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涛
改进考核也是减负
○杨涛
当前,一些国企如同小政府,习气还停留在计划经济年代,企业内机构多,牌子多,各层级间的部门设置还要上下对口。每到季度末或者年终,各类检查、考核扎堆铺开,除了企业集中组织的检查、考核、评比项目外,各部门往往也要组织对口检查、考核和评比,检查组、考评组来了一拨又一拨,检查人员送走一批又一批,职工群众看在眼里,烦在心中。
对基层来说,各路神仙都得罪不起,无不打起十二分精神应对,总结会、汇报会、考评会轮番召开,检查、总结、汇报材料满天飞,唯恐接待不周、准备不全导致检查不过关。有时,为达到检查过关或考评取得好成绩,工作汇报东拉西扯,虚假内容东拼西凑,有时还不得不临时抱佛脚,造“亮点”、搞“盆景”、编“数字”,把检查考评搞成了形式主义、面子工程,造成了企业内各级人力、物力、财力浪费。对此,基层干群要求“减负”“减压”的呼声强烈。
诚然,必要的检查、考核和评比有利于促进工作落实,但如果定位不准、方法不当,考核往往会流于形式,甚至走向另一个极端。因此,整合检查资源和考评力量,规范、精简、合并各阶段、年终的各类检查、考核、评比、竞赛项目和活动,不仅是企业自我减负、轻装上阵的自身需求,也为各级、各岗位集中精力抓好安全、生产、经营创造了有利条件。
(本栏责任编辑张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