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超 周莹
(1、上海电力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上海 200090 2、上海电力学院 教务处,上海 200090)
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务员队伍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以上海电力学院为例
储超1周莹2
(1、上海电力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上海 2000902、上海电力学院 教务处,上海 200090)
摘要:由办学背景可以看出,应用型本科院校更需要一支高水平的教务员队伍。文章以上海电力学院为个案,从教务员队伍的现状分析入手,探讨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务员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及实践探索。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教务员;队伍建设
自上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有一大批亟待解决生存与发展问题的由专科升格为本科层次的高等院校。这类新升格院校从高等教育大众化及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出发,同时也为了与“研究型”大学和传统的“学术型”普通本科院校进行错位竞争,他们把办学方向定位于培养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提出大力培养应用型人才,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应用型本科教育应运而生,应用型本科教育就是在本科教育层次,培养经济社会发展中需要的中、高级应用型人才的高等教育。大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已由单一的校级层面的教务处直接管理发展为二级管理,即学校层面与二级院、系层面的共同管理。这种管理归口上的转变给教务管理工作带来很多新的问题,同时给二级学院的教务员工作带来了不少新的挑战。因此,如何建设教务员队伍,如何提升教务员素养及能力是当前各应用型本科院校面临的共同问题。
以上海电力学院为例,学校创建于1951年,历经了上海电业学校、上海动力学校、上海电力学校、上海电力专科学校的发展演变,1985年3月更名为上海电力学院。该校是中央与上海市共建、以上海市管理为主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新时期,学校以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电气工程专业)建设为依托,积极探索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思路与模式。学校建成了1个上海市“应用型本科”专业和1个“中本贯通”专业试点项目。学校以实践创新能力提升工程为依托,以推进卓越工程师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实验基地建设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体系建设为契机,继续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培养基础理论扎实、实践创新能力强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在学校不断发展壮大的历程中,于2000年左右合并一所中专学校,在扩展校区的同时接收部分兼并学校的教职员工,其中有部分人员是纳入教务员队伍中。同时,现阶段,上海电力学院又积极探索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思路与模式。在此背景下,如何开展教务员队伍建设是上海电力学院现阶段亟待解决的难题。
作者认为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务员队伍普遍存在专业化、职业化程度不高和岗位人员流动性大、队伍不稳定的特点。这些问题也已严重影响到学校实现培养目标和干扰高校日常教学管理工作的开展。造成这一现象有以下原因:
(一)教务员队伍结构不够合理
据调查,高校从事教务管理的人员主要来自四个方面:一是本校毕业留校的学生。通常情况下,高校每年会留下本校较优秀的本科或硕士生从事教学管理工作。二是随调的家属,高校为了解决高层次引进人才的后顾之忧而将其家属安排到教务管理的岗位上。三是转岗人员,例如上海电力学院,在2000年合并一所中专院校,在接收的新职员中不少纳入到教务员队伍中来。四是新引进的高学历人才。根据岗位人员来源可以看出以下特点:(1)参差不齐的学历层次,留校生及新招聘人员,最终学历能达到本科或硕士研究生学历,随调家属及转岗人员的最终学历在大专或成人本科(2)专业结构不够合理,留校生、随调的家属、转岗人员中的大部分人员的专业背景较丰富,很少是教育或者管理专业出身,甚至在从事教务员工作之前都未曾在教育行业工作过。(3)年龄结构不够合理,留校生及新招聘的硕士年龄相近,较年轻;随调家属及转岗人员年龄偏大,中坚力量较弱。
(二)教务员工作繁琐且不被重视
众所周知,现阶段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高校规模和在校生数都在不断扩大。同时高校由于学制、培养目标多样化及师资结构不合理等原因,这些都让现阶段的教学管理工作量和难度较之以前有很大程度的提高。教学工作范围也随之扩大,教务员既要做好专业教学计划的制定、修订;排课选课;师资、教材配备、教材征订;学生考勤统计;为教师办理停课、调课和补课手续;教室借调、申请等日常教学管理工作,又要做好考务及成绩管理工作;教学研究管理工作;教学实践管理工作;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工作;学籍、毕业、学位等原始认定与管理工作等。有时还要兼职承担许多行政事务以及完成院系安排的其他各项工作。教务管理工作具有无序性特点,琐碎和繁杂,涉及学院、教师和学生的方方面面。
教务员从事的教务管理工作即基层也重要,但是在一些人眼里,甚至是一些领导眼里,教务管理工作学问不深,谁都能做。教务员从事的工作是简单、重复性劳动,没有创造性,他们只是被动的执行者。正因为对教务管理工作认识上的轻视,导致劳动得不到认可与尊重,同时直接导致了政策的失衡,制约了教务管理队伍素质的提高。
(三)教务员工作待遇偏低,没有发展空间
现阶段,从待遇上看,大多数高校中的教务员与一线教师、科研人员相比,前者的职业发展空间小,晋升困难,职业前景黯淡,收入也一直处于较低水平。现在很多高校已实施绩效工资,高校教务员也没有相应的科研收入和代课费作为补充,年终考核有行政职务的走行政档,没有行政职务的都是同职称同档级,没有业绩上的考核和档次之分,收入及考核结果均与个人期望相差较大,形成强烈的心理落差。同时作为行政编制的高校教务员很难通过自身的努力走上更高级别行政岗位。这些限制都让教务员队伍中的有志青年感到无助与前景渺茫,同时也造成教务管理队伍的不稳定。这些都给高校教学管理工作水平、教学改革甚至人才培养质量带来了负面影响。
(四)教务员职业容易倦怠
