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晓刚
(江西财经大学 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江西 南昌 330013)
课程制度视角下的我国现代大学制度建设
朱晓刚
(江西财经大学 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江西 南昌 330013)
课程制度视角下的我国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体现了课程实践主体的主体关系与权力博弈的实践效果。课程主体包含了国家、高校、教师与学生,从而体现为课程政策、课程管理、课程开发与课程选修的课程体制和课程价值准则、课程行为规范和课程运行保障的课程机制。当前大学课程实践主体普遍存在越位、缺位和不作为的现实状况,严重地影响着大学教育质量的提升。其原因还是在于课程主体权力博弈失衡、课程制度不畅和课程机制不灵。对于大学课程教学中日益严重的价值虚化、行为失范和运行保障失效的问题,我们要激发大学课程主体的主体能动性,打造和形成利益、价值和理想共同体,尝试走课程配置资源模式,突出课程标准建设。
现代大学制度;课程主体;课程体制;课程机制
当前高等教育发展所面临的一项崭新任务就是“超越增长,使得高等教育不仅更大而且更好”[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提出要“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是新时期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制度保障。但是,新时期如何进行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我们在理论上仍未做出充分的准备。现有研究表明,我们还没有就高等教育质量这一时代主题与建设现代大学制度之间做出理论上的阐明,建设我国现代大学制度既缺乏成熟的理论指导,又缺乏实践检验的准则。
中世纪大学被普遍地认为是现代大学制度的源点,它所创造的普适性的结构和规范被我们沿用至今,这一切在大学课程中得到了全面的展现。12至13世纪,法国和意大利出现了两种大学原型,即提供神学教育的巴黎大学和提供法律教育的博洛尼亚大学。巴黎大学由全体教师掌控,博洛尼亚大学由学生掌控。这两所大学形成最初的大学治理体系是由教师或学生投票决定每天的日常事务,组织行政领导队伍,设置课程及聘任教师[2]55。从中分析我们不难得出大学的原型是包含在大学课程之中的。课程实施是每天最重要的日常事务,组织行政领导队伍最核心的工作是从事课程管理,聘任教师反映了课程开发与课程评价的要求。
中世纪之后逐渐衰落的大学(其本质是大学课程的保守与老化),在19世纪德国的大学改革中重新焕发了青春与活力。洪堡(Wilhelm von Humboldt)提出了探究高深知识,将研究与教学相结合在以学科为基础的单一科目上的教授这一理念[2]56。从中不难得出,现代大学制度的精髓就是如何从制度上更好地保证教师与课程的完美结合。这也进一步使得大学课程的内涵更为明晰。大学课程的基本要素包括学科、经验与问题[3]。学科知识反映了师生的知识基础与专业领域,个体经验反映了师生的生活阅历与价值观念,问题(研究课题)反映了师生对前沿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创新意识。这也充分地论证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是大学课程的内生要求。
德国大学模式被世界各地仿效,这其中也包括了美国的众多大学。然而在德国,高深知识的专门化以及随之而来的偏狭使得德国大学开始衰落。以“康奈尔计划”和“威斯康星思想”而具有时代意义的美国大学改革开始显现活力。康奈尔大学提出了“适用于所有目标”的课程计划,开发了从旅游管理到数理逻辑的上万门课程。所有课程向所有的学生开放,所有课程一律平等。威斯康星大学提出了大学要为社会服务及其基本途径:传播知识、提供信息、推广技术、专家服务、学校社区联动。整个威斯康星州都是威斯康星大学。可见,现代大学制度的思想演进和历史演变都是通过对课程宽度和广度的提升来实现的。今天,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MOOC的兴起和传播逐渐显现了大学全球化发展的态势,从而可以看出课程作为现代大学制度逻辑起点的本质与功用。
在对现代大学制度的认识中,学者们普遍强调现代大学制度的理念层面和实践策略层面。在理念层面,他们主张把自中世纪大学以来西方大学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大学自治、学术自由、教授治校”体制以及“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服务社会”的职能看作为现代大学制度的理念源泉[4]。在实践策略层面,他们则主张要处理好国家层面的制度安排和大学层面的内部治理结构间的关系[5]。有学者研究指出,现代大学制度作为高等教育研究的一个热点,虽存在着研究范式多样、注重实践运用、学科边界模糊的特点,但却缺乏交流和辩论,虽都是致力于解决现实问题,但对问题本身和问题的根源却缺乏共识[6]。这种理论现状也必然地导致了当前建设我国现代大学制度实践中的躁动与无力。最能体现按照高等教育规律办学的战略管理手段,在高等教育规模大扩张时期一度倍受青睐,但是在当高校普遍地从“做大”转向“做强”的内涵建设后却处于一种尴尬现状,少了早些时期的神奇功效与力量。
可见,在我国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艰难征程中,高等教育领域惯有的理论与实践“两张皮”现象依然存在,单纯地从理念层面和顶层制度设计层面所勾勒的现代大学制度图式,难以为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与改善提供有力的突破口与切入点。无论是我国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必须服务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还是要通过完善我国大学制度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7],都需要解决我国现代大学制度在理论与实践上的“空心化”问题。课程制度的视角则为我们提供了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的可行性理论架构。
