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研讨阳明学的当代价值与传承创新
——“第二届黔浙文化合作论坛”学术成果综论

2016-03-19 01:29张宏敏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阳明王阳明思想

张宏敏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 哲学所,浙江 杭州 310007)



深入研讨阳明学的当代价值与传承创新
——“第二届黔浙文化合作论坛”学术成果综论

张宏敏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 哲学所,浙江 杭州 310007)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王阳明曾在贵州参学悟道,贵州在弘扬传统文化方面有独特优势,希望继续深入探索、深入挖掘,创造出新的经验”的重要指示精神,2015年12月23日至24日,在中共贵州省委统战部指导下,由贵州省文史研究馆、浙江省文史研究馆联合主办,贵州省浙江总商会、贵州省儒学研究会、浙江省儒学学会、贵州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承办的“第二届黔浙文化合作论坛”在贵阳成功举行。

“第二届黔浙文化合作论坛”通过成立“黔浙阳明学研究中心”、黔浙两省阳明学研究资深专家发表主旨演讲、召开“阳明学的当代价值与传承创新”学术研讨会、开展“阳明学与当代社会”交流对话等形式,邀请了来自贵州、浙江两省以及北京、上海、山东、广东、江苏、湖北、四川等高校科研院所的60余位阳明学研究专家,围绕阳明学的理论特质、阳明后学专案研究、阳明学的传承与创新、阳明学研究现状与未来展望等话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与深刻的阐述。

一、关于阳明学的理论特质

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张新民教授在“第二届黔浙文化合作论坛”开幕式上,代表贵州阳明学研究团队作题为《寻找人类安身立命之道:王阳明能给现代社会生活带来什么启示》的大会主旨报告,从五个维度对阳明心学的内涵予以阐发:第一,阳明心学是生命的哲学,王阳明对心性有极深的体悟,涉及形上与形下两个世界的各种问题,除了佛教之外,远非西方任何一个心理学流派所能比拟。第二,阳明心学是苦难的哲学,是阳明经历百死千难的痛苦折磨,在身处生与死的边际临界线上,体认出来的人生真理,参悟出来的生命真谛。第三,阳明心学是专制高压逼迫出来的哲学,是对权力世界不公平不公道的现象进行反思的结果,既要维护存在的尊严,也要建构理想的秩序。第四,阳明心学是一种意义的哲学,是从心性本体涌出意义而满心欢愉的切身性的学问,不仅想要生命充满价值,而且也希望世界充满意义。第五,阳明心学是反异化的哲学,无论讲心讲良知,讲诚意格物,都有对抗朝廷专制的意义,都有解构虚假权威的价值,因而必然具有解放人性、解放思想的作用。

浙江大学哲学系董平教授在研讨会上作了题为《王阳明哲学的实践本质:以“知行合一”为中心》的发言,主要以王阳明哲学中的“知行合一”说为主要论述对象,追溯了“知行合一”之说在中国哲学史上的文本来源,并特别分析与阐释了王阳明“知行合一”之说的不同内涵层面,从而认为王阳明的哲学是具有极其明显的实践性特征的,本质上是一种“实践哲学”,而与所谓“主观唯心主义”无涉。其思想精髓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代表了中国古代哲学思维所达到的独特高度。

苏州大学哲学系蒋国保教授的书面发言,题曰《王阳明经学思想散论》,试图对王阳明经学思想以全面的阐述,先依次论述孔子删述《六经》不曾增加一字、续经亦未可尽非、《五经》是糟粕、《六经》为记籍,这几个问题;然后就《五经臆说》十二条细致分析阳明儒家经典诠释的独到见解与诠释方法,提出阳明解经贵在坚持四条方法论原则:重动机之善、排斥文字训诂、直抒胸臆、尊重历史事实。

浙江省委党校哲学教研部董根洪教授提交了题为《王阳明的无神论思想及其价值》的参会论文,认为:宋明理学作为一场儒学复兴运动,它实质上也是一场以反对佛道宗教和儒学神学化为帜志的无神论运动。王阳明心本论的无神论思想是其中杰出代表,王阳明的心学包含着丰富的无神论思想,其心外无神的心本论,致良知的怀疑理性,反对各种迷信的观点,反对佛道的思想,构成了一个杰出的无神论思想体系,成为宋明理学无神论的代表。