教务管理工作具有连续性与细碎的特点,每学年每学期周而复始地开展各项日常教学活动,很难有十分显赫的成就。工作得不到认可,学校对教务管理队伍的建设也尚未形成长远的发展规划,缺乏必要的激励机制,与其他岗位人员相比,福利待遇偏低,评聘职称和晋升职务存在明显的限制,长期以往会使教务人员产生厌烦心理。
上海电力学院作为一所有60多年建校历史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学校发展历程中,经历了专科升本科,发展行业特色及确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在教务员队伍建设工作上也曾面临过上述问题和瓶颈。这都给教务员队伍的稳定性、专业化和职业化均带来不利的影响。学校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积极探索教务员队伍建设路径,并初步取得一定成效,现将在教务员队伍建设方面的探索与实践活动总结如下:
(一)建立健全政策法规,提供制度保障
不少高校由于缺乏制定激励教务员工作热情,保障教务员职业发展的政策制度,从而打击了教务员工作热情,影响了教务管理工作的效率及质量水平。
上海电力学院为了保证教务员队伍的稳定性和教务管理工作的连续性,在人事政策上给予专职教务员可以评聘专业技术职务岗位的激励政策。同时学校于2015年12月修订了《上海电力学院教务员管理条例》,新条例在教务员聘任、培养和津贴待遇提升激励等方面均制定了有利政策。例如:新条例提高了新聘任教务员的任职资格:“必须具备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年龄原则上控制在40周岁以下”;提高了聘任要求:“经过教务处或研究生处组织的业务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上海电力学院通过完善政策法规,为提升教务员工作积极性,优化教务员队伍结构提供制度保障。
(二)完善培训制度,提高专业化管理水平
提高教学管理效率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便是完善教务员培训制度。首先,高校需定期举行教务员工作会议,搭建上下级工作沟通平台,加深教务员间的交流。二是开展专题培训研讨会,促进相互学习和借鉴先进的管理经验,提升教务员队伍专业化的水平。三是要鼓励教务管理人员结合自身工作,申报教学研究课题。教务员可以在实践中增强理论知识,在理论知识学习与提高的过程中,又指导了实践工作。
上海电力学院在每个学期的期初、期中和期末都会固定召开教务员工作会议,就现阶段的教务管理工作进行总结,下阶段将要开展的工作进行梳理与布置。同时,学校会根据教学管理实际需要,开展专题培训研讨会,为提升教务员业务水平提供学习和交流的平台。例如,学校会定期进行计算机操作和教学管理软件的培训,使其掌握信息管理、系统管理等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手段;邀请有关方面专家为教务管理人员开展讲座,拓宽其知识面,使其成为全面型的管理人才。此外,学校在新修订的《上海电力学院教务员管理条例》中也明确鼓励教务员进行教学管理改革项目的申报和研究。
(三)健全教务员考核机制,激发工作热情
高校应实行严格的岗位责任制,明确教务管理人员的职责、权利及义务,做到职责分明,权责对等,实行按岗取酬与按劳取酬、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相结合的奖惩制度,从而从根本上提高教务管理人员的积极性,牢牢地保持教务管理队伍的稳定性。
上海电力学院在新修订的《上海电力学院教务员管理条例》中,明确了教务员工作职责、业务考核办法以及教务员的培养和津贴待遇提升激励的具体办法。新条例规定业务考核方式由自我评议、所属部门评议、教务处评议及校级评定相结合,评议内容主要从思想状况、岗位职责、实际表现和工作效果四方面进行。对工作表现突出者予以奖励,对工作不负责任或业务考核不合格者,可以暂缓或不予晋级、晋职,减发或不发岗位津贴,视情节等实际情况可以转岗或不再聘任。同时新规定对教务员的培养和津贴待遇提升有具体的激励办法,除了学校每年对教务员进行业务培训,专职教务员可以评聘专业技术职务岗位的规定外,对符合学校有关文件规定的教务员经必要的考察程序可按一定比例提升津贴待遇予以激励。津贴待遇提升享受副科级的教务员须在教务岗位工作连续满三年及以上。津贴待遇提升享受正科级的教务员须在教务岗位上工作连续满六年,且在第一次津贴待遇提升已满三年及以上。
上海电力学院通过建立健全政策,完善培训制度及健全教务员考核机制的举措,很大程度上激发了教务员的工作积极性,优化了教务员队伍结构,为建设一支专业化程度高的教务员队伍打下坚实的基础。
专业化程度高的教务员队伍能对教学质量产生积极作用;相反,专业化程度低的教务员队伍也会对人才培养质量、教学改革等造成一定阻力。然而,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一支专业化、职业化的教务员队伍并非一触而就,教务管理工作者需要不断通过学习,完善自我,提升自我;同时高校也应当为教务员的素质和能力的提高,专业化教务员队伍的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参考文献
[1]石金叶.创新教育视角下的教务员队伍建设——以华南理工大学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5(5).
[2]王婧.高校教务员队伍建设策略探讨[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2).
[3]陈伟华.高校教务员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以韶关学院为例[J].韶关学院学报,2011(2).
[4]上海电力学院.上海电力学院教务员管理条例[EB/OL].http:// jwc.shiep.edu.cn/7c/6b/c219a31851/page.htm.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6)14-0166-02
作者简介:储超(1982-),男,现为上海电力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办公室副主任。周莹(1982-),女,现为上海电力学院教务处教学信息与质量评估科科员。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school background,the applied undergraduate colleges need a high level team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ors.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or's team and explores the effective ways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ors team building with the Shanghai University of Electric Power as a case.
Keywords:applied undergraduate colleges;educational administrators;team buil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