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玉皓
(常州大学,江苏常州213000)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诚信教育
钱玉皓
(常州大学,江苏常州213000)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实证分析法对我国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进行研究,分析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具体表现,并进一步剖析当前高校在大学生诚信教育方面存在的思想偏差、理论脱离实际、方法流于形式、教育者诚信缺失等问题。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提出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思想,理论结合实践,创新形式,重建教师诚信,构建大学生诚信评价体系等建议。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诚信教育
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居民生活条件不断得到改善,但有关公民道德诚信缺失的报道却屡见不鲜。大学生是公民中道德素养较高的一个群体,大学生诚信与否直接影响国家道德水平。中共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三个倡导”,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国家所提倡的一种道德内涵,对中国公民道德建设具有积极的作用,而诚信作为其基础,直接影响国家道德体系的构建。同时,诚信在中国传统道德观念中,同样具有非常高的地位。文章以当代大学生诚信问题为出发点,进一步剖析我国高校的大学生诚信教育,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对大学生诚信教育提出一定的见解,为大学生树立诚信意识,强化诚信行为提供参考。
(一)学风不正和考风不严
当前,大学生逃课、旷课现象较为严重,据相关资料显示:大学生经常逃课的占到被调查者总数的14.58%,有时逃课的占到62.5%,而不逃课的只占到被调查学生数的22.92%[2]。类似现象还有课后作业抄袭风,大学生课余时间相当丰富,有足够的时间去完成作业或论文,但一些学生往往将论文和作业东拼西凑,互相抄袭,敷衍了事,更有甚者花钱找人代写毕业论文;高校考试作弊现象更是屡禁不止,学生考试夹带、偷看、替考等现象时有发生,虽然各高校都有严格的考试制度及惩罚措施,但仍然有很多学生抱着侥幸的心理铤而走险。在许多学生眼里,抄袭作业和论文、考试作弊早已不再是违反道德的事情,当学生对抄袭和作弊已没有任何羞耻感时,不得不说高校诚信教育力度不够。
(二)简历注水和就业违约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人数屡创新高,“最难就业季”等新名词也随之出现,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度持续加大。简历作为学生情况的真实写照,能够有效地反映出学生在校期间的综合表现。为了增加就业机遇,许多学生在简历上随意“注水”,任意发挥,虚假夸大,涉及范围包括学习成绩、获奖情况、实习经历、任职情况等。例如:2015年,山西某国有企业招聘了22位大学生,其中20位的个人简历中考试成绩与个人档案出入较大,大同小异的各类评语频繁出现在简历上,令招聘单位十分困惑。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不履行合同,任意违约现象时有发生,尽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之间通过三方协议确定了双方互相选择的权利与义务,但部分毕业生在发现条件更好的招聘单位时随意撕毁现有协议现象时有发生[3]。例如:广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发布的《2015年用人单位选聘现状调查报告》显示:在参加本次调查的用人单位中,每次批量招聘大学毕业生的到岗率不足70%的占一半,有两成多的单位到岗率不足50%,学生毁约现象严重,近半数人“骑驴找马”。
(三)骗取助学金和拖欠助学贷款
2007年5月,国务院正式发布“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4],我国开始全面实施助学金政策,这体现党和政府对普通本科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关怀,是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有力之举。然而,现实生活中一些学生却违背了国家助学政策,为了争取更多的金钱供其享乐,肆意夸大其家庭经济困难程度,开据虚假贫困证明,骗取国家助学金;与骗取助学金类似的现象还有故意拖欠助学贷款,更有甚者直接隐姓埋名从此人间蒸发,“据教育部相关调查显示,我国20%的贷款毕业生在不同程度上都出现了还款违约的现象”[5],另据央行某省分行调查显示,该省助学贷款中有4000多人没有按时还款,占应还款人数的23.6%。骗取助学金和拖欠贷款行为,不仅令国家的资助政策无法有效覆盖困难学生群体,还严重损害高校诚信教育成果,造成国家资源分配不公。
(一)诚信教育指导思想存在偏差
受传统学校教育中的“惟智主义思潮”的影响,许多教育者重认知因素,轻非认知因素,重智轻情[6]。在高校中,诚信教育还没有被放在应有的重要位置,诚信教育更多的是一种抽象化的教育理念,仅认为诚信是道德认知的问题,认为只要学生认识到了自然就会诚信,忽视了日常活动中以道德情感为基础的诚信教育。同时,高校人才培养体系过度注重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忽视道德教育,过多的从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角度来评价一个学生,造成了学生重知识、轻德育,重科技、轻人文。高校里与道德教育相关的课程只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而且只在低年级中开设,高年级的德育课程则很少见。
