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明,方世南
(1.江苏科技大学 计算机学院,江苏 镇江 212003;2.苏州大学 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江苏 苏州 215123)
政治社会化视野下大学生党员质量的提升*
李秀明1,方世南2
(1.江苏科技大学 计算机学院,江苏 镇江 212003;2.苏州大学 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江苏 苏州 215123)
摘要:大学生党员质量的提升既是一项政治任务,又是一项教育工程。借鉴政治社会化理论,大学生党员质量新的衡量标准为是否具备丰富的政治知识、正确的政治态度和积极的政治情感、坚定的政治信仰、有效的政治参与。实现大学生党员质量提升目标、提升方式和提升内容的转变势在必行。
关键词:政治社会化;大学生党员;质量
提升大学生党员质量实质上是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过程。政治社会化就其基本含义而言,是社会成员在政治实践活动中不断地学习政治知识、接受政治文化熏陶、内化政治规范、形成政治价值观、优化政治行为和完善自身政治人格的发展过程。因此,从政治社会化视野看,大学生党员质量提升的内容在于:是否具备丰富的政治知识、正确的政治态度、坚定的政治信仰、积极的政治情感和有效的政治参与。只有运用政治社会化的视野,才能正视大学生党员质量衡量标准的困境,从而构建全新的大学生党员质量标准,实现大学生党员质量提升从“自然人”到“政治人”、从传统的“分数标准”到新型的“质量标准”、从“政治学习”到“政治参与”的三大转变。
一、 大学生党员质量衡量标准的准确把握
2014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指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力量和作用,既取决于党员的数量,更取决于党员的质量。提高发展党员的质量是核心,而质量的根本在把握标准。大学生党员质量内涵丰富,其中有学习生活、社会实践、人际交往,更离不开先进的思想意识。总的来说可以分为几个大的方面,如思想上积极进步、政治素养高、学习成绩优秀、群众关系良好、组织纪律性强、活动认真、身心健康等方面。[1]5大学生党员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2]10这些基本上是围绕大学生党员的思想、学习、生活和工作来研究探讨大学生党员质量的衡量标准,还没有从政治社会化的视野来全面地认识大学生党员质量的衡量标准问题,使得大学生党员的质量与高校培养大学生的质量要求还不能区别开来,因此,就不能从通过构建政治社会化机制的角度来有效提升大学生党员的质量。如何走出这一困境,寻找大学生党员质量衡量标准的新视野,成为大学生党员质量提升的题中应有之义。大学生、大学生党员、高质量的大学生党员是三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提升大学生党员质量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促进大学生党员的政治社会化进程,让大学生党员通过自觉地学习政治理论知识,主动地接受先进政治文化的熏陶,内化政治价值规范,在积极主动的政治参与中形成正确的政治价值观,从而不断地优化自己的政治行为取向,完善自身的政治人格,成为有崇高政治理想和坚定政治信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的社会先进分子。
从政治社会化的角度看,提升大学生党员质量首先要将大学生党员培养成一个合格的政治人,使其自觉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社会主义的政治规范内化为自身的政治态度和政治信仰,完善政治人格,掌握政治技能,提高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从政治社会化视野出发,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研究大学生党员质量提升的新视角。
(一)丰富的政治知识
作为大学生党员除了要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以外,还必须具有丰富的政治知识。政治知识影响、制约大学生党员的政治方向、政治态度、政治信仰,是大学生党员政治素质的基本要素。毫无疑问,学校应该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3]104而正确的政治方向首先应该是作为大学生群体中的优秀分子大学生党员所必须拥有的。发挥大学生党员在大学生群体中的示范和引领作用,通过高校完善系统的大学生党员培训体系,使大学生党员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将丰富的政治知识运用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中,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否具备丰富的政治知识成为大学生党员能否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的必要条件之一。
(二)正确的政治态度
政治态度是社会成员对政治权力、政治制度相对稳定的综合性心理反应倾向,表现为对特定政治权力、政治制度的肯定或否定,赞成或反对的倾向状态,是由政治认知、政治情感和政治意识构成的统一体,是政治行为的准备阶段,体现出政治行为的选择倾向,政治态度的倾向性决定了政治行为的倾向性。大学生党员的政治态度主要表现为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态度,是真心拥护还是坚决反对;是言行一致还是表里不一,从中直接反映出大学生党员的质量状况。大学生党员只有具备正确的政治态度,才能自觉增强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执行力,从而保证党的政治路线在贯彻落实中不走样。政治情感是政治态度的一部分,是在具有一定的政治知识的基础上,在参与政治活动的过程中产生的。激情和热情是追求真理的动力源泉之一。社会成员的政治情感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国家政治的稳定和发展,大学生党员思想活跃,其政治情感若失去理智,则会产生不良社会后果。培养大学生党员积极、理性的政治情感,加强政治认同,有助于高校和社会的稳定。
