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学》形成性评价效果问卷调查分析报告*

2016-03-19 07:12郑绍勇丁成华
高教学刊 2016年22期
关键词:诊断学考勤中医药大学

郑绍勇 丁成华

(江西中医药大学,江西南昌360004)

《中医诊断学》形成性评价效果问卷调查分析报告*

郑绍勇 丁成华

(江西中医药大学,江西南昌360004)

目的:了解中医专业本科生对《中医诊断学》形成性评价各环节的认可程度,为今后改进教学、促进师生互动、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刚实施过《中医诊断学》课程形成性评价的中医、中西医结合专业大学二年级本科生开展网络问卷调查,内容涉及形成性评价方案的各环节。结果:共调查267名学生,课程喜欢度:67%的学生喜欢本课程、31%一般喜欢、2%不喜欢;考勤认可度:认为很有必要的占32%,应偶尔进行的占55%,没必要的占13%;互评认可度:认为很有必要的占34%,应偶尔进行的占52%,没必要的占14%;默写认可度:认为默写对学习帮助很大的占31%,比较大的占37%,一般的占28%,没有帮助的占4%;实训认可度:认为实训对学习帮助很大的占33%,比较大的占44%,一般的占21%,没有帮助的占2%。结论:形成性评价方式受到广大学生的喜爱,对《中诊》课程来说,实施形成性评价势在必行,但具体的方案尚需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中医诊断学;形成性评价;问卷调查

《中医诊断学》是研究诊察病情、判断病证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一门学科,是中医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主干课程,是连接中医基础与临床各科的桥梁课程,其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其临床课程的学习效果,为提高授课质量,我们对《中医诊断学》实施形成性评价,具体方案是:终结性考核所占比例70%,过程性考核所占比例30%,其中过程性考核具体采取的方式(考勤2%、学生互评3%、默写5%、实训20%)。为了更好实施形成性评价,需了解学生对形成性评价方案认可程度与建议,我们对江西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专业学生进行了网络问卷调查,现将调查结果归纳如下: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刚实施过《中医诊断学》课程形成性评价的5个中医临床专业学生:2015级中医骨伤1/2班、2015级针推康复1班、2015级中西医临床1班、2015级中医定向班。

(二)方法

通过问卷网(https://www.wenjuan.com/)编辑自制问卷进行网络调查,内容涉及学生对教师教学方法、形成性评价方案、教材内容的需要与建议三大方面共21个问题,其中单选9问,多选8问,另外针对三大方面有3题开放性题目及其他1题。具体内容见调查问卷网址:https://www.wenjuan.com/s/ y6b6zmd/。采用不记名形式调查,如实表达个人意见或建议,限制每台电脑或手机只能作答一次,每个ip只能作答一次,确保每位学生只做一份问卷,具体操作是:我们请各班班长把网址放在本班的qq群里,班长负责通知全班同学在本班qq群里点击进入网址进行作答,五个班共320名学生,其中完成问卷的学生有267名,即有效问卷267份,有效率为83.4%。文章仅对三大方面中形成性方案进行阐述。

二、调查结果

(一)学生的基本情况

江西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学》课程是安排在大一第二学期,学生年龄几乎是19岁左右,在267名参与调查的学生中,女生144名,占53.93%,男生123,占46.07%,这一比例看起来比较符合比较符合本校的男女生分布情况:女生稍比男生多;学生的学习评价试行形成性评价,90-100分学生18名,占7%,80-89分88名,占33%,70-79分92名,占34%,60-69分60名,占23%,60分以下9名,占3%。

(二)学生对《中医诊断学》的喜欢程度

在267名参与调查的学生中,喜欢《中医诊断学》学生有179名,占67%;一般喜欢的学生有82名,占31%;不喜欢的学生有6名,占2%。

(三)学生对考勤的认可程度

对考勤的考察,我们主要是点名或者参考学工处查课情况,267名参与问卷调查的学生中,认为很有必要的学生86名,占32%,偶尔进行的146名,占55%,没必要的35名,占13%。