一般来说,课程制度是学校共同遵守的落实课程计划和课程方案,有效促进学校课程开发、课程实施 、课程管理和课程评价的一系列规程和行为准则,是学校实现课程自主更新的机制。课程制度包括国家课程制度和学校课程制度。国家课程制度体现国家意志,具有法律效力和政策效力,规范性、规定性和强制性是其鲜明的特征,其文本形式主要反映为国家教育行政部门颁布的课程纲领、课程计划、课程方案以及相应的课程标准等文件。学校课程制度在国家课程制度规范之下,突出学校自身的办学理念与发展目标,保障学校课程系统运行,其文本形式主要反映为学校课程选择、课程决策、课程开发与课程实施的一系列价值规范和行动规范等文件。大学课程制度是围绕国家、大学、教师和学生主体,关涉大学课程开发、实施、管理和评价的一系列规程和行为准则。它往往要涉及课程理念,学校课程与国家课程的关系,学校课程与教师、学生的关系,是大学进行课程决策、课程开发、课程管理和课程选择的价值规范和行动准则。它进一步可以划分为课程价值准则系统、课程行为规则系统和课程运行保障系统。
把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体现为高等教育质量改善和提高的有效举措,从大学课程制度的视角可以看出,当前我国大学课程实践中普遍存在课程主体权力博弈失衡、课程体制不畅、课程机制不灵的深层问题和课程主体的越位、缺位和不作为的现实状况。
(一) 课程主体权力博弈失衡
从利益相关者立场出发,大学课程所包含的课程主体有国家、学校、教师和学生。国家层面强调大学课程要为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服务,确保所培养人才的“有用”与“可靠”。从国家层面,我国陆续制定了详尽的专业目录,规范了专业课程内容的深度与广度,强调通过统一教学计划的实施和考核来完成人才培养的任务,并在政府主导的顶层制度设计下,尝试通过各种教育教学项目来引导和推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从大学层面而言,其既要完成国家层面专业目录下的人才培养计划,又要体现学校的层次与特色,以确保在日益激烈的高校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因此,高校既要严格课程管理,改善教学条件,尝试各种创新性人才培养方案,还要在国家层面的各种教学项目下积极地开展对口建设,尽可能去争取更多的资源和荣誉。从教师的层面而言,影响高校教师发展与利益的关键因素决定了高校教师工作的投入度。所以,高校教师在完成学校规定的教育教学任务之外,还要考虑自身发展的需要和自身的现实利益。如是,课程教学更多的是在努力完成规定工作任务的前提下去争取更多的收益,如争取教育教学奖项、开展教育教学项目研究等。从学生的层面而言,一般来说,在能够顺利毕业的前提下,学生总是要考虑眼前和未来的可能收益。如是,学生为获取奖学金而去努力学好每一门课程,为未来多一条出路而去多修一门专业,为考研、考公务员或出国留学去参加各种培训班学习。
可见,长期以来形成的这种基于国家课程制度层面的课程建设,课程主体权力长期失衡的严重后果就是“知识授受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固化和僵化。“千人一面,千校一面”的办学现状是国家层面课程过于强势,挤压和遮蔽了学校层面、教师层面和学生层面课程的必然结果。长期以来受制于学校层面的课程管理模式而导致的教师与学生的课程无意识状态也是一种无奈之举。
(二) 课程体制不畅
政策法规性是国家课程的鲜明特点,课程管理是大学课程的主要特征,课程开发是教师课程的时代主题,课程选修是学生课程的根本制度保障[8]。课程政策、课程管理、课程开发、课程选修构成了大学课程制度的基本内容。课程政策应该是从宏观层面为高校课程管理、教师课程开发、学生课程选修提供制度依据和保障,有时甚至要上升到法律的高度,从而使得高校课程管理有法可依,教师和学生的权益得到保障。课程管理从中观层面是为教师课程开发和学生课程选修服务,保证课程教学的顺利实施。当然,各高校课程建设的最高理念是在大学体系中尽可能处于优先位次,课程管理因此还具有了引导课程建设成效与方向的职能。课程开发和课程选修微观层面是为了保证大学教育教学能够落到实处,以确保大学的品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得以实现。可见,如何满足学生对课程选修的需要,如何保障教师课程开发的权益,如何提高学校课程管理的成效,如何确保大学课程的规范性建设,应该成为我们建设和完善现代大学制度的突破口与切入点。
现实中我国高校课程建设的形势是严峻的。课程选修制度虽然为高校所普遍采用,可选修制度的精义却难以显现。教育资源的短缺使得学生自由选修科目难以保证,“一本书”的教学模式难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师课程开发显现出无意识状态。诚如前文所述大学课程的基本要素包括了学科知识、个人体验与研究项目,而在现有的“知识授受”型教育教学模式下,教师很难做到课程教学与自身体验和科研的顺利结合,并在现有的制度下,人为地割裂了教学与科研二者的关系。课程管理出现了“空心化”趋势。当前高校课程建设中普遍存在一种只见“项目”不见“人”的状况。我们通过严格的纪律要求保证了教育教学实施 “形式化” 的完美运转,但是在教育教学的实践效果上却无能为力。很多教学改革从主管教学的副校长到教务处再到各个学院分管教学的副院长最后落到各个系的系主任身上时就难以推行下去了。其项目进展的实践效果往往就是由系主任带头完成一份实践教学改革方案。方案如何落实?教师的主体队伍是既不会表示反对,也不会加以关注。课程政策往往处于尴尬地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等教育法律法规对高校教育教学都有明确的规范和要求,可是在现实之中却难以得到落实和体现。所以在现实中,教师和学生不知如何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政府与高校也难以做到公开透明地处理每天发生的教育事件。
