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下如何有效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析

2016-03-19 11:37成燕李金平成都师范学院四川成都611130
高教学刊 2016年13期
关键词:青年学生网络平台思想政治教育

成燕 李金平(成都师范学院,四川 成都 611130)



“互联网+”时代下如何有效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析

成燕李金平
(成都师范学院,四川 成都 611130)

摘要:随着“互联网+”在工、商、农产业领域的不断兴起,其对于教育领域的启示作用也得到的广大教育界人士的关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也应当充分意识到互联网的积极作用。文章首先对“互联网+”时代下青年学生的思想特点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新要求进行了简要阐述,并对如何利用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了粗浅探析,为实现“互联网+高校思政教育”模式的突破创新发展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青年学生

一、“互联网+”时代的提出

“互联网+”就是依靠互联网平台,借助信息通讯技术,将传统行业与互联网进行深度融合,从而推动传统行业的发展,并其为发展提供广阔的网络平台。该模式最早是腾讯集团首席执行官马化腾提出,后由李克强总理在两会期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强调,随着国家及政府对互联网发展重视度的不断强化,使得“互联网+”这一新生名词涌入大众视线,并融入各行各业的发展中,“互联网+服务业”“互联网+工业”“互联网+农业”等跟潮而行,并且收益良多。

二、互联网+时代青年学生思想特点

当代高校青年学生作为引领时代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力军,互联网成为了青年学生展示自己、交流表达、汲取知识的重要平台,随着互联网平台对于青年学生在生活、交际、认知等方面的影响,大学生对于意识形态的思维模式也发生了潜移默化的改变,这同时也推动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改革与发展。

当代青年学生是在网络信息通讯技术建立和不断发展中成长起来的,在思想政治教育及行为的或多或少的会受到互联网及新媒体的影响,其中有消极的方面,同时也有积极的方面,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特点:

(一)社会责任意识薄弱

互联网平台是一个虚拟的载体,在网络上大家之间是不可见的,所以这也衍生了不负责言论、不良信息、禁播视频等的传播。当代青年学生处于这么一个复杂的网络信息平台,对于蜂拥而至的网络信息难以辨别良莠,导致了学生沉迷与网上聊天、网上游戏、网络游戏等行为,而为了满足自己在网络游戏、网络聊天上的成就感,学生们选择隐瞒老师家长,编造谎言,这直接的造成了青年学生的诚信意识的坍塌,社会责任感的淡薄,使得学生存在不同程度上的社会责任信仰迷茫,生活方式得到了不良习惯的侵蚀。

(二)善于独立思考

当代青年学生作为互联网体验端的主力军,其思想活跃、求知欲望旺盛,热衷于吸收鲜活的知识。互联网平台知识更新速度极快,且信息资源可以共享,对于善于独立思考的当代青年学生而言,无疑是为学生们提供了海量信息知识的便捷通道。正是因为学生们能从互联网便捷的获取自己感兴趣的学科知识的基本信息的最新研究前沿,这也为为充分锻炼学生们的理论质疑能力及综合思考的能力创造了机会。对于互联网平台上的含金量极高的网络教育公众平台、在线网络课程、自媒体平台等这些也为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提供了多元的选择。

(三)心理素质较差

教育界人士也纷纷指出,由于网络内容的广泛性、环境的复杂化、功能的多样性,网络的过度使用势必会对青年心理发展带来影响。对于无论是知识还是情感都处于萌芽阶段的当代青年学生,他们的求知欲望旺盛、但是其辨别是非的能力稍差,学生面对新鲜的网络信息不自觉的陷入并越陷越深,这就会造成学生的成绩下降、社会能力的降低,学生大多喜欢独处、情感比较敏感细腻、面对处于快速发展的网络技术、不健全的网络管理、网络安全,学生的心理素质受到了严重影响,交织在现实与虚拟的边缘,青年学生的人格错位、道德失落、自我迷失,这些都间接的对学生们心理素质的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新要求

(一)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新环境要以坚持宣传思想政治文化、坚持主旋律、建设高水平高素质的高等院校为主方向。高校思想政治网络教育环境教学应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利用好互联网的舆论传播作用,深入探索研究移动互联网的传播特点,制定适宜的宣传战略,将校园移动网络平台升华为思想政治教育舆论宣传的主要传播媒介。当然,优良的政治教育环境不仅需要学校及教师的有利监管,还需要学生的积极配合。

(二)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秉承以人为出发点的以人为本理念,它既是一种主观理念,作为社会发展的主体要素,又是一种思维方式,作为衡量人性发展客观性的标尺。对于青年学生而言,他们成长于新时代,不喜欢被别人灌输说教,主观意识很强,具有崇尚的发展追求。思想政治教育课的网络平台恰巧能很好的为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提供开放共享的教学资源,坚持以学生为教学主体,这既可以充分激发青年学生的创新精神,又可以确保学生思想的发展和水平的提高。