山东社会科学院儒学所刘宗贤研究员作了题为《从良知说的情、理、欲机制看阳明道学革新的价值》的研讨会发言,得出结论:阳明心学针对程朱理学的流弊所兴起的道学革新运动,在明代中、后期的思想界曾掀起波澜,形成了主导明代学术思想的心学潮流。阳明心学的形成发展及演变不仅对明代学术思想的发展和重建具有历史导向作用,而且波及到明清之际的思想启蒙运动乃至明清文学中的思想解放运动。

贵阳学院文化传媒学院刘继平教授提交了《阳明心学美学与禅学美学》的参会论文,认为:阳明心学美学和禅宗美学都要求审美主体进入一种主客无碍、一体融通的人生境界,从而获得精神自由;二者都是基于人生体验,旨在以心性体验为中介沟通天人,使人进入“无入而不自得”的人生境界的精神旨趣。故二者在审美体验的主体性与方法及结果方面存在诸多惊人的类似;但二者毕竟是两种不同的哲学与美学思想,由于历史时代的原因,虽然某些观点貌似相同,但其内涵是有差异的。

贵州大学人文学院龚妮丽教授提交了题为《王阳明<南赣乡约>的乡村治理思想》的与会论文,指出:《南赣乡约》是王阳明在江西南赣地区推行乡村治理的总纲领,集中体现了他以儒家以仁爱为本的德治思想,以教化为主导的治理思想以及以秩序建构为导向的管理思想。王阳明的“亲民”、“致良知”、“知行合一”等思想都直接影响了这部《乡约》的制定。

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王胜军副教授提交的会议论文是《王阳明师道观及其实践》,指出:理学兴起是与儒家师道观的变革同步的,作为教育家的王阳明,是儒家师道观的重要传承者、开拓者。王阳明集中批判了当时师道衰微的种种现象,并且身体立行,从师道的标准、师道的形式、师道的具体展开等方面再次廓清了宋明以来理学的师道精神,展示出极其鲜明的心学特征。

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邓国元博士的参会论文是《王阳明对儒家政治文化的诠释:以<古本大学>“亲民”说为中心的考察》,认为:王阳明“亲民”、“政在亲民”的思想,把政治的本质建立在“为政者”自身的道德意识上,体现了他对孔孟“仁政”思想的继承,是儒家德治主义传统的体现与发展;王阳明通过对“古本”《大学》“亲民”的诠释,提出“政在亲民”的思想,为正确把握儒家政治文化传统提供了重要的途径,也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二、关于阳明后学专案研究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陈卫平教授的研讨会发言题目是《明清之际的西学流播与王学的接应》,认为:明清之际西学得以流播,是与中国本土思想特别是王学为其提供的接应分不开的,王学尤其是泰州学派、浙中王学(以王龙溪为代表)对西学传播所产生的思想凭借作用主要体现在三方面,第一,王学的解禁打破了程朱理学对思想的垄断,创造了西学得以输入和传播的文化氛围;第二、王学注意伦理学的自愿原则,为天主教教义的传播架设了思想桥梁;第三、王学大兴讲学会的风气,对天主教的传播提供了组织形式上的借鉴。

贵州省阳明学学会会长王晓昕教授作了题为《黔中王门经世致用的理论与实践》发言,提出:在阳明的思想体系中,本身就包含着丰富的经世致用思想,从某种意义上看,阳明的经世致用的心学思想体系,又是具有实学意义的思想体系。黔中王学经世致用的理论集中表现在治世、治政、治教、治人及治心等等方面,而尤以治心为其要道,正是以孙应鳌、马廷锡、李渭三人为代表的黔中王学的经世之实践,使得贵州在嘉万年间掀起了一波接一波讲学高潮,形成了黔中王学之五大重镇,与中原王学诸门的繁荣景象构成了遥相呼应之势。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张昭炜博士提交了题为《传心堂法脉薪火相传:从王阳明至方以智》的参会论文,指出:阳明一生精神俱在江右,江右王门学脉源远流长,于良知学体证有创见者如明珠散布,遍地流辉。青原山是江右王门讲会的中心,传心堂则是中心的内核。不同于《明儒学案》中阳明后学的分派模式,方以智后学所录的《传心堂约述》注重阳明学以心传心的精神传承,勾勒出王阳明、欧阳德、邹守益、罗洪先、聂豹、胡直、王时槐、邹元标、方以智的薪火相传法脉。明亡后,方以智与施闰章依然隐忍精进,冬炼三时,绍续阳明学不熄之薪火。

