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慧敏(新疆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00)
提升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策略分析
——以新疆农业大学KJ学院为例
陈慧敏
(新疆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00)
摘要:大学生就业能力是一种综合素质的体现,它关系到大学生的职业选择和发展,是影响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关键因素。文章以KJ学院为例,通过对KJ学院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分析,从学生的专业素养、自学能力、实践能力三方面提升其就业的能力。
关键词: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能力
Abstract: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ability is a reflection of a comprehensive quality, which is not only re原lated to career choice and develop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but also a key factor affecting the quality of university students' employment. Taking KJ College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mployment problem of students in KJ College, and proposes improving employment ability from the aspects of students' professional attainment, selfstudy ability and practice ability.
Keywords:independent college;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ability
独立学院是指实施本科以上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与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合作,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26号《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2008)。截至2016年1月29日,我国共有独立学院266所。近10年来,我国独立学院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社会影响也随之日益增强,在办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日益增多,多数独立学院在很多方面都无法与母体学校或传统本科相比,因此不能盲目照搬其培养模式。独立学院应该坚持用创新发展的思维,结合市场发展特点,结合自身优势,形成适合其发展的办学特色,才能走出一条持续健康创新的发展之路。基于此背景,文章以如何提升独立学院大学生的就业能力这一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以期能够通过此探讨分析出提升就业能力的对策和建议。
文章以新疆农业大学科技学院(以下简称为KJ学院)为例,KJ学院是2002年7月经自治区教育厅批准成立,2004年经国家教育部重新审批确认。截止2015年5月,现有在校生5406人。近5年来,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社厅公布数据,KJ学院连续保持着较高的就业率,但是就业能力体现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为了进一步提高KJ学院大学生的就业质量,作者认为有必要分析下KJ学院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在此基础上,提出有利于提升就业质量的建议和对策。
自上世纪90年代,欧美国家人力资源学术和管理界对就业力和就业力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学者李·哈维(Lee Harvey,2001)将就业力定义为体现某种特质的倾向,而这种特质的倾向被用人单位认为在获取其在市场中的竞争优势是十分重要的;作者认为就业能力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体现,是指大学生在3-4年里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以及综合素质的开发而获得的能够顺利就业,符合自身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要、在工作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能力。
根据作者的实际工作感受、相关专家的访谈以及学生的反馈情况,KJ学院的大学生在就业能力提升方面,还存在以下几点困境:
(一)培养方案不够合理
KJ学院的人才培养方案与大学母体差不多,基本上是依照母体的培养方案进行教学,从而无法发挥其自身的办学特色。那么根据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各专业负责人还亟需完善和修改人才培养模式。例如,对一些理论性太强而实践操作性不强的课程可以删除,同时增设一些必需的实践类课程,加大实践教学课时,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创造性,增强学生的知识扩展能力、扩大学生的个性发展空间。
(二)独立学习的能力不足
指一个人独立学习的能力,也是一个人获取知识的能力。它是一个人多种智力因素的结合和多种心理机制参与的综合性能力。根据作者的实际教学感受及学生的反馈情况,多数学生不管是在课堂中还是课余时间中主动学习的占少数,大学生自学能力不足的现象很大程度归因于应试教育的培养模式,没有主动去学习的习惯。面对此现状,作者认为教师的授课模式应该逐渐转变,课堂中多鼓励和引导学生自己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增强学生自主去学习,去思考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专业实践能力不够强
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主要是指学生的动手实操能力,现实招聘过程中,很多用人单位除了注重学生的专业考试成绩外,更加注重学生的实习、实践经历。学生实践能力不够强一方面源于培养方案的不完善,另一方面源于学生没有足够多的机会去实践。
根据上述的分析,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提升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能力。
(一)优化培养方案提升学生专业素养
各专业负责人应综合分析社会发展需要及学生的实际情况,重新审视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一方面要遵循教育规律,另一方面要根据学生的特点,优化课程开设顺序,避免课程重复设置,合理分配理论课时和实践课时,合理制订教学计划。
(二)创新课程设计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根据专业课程的特性,采取新颖的,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逐渐形成专业教学的特色,逐步扩大专业的就业范围,以培养更加符合市场发展需求的人才。比如,管理类课程可采用情景模拟的授课方式,让学生主动去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其自学的能力和意识。
(三)通过校企合作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着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除了在课堂中采取新颖的授课方法提高学生自学的能力外,更重要的是将学生放到真实的工作环境中提升其实践能力。近几年来,KJ学院通过各种途径,采取校企合作的方式,将课程实践和毕业实习放在就业的企业进行,进行了有益的尝试。这种校企合作的方式的反馈结果很好,在实习单位的实践经历不仅能够增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提高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和肯定。因此作者认为,一方面,学校应努力寻求学生的实践基地,另一方面,企业也可提前从学校吸收学生进行培训和辅导,可节约进行社会招聘的成本和培训成本,真正实现学校企业的双赢。
参考文献
[1]http://www.moe.gov.cn.
[2]Lee Harvey. Defining and Measuring Employ Ability[J].Quali原ty in Higher Education,2001.
作者简介:陈慧敏(1987,2-),河南新蔡人,现就职于新疆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6)08-02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