(四)学生对互评的认可程度

对学生的互评,我们采取的方法是课堂练习、课堂提问同学之间进行匿名互评,最终计算各互评的平均分,267名参与问卷调查的学生中,认为很有必要的学生91名,占34%,偶尔进行的138名,占52%,没必要的38名,占14%。

(五)学生对默写的认可程度

对于默写,我们的做法是:在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会让学生“把自己记住的中医诊断学知识全部默写出来”,不限定范围、格式、内容等,完全由自己发挥,不限时间,愿意写多久就写多久。针对这种默写方式,267名参与问卷调查的学生中,认为默写对学习帮助很大的学生83名,占31%,比较大的98名,占37%,一般的75名,占28%,没有帮助的11名,占4%。

(六)学生对实训的认可程度

对于实训,我们实施的项目是:舌诊、脉诊、四诊合参、病案分析等四方面,267名参与问卷调查的学生中,认为实训对学习帮助很大的学生89名,占33%,比较大的117名,占44%,一般的57名,占21%,没有帮助的4名,占2%。

对实训的问卷调查我们还设置了一个开放性题目:您对《中诊》实训课有哪些想法?还需要增加什么项目?请说说您的想法:在参与调查的267名学生中,仅有105名学生进行了作答。根据学生的回答内容,我们整理出学生对实训课的建议主要集中在如下几方面:(1)实训课时不够:学生普遍认为,实训课很重要,通过实训可以提高学习兴趣,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避免课堂理论的空洞,有助于对理论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动手能力,但是时间太少,需要增加实训时间,增加实训次数,把实训内容分的更细点,以保证学生每次实训内容的完成;(2)增加真人模拟实训,以学生之间分组相互实训,不借助仪器:仪器体验再好,也不如实训一个真正的病人好,应该在运用仪器熟练实训操作方法后,适当的在真人身上模拟实训,但限于条件,可以增加学生之间相互实训的的机会,如学生分组相互望舌、切脉、问诊等;(3)增加病案分析例子:学生普遍认为,结合临床实际的病例分析,有助于对辨证方法的理解与运用。

三、讨论

江西中医药大学每一级共10个必修《中医诊断学》课程的中医临床班级,本次参与调查的学生是5个班级,占50%,参与调查的学生男女比例接近1:1,女生稍多(符合校情),学生本课程的总评成绩分布于各个分数段,基本正态分布,从这些参与调查的学生情况可以看出,本次调查对象是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的,具体内容见调查问卷网址,调查结果真实可靠。

从267名学生对《中医诊断学》的喜欢程度来看,大部分(67%)喜欢本课程,部分(31%)一般喜欢本课程,少数(2%)不喜欢本课程,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让喜欢本课程、让学生学习本课程时感到轻松愉快,才可能学好本课程,结合本次调查结果,作为教师可以具体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形成性评价的反馈激励机制,引导部分(31%)一般喜欢的学生,提高他们对本课程的兴趣,对少数(2%)不喜欢的学生重点关注,尽量扭转他们的对本课程的认识。

学生对考勤的认可程度的调查结果显示,仅13%的学生认为老师在上课时点名或学工处查课有必要,大多数学生认为考勤是有必要的,进行考勤可在一定程度上约束学生的不良行为,确保到课率,如任献青[1]等认为:课堂考勤,有利于加强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对提高教学质量有着重要作用。有效的课堂考勤不仅能够保证课堂教学秩序的稳定,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同时还有利于提高高校教师责任感。从调查结果来看学生是乐意实施考勤的,考勤还是必要的。

学生对互评的认可程度调查结果显示,267名参与问卷调查的学生中,认为没必要实施互评的学生占14%,大多数学生认为实施互评是有必要的,互评有利于同学之间互相了解,发现自己与别人的差距,激发自己学习动力。正如郑春素[2]对温病学形成性评价体系研究后认为:互评有利于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态度、方法与效果进行反思和评价,学会分析自己的成绩与不足,明确学习的方向,从而进一步端正学习态度,调整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