贵阳学院阳明学与地方文化研究中心陆永胜副教授的与会论文《邹元标实心本体论的建构及其价值省察》,认为:“识仁”、“透性”、“释空”是邹元标建构其实心本体论的三个重要途径,其中“识仁”、“透性”分别从功夫向度和实践向度对本体论进行正向建构,“释空”则对本体论进行反向建构。邹元标的实心本体论是心学演化、儒学自觉和时代政治、学术、文化语境合和的产物,对当时的多元文化和社会思想具有很强的诠释能力和反思意识,体现出其鲜明的主体意识和时代价值,对我们当下的文化建设和社会治理具有启示意义。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张韶宇副研究员提交了《阳明后学唐鹤征易学特色述要》的与会论文,指出:唐鹤征虽为心学传人,但又不满于阳明后学中空疏狂放之学风。唐鹤征是从王学中分化出来又对王学末流进行猛烈反对和抨击的心学传人,撰有《周易象义》等易著,融心性理气为一,提出“乾元生三子”的宇宙生成论哲学;主张以心释易,强调心行不二,以为“心之灵即性”,重践履,认为学贵由“悟”而“自得”,以“知易行难”为确旨;且强调“易者象也”而主于以象明理。

贵州省社科院历史所周之翔副研究员的参会论文是《熊十力对朱子、阳明<大学>学的继承》,指出:《大学》一书在熊十力的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熊十力辨析历代大家的《大学》思想,服膺阳明“致知”为致良知之说,赞同朱子“格物”乃“穷理”之说。同时,立足于时代现实,熊十力指出《大学》格物之说涵盖了西方的科学理论,而《大学》的经济理论体现了同于社会主义的均平思想,絜矩之道则是反对国际霸权,重建国际秩序的根本途径。

浙江省社科院国际阳明学研究中心张宏敏博士提交了题为《浙中王学与黔中王学互动的一个案例:以黄绾、王阳明、席书为中心》的与会论文,把正德四年王阳明在贵阳文明书院讲学之时,与之关系密切的贵州提学副使席书,归于“黔中王门”之中。同时,称王阳明为浙中王门学者黄绾与黔中王门学者席书在嘉靖三年结识的介绍人,进而考论黄绾与席书在嘉靖一朝“大礼议”前后的诸多交涉,藉此作为浙中王学与黔中王学互动的一个案例。

三、关于阳明学的传承与创新

贵州省委统战部部长刘晓凯在“第二届黔浙文化合作论坛”开幕式致辞中指出:“知行合一”是阳明先生龙场悟道的精髓,它在中国哲学史上第一次把“知”与“行”统一起来。阳明学具有解放思想、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提倡道德自律、自我塑造高尚人格等积极因素,并在日本、韩国等东亚文化圈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次由贵州省文史研究馆、浙江省文史研究馆联合主办以“阳明学的当代价值与传承创新”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就是希望来自全国各地尤其是黔、浙两省的阳明学研究专家通过学术研讨的范式,加强对阳明学当代价值的深入挖掘,探索中华文化传承传播的创新之路。

浙江省文史研究馆副馆长郭学焕在“第二届黔浙文化合作论坛”开幕式致辞中说:王阳明生长在浙江,在贵州龙场悟道,可以说贵州和浙江都是阳明学的发祥地。阳明学的传承创新,对当代社会发展极具现实意义:阳明学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阳明学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阳明学为经济发展提供有益借鉴,阳明学为文化传承提供有益载体,阳明学为世界和谐提供有益启迪。我们相信,在各级领导关心指导下,在各位专家学者、饱识之士的共同努力下,在各界人士的支持帮助下,阳明学的当代价值一定会以独有的魅力展现在世人面前,引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发展。

