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晓云(内蒙古师范大学 基础教育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2)
加强高师学生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性思考*
翟晓云
(内蒙古师范大学 基础教育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2)
文章主要针对加强高师学生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性进行分析,探索出一条适合学生特点的教育途径,提高高师学生的道德水平以及人文素质。同时,加强高师学生的民族传统文化教育,也是培育和弘扬我国民族精神的关键任务。
高师学生;民族传统文化;实践性;思考
当前,我国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教育的要求以民族精神和爱国教育为核心,并且结合时代的教育精神,以道德规范为原则,继承我国民族传统文化以及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
(一)理想信念淡薄
随着我国高校的持续扩招,学生素质出现整体下降的情况,同时,受到社会不良思潮的影响,很多学生过分追求实用,其信念以及理想情况让人担忧。通过相关的调查分析,当前,90%的学生将享受和赚钱当做人生的追求目标和理想,而只有10%的学生将报效祖国和为人民服务作为个人理想。在对待一些涉及公私的问题上,很多学生认为大公无私对个人利益没有好处,因而都选择自私自利。
(二)缺乏奉献精神
在高师学生中,存在严重的个人主义,很多学生缺乏荣誉感和集体感,不愿意为社会服务,缺乏团队精神以及合作意识,觉得集体主义不符合当前的社会现状,严重缺乏奉献精神,参加社会活动或者集体活动,并不是为了尽义务,而是希望通过活动谋取更多利益。
(三)欠缺学习目标
一些高师学生刻苦努力学习,但是学习目标十分单一,只想考取证书或者考研,虽然注重学业,但是学习目标却充满了功利意识,一些高师学生觉得进了高师,前途已经明确,而随着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导致学生存在消极思想。同时,学生群体中的崇富、崇商以及崇官的思想日渐强烈,学习无用功的思想逐渐蔓延。
(四)心理敏感脆弱
高师学生尚处于青春期,希望得到尊重和理解,但是一些学生对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具有抵触情绪,没有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和缺点,想要摆脱学校以及家庭的束缚,希望在生活中获取较大的自由空间。但是当这种愿望不能实现的时候,一些学生会选择极端的方式进行解决,例如打击报复、离校出走以及离家出走等。甚至一些学生会出现打架、辱骂教师以及举止轻浮等举动,这些情况都说明了当前高师学生的心理存在敏感以及脆弱的特点。
(一)强调集体精神
中华民族在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种对社会、民族以及国家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重视社会、民族以及国家的利益,自古以来,也涌现出数不胜数的民族英雄。加强集体精神教育,可以促使学生树立强烈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将个人前途和民族命运紧密结合,进而刻苦学习、奋发图强,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贡献力量。
(二)强调仁爱原则
我国传统文化主要提倡严己宽人以及谦恭礼让的处事原则,注重道德的作用和地位。在人际关系处理中,孔子提出仁者爱人的思想,而孟子提出爱人者、人恒爱之的观念,这些民族传统哲学观念,都为学生的人际关系处理提供了方法和思路。当前社会,行业以及岗位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因此,对高师学生加强仁爱教育,可以培养学生注重和谐、尊重他人以及宽容忍耐的品质,进而在学生中创设一种相互帮助、相互尊重以及相互信任的学习气氛。
(三)强调进取精神
自强不息是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从大禹治水、愚公移山以及女蜗补天等故事中可以看出我们中华民族具有强烈的进取意识,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精神激励着我国一代又一代人民为了民族的发展而不断奋斗。新时期下,高师学生担负着民族复兴的重任,但是由于生活环境的改善,学生出现无所事事、不思进取,缺乏奋斗方向和人生目标的情况。因此,通过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向学生宣传我国自强不息的人物事迹和历史故事,引导和教育学生继承民族精神,不断开拓进取,成为一名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一)营造学习气氛
社会要和学校一共构建良好的民族传统文化学习气氛,社会方面,新闻媒体要充分发挥舆论导向作用,关注传统文化,并且大力宣传和介绍民族传统文化,提高社会对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视。学校方面,相关领导要给予民族传统文化以充分的重视,并且将其纳入必修课的教学计划中。其范围要包括我国古代教育、道德、宗教、科技、艺术、文学以及哲学等领域,同时还要开设一些讲述传统道德、风俗文化、诗词鉴赏、中西文化差异、中国古代文化史、诗经、论语以及周易等主题选修课。这是对学生开展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最简单、最迅捷以及最直接的教育方式,学校还要利用板报以及墙报等渠道,为学生普及民族传统文化,进而提高学生对我国优秀文化的重视,让校园充满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
(二)发挥课堂作用
课堂教学是对学生开展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关键渠道,其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将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自然地引入到课堂中以及教材中,让学生充分领悟传统文化的精髓,进而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思政课是对学生开展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关键途径,其主要内容包括科学发展观、法律常识、哲学生活、文化生活以及经济生活等,这些教学内容体现了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是我国传统文化和马列主义充分融合的过程。因此,通过思政课对学生开展民族传统文化教育能够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在地理、历史以及语文等课程中融入民族传统文化知识,也对学生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科的不同,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措施,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可以通过课前几分钟,以课本剧、小品剧以及小演讲的形式,对我国传统文化进行渗透,而文学人物点评、山水名胜、名人传记、成语故事、文化故事、政治家故事、政治新闻、企业家故事以及哲理故事都可以作为表演以及演讲的内容。通过这种课堂教学手段,可以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在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还要要求学生在课下,收集和挖掘与我国传统文化有关的故事,实现课堂教学事半功倍。
