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留燕 刘青 韦焘
摘要:目的 了解PubMed收录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科技论文的情况,分析原因并探讨对策.方法 利用PubMed获取所需资料,从发文年度、主要作者、作者部门、来源期刊、高频主题词等5个维度对论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检出论文292篇,文献量整体呈逐年上升趋势,多产作者多为学科领域的学术带头人,中文论文主要分布在《中华修复重建外科杂志》等18种期刊,World JGastroenterol、Chin J Traumatol(英文版)为收录外文文献量之前2位期刊。结论
我院科技论文呈稳步发展趋势,作者及作者部门相对比较集中,外文论文主要分布在国内出版的外文期刊。
关键词:PubMed;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科技论文:分析
中图分类号:G25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707(2016)01-0034-05
科技论文是学术研究和科研成果的载体,发表论文的数量和质量是反映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的重要标志。PubMed是国际上使用广、影响力大的医学文献检索工具之一,对收录期刊与文献的评价及筛选程序严格,生物医学领域论文能否被其收录常被看作评价该论文质量的重要指标。对于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来说,发表论文被PubMed收录的情况,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其科研水平、国内外学术交流的情况、医院特色及在国际医学界的地位。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干部保健于一体的大型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本文通过对PubMed收录我院科技论文的情况进行文献计量分析,揭示我院医学科研的状况与特点,为我院在科研管理、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以PubMed数据库(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为检索数据源,以作者单位为检索词。我院的前身是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故使用(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Kunming MedicalCollege) OR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KunmingMedical University)为检索式,检索1956-2014年的文献,检索时间为2015年4月20日。
1.2纳入标准
1956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在PubMed上作者单位(author information)包含“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Kunming MedicalCollege”及“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KunmingMedical University”的论文。
1.3排除标准
第一作者单位不是“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Kunming Medical College”及“First AffiliatedHospital of Kunming Medical University”的论文。
1.4万法
套录检索结果题录,将数据导入Endnote软件、Excel表格,对论文从发文年度、主要作者、作者部门、来源期刊、高频主题词等进行统计分析。刊名变更者,一律以新刊名为准。
2结果与分析
得到文献345篇,通过人工阅读,去除第一作者单位(author information)不是我院论文53篇,最终292篇论文进入统计。
2.1论文年度分布
1956-1988年,在PubMed中未检索出我院论文,最早收录的论文发表于1989年,发文量最多的年份为2014年,计45篇。
图1为1989-2014年PubMed收录我院作者发表的论文情况,论文数量整体呈上升趋势,1989-2003年平稳增长,到2005年达到15篇,2008-2010年增长幅度明显,2012-2014年急速增长。
表1显示,1989-2014年,我院发表的中文论文160篇,外文论文(包括发表在国内外文期刊26篇,国外期刊106篇)共132篇,占全部论文的45.2%。2012-2014年的外文发文量明显增加,年均23篇,表明我院科技论文的增长在数量、质量上都有较大提高,国际影响力有所增强。
2.2文献作者分布
发表>/3篇的第一作者34人,占第一作者总数的20.7%(34/164)。其中,发表论文8篇的作者1人(占0.6%),发表6、5、4、3篇论文的作者分别为5、6、8、14人。另外,发表2篇论文的作者20人,只发表1篇的作者110人(占67.1%)。
纳入的292篇论文中,作者为1人的论文6篇,发表时间较早,均为20世纪90年代,均发表在国内期刊上。随着医学的飞速发展,医学研究采取合作方式,更有可能发表高质量的论文。
在PubMed数据库中,发表8篇论文的作者为皮肤科何黎;发表6篇论文的作者分别为医学影像科赵卫、运动医学科李彦林、呼吸科傅炜萍、心脏内科郭涛。高产作者发文量占总发文量的13.0%(38/292),没有形成成熟的核心作者群。我院医学研究的力量呈现多学科、多作者趋勢。
2.3作者部门分布
292篇论文的第一作者主要分布在成立时间较长的科室,心内科、妇产科、儿科分列前3位,3个科室共发表论文47篇,占论文总数的16.1%。由于工作调动,有些作者会出现前后所属部门不一致的情况,本文统计以论文发表期间其所属部门为准。发表论文≥10篇的第一作者所在部门为心内科(18篇,占6.2%)、妇产科(15篇,占5.1%)、儿科(14篇,占4.8%)、耳鼻喉科(12篇,占4.1%),精神科、血液科、皮肤科医生发表论文均为10篇。
2.4来源期刊分布
2.4.1期刊的出版地分布 我院有106篇论文在PubMed的国外期刊刊载,分布于10个国家的64种期刊上,美国、英国、荷兰为我院作者向国外投稿的主要地区,语种均为英语。
