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光波
(湖北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湖北 黄石 435002)
·书评·
寻求县域经济发展的新路
——读李禄胜《中国“三农”问题研究——以宁夏为例》*
胡光波
(湖北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湖北 黄石 435002)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社会转型的加速,三农问题日趋严重。基于此,国家不断调整农村政策,在生产、税收、教育、医疗与社保等方面,查漏补阙。时至今日,三农面貌已今非昔比。但是,因全国各地的自然环境、经济结构、劳动力素质等极不平衡,三农问题依然复杂多样,要得到切实解决,尚需人们进一步探索。
宁夏地处黄河上中游,位于黄土高原腹地,宁夏北部引黄灌区国土面积占全区25%,耕地面积占全区的30%,而生产的粮食和创造的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占全区的2/3以上,创造的地区生产总值接近9/10。中部风沙干旱区和南部黄土丘陵沟壑区国土面积占全区的75%,由于自然条件恶劣,经济社会发展十分缓慢,是国家重点扶持的18个贫困带片之一。因此,除了引黄灌区以外,地区自然条件相对不佳,工商业基础甚为薄弱,地方财政严重依赖农业。因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当地生育率偏高,且趋于越穷越生的状态。因人口增殖过度,生态恶化骤快导致耕地锐减、水力奇缺、劳动力富裕、农副产品竞争激烈。面对如此形势,作为经济学者的李禄胜先生,毅然走出象牙之塔,深入乡镇底层考察,根据所得一手材料,提出了一系列解决三农问题的对策。
李禄胜先生的宁夏三农研究,以宁夏最不发达的西海固为起点,然后逐渐向全区辐射。通过民间走访笔谈,他发表了不少针对性极强的学术论文。近年来,相继出版《告别土地——西海固农民工生存纪实》和《唤醒土地——宁夏生态、人口、经济纵论》两部专著。作者从农民为摆脱贫困而外出打工,造成农村劳动力流失入手,分析宁夏自然、人口与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告别土地”的农民,进城务工,虽能补济部分家用,但不过是权宜之计,因为由此产生的农村抛荒、孤寡老人无人照料、留守儿童教养缺失等一系列现象,使农村的发展陷入窘境,因而着眼于区域经济发展,“唤醒土地”,以改变三农目前的现状,乃为长久有效策略。 上述两书甫出,即得良好反映。但是,作者并不止于此,而是马不停蹄,将前期成果补订整合,深度探掘自治区三农状况,又推出一部宏观考索之作——《中国“三农”问题研究——以宁夏为例》(经济科学出版社2015年3月)。本书分为上中下三篇:农业和农村经济、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县域经济。如果说上中两篇以大量客观数据,分析宁夏农业经济和农村劳动力的实况,旨在展现三农问题的繁复、解决的棘手,虽然在实践中积累了一定成功经验,但产生的新困难仍十分烦杂,是“告别”与“唤醒”两书内容的延展深化,那么下篇则是作者审时度势,从实际考察出发,所提出的解决宁夏三农问题新路径——立足本地区“县域经济”实际,辅以政府的政策配套扶持,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为基点,以工农互补、城乡统筹为方式,使宁夏的经济获得“跨越式发展”,也为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寻求切合实际的发展模式。
本书一开始,作者从不同侧面,向人们展示了当前影响农村稳定的各种表现形式:管理体制缺陷,干群矛盾集中,而不尽合理的二元经济与社会结构,又使城乡收入逐渐拉大。由于农村人增地减,加之土地耕作的细碎化,小规模、小生产的效率低下,造成农民收入的减少,而国家在户籍管理、用工方式上,又对农民实施种种限制,他们的合法公民权益,难以保障。国家对农村人口的智力投资低,造成农村的低素质人群增加,贫困人口愈趋扩大。随着大批农民工外出,农村集体经济匮乏,资源开发所引起的经济纠纷日增。这一切,都使目前农村各类矛盾加剧,农民心理失衡。有鉴于此,作者提出自己的对策:适时推进小城镇建设,尽快实现富裕劳力向企业的转换;合理调整国民收入结构,缓解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矛盾;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重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以先富为导而走向共同富裕;创新农村工作机制,使基层政府工作透明诚信,完善法制,保障农民的权益。 