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永明(四川蓉科强工程管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四川成都610000)
建筑管理中项目管理的重要性
廖永明(四川蓉科强工程管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四川成都610000)
建筑管理中最重要的还是项目管理,包括生产施工过程中的安全、质量、进度、维护、成本等多方面的因素。研究项目管理的重要性,有益于调节工程项目与施工的关系,优化方方面面的影响因素,掌控项目的质量,提升施工效率。有益于在市场的竞争当中保持一定优势,增强本身的管理方面的能力,逐步地完善管理模式,对促进建筑企业的健康地发展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存在问题;研究应用
在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今天,要建立一些现代的企业制度的建筑市场就显得尤为重要。建筑企业的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就显现出来了。依照合同中的规定来实施计划、组织施工及协调控制的质量、成本、工期以及安全等,以达到项目内在的施工运行规律的目的。利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优化项目的施工组合,合理地配置,挖掘出实践过程中施工的工艺、技术;保证工程的施工进度;提升项目管理的水平。项目经理负责制是一种综合且全面的管理办法,形成了进度、质量、费用、安全这四个控制;合同、信息、现场、生产要素四个管理以及一个协调组织的协调内容,明确的责任分工,有益于减少工期,减少工程的投资,降低财务的成本。将项目管理充分运用于建筑工程的管理工作当中去,企业能更快地达到项目的目标,取得更好的效益。
建筑工程的项目管理需得实现控制、协调、管理这三个方面的的考核。所以,就得要依靠项目的责任人,也就是得实行项目经理制,作为一个项目的负责人,其项目经理应对相关的法律法规有很深的了解,擅长项目的相关技术,拥有一定的阅历及施工管理方面的经验与基本知识,对经营建筑项目也有一定经验。项目的经理人选还会直接地影响到工程的建设,同时也关系着整个项目工程的效益。一个企业能否生存主要取决于项目的质量,建筑的项目质量是一个项目的核心。对于一个项目经理质量方面的管理非常重要,控制质量,达到控制成本与进度的目的,对提升项目的社会、经济与环境方面的效益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项目经理制的管理,要求项目的总负责人具有把握全局的能力与思维,有综合的协调能力。在授权的范围内要处理好分配、用人、市场、监督、服务等各方面的机制,保证项目的有效协调,优化资源的配置,规范项目的管理行为,制定出项目管理的核算办法与奖惩制度等。制定出各项经济的技术指标,以确保达到预期项目的管理目标,所以,设置项目经理制对项目的管理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建筑工程的项目生产管理包含机械设备的使用、采购原材料、配备劳动力的资源,支持施工方面的技术以及资金,生产管理具有协调及相互结合的关系,其特征是具备相关性、集合性、目的性及环境适应性,形成工程项目的一个系统化的体系。所以设置项目经理制是一种系统化的管理办法,然而只是对于企业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能否解决的一种途径。实际上而言,建筑企业存在着很多不规范的管理上的问题,建筑企业各项目的生产管理落实不一致的现象,建设的项目投资对资金的利用不合理,生产要素运行多样化,扎堆的问题也无法弄清,施工的现场杂乱无章,管理也没有头绪、运营的混乱、资金的重复使用。资源配备的不合理性主要体现于人力资源管理的临时性,专业资源的人才不足,队伍人员的技能上的参差不齐,无相应的制度、措施以及办法等。项目的法人也普遍都缺乏项目管理方面的系统知识,无法适应现代化建筑的一些需要。设备、材料的管理混乱是因为机械设备都是租赁公司的,设备的保养与维护不够,存在的安全隐患就较多,极易损坏或产生一些安全隐患。伴随着新的技术、工艺、设备以及材料被广泛地应用,所需的施工队不足以满足现代化施工的需求,对安全操作的新规范也没有很好地掌握,造成生产及安全的脱节现象。
工程项目上的管理必须要实现对工期、质量、安全、成本等方面的控制,这些方面主要集中于施工的过程。故此,就有必要对施工的阶段进行整体控制,保证施工过程能够顺利地运行,故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对成本进行合理地调配,在施工阶段使建筑企业能够有效地利用本身的优势,合理地协调资金的投入量,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控制与筹措资金的需求与分配等方面的各项运作,达到合理投资的目的。此外,项目经理还应协调相关部门去了解工程的单价及其它的费用所构成的总价,确定控制工程当中资金流动的范围,能够大致地判断出市场的行情,最大程度上保证流动资金的各项运作,在进行施工的全过程当中获取更大的收益。施工的过程当中要建立安全质量方面的管理,就必须要以培训与教育为主,以人为本,从严管理。制定奖惩分明的制度,强化防范安全事故的工作,实现安全管理。同时还要控制施工的工序当中的每个环节的工程质量,保证工程的质量与设计要求相一致,按照合同标准来确定施工工序的质量。在控制工程进度进行施工之前,制定出一套合理的进度与计划,并以此为参考来对进度的运行进行控制,跟踪并检查工程的进度,分析、调整以及控制,保证工程项目能够按时完成。对照计划的进度与实际的进度,找出施工的问题根源,并及时做出调整。以完成项目进展中对过程的控制,有助于全方位多角度地开展进度与质量。
