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网络潮词“给力”*

2016-03-19 19:50张静淮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安徽淮北235000
高教学刊 2016年7期
关键词:给力时代特征

张静(淮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安徽淮北235000)



小议网络潮词“给力”*

张静
(淮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安徽淮北235000)

摘要:“给力”一词,涵义丰富、形象生动,易用易懂,体现了我们这个时代奋发向上的精神,是由网络新词成功进入新闻媒体的典范。作者将从来源、语法性质、语用情况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给力”一词具有的时代特征,使大家对“给力”一词有全面的认识。

关键词:网络潮词;给力;语法性质;时代特征

*注:文章系淮北师范大学2013年校级教学研究项目“基于输出输入理论的大学英语互动教学模式研究”,项目编号:jy13105

Abstract:With rich meanings,easily-understanding characteristic,"gelivable" reflects uplifting spirit of our times. As a new fashionable network word,it is also a successful and typical example to be employed by the mass media. The article tries to discuss gelivable's characteristics of times through analyzing its origin,grammar nature and pragmatic situation to make everyone obtain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word.

Key words:fashionable network word;gelivable;grammar nature;characteristics of times

语言是现实社会的一面镜子,网络新词则是语言对社会化最敏感的体现。“给力”一词最初是作为非正式用语流行于网络。2010年11月10日,一向严肃,坚持高品位、高格调,把专业性与综合性相结合的《人民日报》头版头条,以《江苏,给力“文化强省”》的网络潮词为标题,着实让读者感到意外,也引起了民众的高度关注和热烈讨论。随后,“给力”一词为大小报章的各个版面所青睐,成为新闻标题的“热词”之一。“给力”一词的使用逐步扩展到各类基于文字宣传和语言宣传的主流媒体,在不断使用中又创造性地衍生出多种源于生活的新词义。基于“给力”的“万能”用途,作者就来源、语法性质、语用情况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指出“给力”一词所展现的时代特点,探求其流行的原因。

一、网络潮词“给力”的来源

潮词“给力”,虽火热于网络,但并非网络原创。有关“给力”的源起,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专业人士考证此词源于古代,早已有之,有人则说出自方言,也有人说来自网络配音。

(一)古词溯源

“给力”作为可以独自运用的单纯词而言,的确是新词。但作为动宾结构的词组来说,“给力”由来已久。

最早词形见于北齐魏收所著的《魏书》卷十一《前废帝广陵王纪》:“诏员外谏议大夫、步兵校尉……治礼郎十一官,得俸而不给力”。[1]”、“‘给力’在这里是‘供给力役’之意,是中国古代官府给官员支付薪酬的一种形式”。[1]

“在海南省临高县,过年时,孩子们一起玩耍,若有年长者欺负弱小,大人们会说‘你给力小弟弟了,你就长不大了’!据考证‘给力’在临高话中已使用七百余年”。(《临高县志》1972年P37。)

(二)方言觅迹

有人认为“给力”一词虽流行于网络,但网络并非其原创之地。在我国一些地区,“给力”早已以方言的形式存在着。查“台湾教育部闽南常用词辞典”,可知“给力”是闽南漳州话。“‘给’的漳州读音和‘自给自足’中‘给’的读音,与‘激’、‘革’、‘戟’的漳州本地读音一样为[kik],原读音[kik-làt],意指勤劳、勤快”。[2]“给力”在盐城话中,表示“再使点力气”;“永泰话”则表达“特精神,有力气”;四川话则以贬义出现,多指“打架斗殴,不乖”。

(三)网络助力

可以说,没有互联网的发展,“给力”一词走红的几率是很小的。若不是“给力”一词由网络潮词成功进入新闻媒体,一夜之间为大众网民所熟悉,古代词语和方言词语“给力”鲜为人知。因此无论“给力”一词起源何处,网络都无可争辩的是其走红的助力媒介。