然后,作者根据宁夏的地理环境,分析生态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公私占用与肥力下降,水土流失,土地环境急剧退化;许多水利设施年久失修,利用效率低,工业与生活污染严重,土地的重金属超标。在实际操作中,人们采取了一定的防治措施:大规模的林草建设与防沙治沙工程,兴水治旱抗旱。这种治理,在西吉县黄土高原区的黄家二岔村、中卫市沙坡头区、固原市原州区、同心县兴隆乡等地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种“生态农业”,从目前的实效看,有五大优势:抗灾能力提高,农业收入保障;森木覆盖率提高,地区气候改观;农民素质提高,收入增加;以农带动林牧渔,资源再生增强;废物回收转化,能源开发利用。生态农业改变了当地的状况,在自治区农业发展中,起了良好的先导作用。 如果前面是对宁夏农业与农村问题的整体观照,那么梯田建设、节水灌溉和药品招标,则是作者对具体问题的分析:前二者依据当地的地形与气候,对“特色农业”发展的得失总结;后者则从招标的背景、内容、方式、管理等方面,说明其注意事项,指出招标“三统”(统一招标,统一价格,统一配送管理),是新型农村医疗合作的基础。且让我们以隆德县梯田建设为例,以见作者的论说思路。
梯田是中国农民在长期的劳作中,依据丘陵山坡地形沿等高线方向修筑的条状阶台式或波浪式断面田地,它通风透光,蓄水保土,利于作物生长和营养物质的积累,具有增产作用。隆德县位于宁南的六盘山麓,地势与气候决定当地的土地保有形式,以梯田为突出。当地田地坡度大,土质疏松,雨量集中,严重的水土流失,对坡耕地产生了强烈的剥蚀。作者列举了大量数据,说明当地土壤养分的流失,地表的蚕食,干旱的繁生,以致“秋旱连根烂”“秋旱两年半”成了常态。为了保持水土,从1952年起,该县就开始进行梯田建设。在不同时期,取得了减灾增收的效果。从隆德县的范例,作者指出梯田建设与农业生产良性循环密不可分,因为它可调节气候,改善地域生成;加深土壤作层,改变理化性状;促进退耕还木还草成果,优化农业经济结构,并进而促使产生结构的调整与农业新技术的推广。
在审视宁夏农业与农村经济状况之后,作者分析农村劳动力的现状。论述方式仍然是先宏观把握,再附以典型事例个案分析。
正如作者在《告别土地》中所言,农民工作为一个特殊的打工群体,是我们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参与者,但在现实中受到种种约束:因户籍固定,成为城市的边缘人;因社保长期分割,无法摆脱后顾之忧;因无法享受城市公共服务,生活动荡、前景不可预期;就业机会不均,社会成本高昂;打工受到歧视,家中老小无以照料;同工不同酬,政治与经济权利均有缺失。为了使农民工享受自己的权利,作者提出城乡就业要平等,户籍管理要调整;降低就业门槛,消除歧视政策;培育劳动力市场,完善法规制度。
然后,书中列举详实的资料,分析自治区贫困地区富余农村劳动力资源及其转移就业状况,并以宁南一市三县抽样,从民族成分来看劳动力剧增的原因:计划生育政策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宽松,人们养儿防老观念的根深蒂固。劳务输出对当前的农村有诸多优点:增加了家庭收入,提高了农村整体消费水平;优化了土地资源,实现了劳力分流;增强了城乡文化互补,改变了人们思想;为农村发展带回资金,繁荣了农村市场;缓解了农村就业压力,推动了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但是,这种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的劳动输出,在宁南地区不太明显,因为当地的输出速度慢、层次低,季节性务工多,自发外出多,造成许多问题:劳动力的素质普遍较低,制约了输出的数量与速度;跨区域转移成本过高,民族习俗难以改变;体制的刚性规定死板,农民工在城市不被重视。更重要的是,农村劳务输出,没有形成完整的管理体系。为此,作者提出:建立农民工的管理与服务体系、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体系,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法律服务体系与劳动用工制度,建立长效有序的劳动输出中介机构,以农村城镇化为县域经济的突破口,实行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创新,把农民工纳入城市社会养老保险体制,将劳务输出纳入政府的扶贫战略框架,统筹考虑。