4.1 对项目经理制下的管理组织结构进行研究
在设置管理项目的运行机构中,施工项目的实施决策者是项目经理,为了迎合市场经济的需求,使工作能够顺利地开展。在管理的组织结构上可以依据职能的要求设立技术、市场、施工、质量安全、设备物资、监管、财务及综合等各部门,各部门要互相协调,职能的范围也不相同,总体要服务于项目的工程,要满足工程的施工需求。主要职责要明确分工,比如市场经营的核算合同部的主要功能是进行预算、成本核算、索赔、施工的组织设计、实施过程的监控、编制施工的进度计划以及计划的统计等方面的工作。施工的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能是要执行项目经理的施工指令,现场的施工要依据合同中的要求,其技术、进度、安全、质量也要符合标准。合理的资源配置、依据工程的计划进行劳动力的调配、组织并协调施工的现场工作。其它部门依据自身的职能,协助项目经理落实实施项目的工程。通过全方面的组织结构,实施与协调项目的管理,从而推进并落实项目管理的责任制度。设置管理的组织结构,对于项目工程中实施管理、控制、协调等三方面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项目经理可以委托各个部门依据自身职能,在所管辖的范围内对建筑的各方业主进行协调、监理及设计等,主要包含对总包和分包方、当地政府的相关部门等各方面的关系,保证工程项目能够顺利地实施。各部门依据本身职能的范围,完善一整套项目管理的责任体系,规范项目的管理行为,明确分工。各部门之间要形成相互制约,既要有联系又要互相监督与约束,有助于各项规章制度的实施,使管理、控制、协调落实到实处,也有助于项目经理制实施的项目管理。
4.2 对资源的配置的合理性进行研究
在实施项目工程的过程中项目经理要控制费用、进度、安全、质量,合理地优化资源的配置,确保四个控制能正常地运行,也是项目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所以,依据施工项目的特征,合理地配置资源,提高工作的效率,进而降低成本。故此,有必要对生产要素的使用计划进行认真地研究,既能够满足施工的过程当中的需求,又能够确保施工的进度。完善分配、用人、服务、监督、市场的机制,其中用人也是考核人才资源的一项,储备善管理、懂技术的高效的人才资源,进而按照能力大小合理地对人才资源进行分配。建立一支懂得法律法规知识、善于经营的人才资源,项目管理要实现合理地采购建筑材料,对资金的收支进行核算,审查合同核算,协调供应商与分包商之间的关系。强化项目的施工过程中的控制与跟踪管理,服务项目的施工,使项目的施工能更加地合理化,质量、进度、费用、安全能合理地运作,实现资源有效配置。
建筑企业的工程项目的管理是保证施工能顺利地运行的一种管理模式,其主要为工程建设服务,贯穿于工程施工的全过程。建筑企业应该以工程的项目管理为主,不断地进行实践与摸索,在实际的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与管理的技能,保证工程的质量与进度,减少工程的成本,提升经济效益。事实证明,建筑工程的项目管理对项目建设的质量、进度以及效益等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及意义,所以,我国的建筑行业要不断地加强其重视的程度,并不断地强化其实际的应用,使项目建设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达到共赢的同时,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各行各业长期、稳定与积极地发展。
[1]张 锋,周于枫.建筑管理中项目管理的重要性探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23):34~35.
[2]蔡明慧.项目管理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分析田.江西建材,2015(9):27~28.
[3]邓维良.关于项目管理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性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5(5):58~59.
F284
A
2095-2066(2016)28-0197-02
2016-9-23
廖永明(1972-),男,工程师,大学本科,主要从事建筑工程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