(三)明确思想政治教育主体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是学生,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首要是确立学生为主体的方针,真正以学生为中心,将就教学特点与学生所长有效结合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率的核心内容。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能较好的满足学生对于物质文化需求及精神文化的需求;能满足学生对于教材体系及教学资源的极大需求;能满足学生思想观念的形成及发展状态的基本需求。所以,真正以学生为主体,真正了解学生所思所想是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方法。

四、如何有效利用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升华网络教育,培养网络道德自律意识

青年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基本思想是在引导青年学生树立网络道德意识的同时要求青年学生遵守网络道德规范并讲求网络道德礼仪。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捍卫青年学生道德意识的标杆帮助青年学生树立良好的网路道德标准。基于互联网平台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更是在小到网络交往,大到国家信息安全,更是以更严格更标准的方式约束青年学生的网络道德,在更高水平上升华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教育。基于网络平台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对多元的信息加以选择及接受调控的基准下,对青年学生的自律精神、网络道德素质进行了培养和升华;对青年学生的网络信息文化的鉴赏辨别能力进行了有效挖掘,在提高学生使用网络的水平的同时,达到高效有利的使用网络信息知识;对青年学生的网络心理素质进行了人格化培养。

(二)坚持以学为本的个性化自主学习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教师扮演着照本宣科的讲习理论知识的角色,这既无法充分调动青年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一大难题。怎样教好上好思想政治教育课,怎样在充分的考量了青年学生的接受程度的基础上用思想理论武装青年学生,怎样帮助青年学生树立爱国的情怀,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都是思政课考核的重点。基于互联网平台的思想政治教育课能充分将无生命的理论教材活灵活现的带动起来,理论知识通过与丰富精彩的网络媒介相结合,不仅吸引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更是在很大水平的提高了青年学生思想政治知识的吸收率。另外,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知识的丰富性和共享性,更是在以学为主的个性化自主学习方面给予了学生鼓励和支持。

(三)借助网络平台共享优质课程资源

基于互联网平台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在很大程度上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课进行了改革。学生不仅可以随时随地的通过视频、音频、图片、博客、论坛等互联网新媒体形式进行思想政治知识的学习和交流,在完成了理论基础知识学习的同时,达到了自己见解的抒发,这样既使老师省略了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强调及课外知识拓展,也在更大水平上方便学生查阅相关资料,而青年学生也会更乐于接受这种人性化的互助讨论式新型开放式课堂。借助网络平台的思想政治教育课既在共享优质课程资源的基础上丰富了青年学生的视野,促进了师生沟通,提高了教学效率,又在充分调动青年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同时激发了青年学生的创新意识,为青年学生表达自己观点、展示个人风采提供了舞台。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使得课程结构与教学体系及教学资源最大化的达到了辩证统一。

(四)创新科学性与思想性完美结合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基于网路平台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在丰富了教学资源的基础上,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和思想性的完美结合。互联网多元化的价值观及意识形态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引导青年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使得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课既满足了教学新颖、趣味十足等一些特点,也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随时随地、想学就学的教学思想、当然思想政治教育课的主要阵地还是教学课堂,网络平台教学是在课堂时间不够的前提下、建立的自主研习、交流平台。针对高校青年学生,通过构建网络教学平台这一教学活动优化工具,将师生之间更多的精力转战于科学性、思想性辅助学生学习理论知识、自由安排时间、自主选择强度的个性化思想政治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在更高程度上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五、结束语

在互联网+大背景下,积极响应国家“互联网+”新模式的号召,将互联网与思想政治教育课进行完美链接,紧抓“互联网+高校思政教育”的发展机遇,树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新环境,将互联网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完美结合,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新契机。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教学领域的时代所需、大势所趋,这既使得思想政治课“活”了起来,也在解决思想政治教育“上课难、难上课”这一难题的基础上达到了思政课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季海菊.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

[2]黄晓黎.新媒体环境下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

[3]徐曼.“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4.

李金平(1983,10-),男,四川洪雅,成都师范学院,硕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6)13-0215-02

作者简介:成燕(1974,06-),男,重庆忠县,成都师范学院,硕士,副研究员,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Abstract:With the"Internet plus"in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agricultural industry continues to rise,the implications for the field of education has been the attention of educators.The develop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be fully aware of the positive role of the Internet.Firstly,the paper briefly introduc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deological young students under the age of Internet plus,and the new challenges faced by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and discusseshow to use the network to carry out the work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providing new ideas for the realization of"Internet plus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mode of innovation development.

Keywords:"Internet+";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network platform;young students

猜你喜欢
青年学生网络平台思想政治教育
网络平台支持下初中语文翻转课堂教学研究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网络平台打开代表履职新视窗
论社会实践对农业类院校青年学生的素质提升的作用
长征精神对于构建当代青年学生精神家园的启示
以“四进四信”教育引领校园文化研究
论五四时期青年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探索历程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