(三)结合思政教育
思政教育是提高学生道德修养以及人文素质的重要教育手段,而在我国民族传统文化中,同样具备优秀的道德教育观念。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完备的社会伦理、家庭伦理以及个人伦理的道德体系以及价值体系,从外在行为以及内在情感都具有相关的道德规范。因此,学校德育教师一定要将思政教育和我国民族传统文化充分结合对学生开展教育,将民族传统文化所蕴含的道德精髓展示给学生,提高学生的道德标准和人文情怀。同时,教师还要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和人才观念,遵循德育为先、育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将民族传统文化融入到教学中,实现新时期下,提高思政教育有效性的新途径。
(四)营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的道德水平进行影响,同课堂教学不同,校园文化具有润物细无声的特点。因此,学校要积极发挥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并且将民族传统文化融入到院校中的每个细节和每个场景,让学生在良好的文化氛围下,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例如,学校的和谐气氛、良好班风、敬业精神以及校风校训等,都能够对学生进行教育,进而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同时,校园的文物建筑、草坪警语、路牌、标语、横幅、板报以及橱窗等,都可以作为开展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平台。形式多样的校园活动,也有利于开展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因此,学校要重视校园活动的组织和开展,通过知识竞赛、经典朗诵、辩论讨论、演讲征文、心得交流、文化沙龙、参观展览以及系列讲座等活动,对学生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扩大教育的广度和深度。学校还可以通过学生社团、校报、电视台以及校园网等手段,对民族传统文化进行宣传,发挥校内传媒的功能。
(五)校园百家讲坛
学校还可以开展校园百家讲坛的活动,在教师黑板处,每天更换一句名篇佳话、励志格言、名人名言等,制定班级干部对其进行保存和整理,在学期结束后,编辑成册。同时,德育教师还可以通过心得交流和主题班会的形式组织学生开展民族传统文化学习。举办校园百家讲坛活动的流程:第一,成立社团,吸引对民族传统文化有兴趣的学生加入;第二,根据学生的个人喜好话题,其内容可以分为人物分析、文学名著、名人传记以及历史史实等,讲述的时间要控制在二十分钟左右;第三,教师要对学生在讲述以及选题方面给予指导和培训;第四,学生可以利用早自习以及晚自习的时间,开展巡回演讲,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提高自身的讲述技巧。
民族传统文化是我国宝贵的文化财产,其历经千年的扬弃和演绎,已经充分融入到我国人们的行为规范以及思想意识中,在历史长河下影响了我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是一种珍贵的教育资源和思想资源。因此,加强对高师学生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可以帮助其树立科学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世界观,增加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进而成长为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1]张荣云.加强高师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性思考[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23(2):30-33.
[2]朱萌,张立成.大学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1(11):17-21.
[3]陈卫平.“国学热”与当代学校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J].学术界,2007(6):107-113.
[4]杨丽萍.传统文化教育的时代语境与推进路径——基于《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解读[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5(4):222-227.
[5]黄超,李宪伦.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观念阙如与现代补缺[J].学术论坛,2015,38(3):159-162.
[6]郭海军,张旭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大学语文课程建设[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2):181-184.
This article mainly analyzes practicality to strengthen college students'education of ethnic traditional culture,explores an education way suited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udent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college students'moral and cultural quality.At the same time,strengthening the college students'ethnic traditional culture education is also the key to cultivate and carry forward the Chinese national spirit.
college students;traditional culture;practicality;thinking
G641
A
2096-000X(2016)17-0053-02
内蒙古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民族传统文化融入高师小学教育课程体系的文化选择与传承研究”(项目批准号:2015B104);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民族传统文化融入高师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的实用性研究”(编号:NJSY14043)。
翟晓云(1971-)女,汉族,内蒙古丰镇市人,内蒙古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课程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