1.初现端倪

“给力”一词最早于2004年4月28日,出现在百度贴吧里。原句为“我就是喜欢这种特别给力,特别能释放的歌,符合我的性格……去创造彩虹”。[3]这里“给力”就是“让人兴奋、美好、绝妙”之意。这是能查证到最早的“给力”在网络的痕迹。之后,“给力”在网络上也偶被使用。2009年12月,几名大学生建立了“雷人给力网”,主张“雷文化,给力生活”。该网站主要关注方方面面“最雷最给力”的资讯。很快,该网的会员达2000多人,“给力”一词便在此圈子中流传开来。

2.日漫配音推波助澜

2010年,中国传媒大学的四名大学生,毕业前夕,为纪念大学四年的多彩生活成立了自娱自乐的动漫“CUCN201配音组”。“他们不按常理出牌,结合国内网络文化的特点,用极富感染力和幽默感的语言征服万千网民”。[4]“我勒个去”、“老湿”、“湿父”、“不给力啊”等夸张搞笑的自创宿舍潮语,迅速流行于网络,许多现已成为流行用语。

“CUCN 201配音组”自发给日本动漫《搞笑漫画日和》做中文配音,其中最有笑点的一集《西游记:旅程的终点》的中文配音版是在2010年5月上传网络的。配音中悟空生气地抱怨道:“老湿,这难道就是日思夜想、历尽苦难要到达的天竺吗,太不给力了啊老湿”,使得点击量频频被刷新,四名大学生纯属自娱自乐的无心之举意外捧红了“给力”、“不给力”等一些网络潮词,尤其深受广大年轻网民的喜爱。这里“不给力”是指离预定目标尚远,而“给力”则理解为有益,给面子。

3.《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后大范围流行

2010年11月10日,《人民日报》头版标题:(《江苏给力“文化强省”》)中“给力”一词的使用使其一夜爆红,开始大范围流行。至此网络词语已经开始多方位地渗透到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这些源自生活富有无限创造力、鲜活、灵动的词语,为中国传统语言带来了新鲜的元素,也向人们昭示着网络不可抵挡的强大传播力量。《人民日报》在新闻标题中采用“给力”一词,体现了传统媒体的开明包容和与时俱进。

4.综艺节目,发扬光大

2010年黑龙江卫视的一档节目《爱笑会议室》中一个小品《007》,因其非常搞笑、无厘头的情节,演员夸张滑稽的表演,网络潮词恰到好处的使用,使得小品中出现的“给力”一词成了中国网民的口头禅,成了中国最火爆的网络用语!

2012年春晚,由蔡明、王宁等表演的小品《天网恢恢》表演之后,著名节目主持人李思思问观众“刚才的小品给力吗?”台下齐呼“给力”。

二、网络潮词“给力”的语法特征

“词语除了意义属性外,自身就是语法功能的实现载体,即词类就是在语言结构中具有相同语法属性的词语的聚合类别”。[5]根据同形替代原则,在现代汉语中,除了“给力”,也有一些与“力”相关的动宾短语,即“动词性语素+力”的词,如“发力、效力、戮力、协力”等。与“给力”意义较为相近的词“助力”也被广泛使用,常理解为“帮助,给予力量”。请对比下面两个报刊标题:

(1)科学发展助力产业转型(《文汇报》2011年11月5日)。

(2)江苏,公推公选给力“阳光权力”(《南京晨报》2010年11月12日)。

不难看出标题(1)和标题(2)中的“助力”和“给力”所表达的意思相近,即便位置互换,也不会改变原意。现代汉语中,也存在一些与“给力”搭配一样的“给+名词性语素”的词,如“给劲”,“给脸”等。例如:(3)这破网络真不给劲,关键时刻又掉线了。(4)五举措给力消费,三年内规模超3.2万亿(《人民日报海外版》2013年8月15日)。

“给力消费”,遵循从小到大的原则,依据层次分析法分析,很明显其句法结构是多层次的。首先动词“给”和名词“力”构成动宾结构,接着“给力”作为一个动词短语跟宾语“消费”搭配构成动宾式,即动词短语带宾语结构。“给力”除了可以用作动词,从其组合关系看,“给力”更多情况下是用作形容词,理解为“牛”,“很带劲”,“酷”,一般用来修饰名词,前面也可以用“很、太、十分”等程度副词来修饰。当“给力”作为形容词时,不同的语境下也有多种含义,概括起来有下列几项:

1.事物或政策制度等效果明显、作用强大

如:(5)想让民众生二孩,配套措施还需更给力(《人民日报》2015年11月10日)。(6)22个示范项目落地,万余名专家走出去——中国农业给力“非洲种植”《人民日报海外版》(2015 年12月7日)。(7)中国多边军事外交给力亚太安全(《人民日报海外版》2013年8月27日)。

2.“尽力、投入”

如:(8)我给力,你快乐,北京平谷区滨河街道滨河社区妇联主席——王月波(《中国妇女网》2013年7月15日)。

3.带劲、令人振奋

如:(9)绥滨农场:机械筑埂真给力(《农民日报》2015年4 月23日)。(10)《奔跑吧兄弟》热播盈佳国际游戏更给力(《菲尚网》2015年4月28日)。以上分析可知“给力”的聚合性结果,即词类。“语言系统中有许多语言单位,性质相同,那么可以互相替换的单位,就可以形成一个同类性质的聚合体,即聚合关系。”[6]因此,依据上述“给力”的组合关系,作者认为,“给力”具有动词、形容词这两种词类性质。

三、“给力”的语用情况

网络流行语大多源自网友对社会事件或事物的态度和心理。“给力”一词,年轻人所用居多。新事物、新现象一经出现,人们便会创造性地通过新词或新意对其赋以全新的表达。年轻人则更倾向于用个性的词汇来表达和描述自己的内心感受。有些词语表达一出现,便迅速博人眼球,吸引大众,在众多喜爱新事物的年轻人中很快流行开来,并在流行中又被赋予新的意义。在当今日益注重创新意识、创新理念不断增强的社会背景下,人们对于语言的选则和使用也趋向于求新求异的心理。新词常常多简洁明了,表意准确,能清晰地体现出各种事物间的微小差异,不仅强化了语言的感染力和表现力,也丰富和增加了选择的余地,使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表达更加五花八门,有滋有味。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作者认为潮词“给力”作为网络新词从网络扩展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说明网络词语新颖、鲜活、简洁、趣味,流传速度惊人,可谓是时代精神的标杆,体现了其明显的时代特征。网络潮词充分体现了社会的活力、民众丰富的内心世界和较强的创新意识。网络语言的形成既有客观的外在原因,也有主观的内在原因。一方面网民看似为了求特、求新、求异,实则却是网民自我意识与主体精神的追寻。

近年来,有关网络新词语的研究也取得各方面的成果。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在网络中,就会有网络新词层出不穷,并使用于社会中,也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网络流行语需要规范并合理正确引导,使其得到良性的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唐嘉弘.中国古代典章制度大辞典[M].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

[2]参考百度百科,给力:http://baibe. baidu.com/view/3803376.htm1 ?wtptt.

[3]郭长荔.贾利芳.范丽莎.浅议“给力”的词汇化[J].时代教育,2014(14).

[4]参考百度,网络新词:http://www.studa.net.

[5]张永言.词汇学简论[M].武汉: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3.

[6]池昌海.现代语言学导论[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

中图分类号:H109.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6)07-0251-02

作者简介:张静,女,淮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职称:讲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猜你喜欢
给力时代特征
时代特征与德育走向——全国德育学术委员会第30届学术年会综述
充分认识品牌时代特征 努力提高品牌创建水平
论合作社会的时代特征、治理模式与制度重建——基于《合作的社会及其治理》的探讨
这些年,上海团代表的“给力”议案
巧用夸张,打造高效数学课堂
肺癌:分子靶向治疗很“给力”
让备课“给力”语文课堂
“五老”精神的内涵实质和时代特征
简析《金瓶梅》的思想及时代特征
岛礁区攻防作战的历史演变及时代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