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核心素养为灵魂,构建“融智+”课程体系

2016-03-19 16:57唐刚
今日教育 2016年2期
关键词:外国语课程体系学科

唐刚

现代社会以及未来社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一言以蔽之,多样化高素质人才。“多样化”要求不同的人要有不同的个性特长,“高素质”要求所有的人要有扎实的核心素养。何谓“个性特长”?个性是一个人在思想、性格、品质、意志、情感、态度等方面不同于其他人的特质,特长多指的是一个人特别擅长的专业之外的、与兴趣相关的技能。

核心素养是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培育核心素养需要在教育理念、课程设置、教学组织、教学方式、评价策略等诸多方面进行改革,其中,最为基础、最为根本的要素则是课程建设。

外国语学校的办学理念与办学传统决定我们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培养高素质、国际化人才。外国语学校的办学历史告诉我们,真正优秀的高素质、国际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必然是具有和谐身心的健康人,具有高尚品质的文明人,具有厚博知识的现代人,具有国际视野的中国人;真正的国际化人才必然具有八大素养,即身心素养、艺术素养、品格素养、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创造素养、国际素养、本土素养。

自然,外国语学校的育人目标要求必须构建与之相适应的学校课程体系。2014年,重庆外国语学校“普通高中课程体系构建与教学方式改革项目”被重庆市教委评定为重庆市教育综合改革基础教育重点项目。通过一年多的研究与实验,我们系统地梳理和总结过去50多年学校课程建设的主要经验和基本思路,以国家课程校本化、地方课程特色化、校本课程专题化、社团活动课程化为基本策略;以组织建设、师资培训、课程建设、课程管理评价、经费保障、网络建设为重要抓手;以课程整合、课型重建、课程分级、首席教师制、精品课程建设、社团活动课程化、一生一课表、综合素质评价为基本创新点;以综合分层教学、学科分层走班、学科模块走班、学科兴趣走班、社团兴趣走班为基本教学组织形式;拟定《重庆外国语学校高中“融智+”课程体系》《普通高中课程体系构建与教学方式改革项目工作方案》《重庆外国语学校高中课程建设工作方案》《重庆外国语学校高中课程实施与管理工作方案》等重要文件,初步形成了具有外国语学校特色、培养“核心素养+个性特长”的多样化高素质人才的学校课程体系。

我们将重庆外国语学校课程体系命名为“融智+”课程体系。“融智”之“融”即融汇、融合、融通; “智”即智力、智能、智慧。 必修课程、必选课程之外,还有自选课程和自修课程;学科类课程之外,还有社团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显性课程之外,还有隐性课程。其中的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必修课程、必选课程、学科类课程、显性课程主要是针对“核心素养”而开设的,是为“融智课程”;个性化课程、自选课程、自修课程、社团课程、综合实践课程、各类社会实践活动课程、四大文化节(外语节、体艺节、科技节、读书节)以及各类隐性课程等则主要是针对“个性特长”而开设的,是为“+课程”。

为了便于理解与记忆,我们将重庆外国语学校课程体系编码为“14882064300”。其中的“1”是以“为培养高素质、国际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奠基”为核心理念;“4”是以“培养具有和谐身心的健康人,具有高尚品质的文明人,具有厚博知识的现代人,具有国际视野的中国人”为育人目标;第一个“8”是以“身心素养、艺术素养、品格素养、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创造素养、国际素养、本土素养”等八大素养为核心素养;第二个“8”是将所有高中课程整合为体育与健康、艺术、人文与社会、语言与文学、数学与科学、技术与综合实践、外国文化、中国文化等八大领域;“20”是整个高中课程包括体育与健康、心理、音乐、美术、政治、历史、地理、语文、外语(含英语、俄语、德语、法语、日语、西班牙语等)、数学、物理、化学、生物、通用技术、信息技术、社会实践、研究性学习、社团、外国文化、中国文化等20门学科;“64”指20门学科的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与个性化课程课程所构成的64个课程序列;“300”指8大课程领域20门学科64个课程序列所包括的300个以上的课程模块或专题。

课程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师资建设是至关重要的关键性的要素。这样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程,需要多少老师来教?需要什么样的老师来教?这是每一所学校必须面临的而且必须解决好的难题,因为这直接决定课程改革的成败,直接决定学生的未来和学校的命运。

最根本的策略是要充分挖掘内部资源,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加强校本培训,全面提高教师素养;根据学校课程建设需要,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开展形式多样的校本培训,结合学科教研,组织教师就学校课程建设进行专题研讨;开办学科建设论坛,组织“本土教育家”和骨干教师就课程建设的有关问题进行讨论,交流经验,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课程领导力和课程执行力。有计划地培养“一专多能”的专业教师,鼓励教师跨学科任课,如语文教师可以兼任中国文化课程,外语教师可以兼任外国文化课程,以及有某项专长的教师可以兼任与自己兴趣与专长相关的课程尤其是校本课程。有计划地招聘或培养一批紧缺课程、特色课程和重要课程(如生涯规划、法治、足球、传统文化、书法、国民素养、财商、科技发明等)的优秀教师。

此外,还要合理引进社会资源,有效解决学校课程实施中的难点问题。开展学校之间的合作,实现课程、教师的合作与“共享”,同一教师可以在几所学校兼课,实现课程与师资共享;某些课程的授课(主要指讲课,或指导,或辅导)教师,可以从家长、校友、在校学生中聘请。一些特殊课程的指导教师可以从有关服务机构或培训机构以及社会人士中聘请,并根据有关规定支付津贴或劳务费;为了不断丰富和创新学校办学特色,充分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有些课程,如果学校确实没有教师可以担任,完全可以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尽可能地丰富学校的课程内容和形式。

猜你喜欢
外国语课程体系学科
浙江外国语学院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An Analysis on Holden’s Anti-hero Imagein The Catcher in the Rye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超学科”来啦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문학텍스트를 활용한 한국어교육―발음 ,어휘 교육을 중심으로
An Analysis on the Structure of “Yue Lai Yue X”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