仰的引领。在这一阶段,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续夯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更好地发挥作用。在宣传研究中,要使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体现大众利益、反映大众诉求,并且应当注重表述方式的人性化及现代化,从而进一步赢得人民群众对我们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深刻认知认同。

第四,构建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应当坚持学理性与政治性相结合的立场。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应当是有说服力和感染力的理论,其说服力首先应当来自理论自身的逻辑性与严谨性。在当代哲学社会科学的传播和对话中,应当遵循以“理”服人的方法,做到论证严谨、论据详实,从文本出发论证观点,而不是 “一知半解就哇啦哇啦发表意见”,更要避免结论在先、陷入先自诩为真理而后要求人们服从的循环论证中;要认真研读马克思的文本,做文本考据的功夫,在掌握、吃透原文原意的基础上联系实际,解读现实问题。失去严谨扎实的文献功夫,任何一种理论都难免成为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沦为一种任意自圆其说的文字游戏,这样的研究对理论不仅无益反而有害;学马克思主义要真懂真用,应当特别注意不能用实用主义的解读方式对待马克思主义,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庸俗化、浅薄化、工具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根据需要找一大堆语录,什么事都说成是马克思、恩格斯当年说过了,生硬 ‘裁剪’活生生的实践发展和创新,这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态度。”[1]理论的力量来自其本源的严肃客观性,对马克思主义的实用主义解读会给人造成理论是任意的印象,从而伤害学理自身的权威性。

哲学社会科学具有学术和政治的双重维度,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正确立场的前提之下,在现代学术的研究交流中,应当增加理论创新成果的学术含量与学理内涵,从而进一步彰显党的创新成果的学理基础,让理论自己说话。

第五,构建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应当坚持创新性,做到理论的与时俱进。能够准确、敏锐地反应和解读社会发展变化中出现的新现象、新形势,针对现实不断丰富、调整、发展自身,始终保持一种开放的理论态度。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是一项史无前例的创造性建设,不能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能照抄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老路,更不能套用国外现代化发展的路径。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在现实中并没有一个完美的范本可供参考,而是一个在实践中不断摸索、调整的理论探索、创新过程。无疑,这是一个应该并且能够产生思想的社会阶段;同时,对于当代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而言,这也是一个需要努力应对现实带给理论诸多挑战的社会阶段。面对社会主义发展中出现的诸多新的问题与现象,如何及时准确地从学理上做出阐释、解读,让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焕发新的活力,提供更有力的指导作用,关键要把握住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和马克思主义的真精神。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在于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指向应当以此为准在实践中展开。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一定要跟得上社会发展的脚步,改革开放之后,整个中国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出现了一系列新变化、新问题,如果此时仍固守原有的理论解释不变,就难以呼应新形势,也难以对新形势做出有解释力和说服力的理论分析,造成理论与现实之间脱节。社会的发展不是一成不变的,只有及时回应社会发展的实际,做出有理有据的理论创新,哲学社会科学才可能始终成为一种 “活的”理论,才可能为国家的发展和民众的需求始终提供精神动力。

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需要研究者本身真诚的学术态度和社会给予的自由的学术空间,社会要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氛围,应当有信心、有魄力、有意识地维护学术工作者的独立人格和学术尊严,为学术工作营造纯净、纯粹的环境,从而推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繁荣。

三、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价值意义

纵观人类历史,人类社会每一次重大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重大发展,都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的知识变革和思想先导[2]。一个民族要想站在文化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2]。当前中国正经历着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一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必将给理论创造、学术繁荣提供强大的动力和广阔的空间。这种时代背景必将为理论的创新和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提供最丰富的土壤;而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又将为时代的进步与发展提供最有力的支撑。这是一个需要理论并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并且一定可以产生思想的时代。

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以儒家为主要代表的中华文明曾经是人类文明史上最为璀璨浪漫的星辰,鸦片战争以后,随着西方列强对清王朝的入侵,西方的坚船利炮在打开中国国门之际,也动摇了中国知识分子对自己文化传统的信心。此后多年,在学术界言必称西方已是一种惯常的传统。在国际话语权的博弈中,也存在着对中国文化、中国理论缺乏自信的现象;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也存在着宣传与信仰不同步的现象,这其实也反应了研究者对自己所研究的理论缺乏自信。

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应当具有理论自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作为理论的研究者、解读者、传播者,唯有自己先确立理论自信,才有可能在理论的传播中真正展现理论的力量,从而打动人、影响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还应当深入了解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对于中国改革发展稳定实践的引领作用,并认识到中国道路、中国理论所具有的世界意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发展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奇迹,实践的成功本身即验证了理论创新与思想突破的成果。对于这一点,中国学术界应当有清醒的自觉和自信,而不必妄自菲薄。这种研究者认识上的转变与一种真诚的理论自信的确立对理论的建构和传播是至关重要的。

以此为前提,哲学社会科学应当积极展开对外交流,构建符合国际学术话语规范、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更新对一些已有问题的传统表达方式,有意识地就国际关注的重大理论、现实问题打造易于为国际接受的中国概念、中国范畴,从而推进中国概念、中国范畴的国际影响力,提升中国话语权。

[1]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19(02).

[2]本报评论员.立时代潮头发思想先声 [N].人民日报,2016-05-18(01).

[责任编辑:于洋]

C01

A

1671-6183(2016)08-0005-04

2016-07-07

刘莹珠 (1979-),女,山东潍坊人,中共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哲学博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

猜你喜欢
社会科学哲学马克思主义
《云南社会科学》征稿征订启事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河北农业大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喜报
菱的哲学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大健康观的哲学思考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社会科学总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