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古筝教学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2016-03-19 14:32
关键词:古筝教学问题对策

丁   洁

(安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安徽 安庆 246133)



高师古筝教学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丁 洁

(安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安徽安庆246133)

摘要:高等师范院校的古筝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学生为通过艺考,急功近利,专业基础薄弱,专业素养较低;教师的教学模式陈旧,教学目标不明,教学内容和手段比较单一;学校的课程安排守旧,基础设施无法满足古筝教学的要求。高师古筝教学必须紧抓培养方案的修订,创新课程设置,完善基础教育设施,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艺术实践机会,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

关键词:古筝教学;问题;对策

DOI:10.13757/j.cnki.cn34-1045/c.2016.03.040

古筝作为近年来最热门的乐器之一,在每年音乐类高考中都占据很大比重。古筝课教学虽然在高师音乐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教学中的三大主体——学生、教师、学校均存在问题,严重影响了古筝人才的培养,亟待修订培养方案,创新课程设置,完善教育设施,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艺术实践机会。

就学生而言,专业基础薄弱是普遍现象。以某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为例,每年招收的150人中古筝专业学生在20人以上,包括古筝主项及副项两类。主项的学生大多是孩童时期开始学琴,学琴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兴趣爱好,丰富业余生活,增加才艺展示,一开始并未考虑将古筝作为专业学习方向,随着初中或高中的学习压力增大,基本都将古筝束之高阁。副项学生大多在艺考前一年甚至更短的时间内才接触古筝,抱着较强的功利目的突击完成高考应试曲目。这些学生学习古筝的目的动机只是为了通过艺考,弹奏基础不够扎实,基本无暇顾及手型和指法这些基础技能,只是把谱子弹出来。再者,学习缺乏耐心,自身定位不够准确。为了在艺考中取得较高分数,大部分学生在基础没有打牢的情况下演奏了超出自身能力范围的作品,如《云裳诉》、《溟山》、《西域随想》等当前热门的高考乐曲。古筝的学习应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不可一蹴而就,不是花一年或几年集中来练习某首作品就能达到相应的演奏水准的。与专业音乐学院的学生相比,高等师范院校的古筝专业学生专业基础稍有不足。

就古筝教学而言,普遍存在的问题有:一是教学目标混淆,仍然沿袭专门音乐院校培养“高、精、尖”人才的上课模式,不符合学校培养综合性人才的目标和教师少教学资源匮乏的现状,也不适应社会需求,社会并不需要那么多演奏家。实际上,高师院校的音乐教学应是“普及化”而不是“专业化”。二是教学模式陈旧,仍然采取以教师为主体的讲授法,流水线式的批量化教育学生,忽视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在古筝学习初期,对手型和指法等基本功确实有统一的要求,但后期的学习需要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进而发挥出自身的艺术个性,而不是大家都弹得一模一样。在课程安排上有一对二和一对四两种方式,虽然人数较少教师能够更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总体情况,但固定人员上课会让学生缺乏学习热情,无法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如果能以举办公开课或者更多地观摩其他同学弹奏的方式来激励学生,将会在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助互动,最大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三是教学内容单一。教师在教学中过多关注学生的演奏技术,忽略了综合艺术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花费大量时间去练习演奏技术,反而对作品的艺术内涵和乐器的艺术魅力了解甚少。同时教学内容相对单一,在曲目的选择和结构的编排上,没有能够加强学生的文化内涵,扩展学生的艺术视野。四是教学手段单一。学校无法像专门音乐学院一样在教学琴房内提供电脑等多媒体设施,教师教学内容过于抽象,不便于学生理解、吸收。五是琴房数量不足。高校扩招导致学生数量大幅增加,古筝专业学生也急剧增加,原有的教学设施不足以满足学生学习、练习的需要。六是艺术实践及教学实践机会较少。师范院校缺少专门音乐学院的艺术氛围,演出、比赛等相对较少,学生上台表演实践的机会也偏少。师范院校培养的学生以后主要是社会教育工作者,教学能力也是师范类学生的必备技能,但是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少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

