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我是城堡之王》看青少年异常心理

2016-03-19 01:29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儿童

游 佳

(山西大学 商务学院外语系,山西 太原 030031)



由《我是城堡之王》看青少年异常心理

游 佳

(山西大学 商务学院外语系,山西 太原 030031)

摘 要:电影作为一门世界艺术,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不仅是因为它的艺术性,更重要的是由简洁的电影情节反映出的关于这个社会复杂的方方面面。儿童电影这个领域虽然不够热门,但它其中所蕴含的庞大的世界和深刻的内容却总是拥有让我们安静下来悉心思考的能力。通过对法国儿童电影《我是城堡之王》中的小主人公托马斯的心理变化研究来透析处境不利儿童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因为社会、家庭、同伴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而可能产生的心理问题,以及他们在进行社会人际关系交往时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的症结所在,并结合当代青少年的发展特点分析了他们的行为心理特征以及当这种异常心理产生时该采取的应对方法和治疗手段。

关键词:处境不利;儿童;异常心理学

一、引言

儿童时期的心理是发展心理学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然而儿童电影在电影的大浪潮中却并不是一个热门的类别,并不总是受到人们的青睐。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想要从儿童电影中的角色行为来分析当代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发展是有一些困难的,但是在电影产业起起伏伏发展的这些年中,不乏许多优秀的影片,它们真实且细致地反映出了儿童在青少年这个特殊而敏感的时期里,会有怎样的行为习惯和心理变化。《我是城堡之王》作为儿童心理电影中的翘楚,其中的内容与细节是很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与剖析的。

二、影片情节概况

(一)主要人物介绍

托马斯(Thomas):与父母亲一起居住在一座城堡中,妈妈去世以后,他变得更加敏感脆弱,占有欲强,谁的出现都会成为他的威胁。

布朗德先生(Monsieur Bréaud):托马斯的父亲,拥有一座海滨城堡,和儿子一起生活在这里。

查尔斯(Charles):自幼失去了父亲,跟随母亲弗内特女士来到这座城堡。与妈妈相依为命,来到城堡后一直隐忍着托马斯的欺负与凌辱。

弗内特女士(Madame Vernet):查尔斯的母亲,由托马斯母亲的一位表亲介绍而来的家庭女教师,是一位美丽迷人的女性。

(二)影片内容

这部电影讲述了两个少年之间并不复杂却很残酷的故事。影片的开头,主人公托马斯吟诵诗歌替自己病重的母亲虔诚地祈祷,但最终他还是失去了自己的母亲。带着儿子查尔斯到海滨别墅去担任家庭女教师的弗内特女士,是一位貌美迷人却早早在战争中失去了丈夫的年轻寡妇。别墅的主人是中年丧妻独自带着儿子生活的、富有的葡萄庄园老板布朗德先生。两人之间感情的产生似乎是顺理成章的。失去母亲的托马斯对于弗内特女士及查尔斯的到来极其不满,他认为查尔斯会分走父亲对他的宠爱,从查尔斯来到这座城堡的第一天,他便不时想出各种手段去折磨查尔斯,直到新家人一起拍摄全家福的瞬间,查尔斯选择了大海,托马斯一路狂奔到海边,他无助地对着大海,对着查尔斯消失的方向悲恸地嚎哭、呼喊,然而一切都已无济于事,查尔斯再也不会回来了,没有人会和他去抢夺父亲的宠爱,也没有人会去和他抢夺这座城堡,他成为了真正的城堡之王。

三、托马斯心理历程的阶段演变

1.青少年对于母亲的强烈依恋

依恋是儿童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亲密的身体和情感联系的一种倾向,也指人与人之间一种密不可分的情感联系。因此,母爱更多的有利于诸如关心和感到被接受被需要这种情感的发展,而父爱则有利于促进儿童在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发展。[1]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一个人如经历这两种类型的爱,他就会把人类经验这些方面吸收进自己的个性中去。事实上,弗洛姆认为,这种发展是衡量一个人是否成熟的一个标准。