(三)坚定的政治信仰
政治信仰是一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的反映,是社会成员对未来社会生活和社会政治的向往和追求,是可能实现的社会政治目标。大学生党员具有坚定的政治信仰至关重要,它有助于抵御功利主义、拜物教,反对宗教信仰,克服信仰危机。大学生党员要根据社会发展规律,正确认识国家发展的前途和命运,承担社会责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仰和远大理想。
(四)有效的政治参与
政治参与程度与政治文明紧密关联。社会主义政治是人民群众自己的政治,政治参与反映了民主政治的真谛。政治参与能力不仅影响社会成员参与政治生活的质量,而且影响社会成员个人的政治情感、政治信仰。大学生党员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他们通过积极参与各式各样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和校园文化活动,了解政治运行的过程,掌握政治参与的渠道和途径,学会分析、辨别和判断,从而增加政治效能感并积极投入到政治实践中。
二、以政治社会化方法论实现大学生党员质量提升的三大转变
(一)从“自然人”到“政治人”,实现大学生党员质量提升目标的转变
政治社会化是传播社会主导政治文化、政治价值的过程,这一过程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政治人格的形成和成熟,即拥有一种稳定的政治心理、正确的政治信仰,形成政治思想,二是政治行为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其功能之一就是培养具有现代政治观念的合格公民。合格公民有责任维护国家的稳定和发展,是政治国家的参与者与拥护者,他们超越个人利益,关心国家公共事务,思考公共福祉,追求公共利益、社会利益,这种责任意识、国家意识、权利义务意识是区别作为臣民的“自然人”与作为合格公民的“政治人”的标志。只有运用政治社会化方法论,将大学生党员从“自然人”培养成具有健全理性的“政治人”,才能在大学生党员政治社会化的过程中,实现大学生党员质量提升目标的转变,从而帮助大学生党员形成政治人格,提高政治行为能力。
(二)从“政治学习”到“政治参与”,实现大学生党员质量提升方式的转变
大学生党员是大学生中的优秀分子和先进代表,通过高校组织的各种政治理论学习和教育活动,大学生党员政治知识储备良好,政治学习得到保障。政治社会化的这种“内化”过程,使大学生党员获得政治知识、政治态度、政治信仰和政治情感,形成一定的政治人格。但此时政治人格仅是观念形态上的,尚未成为政治行为,还需要通过“外化”过程,将习得的政治知识、政治态度、政治信仰和政治情感付诸政治实践活动中,才能使大学生党员在政治实践中增加对政治过程、政治生活的了解,增强对政治体系的认同和自己的政治责任。这个“外化”的行为主要就是“政治参与”。提升大学生党员质量本身就是不断去除大学生党员的政治冷淡,激活其政治情感,促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政治实践,在政治参与中健全自身的政治人格。从“政治学习”到“政治参与”,有效地实现了大学生党员质量提升方式的转变。
(三)从“分数标准”到“质量标准”,实现大学生党员质量提升内容的转变
党的十八大后,中共中央印发了《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提出发展党员工作新的十六字方针:“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与原来老十六字方针“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相比,“提高质量”代替了原来的“保证质量”,这意味着高校发展大学生党员要更加注重质量,要加大对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培养、考察,要优中选优,要强调大学生党员政治上的先进性和综合素质上的全面性,突出大学生党员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的协调统一。衡量大学生党员质量标准不能还停留在传统的“分数标准”上,取而代之的是在实际工作中要严格日常管理、加强教育培养,防止以传统简单的“分数标准”代替新型的“质量标准”,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提高大学生党员政治意识,学习政治知识、内化政治规范,完善政治人格,掌握政治技能,投身政治参与,最终提高大学生党员政治素质,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政治人”和大学生中的优秀分子,实现大学生党员质量提升内容的转变。
三、提升大学生党员质量的政治社会化价值
政治社会化的过程也是政治文化社会化的过程,即一个社会中的政治文化通过某种方式而得以传播、普及和延续的过程。作为一种政治文化的教育和传递过程,实际上就是社会成员接受政治教育的过程。[4]241一方面,政治社会化是个体学习获得既定政治文化的过程,一方面政治社会化是社会培养、教育、训练社会成员接受社会政治规范,拥护现实政治制度,承认统治阶级的统治,并在政治生活中发挥作用的过程。政治社会化是个体内化与社会教化相互统一的过程。
社会成员在青年期或成年期所经历的政治社会化,是个体与社会、国家之间互动的结果,带有很强的自我意识与自觉选择的过程,因而对一个人的成长往往是决定性的[5]15。大学生党员正处青年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政治社会化方向和程度直接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大学生党员质量提升的政治社会化价值意蕴显而易见。
(一)大学生党员质量的提升有利于培育和塑造现代公民
在高校,大学生党员身份及角色的特殊性,决定了他们应该具备较一般大学生更高的现代公民意识和政治素养。大学生党员政治社会化的程度和水平,直接影响着公民政治社会化的进程,影响着公民政治参与及其政治现代化和政治文明的发展。高校通过完善系统的大学生党员教育培训体系,将社会的政治理想信念、价值观念、行为规范传递并渗透给大学生党员,使其获得政治知识、政治态度、政治信仰、政治心理和政治参与能力,进而形成政治人格,成为政治人,即高度政治社会化了的人,有利于培育和塑造具有强烈的现代政治意识的公民。