如前述,高等师范院校中古筝专业的学生中,多数在进入大学学习前,学习古筝的目的只是为了通过艺术高考,学琴的过程急于求成,弹奏基础打得并不扎实,学生的整体能力有待加强,实际的教学过程需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其一,基础技术的积累和提升。古筝作品的演奏离不开各项基础技术的支撑,可以说基础技术是古筝学习的根基,没有一定基础技术积累,高难度作品将无法弹奏出来。学生必须重视基本技术,克服耐心不足的困难,对左右手各项指法进行反复练习,采用正确的演奏姿势和触弦方法,循序渐进,为后期深入的学习做好准备。

其二,文化素养的提升。古筝是一件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乐器,无论是欣赏、创作还是演奏古筝作品都需要良好文化素养做支撑,文化素养直接影响学生对古筝作品内容、风格和各种表现要素进行分析的能力。学习古筝作品仅把它弹奏出来是不够的,需要准确认知它的创作背景、主要内容和音乐思想。每一首古筝作品都是作曲家情感表达的产物,只有具备一定文化素养才能对作品有更为深刻、透彻的理解。理解得越透彻,弹奏得越富有感染力,个人的气质和修养在演奏时也能更好地展现出来。所以,古筝学生需要广泛阅读各类历史、文学、音乐理论书籍以扩大自身的文化视野。只有在深厚的文化氛围中得到熏陶和提高,才能正确理解音乐作品的内容、风格,才能更好地把握作品的内涵和韵味,最终完美展现其音乐形象,享受古筝弹奏的乐趣。

其三,集体意识的提升。由于高等师范院校的古筝教学是采用小课教学的传统方式,学生在上课时无法交流,而课后又没有机会一起练习,这种情况下集体意识的培养就尤为重要。集体意识的提升对自身能力的提高有很大帮助,大家交流得越多,在集体表演时心态更加平和,也会更有默契,否则会无所适从,无法配合。

其四,学习心态的调整。当今大学生生活在社会飞速发展的“快节奏”时代,受整个大环境的影响,学生学习易急、易躁。虽然很多人会用“上手快”来形容古筝的学习,但弹好古筝并不能一蹴而就,无法“速成”,需要有一个长达数年的学习积累过程。一些学生通过短时间的集训虽然弹了八九级的作品,但这不代表已经有了相应的水平,因为她们还并不具备相应的手指技法和音乐内涵。学生需要摆正学习心态,服从授课老师的教学安排,遵循循序渐进的基本法则,而不是盲目地觉得弹得作品越难越有水平。

其五,重视相关专业理论知识的积累和学习。对于高师院校古筝专业的学生来说,除了学习古筝还要学习其他音乐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如乐理、视唱练耳、和声、曲式、中西方音乐史、艺术概论等,这些专业理论知识之间互相联系、互相渗透。古筝作品的完美展现离不开演奏者对音准、节奏、调试、调性的把握。笔者接触过一些不重视乐理和练耳学习的学生,她们演奏起来非常困难,不是弹错节奏便是按不准音,将音乐作品弹得支离破碎,毫无美感。因此,只有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才能更好去演绎作品,进行更为完善的演奏。

教师作为艺术传播和继承的载体,在教学中占据主导地位,教师教学的合理性和规范性直接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学中需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其一,教学模式多样化。现在师范院校大多采取传统的讲授法进行教学,虽然学生在课堂上能获得大量知识,但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性。教师要适时运用示范性、启发式的古筝教学法,将知识用肢体和语言结合起来去讲授和引导,这样学生能更为直观地了解到抽象的古筝艺术。同时情境教学法也很重要,可以将学生置入具体的情境下,让她们有充分地体验和感受,产生心灵的共鸣,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作品创造背景和内容,加强乐感,并激发创作欲望。除此之外,在艺术学科中,采风占据重要地位。古筝教师应适当组织学生进行采风,拓展思维开阔眼界,使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古筝音乐。艺术来源于生活,多了解我国民风民俗对学生知识内涵的积累和古筝演奏有一定帮助。