由影片中的情节,我们可以看出,托马斯对于他的母亲是十分依赖的,易怒骄纵的托马斯在母亲的面前可以是安静阅读的乖巧学生,在母亲去世之后,挺身而出保卫本该属于自己的一切,不难看出母亲在托马斯的生活里扮演着多么重要的角色。母亲就是托马斯的依恋对象,依恋对象的突然消亡给托马斯带来的心理创伤是任何人都无法弥补的。于是,他变得更加敏感易怒,任何一点的风吹草动都会引起他极大的反应。这个时候,弗内特女士和查尔斯的到来就成为了托马斯心理和情绪大动荡的导火索,而查尔斯作为托马斯的同龄人,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了托马斯的发泄与报复对象。

2.心理自我保护机制

心理自我保护机制普遍存在于人的心理活动中。当人们由于某种原因将要或已经陷入紧张焦虑状态时,就可借助心理自我保护机制来减轻或免除内心的不安与痛苦以更好地适应生活。[2]

合理化是当人的动机或行为不被社会所接受,或因其他而受挫时,为了减轻因动机冲突或失败挫折所产生的紧张和焦虑而找一些表面上冠冕堂皇的理由来为自己辩护,以自圆其说。托马斯在查尔斯刚来的时候用石头砸碎了查尔斯房间的玻璃窗来恐吓他,但是当查尔斯向布朗德先生控诉这件事时,托马斯矢口否认了,并且说那是因为鸟而造成的。当然这理由是经不起推敲的,并非真理由,也非好理由,但在一定的时候可起到心理保护作用。

躯体化是把精神上的痛苦、焦虑转化为躯体症状,从而减轻心理紧张。查尔斯发现被子里有一只死乌鸦,受到了极大的惊吓之后,布朗德先生暴怒,把托马斯从房间里扛出来按在走廊的楼梯扶手上让他承认自己的过错,然而托马斯只是一味地否认。但他当时的心理同样是恐惧的,于是在恐惧和愤怒的夹杂下,托马斯突然就哭着晕倒在他父亲怀里。

幻想是当遇到无力解决问题时,把自己置于一种脱离现实的想象境界,企图以非现实的虚构方式来应对挫折,从而获得心理平衡,这种保护机制常被弱小者所用。托马斯一直幻想着自己才是城堡真正的主人,自从查尔斯到来以后就一直把他看作是假想敌,这些都是托马斯在经历了母亲去世的重大打击以后,对查尔斯母子的到来感到无能为力而作出的一种本能应对反应。

补偿是指个人所追求的目标、理想受挫,或因自己生理缺陷、行为过失而遭失败时,选择其他能获得成功的活动来代替,借以弥补因失败而丧失的自尊与自信。[3]在托马斯与查尔斯两人深夜逃出城堡的过程中,托马斯一直处于弱势,所以在回到城堡后,他便又通过威胁恐吓等各种非正常手段来使得查尔斯顺从他,从而巩固他在两人中的绝对领导地位。

自我保护机制一般是无意识地发生作用的,托马斯在母亲去世,有陌生人闯入自己地盘的情况下,本能地作出了保护自己伤害别人的判断,正是希望藉由那些行为而使自己得到心理上的片刻放松和补偿,从而可以驱使自己尽快适应新的社会角色,以及在有陌生人的环境里相对轻松地生活。

四、从托马斯的行为看当代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现状

1.单亲家庭青少年的心理特征

自卑心理:父母离异或其中一方逝世而造成的单亲家庭,会给青少年带来不同程度的心理缺失,从而使他们容易产生自卑心理。青少年往往会认为自己的家庭不健全,所以自己是不正常的,从而产生自卑心理。这种生活环境的突然改变带来的自尊反应过低的感受,不同性格的青少年表现出来的程度不一,但往往是很难消除的,如果没有做好及时有效的引导,它甚至将伴随人的一生。

攻击心理:在离异之前,父母往往会有争吵甚至动手厮打的现象,偶尔甚至会把这种怒气撒到孩子身上,使青少年在心理上感受到压抑从而产生防御性情感。如果是父母中的一位因为某些原因过世,就会在青少年的心中留下深刻且无法遗忘的阴影,长此以往如果得不到合理耐心的矫正,就会使青少年的这种焦虑、敏感慢慢地发展成各种攻击性的行为,甚至造成严重的人格和心理障碍。