(三) 课程机制不灵
作为大学课程政策、课程管理、课程开发和课程选择的价值规范和行动准则,当前我国大学课程机制呈现了严重的滞后性特点。大学与政府之间应该建立大学课程价值规范。只要我们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坚持依法办学,政府对大学“统得过多、管得过死”的弊端就不具有了合法性依据。
建立我国现代大学制度最终体现在建立大学的课程价值准则系统、课程行为的规则系统和课程运行保障系统上。但是,当前我国大学课程价值的虚化问题、课程行为规则的失范问题、课程运行保障的失效问题却日益严重,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反思。如,一些教师在“学术自由”名目下无视课程标准,不认真准备讲义,不按教学进度安排教学内容,课程评价也缺乏相应的依据;学校资源配置不合理,学生缺乏高效学习的设施与场所,教师缺乏课后指导学生的办公场所,学生普遍反映的“吃得不好、睡得不好、玩得不好、学得不好”;等等。
建立和完善我国现代大学制度,全面提升高等教育的质量,亟待找到改革的突破口和切入点。新时期大学课程制度的建设与完善,为我们提供了一条可行路径。
(一) 彰显课程主体,激发课程主体的能动性
长期以来,在大一统的国家课程观念下,学科专业知识被独立于课程主体之外,过于强调学科专业知识的制度性与预设性。新时期,这种课程观念在我国高等教育大发展的背景下,与高等教育的多样性发展、多元化特征、市场化需求严重相悖。大学课程实践出现了严重的空泛化问题,人才培养质量难以得到有效保证。要转变这种课程观念,课程主体的能动性需要被激发出来。要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师生课程无意识现状,我们必须加强教师课程开发的力度,强化课程的基本元素建设。大学教师不再是一门门预设的制度性知识的授受“工具”,他们必须要将学科知识与个人体验及课题研究有效地结合起来。如此,国家层面的课程才能注重政策引导,大学层面的课程才能注重管理策略,教师层面的课程才能注重课程开发,学生层面的课程才能注重学习实效。只有激发了课程主体能动性,才能形成好学乐教、教学相长的大学氛围。
(二) 优化资源配置,走向课程配置资源模式
高等教育经费短缺的现状已经成为世界性的难题,从而资源配置的方式成为影响大学教育质量的最根本原因之一。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实验设施、日常运行维护等对于高校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很难有孰重孰轻、厚此薄彼的区分。但我们稍做分析,还是能够看出上述事项的匹配程度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高校是一个松散联合的组织,常常被学者描述为有组织的无政府状态,但也“牵一发而动全身”,任何局部的细微变动都可能影响到全局。不难发现,所有事项都自然地与课程发生关系。学科建设是建立在课程建设的基础上,或者说学科建设本身就是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是教师的平台,或者说引进人才的最终目的是打造课程平台;教学实验设施要满足课程建设的需要;后勤保障、日常运转都要为课程建设服务。如此说来,高校资源配置可以在课程这一名目下得到全面的体现。
(三) 突出标准建设,不断完善课程管理方式
说到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效果,其最终还是要落到一门门具体课程的教育教学上。课程管理就是要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与效果。很多高校大一、大二的学生每学期选课数量普遍地都在七八门以上,有的多达十几门。再加上有些学生还选修有第二专业,一个学期所修课程门数超过十门可能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而国外同类大学的学生每学期选修课程数量一般不会超过五门,但他们的学习强度却往往要高于我国,这可能是国内外大学教育的最大区别与差异。所以,不一样的课程标准可能是影响我们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原因,它也直接导致了我们的课程管理难以取得实质性效果。课程管理管什么?我们很多大学的教务职能部门普遍热衷于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的建设,而对课程标准建设却处于一种粗放式状态。课程标准一般包含四种要素: 一是内容标准,即要体现学科知识、学科规训和学科研究的结合;二是实施标准,即要体现教学进度、课程作业、教学方式等的完整方案与落实;三是评价标准,即建立在形成性评价基础上的总体评价应具有完整的档案记录和解释依据;四是开设标准,即一门课程的开设应该有专门的学科课程委员会进行相关论证,课程开设的申请、审批、修订、更改和取消等应该有合法的程序与规则。
(四) 重塑大学精神,打造基于利益、价值和理想的学术共同体
若要激发大学实践主体的能动性,在大学质量提升中表现出积极的合力,打造基于利益、价值和理想的学术共同体,重塑大学精神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办大学其实就是办一种“氛围”,其强调“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实际上就是一个理想共同体的打造与形成过程。对大学文化的高度认同还需要有具体的学校制度来维护与保障。高校制度如体现一所大学的最高制度大学章程的建立与完善过程就是体现价值共同体的构建与形成过程。高校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主要关涉大学的内部治理),就是大学相关利益者权力博弈达至“平衡”的过程,具体表现为利益共同体的打造与形成过程。所以大学课程制度建设从根本上要体现师生发展的现实需要,要着眼于学校的长远发展,要强调学术共同体的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大学精神不是抽象存在的,它时时反映在校园的点滴事件中,是大学课程的逻辑力量,是现代大学制度的精神向度。