(二)诚信教育理论脱离实际
我国高校当前的诚信教育多以理论课程的形式出现,教材内容偏重理论而忽视实践,教学手段和方法单一、枯燥无味,与学生的社会生活、思想状态脱节,与时代的发展有较大的距离,对学生个性关注不够,无视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教学方法的不正确也使学生对诚信教育课程充满反感[7]。更为严重的是当前高校在学术造假方面存在较大的问题,多所知名高校曝出科研论文抄袭等恶性事件,使得教育者本身不能在诚信行为上起到榜样作用,使学生更加对学校的德育教育产生抵触情绪,高校的诚信教育成了空洞的形式教育,缺乏应有的说服力。
(三)诚信教育方法流于形式
在许多高校中,诚信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部分,往往停留在宣传活动上,缺乏对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的培养方法;而在课程中,居高临下的知识灌输,教学方法僵化,缺乏亲和力和感染力;社会实践和志愿者服务往往是“雷声大雨点小”,宣传意义大于教育意义,这种教育方式只注重对学生讲道理讲理论,无视学生自身的兴趣爱好,无视学生身边的人和事。这种只注重教育过程,忽视对学生诚信道德检验,脱离社会背景的教学方式根本无法起到塑造学生诚信品格的作用。
(四)诚信教育者诚信缺失
学校和老师作为学生诚信的教育者,其自身还存在着较大的诚信问题:管理机制不够健全,管理制度不完善;少数教师缺乏诚信育人的教学态度,业务上不求钻研,到处兼职而不顾教学质量,更有甚者对亲近学生泄漏考试试题,在评奖评优上不能公平公正,学术成果造假等现象也屡屡出现,这种违背师德的现象严重损坏了教师形象,对学生的诚信教育起到了较大的负面作用。
(一)大学生诚信教育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思想
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非常重要的道德内涵,是中国时代精神的基本体现。大学生诚信教育,应当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思想,结合思想政治课堂,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诚信教育的内在联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到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中去,使学生自觉抵制和反对错误的思想行为[8];要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学生深刻理解诚实守信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文明的要求,更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要求。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依托,理论实践相结合进行大学生诚信教育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传统的价值观受到较大的冲击,因此,大学生诚信教育应当依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更新观念,转变内容,创新方式。应将诚信教育与平等意识相结合,破除特权,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应将诚信教育与公民意识相结合,提高大学生法制意识,使大学生树立公民主体感,进而提高大学生道德层次;应将诚信教育与创新意识相结合,以新思维、新发明、新描述来看待新事物,使诚信与创新有机结合。
(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创新形式进行大学生诚信教育
应当充分认识到课堂对大学生诚信教育的重要性,新形势下创新大学生诚信教育形式,改变诚信教育流于形式的现象显得尤为重要[9]。创新形式,改变方法应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不能超越、篡改和扭曲;在课堂之外应当积极开发网络的功能,结合社会当下的热点和大事件有针对性地强化大学生诚信教育。当代大学生对网络的关注要超越以往任何时期的大学生,网络上所充斥的负面内容也对大学生的诚信意识构成了巨大的冲击,所以应当利用网络,以便捷的网络资源为阵地,发布信息,宣传正能量,开设诚信教育的贴吧、微博、微信平台,组织专人与学生交流,以实现诚信教育的整体实施及全面覆盖。
(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重建教师诚信
教师理论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坚定其理想信念,学校应建立教师诚信评价管理体系,要对所有教师每年的诚信情况进行评价,对诚信较好的教师要进行正面宣传、表扬,而对诚信不佳的教师要进行批评,甚至警告,解聘。构建教师诚信机制,应当做到以下几点:(1)教师教学内容应当实事求是;(2)教师应有更高的道德要求;(3)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术道德意识;(4)完善教师的管理体制。教师应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拥护者和执行者,树立诚信公正的价值观,为大学生诚信做好表率。