(二)大学生党员质量的提升有利于继承、传播、创新政治文化
政治社会化是政治文化的教育和传递过程。它包括政治文化的传承和延续、政治文化的维持和嬗变、政治文化的创新和发展。高校通过“两课”和第二课堂的互动教育将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灌输、传递给大学生党员,使其形成科学的政治价值观、正确的政治信仰和高度的政治认同,认识和接受共同的政治行为模式。大学生党员在学习、内化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过程中,借助政治社会化的作用,在提升自身质量的同时,继承、传播、创新并发展了政治文化。
(三)大学生党员质量的提升有利于维护政治稳定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任何社会,为了能存在下去,必须紧密地围绕保护其制度完整的这个中心,成功地把思想方式灌输进每个成员的脑子里”。[6]317社会成员对现有政治体系意识形态、政治文化的认可,是社会体系存在的合法性基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和基础。政治社会化在传递主导政治文化的过程中,培养和塑造大学生党员的政治意识,有效调节大学生党员的政治参与行为,维护政治系统的正常运转。亨廷顿说过“对一个传统社会的稳定来说,构成主要威胁的并非来自国外军队的侵略,而是来自外国观念的输入”。38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进行文化价值观渗透的背景下,全面提高大学生党员的政治素质,坚定大学生党员的政治信仰,增强大学生党员政治责任感和拒腐防变的能力,加强大学生党员政治社会化教育,提升大学生党员质量,有助于我国政治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冰洁.提高大学生党员质量的对策研究[D〗. 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4
[2]曹问.加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论[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4
[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4]王惠岩.政治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5]董雅华.知识·信仰·现代化——中国政治社会化中的高等教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6]安东尼·奥罗姆.政治社会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7]塞缪尔·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8
(责任编辑:陈孔祥)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College Student Party Members in the Perspective of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Li Xiuming1, Fang Shinan2
(1SchoolofComputerScience,Jiangsu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Zhenjiang,Jiangsu, 212003;2MarxismResearchInstitute,XuzhouUniversity,Suzhou,Jiangsu, 215123,China)
Abstract: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college student Party members is not only a political assignment but also an educational engineering. In the perspective of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theory, the quality of college Party members should now be measured by whether they have a wealth of political knowledge, a correct political attitude and positive political sentiments, firm political beliefs and solid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t is imperative to update the objectives, the techniques and the contents of student Party members' quality enhancement.
Key words:political socialization; college student Party member; quality
DOI:10.13585/j.cnki.gxfdyxk.2016.01.013
*基金项目:江苏科技大学2014年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立项课题(GJKTY2014-47)
作者简介:李秀明(1979-),女,江苏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讲师;方世南(1954-),男,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5337(2016)01-005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