默写对学好中医诊断学的帮助有多大?调查结果显示,267名参与问卷调查的学生中,认为默写对学习帮助很大的学生占31%,比较大的占37%,一般的占28%,没有帮助的占4%,从学生的认可度来看,多数学生认为默写对学好中诊是有帮助的,默写、记忆是医学生的基本功,记住了才有可能熟能生巧,如赵新秀[3]对《中医内科学》采用各种记忆法教学后认为:对于中医而言,记忆知识是发展能力的前提和基础,不记忆知识就难以形成能力。这说明了形成性评价过程中添加默写这一环节是必要且可行的。

对实训的认可程度,267名参与问卷调查的学生中,认为实训对学习帮助很大的学生占33%,比较大44%,一般的占21%,没有帮助的占2%,从学生的调查结果来看,实训对学生学习中医诊断学有很大的帮助,这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个小环节,深得学生喜欢,中医诊断学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基础课程,实践证实:中医诊断学实训教学进一步提高了学生掌握理论、锻炼思维、提高技能、解决具体临床问题的能力,较之于传统的课堂理论教学更贴近临床[4]。除此外,学生对中诊实训提出了自己的要求,学生普遍希望增加实训机会、增加真人模拟实训、增加病案分析。

四、结束语

通过对调查学生对《中医诊断学》课程就形成性评价方案的认可度,结果显示:形成性评价方式得到了学生的喜爱,针对具体的形成性评价方案考勤、互评、实训、默写等环节也得到广大学生的认可,此外,学生还希望在方案中添加真人模拟实训、病案分析等。总之,对《中诊》课程来说,实施形成性评价势在必行,但具体的方案尚需不断实践完善。

[1]任献青,冯刚,张静,等.中医儿科学形成性成绩[J].中国医药科学,2013,22:138-140.

[2]郑春素.温病学形成性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光明中医,2013,06:1284-1286.

[3]赵新秀,秦龙建.《中医内科学》记忆教学法的体会[J].中医教育,2001,02:40-42.

[4]陈锐.中医诊断学实训教学模式实践与启示[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03:354.

Objective is to understand the degree of recognition of the formative evaluation of Chinese medical students for the form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improving teaching,promoting interac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and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teaching.Methods involve a questionnaire survey carried out on the second year undergraduate students of Chinese medicine,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and Western medicine,who have just carried out the formative assessment of TCM diagnostics.The 267 students were investigated,and the result is that 67%of the students love this course,31%general,2%do not love;Attendance recognition is that 32%of the students feel it necessary to do;55%of the students feel it should be done occasionally;13%of the students feel it unnecessary to do;As for mutual evaluation:that 34%of the students feel it necessary to do;52%of the students feel it should be done occasionally;14%of the students feel it unnecessary to do;31%of the students think dictation to be a great help to studying,37%of the students think dictation to be a relatively help to studying,28%of the students think dictation to be a general help to studying,4%of the students think dictation has no help to studying;Degree of recognition of training is that 33%of the students think training to be a great help to studying,44%of the students think training to be a relatively help to studying,21%of the students think training to be a general help to studying,2%of the students think training has no help to studying. Conclusion is that the formative evaluation is loved by the majority of students.Therefore,on the clinical course,the implementation of formative assessment is imperative,but the program still need to constantly improved in practic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iagnostics;formative assessment;questionnaire survey

G640

A

2096-000X(2016)22-0054-03

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省级课题(JXJG-13-12-1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国中医药人教发(2012)32号];校级青年教师教学改革研究基金(jzqn-12-06)

郑绍勇(1982,11-),男,汉族,博士,中医诊断学讲师,研究方向:中医病证结合研究。

猜你喜欢
诊断学考勤中医药大学
山东中医药大学科研创新团队介绍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病二科简介
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考勤应用研究
智能人脸识别考勤系统
浅谈电子考勤的优势及简介
ESL Learners’ Semantic Awareness of English Words,Semantic Transfer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Vocabulary Teaching in a Second Language
便携式指纹考勤信息管理系统设计
湖北中医药大学
基于现代网络通讯工具的中医诊断学教学实践与探索
诊断学教学中融入医患沟通技能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