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学校个性、文化传承与校本课程三者彼此关联。学校个性基于学校的文化,而学校的文化包括文化的传承;文化传承与文化个性主要通过学校课程实现和彰显。
【关键词】学校个性;文化传承;校本课程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07-0028-02
【作者简介】杨九俊,江苏省教育学会(南京,210000)会长。
今天论坛讨论时出现了一些热词,第一是学校个性,第二是文化传承,第三是校本课程,我在这里回应一下。这三个热词当然是有关系的,因为今天论坛的主题就是指向学校文化个性——文化个性很重要,它包含了文化的传承;而文化传承、文化个性在很大程度上又是通过学校的课程来实现和彰显的。
一、学校个性
关于学校个性,我曾经借用海明威的一句话来表达我的理解。海明威说:“作家写作其实就是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正如刚才一位校长所讲,每个人个性化的表达都有共同的东西。共同的东西就是,你讲的这个句子人家要懂,要可以和别人交流。我把它概括为三个“合”。第一是“合法”,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第二是“合理”,符合教育的基本规律;第三是“合时”,符合时代精神的要求。有了这三个共同的东西,“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追求个性之“个”,就不会有问题了。个性怎么能够彰显,我也给过一些建议。
首先要认识自己。认识自己,就是要回过去看,我从哪里来的,我是谁?认识自己很重要。
其次是文化立校。我把学校文化解读为四层结构:一是校容校貌,你走进苏州平江实验学校,马上就有一种古朴甚至庄严的感觉,这说明学校文化已经借助特有的建筑外显出来;二是组织行为,文化是学校组织实施的课程、开展的活动、制定的制度;三是核心价值观——这些人为什么这样活动。这可以表达为培养目标,也可以表达为学校教育哲学、办校理念,甚至一种教育口号,在平江就是大成殿匾额上所书的“德润文光”,在苏州景范学校就是范公的“先忧后乐”;四是生活方式,学者们说,基于一种文化假设,在一种情境中,这个组织的人在潜意识、下意识、无意识所做出的反应,就是文化,就是生活方式。杨绛先生讲,振华学校的学生都有一种味儿伴随终身,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文化最终追求的就是我们的孩子有那样一种味道,有那样一种你想培养的生活方式,这是需要慢慢做的。
上述这四个层次,从文化主题说,就是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怎么来,大概有四种情况:理想的追寻——想把孩子带到什么地方去,把学校带到什么地方去;现实的反思——现实生活当中哪些做得不行的,我就是想做好;文化的传承——学校文化的根在哪里,要传承什么;性格的使然——苏州十中的校长柳袁照是诗人,苏州十中的文化建设是践行诗性教育,如果让他去做责任教育,他肯定感到不很自在。景范学校的顾苏云校长内心深处追求做最好的自己,所以对范公的“先忧后乐”精神可谓正合我心,非常乐意地承传,说的都是这个意思。
二、文化传承
学校个性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文化传承。文化传承可以是承传自己学校的文化传统,也可以对区域文化加以传承,甚至也可以对民族文化、世界上其他的优秀文化进行传承。但是在百年老校,我们讨论的文化传承,可能主要是向历史致敬,有缅怀前贤的意思。我认为从这些学校所做的看,要解决三个问题。
一是要研读、梳理、凝练学校的文化传统。学校的文化传统中最宝贵的东西究竟是什么,要去反复读,要理解精确、理解丰满。
二是向往未来。我们在继承文化传统的时候,还要思考“为什么”的问题。我经常强调一个东西,就是向往未来。我们向过去看,不是为了回去,而是为了往前走,是要向往未来,是要把学校带到一个新的地方,把孩子带到一个新的地方。那么向往未来与回头张望,又有什么关系呢?向往未来其实包含教育者的教育理想追求,然后或是早有领悟,或是豁然开朗,看到自己的学校、自己所生活的社区,就有这么多好东西。这么多好东西其实是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就是文化传统的精髓,它在不同的历史情境当中都是有生命力的,过去、现在、将来,都是如此,这就是人类文化为什么越积累越深厚的原因,人类文化越来越走向一个文化高度的原因。