其二,教学手段多样化。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科技的飞速发展,教师可以将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相结合,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辅助教学。在授课时,教师运用多媒体不仅可以将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更加丰富、生动,还能将古筝作品所描述的场景通过文字、图片、音乐展现出来。这种教学手段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内心感知,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同时也加深了印象,帮助她们更好地了解古筝音乐。此外,可积极引进国外或校外的一些先进教学模式,比如开发在线课程MOOC,让学生加强与他人的互动和共享资源,并且放开教学时间和教学环境的限制。

其三,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和文化素养的培养。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在初学阶段,学生对古筝肯定充满兴趣,但随着学习深入,难点增多,练习重复使学生耐心不足,开始进入“疲惫期”,甚至出现厌烦的思想。这时教师就要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去欣赏优秀的古筝作品和优秀演奏家音乐会,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当然,学习古筝作品不仅是学怎么弹,还要去了解其承载的丰富文化底蕴。只有对作品创作背景、主要内容和思想情感有一定的领悟和理解,才能更准确地把握古筝作品乃至古筝乐器的艺术韵味。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累积有助于提升演奏者的艺术感染力,最终创造出人琴合一的艺术境界。

其四,因材施教。每一位古筝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她们的音乐天赋、基本素质、生活阅历、学习环境和认知水平都不一样,这种不可避免的差异性导致了她们弹奏水平和弹奏基础的不同。教师必须正视和重视这种差异化,对每个学生因材施教,实行个性化教学。对于演奏水平较高、基础较扎实的学生,教师要积极引导她们发挥内在潜能,帮助其挖掘自身的感受性和洞察力,即培养“艺术心”。对于基础较薄弱的学生,教师要更加耐心地指导,多关心多鼓励,帮助她们建立起足够的自信心和学习热情。不同的学生对古筝艺术的理解感受和喜好也不同,有的学生偏爱传统风格的乐曲,教师可以引导她们阅读各流派的文献资料,欣赏各流派的演奏视频,甚至带领学生到各传统古筝流派所在地进行采风。有的学生喜欢现代风格的乐曲,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去听优秀演奏家的新作品音乐会,如中央音乐学院李萌教授打造的筝类演奏剧场《人生几何》。总之,教师要因材施教,选择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让每个学生都能走好、走稳古筝学习之路。

其五,教师课前准备和自身水平的提升。教师作为教学的主体要发挥出自身的示范作用。比如上课之前积极备课,精心设置好当堂课程内容,把握教学进度和要求。要想培养出具备高水平演奏技能和善巧兼备“艺术心”的学生,教师不仅拥有精湛的专业技艺,还要有较高的文化艺术修养以及坚定的信念和强烈的责任感。教师不能甘于现状,要与时俱进,时刻关注古筝领域的动态,积极参加各类古筝讲座和教学交流,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能力,以适应新时期的高等师范院校古筝教学。

学校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学校应当根据教学培养方案,教学目标等灵活设置古筝教学课程,改变陈旧的教学模式,守旧的课程设置,并为教学提供足够的教学场地和配套设施。

首先,课程设置灵活化。为了突出师范院校的特点,学校应当根据教学培养方案的需要,在教学上避免沿袭专门音乐学院个别课的教学模式,而应当将课程设置成个别课与小组课、集体课、多媒体课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四种模式结合在一起,互相补充。个别课即常说的“一对一”,能有针对性地解决每个人技术难点,让学生将难点逐一解决。小组课是把程度差不多的学生整合在一起进行授课,能避免教学中的重复和浪费,同时又有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集体课则是把古筝专业的学生组织起来一起上课,往往用来学习合奏、重奏作品。集体课的教学不仅能让学生学到各项专业技术,加强相互交流,同时还让学生掌握最佳的古筝学习方式,更重要的是锻炼了她们的集体协作能力,培养集体意识,有助于今后更好地融入集体和社会。多媒体课属多元化教学模式,是信息技术对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大助力。

