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校学生传承中国古代优秀文化几个问题的分析*

2016-03-19 03:01韩胜难王建华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35
高教学刊 2016年17期
关键词:名著高校学生传统

韩胜难 王建华(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35)

对高校学生传承中国古代优秀文化几个问题的分析*

韩胜难王建华
(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35)

目前,在高校学生中,学习、认识和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面对新形势、新要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还存在不少突出问题,高校学生直接赏析经典原著依然显得困难,但这又是我们必须要解决的。文章通过高校学生走近经典原著、解读古典名著、通向古代传统的途径和意义做出分析,研究马克思主义视域下高校学生对中国优秀文化传承培育方法。

文化传承;经典名著;方法

在高校学生中,学习、认识和继承中国传统文化,是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推动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途径,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有助于高校学生在当今开放的世界中准确而深刻地认识我们民族本身,更有助于高校学生以理性态度和务实精神去继承传统、创造中华民族更加美好的未来,因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文化的成果之一是文学,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又蕴藏着更丰富的文化资源,正期盼着现代人去重新认识。然而,古代文学,特别是其早期的经典名著,作为民族思想的基础和传统文化的载体,与中国文化的命运息息相关,古代文学思想难以被当代学生接受的困境恰恰是文化危机的表征。

1.作为名著赏析基础的价值认同不够导致了青年学生主动认识、学习经典名著的动力。

我们高校现在的教育理念注重以“学”为中心,强调激发学生的兴趣。高校(特别是各类职业教育)教学多以生动的课堂形式、丰富的多媒体辅助,借以提高学生兴趣,这种做法恰恰忽略了一个基本理论,就是兴趣的培养不能只靠形式的铺染,而是要建立价值认同,这个价值认同的基础正是让学生读懂作品,进而培养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提高学习效果,从根本上确立现代中国的年轻人与传统文化之间的价值认同。

2.网络多媒体对名著赏析具有的双面影响。

高校新型人才的培养,更强调能力的提升。在古代经典名著传播与接受方面也在“从传统知识传授型转向能力培养型”转变。我们看到,近年来电脑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在改变世界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异化着人类——它一方面让人舒适、省力,满足相当一些人的惰性,另一方面也制约着人的思考与创造,降低了生命活力。网络中海量的信息资源,获取便捷,致使人们不愿再费力地记忆。

3.教育经历的缺陷也是构成目前高校学生赏析经典名著困难的因素。

近几年,在高校中,除汉语言文学、新闻、文秘等专业外其他专业不再开设现代汉语,除中文专业外其他专业基本不开古代汉语课;中学语文“淡化语法,强调人文”,现代汉语语法也讲得很少,学生的语法知识大多来自英文。这些都成为我们教育理念的失策。

我们已经清楚地看到,只停留在“言”的层面,要想走进“文”的内涵,去领悟其中的人文情感、哲学理念以及审美价值,是绝对不可能的。有些学生简单地从网上下载译文,把古文直接换成白话文读,或简单从现代影视作品中去了解经典名著,使得汉语古文的典雅之气、简洁之风、韵律之美荡然无存,汉语的思维特征、文化特色自然也就无从体现。语言的基本功底薄弱,造成学生赏析经典名著的兴趣自然不高,这是多么生动的多媒体课件也难以弥补的。

走近经典的时间越早越好,而发展民族思想的方法则需要首先接受经典名著、接受当代先进思想并做到合二为一。

1.在早一些时候,影视作品中偶有古代经典名句出现,特别是领袖或是历史杰出人物童年学习的场景,对当今社会的孩童产生些许影响。影视作品播出之后,孩童(也可能是在其家长引导下)便模仿影视作品中的方言、腔调,念叨着“人之初性本善”或“赵钱孙李周吴郑王”的句子,但少有能主动全篇诵读、或长期坚持并做内容延伸扩展的。

2.现阶段大力提倡继承传统文化,在各家电视台各具特色的栏目、节目影响下,中小学纷纷举办“诵读千古美文,共读中华经典,聆听古诗书韵,传承华夏文明”活动,乡村和城市社区的小广播也多有相关动作。其共同的特点是:这些著作都是句子朗朗上口、道理浅显易懂,千百年来流淌于几千年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之中,家喻户晓;这些活动多带有启蒙和普及性质。

3.我们在网络上看到了一段名为《这个小女孩太厉害了!她父母到底怎么教的呢?》的视频。6岁小才女李尚容一出场就表现出了令人震撼的气势——出口成章。李尚容能够背诵和理解多篇古代经典名著,善诗词,还会作诗,对现场进行的相关知识考验她对答如流,并且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归纳原因无非是:为启蒙孩子智慧,让孩子从小熟读《笠翁对韵》、《三字经》、《弟子规》等蒙学教材;坚持陪读,孩子多读多看,结合自己的生活认知对经典有自己的理解。这个天才宝宝虽然还是个例,但我们从中也能看出一些教人、育人和做人的道理。

4.传承民族文化是历史发展的要求,接触、认识、接受民族经典应该从娃娃做起,我们现阶段的高校教育,应该正视学生基础的不足,适当地、系统地增补古代优秀文化的课。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成果创造力的根本,是民族历史上道德传承、各种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态的总体。在马克思主义视域下,弘扬传统文化对青年学生做人原则、价值取向也有着诸多的积极影响。这里,我们谨从对中国思想文化产生重大作用的几种哲学思想入手进行简单分析。