贵州省委党校副校长汪建初教授作了题为《唯能主义视阈下的阳明心学初解》的研讨会发言,指出:在创新意识驱动下,以唯能主义作为当代自然科学发展成果与社会科学的结合部,并认为唯能主义是顺应信息社会需要、哲学自身发展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复兴的必然产物,并尝试以能量为载体,解读王阳明“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三大心学命题,认为“心即理”是对生命正能量的本体信仰,“致良知”是对生命正能量的体认过程,“知行合一”是生命正能量的释放过程,为大众理解心学乃至中华文明提供了一个充满现代气息又饱含传统韵味的新视角。

贵州师范大学阳明学研究中心主任余怀彦教授的研讨会发言是《阳明学与实现中国梦》,指出:王阳明500年前,在极为艰苦和复杂的环境中,创立了以“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为核心的阳明学,同时也重塑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义利相兼,以义为先”、“人与社会、自然和谐相处”、“万物一体之仁”的良知之道。阳明学500年来成为推动中国社会不断进步的原动力,当前更成为实现中国梦的重要精神力量。

浙江社会科学院国际阳明学研究中心钱明研究员向研讨会提交了题为《梦中的“王马”:一对古今“奇人”跨时空的对话与互证》的会议论文,认为:从王阳明与马云二人的成长经历来看,在出身、科考、创业、成名过程等方面有不少相似之处,两人颇有分“奇缘”;“王马”不仅在人生经历上有惊人的相似性,还在主体意识、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等方面有较大的可比性;就当下的众多创业者来说,“王马”的直接价值资源,主要体现在颠覆性创新与超时空跨越两个方面。两人的价值对浙江乃至全国都有巨大的正能量作用。

山东省社科院国际儒学研究与交流中心石永之副研究员作了题为《阳明子至善论的现代意义》的研讨会发言,指出:孟子从本源头上说性善、荀子从发用上说性恶,阳明子的至善论对于这两者都不执著。阳明子“性,一而已”的提法,接纳了宋儒的理气说,把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打并为一,不过重点是放在心之所发处。心之所发便是意,顺天理而动是诚意,就是善;从躯壳上起念的就是私意就是恶,善恶出现了,良知就会呈现,让人为善去恶,以回复天地万物一体之本然。今天,我们可以借用阳明子的至善论重建儒家形而上学,把心作为本体,用天地万物一体为它奠基。然后,用人性至善说明道德哲学,以人本身的认知能力说明认识论问题,最后,安排合理的社会制度去达成天地万物一体。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刘金才教授作了题为《阳明学在日本的传播及其对民众道德培育的影响》的研讨会发言,指出:阳明心学16世纪初东传日本,于17世纪前半叶由中江藤树开创了日本阳明学,其后日本阳明学分为了两派,即具有强烈内省性格的德教派和注重实践的石门心学、以改造世界为己任的事功派“报德教”;并重点对藤树学、石门心学和报德教的主要思想内涵和精神进行考察和分析,揭示了阳明学对于日本近世庶民道德的培育以及近现代国民道德建设的作用,以期对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公民道德的建设提供某些有益的启示。

四、关于阳明学研究的现状与未来展望

浙江省文史馆馆员吴光教授在“第二届黔浙文化合作论坛”开幕式上代表浙江阳明学研究团队,作了题为《浙江省阳明学研究的回顾与未来展望》的大会主旨报告:详细回顾了上世纪80年代以来浙江学界以沈善洪、王凤贤、吴光、钱明、董平为代表的三代阳明学人,在阳明学文献整理研究方面所取得的学术成绩。吴光教授对浙江乃至国内外阳明学研究的未来展望,提出了个人的五点建议:第一,浙江的阳明学研究团队,要集思广益,会聚团队力量,全心全意、团结一致地完成“阳明后学文献整理与研究”这一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课题的任务。第二,要深入开拓阳明后学文献整理与思想研究的主题,在文献整理方面要认真细致,拿出精品,在思想研究方面要继往开来,发人未发。第三,我们不要仅仅限于对阳明后学的文献整理与思想研究,而是从整个阳明学的范围去开拓研究主题,很有必要将东亚阳明学和国际阳明学作为一个主题来进行深入系统的研讨。第四,建立一个经常性研讨、交流阳明学的活动机制,可以效法“全国儒学社团联席会议”的活动机制,将浙江、贵州、江西、江苏、两湖、两广、京沪等地的阳明学机构联合起来,定期、轮流举行联席会议,以共同推动阳明学的研究与普及推广。第五,进一步提升对阳明学现代意义和当代价值的认识,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实践王阳明“致良知”、“知行合一”、“明德亲民”的核心理念,使阳明学成为广大干部与群众的行动指导。习近平总书记说“王阳明真正做到了知行合一”,就抓住了阳明学的核心价值,揭示了阳明学的现代意义。有人说,“阳明学是鲜活的文化,它就存在于百姓日用之中”,这是至理名言!但愿这鲜活的文化川流不息,永葆其生命的活力。