在综合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状况后,作者分别从银川市暂住流动人口、宁南山区农村劳动力结构与银川市失地农民社保三方面,具体分析农民工入城现状与失地农民社保的困难。为了不流于一般性的文字述说,作者除了像前面那样,录入了丰富的数据,还在“农村劳动力转移机制创新与宁夏新农村建设中”一章,插入了“相关链接”四条与“个案”材料十一则,将鲜活的原始材料与权威的论断评说结合,给自己的论说提供了有力的证据,也向我们展示了宁夏新农村建设中,遇到的各种困境与亟需解决的问题。且以银川市兴庆区、金凤区与西夏区暂住流动人口分析,来看作者的研究结论。
所谓暂住流动人口,一般指虽然无本地户口,但在本地已办理了居住证或暂住证的人口与在现居住地没有当地户口的人口,作者基于自己的考虑,将其定义为稳定在六个月以上的外来务工人员。银川市三个市辖区的暂住流动人口,有如下特点:数量逐年稳定增加,职业类别种类繁多,女性比例越来越大,暂住时间日趋延长,暂住时点多在城市外围,经济收入仍很低,居住环境脏乱差,受到很多歧视,受生态移民的就业挑战。城市流动人口一方面使城市成为财富聚集地,节约了城市人工成本,促进了城市消费,但是超生带来人口压力,农民工子女入学难,流动人口成分复杂影响治安等等。为此,作者建议:政府应设职能部门专门管理流动人口,建立针对他们的服务机制中,救济其中的贫困户,建立统一的城乡劳动力市场。只有流动人口的管理有序,才能使农民工在外打工,有人身安全、经济保障、权利均等,也才能提高他们的自信,使他们在打工收益的同时,精神面貌得到改变。
通过对农村经济与农业劳动力的考察,本书以“县域经济”视角,为宁夏的经济发展设计了对策。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优化配置资源,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一开始,作者仍以大量数据,说明宁夏农民收入状况,指出目前宁夏农民收入普遍低入全国平均水平且有加大趋势,经济增长与居民收入增长呈不对称性,农民收入增长的波动性大。造成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主因,是现行体制问题: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仍倾斜于城市,不利于农民增收;城乡经济与社会结构的分割,也抑制了农民增收;乡镇基层政权机构臃肿、权力膨胀、冗员过多,加大了农民负担,农民的不良习俗也加重了自身承受力。基于以上原因,作者提出:政府职能与管理体制,应予以创新——变管理死为管理活;农村民主选举,应落实到位——变一统为分治;户籍管理改革,缩小城乡差距——给农民以公民权。另外,在农村多余土地的流转、生态环境的优化、农业投融的建立、县域经济的民营化等方面,作者都提出自己的设想。
具体到宁夏,全自治区所辖11个县、2个县级市和9个市辖区,其县域经济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规模普遍扩大,在增加农民收入、缓解城乡矛盾方面,起到了良好作用,但是整体经济水平偏低,工业化与城市化处于低层次,农民增收缓慢,非公有制经济不足,发展县域经济的创新意识差,而竞争意识淡薄,创新能力更不足,宁夏的县域经济与其他省份相比,仍处于落后状态。根据宁夏自身的条件,作者提出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的思路:发展特色农业,作为农业结构略性调整的主攻,进一步搞好以枸杞、清真牛羊肉、奶牛、瓜果、马铃薯为主打的主导产业,同时优化精食、淡水鱼、葡萄、红枣、农作物制种、优质牧草,并提升中药材、苹果等地方性特色农产品,使特色优势产业的产值占到农业总产值的百分之八十以上。合理确定农民居住区、产业发展区、公共事业区等,激发农民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加强小型水利设施、小流域治理,防讯抗旱,建立完善的减灾体系;重视农村的公共事业建设,使农民的生活、就业、社保等得到保障,让他们享受改革的成果;对于民营经济,要在用地、用工、税收方面,予以灵活政策扶持,并鼓励在外能人回乡创业,形成多元的民营经济发展格局;利用宁夏本地的资源,发挥地区科技实力,实施工业强县策略,以带动农村城镇进程。 三农问题,是目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李禄胜先生在宁夏区域经济发展的宏图中,提出实现农村劳动力规模化转移,加快工业化、城镇化,以吸收农村富余劳动力,加快沿黄城市带发展,即黄河流域和包兰铁路沿线,以银川为中心,以吴忠、中卫、石嘴山所辖县和若干建制镇为基础。加快生态移民,促进山川共济、城乡交流和人员流动,使封闭的山区社会系统开放,使潜在的劳动力对象化为现实。这些设想,为自治区农业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可资的思路。在改善宁夏三农环境的过程中,人们会越来越感觉到本书的前瞻意义。
责任编辑:朱学平
胡光波(1964-),男,陕西蓝田人,湖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