1.老子理论。中华传统文化是以老子道德文化为本体,我们的中华传统文化,其实就是一部真实不虚的道德文化,没有离开过道德。

《道德经》揭示了宇宙万事万物运动发展具有“阴阳平衡律”的共同特征,提出应该顺应道的规律理论;同时解读德即德行、品性或行为规范,是关于做人的原则或共同的行为规范。因此“道德”,就是关于做人和做事的“原则”。这一思想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及精髓,也就成为了中华民族文化之魂。

2.孔子学说。儒家思想是先秦诸子百家学说之一,其中“仁”作为孔子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是孔子社会政治、伦理道德的最高理想和标准;“义”作为孔子评判人们的思想、行为的道德原则;“礼”作为孔子及儒家的政治与伦理范畴,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生活准则,对中华民族精神素质的培养起了重要作用;“智”作为孔子的认识论和伦理学的基本范畴,是一种人的行为规范知识;“信”作为孔子对“仁”的重要体现,是贤者必备的品德,凡在言论和行为上做到真实无妄,便能取得他人的信任,当权者讲信用,百姓也会以真情相待而不欺上;“恕”则包含有宽恕、容人之意,“忠”被认为表现于与人交往中的忠诚老实,“孝”作为仁的基础是对对父母的赡养和对父母和长辈的尊重,“悌”是对兄长的敬爱之情、与孝并称被视为“为仁之本”。孔子所提倡的修身基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成为青年人在对父母、对朋友、对社会方面的做事、做人准则。

3.庄子思想。《庄子》是中国上古时代最具神秘色彩的典籍,被誉为中华文明源头时代的一部奇书。庄子思想包含着朴素辩证法因素,通过学习、体验《庄子》,以其鲲鹏故事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以其濠梁之辨引导学生懂得变通、以其栎社大树教会学生辩证思考,进而改变青年人思维方式中的不利因素;通过学习、体验《庄子》,由“逍遥游”走向逍遥之路以剔除不良攀比之心、从承缘顺化到走出逆境泥坑:走进天地自然引申到今天的摆脱手机束缚,引导青年学生关爱生命、树立健康的人生理念。

4.此外,中华民族5000年的浩瀚历史长河中,每个历史时期都有自己时代的经典,产生了巨量的中国古典文学、诸家哲学、艺术思想及作品。这些思想、艺术、著作的存在,构成了我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都需要我们传承。

如上所述,传承优秀文化传统,必须走近经典,而且这是唯一的途径。

1.青年学生走近经典,最常见的方式是各类研讨式,包括课堂教学、听取各种讲座、参加文化活动。这种方式的优势是有辅导、解读、分析,容易在互动中更深入地了解经典名著、更容易地使经典与现实生活的现象相结合,缺点则在于预先设定的内容具有较大的局限和经典的被解读容易造成先入为主。

2.青年学生走近经典,最省力的方式是观赏影视作品。这种方式的优势是形象化、欣赏能力,缺点是原著以被改选。更多地加入了改编者的思想。

3.青年学生走近经典,最艰难的方式是跨学科文化交流。这种方式的优势是运用其它学科的理论和研究方式等,解读、验证经典思想,可以获得更大的收益,缺点是超出了自己的知识积累进而难度更大。

4.青年学生走近经典,最自然的方式是自学。这种方式需要青年学生依靠自己传承文化的责任感或对经典名著的喜好偏爱,还需要有坚韧的毅力。青年学生的自学,有一个通向古代传统的阶梯,那就是借助当下学者的研究成果——这个成果远不是简单的注释和现代汉语的翻译,而是指出进入这个经典名著内涵思想的入口、对解读这部古典名著具有绝对的启示作用。

毋容置疑,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名著,是中国传统精神的产品,是中华民族思想情感和道德标准的重要载体。在现阶段,学习、鉴赏这些经典,吸取其精华、剔除其糟粕,既是接近和探寻古代文化的过程、传承民族文化的必然,也是重塑中国当代文化的需要。

Nowadays,learning,understanding and inheriting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has an important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college students.However,faced with the new situation and new requirement of society,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education has emerged many problems,especially in the case that Internet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channel for people to get access to all kinds of information,representing that it is still difficult for college students to appreciate classical original works by themselves,which has become an necessary and urgent problem for educator to solve.This paper analyzes the approaching and the meaning of college students to read and understand classical literature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rxism,in order to find the proper way for college students to inherit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cultural inheritance;classical masterpiece;approaching

G640

A

2096-000X(2016)17-0040-02

本文是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马克思主义视域下高职学生中国优秀文化传承培育研究”(编号:SD161035)的阶段性成果。

韩胜难(1961-),男,汉族,河北顺平人,教授,副院长,大学本科,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教育学。王建华(1976-),女,汉族,河北邢台人,副研究员,硕士研究生,纪委书记,研究方向: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

[1]贾学鸿,韩胜难.当代中国文化的重塑与古代文学教学[J].名作欣赏,2012(3).

[2]贾学鸿.《庄子》名物研究[M].人民出版社,2016,5.

猜你喜欢
名著高校学生传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老传统当传承
国外名刊名著
国内外名刊名著
国内外名刊名著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小议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