三是激活历史文化。一是要“化”,把文化“化”在我们今天的生活当中,特别是“化”在课程当中。很多学校都在非常努力地这样做。二要有批判意识。历史的东西,不都是好东西。比如说到平江学校来,一听就是这个地方出了那么多状元,如果不批判地继承,就容易生成精英教育的思想。平江的艺术教育就体现了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的转变,包含了对传统的扬弃。另外,对范仲淹这样伟大的人物,用今天的观点来看,我们仍然要重新审视,跟我们的教育目标,跟我们的教育理想是不是一致。有人认为知识分子有三种,一种是陶渊明这一类的,什么事情都不问,不干我的事,我自己过,闲适一生。另一种是范仲淹、胡适,我在台上,在庙堂之高,在乡野当中,我都是忠君的,都是为国家、为领袖、为民族做些事情。还有一种是鲁迅这样的,既不是把自己放逐在山林当中,也不是整天考虑庙堂之上的人在讲什么,而是为苦难深重的人民、为劳苦大众去思考去奋斗去呐喊。我们在继承传统的时候要考虑到这些,要考虑到为了每一个学生,考虑到时代的进步,有更好的引导。
三、校本课程
挺有趣的是,刚才各位校长在台上讲的对校本课程的理解,其实是不一样的。有的校长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话语当中,使用的校本课程概念,也是不一样的。讨论问题有三种话语体系,一是理论话语体系,二是政策话语体系,三是实践话语体系。我们现在使用的校本课程这个概念,它是由政策话语体系主导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等文件提出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等。这样一种政策话语体系,也是被理论话语体系和实践话语体系认可的。因此,跟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组合在一起的校本课程,必须在课程表上把课时落下来。在实践话语体系当中,对课程有一种泛化的理解,把所有看到的、听到的都叫课程,都叫校本课程。这似乎带有点比喻的意思,我个人是不赞同的。如果认可这种泛化的理解,那么学校只有课程,其他都没有了。今天我们讨论这个问题,是在大家认可的话语体系这个意义上来讨论的。
首先是为什么要有校本课程。校本课程的设置是为了适应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学生,如果不要考虑适应性,国家课程都给你规定好了,那么不是省事吗?因为不同的地区有差异,所以要有地方课程;因为不同的学校有差异,所以要有校本课程。校本课程应当有哪些特点呢?基础性,中小学是基础教育,所有课程都要服从服务于这个特性;全体性,校本课程应该面向全体学生,但是面向全体学生,不是所有的学生都选一门校本课程,而是指所有学生都应该接受到校本课程的滋养;选择性,全体性是靠选择性来体现的,也就是说你要给学生提供课程机会,课程机会就是选择性。
怎么开发校本课程呢?每一门校本课程都要关注四个关键词:目标、内容、实施、评价。如果一门课程的课程纲要把这四点说清楚了,就表明这门校本课程的设计已经到位了。从学校整体的校本建设看,也有四个关键词:分类,把校本课程的类别分清楚。分层,不同的年级开设同一门校本课程,它是往上走的。往上走的里程就使课程得以成立。这是从课程设置角度说的。那么怎么在学生那里落实呢?这就涉及另外两个关键词:必选,规定哪些课程是学生必选的,必选包括两方面——一是这门课程你必须选,比如有的德育课程;二是在课程群当中,必须选一个,比如说,艺术类的必须选一个,体育类的必须选一个。任选,就是放开让学生选,让学生根据兴趣爱好选。给了学生课程机会,其实也是在更深刻层次上体现了教育公平和教育质量的内涵。
校本课程是彰显学校文化个性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学校校本化培养目标达成的重要途径。这次活动以此为一个主题,是很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