[ 1 ] 史静寰.关注学习过程研究学习性投入[N].中国教育报,2009-〗11-〗24(10).
[ 2 ] 罗纳德·G·艾伦伯格.美国的大学治理[M].沈文钦,张婷姝,杨晓芳,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 3 ] 欧阳文.大学课程的建构性研究[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10.
[ 4 ] 张会杰,杜瑞军,桂庆平,等.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与中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评估分会2011年学术年会综述[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12(1):52-〗57.
[ 5 ] 张应强.把大学作为学术组织来建设与管理[J].中国高等教育,2006(19):16-〗17.
[ 6 ] 高宝立,刘小强.高等教育研究热点分析:两个维度、四项指标——以现代大学制度研究为例[J].教育研究,2008(9):58-〗64.
[ 7 ] 张应强.从完善大学制度来抓高等教育质量[J].大学教育科学,2012(5):34-〗37.
[ 8 ] 朱晓刚.论我国大学课程范式的转变[J]. 高校教育管理,2015,9(3):90-〗95.
(责任编辑 马双双)
Construction of Modern University Syste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rriculum System
ZHUXiaogang
(School of Public Finance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Jiang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Nanchang 330013, China)
Construction of modern university system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curriculum system reflects the practice effects of the curriculum practice subjects′ subjective relationship and power game. The curriculum subjects included the nation, universities, teachers and students, which mirrors the curriculum system for curriculum policy, curriculum management, curriculum development and selection, the curriculum mechanism for value guidelines, curriculum norms and guarantee of curriculum operating. The current university curriculum practice subjects′ widespread offside, absence and inaction realities impede the improvement of the quality of college education severely.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of the underlying causes, it′s derived from the imbalance of the subjects of curriculum, poor curriculum system and ineffective curriculum mechanism.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the aggravating virtual value, anomie behavior and invalid curriculum operating insurance, we should stimulate the initiatives of the subjects of college curriculum as well as build and form interests, values and ideal community and try to take curriculum allocation resource model and highlight the curriculum standard construction.
modern university system; curriculum subjects; curriculum system; curriculum mechanism
2016-〗05-〗03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课题(13YJC880131)
朱晓刚,副教授,教育学博士,从事高等教育管理、大学课程研究。
时间: 2016-〗10-〗29
10.13316/j.cnki.jhem.20161029.009
G642.3
A
1673-8381(2016)06-0046-05
网络出版地址: http://www.cnki.net/kcms/detail/32.1774.G4.20161029.1954.0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