嫉妒心理:这是单亲家庭青少年在自己得不到来自他人和社会的尊重时容易产生的一种情绪。其产生的起源在于主观上缩小和消除自己与完整家庭青少年在社会地位方面的差距,以实现原有关系的平衡。尤其表现在当观察到身边其他完整家庭青少年被父母无微不至地呵护关心后,便会不自觉产生嫉妒。

冷漠心理:家庭破裂而形成的心理创伤,对一个人来说是十分深刻的,尤其是性格和心理都还不够成熟的青少年,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心理疏导,青少年会很容易对他人产生敌对情绪,在别人眼里他们是孤僻的,冷漠的,难以交流的,甚至是怪异的。而在他们自己眼里,他们是和别人不一样的,不能被社会群体所接受的,甚至是不正常的。这种心理状况也是单亲家庭青少年的各项心理特征中最为危险的一项,极易诱发不同性质和程度的人格障碍,从而影响人的一生,严重的甚至会产生反社会性人格障碍、分裂型人格障碍、精神分裂、抑郁症等。[4]

2.如何应对青少年成长过程中产生的心理障碍

心理社会治疗在对心理障碍的各种有效的心理社会治疗方法中,有两种主要的治疗方法最有效。第一种是认知行为治疗,阿伦·T·贝克发现的认知治疗与这种方法最为接近;第二种方法是由默纳·韦斯曼和杰拉尔德·克莱曼发展出的人际关系心理治疗。[5]

药物治疗通常会使用一些抗抑郁剂,安慰剂与镇静催眠剂,但目前的研究发现,药物治疗对成人有效,但对儿童却不一定有效[6],所以这种方法在处理青少年心理障碍方面是不推崇的,应当以心理治疗为主。

五、结语

笔者通过对法国儿童电影《我是城堡之王》中的主人公托马斯的心理剖析探索了处境不利少年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变化与影响他们最深的多方面因素。处境不利儿童作为弱势群体,是最该被社会给予关注和关爱的人群之一,青少年在不同时期特殊的心理变化受到了社会因素、环境因素、家庭因素、个人因素等多方面的影响,只有深度剖析他们的发展心理,才能使得大家更加了解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当他们感到迷茫、困惑,甚至是出现心理问题时,我们该采取怎样的解决措施,从而减少青少年不良心理的产生以及由此引发的青少年犯罪问题的产生,这是一个值得我们长期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英]茱莉亚·贝里曼.发展心理学与你[M].陈萍,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105-110.

[2][美]詹姆斯·O·卢格.人生发展心理学[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0:80-100.

[3][美]约翰·多拉德,尼尔·米勒.人格与心理治疗[M].李正云,王国钧,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4]高琨,邹泓.处境不利儿童的友谊关系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1(3):52-55.

[5]张肖敏,赵山明,贺占元.试论单亲家庭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对策[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9,97(1):91-92.

[6]郑信军,岑国桢.家庭处境不利儿童的社会性发展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2006,29(3).

责任编辑 刘晓华

On Abnormal Psychology through Thomas from “Je suis le Seigneur du Chateau”

YOU Jia
(Dept.of Foreign Languages,College of Business,Shanxi University,Taiyuan 030031,China)

Abstract:As a time-honored art,movies play an important part in our daily life.Not only do they contain artistic features,but they also reflect almost every aspect of our complicated society by means of concise plots.Children movies are not the most favored,but the power and contents they convey enable every single grown-up to pore over in a quiet state of mind.This paper analyzes the negative influence,which is resulted from society,family and companions,on children through Thomas in the movie“Je suis le Seigneur du Chateau”and tries to find the fundamental factors behind the scene.In the end,based on the research of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ntemporary teenagers,the author elaborates on the solution and cure if there is abnormal psychology.

Key words:disadvantaged situation;children;abnormal psychology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6133(2016)01-0090-03

收稿日期:2015-10-09

作者简介:游 佳(1980-),女,满族,山西太原人,山西大学商务学院教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法语文学。

猜你喜欢
儿童
儿童美术教育琐谈202
儿童美术教育琐谈199
儿童美术教育琐谈197
儿童美术教育琐谈201
儿童美术教育琐谈200
儿童美术教育琐谈198
儿童美术教育琐谈174
儿童美术教育琐谈169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