(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构建大学生诚信评价体系
大学生诚信,仅靠教育是不够的,还应积极探索建立大学生诚信的评价体系,大学生进入大学读书,为的是毕业双证齐全,很多学生考试作弊也是为了分数能够达到学位证书的相关分数要求,如果将学生诚信与学位证书挂钩,失信将无法取得学位证书的话,大学生失信的成本将大大提高,将能有效杜绝大学生失信的现象,但惩罚不是最终目的,针对现今大学生失信的具体情况,探索构建大学生诚信评价体系应当做到:(1)确立诚信评价的基本要素,如诚实,守信,正直,友善等;(2)确定诚信评价体系的基本指标,如不说谎,不作弊,不旷课,不赌博,不讲不负责任的言论等;(3)确定诚信评价的基本标准,如进行分级,制定量化标准;(4)将诚信评价纳入教学管理系统,如在学生评教、教师评教等板块加入诚信评价,采用学生互评,教师评价等,将评价结果记入三好学生、奖学金等优秀评比中;(5)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在现有的学生档案基础上增加学生诚信版块,将学生诚信情况计入到档案中。通过评价体系,使大学生规范诚信观念,提升诚信意识。
高质量的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特色新中国、实现中国梦的基础,而社会、家庭对学生的正确影响,教师对学生的正确示范与教育,学校对学生的监管与惩戒均对大学生诚信有着重要的影响,大学生诚信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社会、家庭、学校、教师的共同努力。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指导思想、教育内容、教育形式,以及教师诚信的重建和诚信评价体系的建立都需要在动态的环境中不断改进,要做到大学生从“要我诚信”向“我要诚信”的转变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要想使诚信在高校中得以弘扬、提升、传递,应当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大力宣传“诚信光荣、失信可耻”,营造“校园诚信和诚信校园”的良好氛围,真正使大学生树立良好的诚信观,使诚信成为大学生乃至全体公民重要的道德素养。
[1]新华网.党的十八大报告(全文)[EB/OL].2012.11.8.http://www. xj.xinhuanet.com/2012-11/19/c_113722546.htm
[2]韩包海.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J].教育探索,2007(1):94-95.
[3]李希礼.大学生找工作毁约时有发生[N].中国青年报,2006-04-19(3B).
[4]中国政府网.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EB/OL].2007.5.23.http://www.gov.cn/zwgk/2007-05/23/content_6 23615.htm
[5]黄俊官.大学生诚信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31(8):129-131.
[6]胡钦太.重构大学生诚信教育机制[J].道德与文明,2003,6(1):145-147.
[7]苏畅.我国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D].大连:大连海事大学,2006:15-16.
[8]张颖香.当前大学生诚信教育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2:20-21.
[9]王文利,苏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研究生诚信建设[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39):19-23.
This paper uses literature method,empirical analysis method to study the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honesty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analyzing the manifest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honesty shortage and the problems in it such as the idea deviation of honesty education,theory divorced from reality,methods become a mere formality,educators lack of integrity and other issues.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honesty education should be the guiding thought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theory combined with practice,innovation form,reconstruct teachers'good faith,to build college student credit evaluation system and so on.
socialist core values;lead;college students;the honesty education
G641
A
2096-000X(2016)22-0220-03
钱玉皓(1987-),男,江苏金坛人,常州大学辅导员,助教,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