PubMed收录的国内期刊发表的论文共186篇,分布在50种期刊上。其中,中文期刊41种,刊载中文论文160篇;外文期刊9种,即《世界胃肠病学杂志》(World J Gastroenterol)、《中华创伤杂志》(Chin J Traumat01)、《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Chin MedJ(Engl)]、《中国癌症研究》(ChinJCancer Res)、《中国医学科学杂志:英文版》(ChinMed Sci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ChinJ Integr Med)、《医学前沿》(Front Med)、《中华医学会杂志》(J Chin Med Assoc)、《浙江大学学报(英文版)(B辑:生物医学和生物技术)》(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SCIENCE B focuseson Biomedicine,Biochemistry & Biotechnology),共刊载外文论文26篇。
2.4.2我院论文在中文期刊上的分布情况
刊载论文>/3篇的中文期刊18种,合计发表论文121篇,占中文期刊发文量的75.6%(121/160),其中收录论文最多的是《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共14篇。详见表3。
2.4.3我院论文在外文期刊上的分布情况
被PubMed收录的我院外文论文有132篇,分布在73种外文期刊(出版地在国外64种,在国内9种)上,语种均为英语。载文量>/3篇的期刊有《世界胃肠病学杂志》(World J Gastroenterol)、《中华创伤杂志》(Chin J Traumatol)、《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Chin Med J(Engl)],以及PLoS One和Oncology research,分别发表论文8、7、5、5、4篇,共计29篇,其中前3种为在国内出版的英文期刊。
2.5高频主题词分析
292篇论文中,排名前20位的高频主题词如图2所示。人类、男性、女性、患者、成年人、动物、中年人、药物治疗、基因、评估研究、代谢等。
3讨论
3.1论文收录年度分布
文献计量是评价科技产出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客观反映科研机构学术影响力的重要指标。
文献按年代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机构的研究发展速度和研究水平、规模。表1显示1989—2014年间,我院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期刊发表的论文,总体都呈逐年上升趋势,总发文数从1989年的1篇到2014年达到峰值45篇,国内期刊论文从1990年的2篇增长到2014年的20篇,国外期刊论文从1989年1篇增长到2014年的25篇。自2008年以来,国外期刊论文呈现明显增长趋势,在论文数量和质量上均有所增长,尤其是有数篇论文在Stroke、Molecular cancer、Bull World HealthOrgan、Br J Pharmacol等国际较有影响力的杂志上发表,充分体现了我院医学研究在学术层次和影响力方面比以往有了一定的提高与增强。但同时也要看到,除上述所列出的4种国际杂志外,其余外文杂志影响因子均<3,如美国出版的Heart SurgForum,影响因子为0.458。
3.2论文作者分布
作者是文献的一个重要特征,其科研成果是学科发展的标志。本研究结果表明,发表论文≥2篇的第一作者有54人,这些作者大多数是该学科领域的带头人或重点培养对象,他们为我院的科研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但这一作者群仅占全院潜在作者群的极少数,还有大部分一线医护人员,他们是我院长足发展的重要力量,其发表论文却相对较少,可能一方面是因有些医护人员对科研工作的重视不够;另一方面可能是由于专业局限,特别是有些中青年医护人员以临床为主,参与科研的机会不多,故产出科研成果相对较少。另外不排除有部分医护工作者因为不了解论文写作及期刊投稿技巧,导致所发表论文未被PubMed收录。因此,我院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大激励机制,鼓励科研产出,加强引导和支持医护人员积极开展学术研究,通过各类学术讲座,给予他们更多参与科研工作的机会,撰写出更多高质量的学术论文,以提高我院整体科研水平。
3.3作者部门分布
从发表论文作者所属部门情况分析,心脏内科、妇产科、儿科、耳鼻喉科、精神科、血液科、皮肤科作者的研究产出较高,共计89篇(30.5%),表明以上7个科室是我院的科研主力,具有较高质量的研究队伍,他们也代表我院的重点及优势学科,皮肤科、心内科发表论文影响因子也较高,眼科、运动医学科(新成立科室)在论文数量上虽并不占优势,但其论文质量高,在国外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合计9篇,占我院在国外期刊发文数的8.5%(9/106)。
3.4来源期刊分布
对载文期刊及其级别的统计分析,可相对反映机构和个人发表论文的学术水平和论文级别L6j。本研究显示,《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华西口腔医学杂志》《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刊载我院论文>10篇,发表中文期刊分布与广西医科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表明此类期刊为我国医护工作者重点关注及投稿期刊。在国外期刊发表论文106篇,明显较国内期刊少。建议制定相应的措施,鼓励医护人员向高层次和高目标努力,通过积极申报科研基金课题,用英文书写高质量的科技论文,将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收录的高影响因子期刊和PubMed等权威医学检索系统收录的期刊范围作为投稿的主目标,争取在国外学术界声誉高、学科影响面广的世界一流期刊上发表论文,进一步提高我院的国际学术交流水平,把我院高水平的科研成果推向世界。
3.5高频主题词
除去具有年龄特征的主题词,我院科研的主题集中为药物治疗、基因、代谢、蛋白质、器官组织、病理学、肿瘤等,这些主题词不仅反映我院一定的学科发展优势,同时,紧跟医学学术前沿,对提高我院科研地位和科研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4小结
近年来,我院发文量大幅增加,科研水平不断提升,学科特色明显,已形成覆盖全院、广泛参与的科研氛围及核心科研团队,在同级医院中显示出较高的科研实力。虽然我院学术影响力与西南地区三级甲等医院(如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但只要全院人员一如既往地注重学科与科研发展,我院必将在新一轮发展中获得更为显著的学术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