其次,提供充足的琴房。扩招导致学生数量大幅增加,这对地方师范院校的教学设施形成了较大冲击,以某师范大学为例,四个年级学习古筝的人数在一百人左右,但学生琴房数为84个,其中钢琴琴房61个,留给古筝学生仅有23个。严重短缺的琴房会对学生的练习效果造成直接影响,学生只能选择缩短练习时间或几人同时练习来克服场地的不足,但缩短练习时间将导致作业无法保质保量完成,几人同时练习又使大家互相干扰,无法听到自己的弹奏效果。

再次,艺术实践机会。师范院校与专门音乐学院相比实践机会较少,有的学校古筝学生在四年的大学生活中,除了大二下学期的班级音乐会和每年5月的艺术周“器乐专场”有机会上台表演外,其他时间都是在琴房埋头练习,这种实践机会的缺乏导致学生上课或上台发挥的稳定性不够。学校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艺术实践机会,比如举办观摩会、演奏会等,以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集体协作能力,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最后,教学探索和实践机会。高师院校音乐专业是以培养音乐教育工作者为目标的,学校应为学生多创造教学实践机会,比如鼓励大三、大四的学生或专业水平较突出的学生对大一新生或专业程度较低的学生进行辅导教学,教师旁听,并在课后对学生的讲课进行点评,突出优点,改正缺点,在教学实践中让学生成长。

古筝有着“东方钢琴”之美称,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及千变万化的音色让它受到广大音乐爱好者的追捧。随着艺术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古筝教学已经成为高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学校毕业的学生,大部分都将从事古筝基础教学工作,可以说直接担负着古筝艺术传播和传承的重任。怎样培养出合格的接班人,是当前高师院校古筝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需受到学生、教师和学校三方面的重视。学生应清醒地意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提升自我音乐素养和文化素养,夯实基础,提高个人技术能力,积极参与艺术实践及教学实践,增强自信心,为今后步入社会打好坚实的基础。每一个参与高师古筝教育的一线教师,都肩负着古筝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的重任,在工作中也需不断地提升自我,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师范学校在古筝教学过程中至关重要,需紧抓培养方案,创新课程设置,完善基础教育设施,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艺术实践机会。只有不断改革和创新,努力探索古筝演奏和教学的规律,高师古筝教学才能在师范院校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培养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的古筝教学、演奏和研究人才。

责任编校:徐希军

The Current Situation,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Guzheng Teaching at Teachers Colleges

DING Jie

(School of Music, Anqing Normal University, Aning 246133, Anhui, China)

Abstract:Problems exist in the teaching of Guzheng at teachers colleges. Some students with weak artistic foundation and professional quality are eager for quick success in the art examination. Some teachers still adopt outmoded teaching approaches with unclear teaching aims and single teaching contents and methods. Some schools, with insufficient teaching equipment and outdated curriculum, are unable to satisfy the teaching needs. It is necessary to revise the talent cultivation plan, innovate the curriculum, improve the facilities, offer students more practice opportunities and adapt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new era.

Key words:Guzheng teaching; problems; countermeasures

收稿日期:2016-03-22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地方戏传承的民俗学研究”(14BB019)。

作者简介:丁洁,女,湖南醴陵人,安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师。

中图分类号:J632.32-4;G6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730(2016)03-0165-04

网络出版时间:2016-06-23 16:44网络出版地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34.1045.C.20160623.1644.040.html

猜你喜欢
古筝教学问题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探析高校古筝教学的创新与有效性提升对策
探析高校古筝教学的创新与有效性提升对策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