贵州省文史馆馆长顾久在“第二届黔浙文化合作论坛”闭幕式的总结讲话中指出: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都非常重视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从传统文化中吸取思想资源和精神食粮,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阳明学具有道德人文精神、和而不同的精神、力行实践的精神,曾经产生过巨大而持久的影响。在当代,王阳明的思想及其精神意义是什么?是否可为当代社会精神的塑造提供思想养料?学术界乃至社会各界关注的这一热门话题,反映了社会的呼唤。贵州省文史研究馆举办此次活动并成立阳明学研究中心,旨在顺应时代,倡导推进阳明学研究的创新发展,挖掘运用阳明学的积极内涵,并致力于推动阳明精神的实践,为构建新时期的社会良知做出努力。

贵州省文史馆副馆长靖晓莉在“第二届黔浙文化合作论坛”开幕式上介绍了“黔浙文化合作论坛阳明学研究中心”的筹建情况和工作设想。阳明学研究中心作为学术研究和交流平台,将聚集黔浙两省及国内外著名阳明学专家,开展王阳明及其思想、学术研究,发掘、阐释王阳明思想、学术中有当代意义的成分;搜集、整理、出版王阳明佚作、阳明后学著作,搜集、整理、出版阳明学研究著作;举办阳明学研讨会、王阳明纪念活动等。

顾久馆长在“黔浙文化合作论坛阳明学研究中心工作座谈会”上,再次回顾了“黔浙阳明学研究中心”成立的背景,特别提出在下一步的阳明学研究工作中,应跳出纯学术性质的惯性思维,强调政府、学者、企业三方思维的结合;阳明学不仅作为书本上的学问,更是一种注重践行的思想,立足当代实际,顺应时代需求,挖掘阳明学的真精神和当代价值,致力于阳明学精神的实践,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新课题。

此外,中国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方尔加教授,中国社科院历史所张海燕研究员,南京大学哲学系李承贵教授,贵州省社会科学院王路平研究员、于民雄研究员,贵州省文史馆馆员史继忠、张祥光、蒋南华、梁茂林、谭佛佑教授,贵州师范大学阳明文化研究院副院长史光辉教授,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常务副院长张清教授,浙江省社科院哲学所王宇研究员,贵州大学人文学院马国君教授、张明、王进副教授,贵阳学院阳明学与地方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赵平略教授也应邀出席了研讨会,并发表了对阳明学的现代价值与传承创新的真知灼见。

经过两天的热烈讨论,与会阳明学研究专家一致认为:阳明学高扬人的价值与地位,强调道德实践主体的主观能动性,由此形成了别开生面的人生哲学,对中国社会和历史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阳明学作为中华文化土壤中成长的思想,不能被束之高阁,被神秘化、神圣化、宗教化,而应该回归到现实生活并得以验证;易言之,阳明学作为一种实践哲学,提倡知行合一,在今天的社会建设、道德建设、文化建设中理应发挥重要作用,而如何实现阳明学的传承创新则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责任编辑 何志玉

中图分类号:B24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6133(2016)01-0026-05

收稿日期:2016-02-07

作者简介:张宏敏(1982-),男,河北邢台人,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王阳明与阳明学派。

猜你喜欢
阳明王阳明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高中生物错题集建立的实践研究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杲杲冬日阳明暖好时光
罗阳明:大瑶山里的年轻博士
浅析王阳明“知行合一”说
关于王阳明的入仕之道
王阳明研究的知识进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