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生猪规模养殖技术

2016-03-19 08:57卢方华
农业工程技术·综合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养殖技术规模化生猪

卢方华

摘要:最近几年,猪肉的品质和安全受到了消费者的广泛关注,特别是在注水猪肉和瘦肉精事件发生之后,消费者对市场上销售的猪肉质量安全更加关注。生猪规模化养殖技术不断在养殖领域应用,规模化养殖因为实行的是全进全出的养殖模式,质量安全得到了有效的保证。该文主要结合市场需求,就生猪规模化养殖技术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更好的提高猪肉品质和质量有一定助益。

关键词:生猪;规模化;养殖技术

生猪规模化养殖是实现生猪产业向生态、安全、科学、高产和优质发展的必由之路。规范生猪规模化养殖技术,有利于切实提升生猪养殖的生产能力,保证市场生猪产品供给安全,有利于提升生猪的生产能力和生产效率。如何生产无害化的规模化生猪产品,已经成为养殖业发展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本次研究主要结合作者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就生猪规模化养殖技术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希望有利于同行借鉴。

1 选择优良生猪品种

在选择生猪品种过程中,应该因地制宜的选择高产、优质的生猪品种。要禁止从疫情发生地引进种猪,保证品种来源清晰,生产性能良好,检疫合格。对于中度规模的养殖场,在选购猪品种过程中,一定要从具备企业经营资格和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以及防疫许可证的正规种猪场引种。

2 科学选址

猪场的环境条件是影响生猪产业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生猪规模化饲养必须高度重视养殖场的环境。猪场应该尽量选择在饲料来源充足,交通运输方便以及水源充足和地势较高的地区。首先,养殖场地应该距离动物屠宰加工厂和动物产品市场3公里以上距离,距离种畜禽养殖场一公里以上,距离动物疫病防治中心200m以上;其次,在养殖场300m范围内应该保证无大型的化工厂、工业生产企业和污染河道,这样对防治疫病传播有很大帮助;再次,场址应该远离城区人口集中的地区;最后,科学布局。一个规模化养殖场应该具备局生产区、办公区和生活区三个部分,猪场周围要设置围墙或者消毒沟,并建立绿化隔离带,在养殖场的出入口应该设置消毒池和消毒设备。

3 养殖场建设

养殖场在设计和建设过程中,饲养和环境控制等设备需要满足标准化需求,主要是指母猪分娩区、保育区应该采用高床漏缝地板,在猪舍内配置完善的通风和保温设备,保证猪能够自动饮水。猪舍应该具备保温和隔热功能,保证地面和墙壁容易清洗,保证地面不能积水。每头种公猪室内的生活面积应该维持在6m2左右,室外生猪运动场面积维持在8m2左右。母猪的室内使用面积维持在7m2左右,运动场维持在4m2左右。

4 建立科学的防疫制度

严格落实卫生防疫制度,为生猪健康生长创建一个安全的外部保障环境。饲养人员在进入养殖场之前必须进行严格的卫生消毒,并更换指定的饲养员衣服。严禁在养殖场内部饲养其他动物,定期对养殖场进行消毒处理,及时消灭蚊蝇和各种寄生虫。严禁非饲养人员进入到养殖场内。猪出栏销售应该距离猪舍至少50m的距离。做好猪装置地区的免疫消毒工作,每次装猪结束后都应该对这个地区进行清扫和消毒。要根据本地区的疫病流行特点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定期开展生猪健康监督,重点做好猪蓝耳病、口蹄疫以及圆环病毒的免疫防治工作。

5 做好饲养管理工作

首先,做好饲养人员管理工作。养殖场的饲养人员应该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对于有传染病和人畜共患疾病的人员不能从事饲养工作。养殖场内部的兽医人员不得在外做动物疫病诊断和治疗工作,人工配种人员不得在外从事配种工作,这样能够有效防治疫病较差感染;其次,做好生猪饲喂管理工作。饲料的配比应该根据生猪不同时期科学进行调配,生猪、妊娠母猪和仔猪应该制定不同的饲喂制度。每次饲料的添加量应该科学和适当,少量多次饲喂,这样能够有效防治饲料出现腐败和污染的现象。饲料应该按照生猪的体重、身体强弱分群进行饲喂,同时,还要保证合理的饲养密度,保证生猪有充足的活动空间;最后,做好驱虫灭鼠工作。养殖场内老鼠是传播各种疾病的中间宿主,因此,在养殖过程中,要定期投放灭鼠药,及时回收死亡的老鼠和剩余的老鼠药。此外,还要做好生猪的驱虫工作。猪身体内如果存在寄生虫就会导致生长发育放缓,饲料利用效率降低,从而严重影响到猪场的经济效益。因此,在日常饲养过程中选择使用高效、安全的抗寄生虫药物,每年定期做好驱虫工作。

6 做好污染物无害化处理

首先,做好病死猪的无害化处理。规模化养殖的密度较大,疫病经常发生,因此,在日常饲养管理过程中当发现存在疑似患病生猪之后,需要及时的进行育肥淘汰处理,或者采用不会出血或者不出现浸出物的方法进行无害化处理。对于感染疫病死亡的生猪应该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无害化处理,在养殖场内应该配备焚化炉对这些病死猪进行无害化处理,对于所有病死猪都应该做详细的记录;其次,猪粪尿和污水的无害化处理。规模化养殖场应该具备粪便尿液和雨水污水分流清理的能力,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的出现。猪场和农业生产应该紧密联系起来,积极实行猪粪尿、沼气、沼液、沼渣和农业生产的循环发展模式,这样有利于全面提升猪场对废物的利用效率,有效的减少了污染量;最后,猪粪储存、堆放设施和场所。规模化养殖场应该具备固定的猪粪储存、堆放设施和场所,并具备防雨、防渗漏、防溢流等功能,防止这些废物外流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参考文献

[1] 陈伟生. 完善机制 突出重点 深入开展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J]. 中国畜牧业, 2012(10) .

[2] 乔颖丽,吉晓光. 中国生猪规模养殖与农户散养的经济分析[J]. 中国畜牧杂志. 2012(08).

[3] 闫振宇,陶建平,徐家鹏. 我国生猪规模化养殖发展现状和省际差异及发展对策[J].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2(01) .

[4] 陈清森,刘小红,陈瑶生. 广西隆林猪种质特性及保护利用研究[J]. 中国畜牧杂志,2011(18).

[5] 刘小红,王 健,刘长春,赵云翔,杨军香,梁菲菲,黄萌萌,何耀棋,胡 斌,闻丽君,姚钟骁,陈瑶生. 我国生猪标准化养殖模式和技术水平分析[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3(06).

猜你喜欢
养殖技术规模化生猪
规模化畜牧养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对策
发展规模化养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小规模肉牛养殖技术措施
天蚕品种驯化与应用研究
生猪屠宰价格信息
2016年2月生猪市场行情及分析
南通地区海蜇养殖技术
湖北2009年7月13日企业收购生猪价
2009年5月18日湖北企业收购生猪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