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带着疑问打开《小维故事书》的。曾经以诗明志的阎志在事业上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却如此低调地捧出了五卷本的儿童文学作品,意欲何为?
五卷作品,五个故事,各有侧重,却从整体上述说着人之为人的基本性理。这其中,我最看好《说好的再见》一篇。这是一个关于“承诺”的故事,那些透明的小鱼儿,历经千辛万苦,九死一生,只为与一个孩子的相互承诺。全书不惟画面明丽优美,意境深远,其故事设想新奇,寓意深刻,让人感慨。鱼犹如此,人何以堪?中国本来是一个重情义守信用的国度,岂料人心不堪狂潮摧折,信用已然成为我们这个伟大时代的稀缺物。这方面阎志的经验想来不会简单,他是要通过作品来引导孩子培养健康的人生观念,我们却看到了作品中的现实焦虑与文化隐忧。在我看来,在五部作品之中,《说好的再见》是最有诗性的:
那是在几万里之外
海上的
一个约定
只是一个8岁小男孩和
一群小鱼的约定
小维与鱼儿们的故事交流,这是故事中的“故事”。就在小鱼与小维的离别之际,爸爸看出了小维的“忧伤”:
人生,好像就是这样
一次次相遇,一次次告别
然后,一次次再见
新奇的故事,本色的童趣,却传递了深刻的人生哲理。这些干净纯洁的文字,和干净纯洁的情感,让我们看到了一位诗人的格调与情怀。进一步说,诗人的情怀和作为父亲的热望,构成了《小维故事书》精彩图画与文字背后的底色,保持理想人格,不失初心的信念,溶于色彩斑斓的童话世界,为作品带来了涤荡人心的力量。
在《小维故事书》中,爸爸的“出场”是一个耐人寻味的细节,在我看来,这是一个不可轻忽的亮点。在人类漫长的繁衍历史中,“爸爸”(父亲)早已成为一个具有特别质量的文化符号,是溶智慧、意志、勇气、责任于一体的生命形象,是我们生命中最不可或缺的部分——我们踩着“爸爸”的足迹前行,我们仰望他们的背影,我们守望他们的遗产……但是,究竟从什么时间开始,我们的孩子不得不直面父辈“缺席”的困境。自然,从那些望眼欲穿的留守儿童身上,从那些形单影只的孤儿身上,从那些因为种种缘故失去爸爸的孩童身上,我们不难体味到“爸爸”缺席的痛楚;而在许多貌似“健全”的家庭中,又有多少爸爸以事业、生存的理由,缺席了孩子们的成长岁月。我因为外地求学等缘故,有几个阶段也没能陪伴女儿的成长,这已然成为我生命的遗憾。就在阎志的“出场”与我的“缺席”之间,同样作为父亲的我对于曾经的生命产生了新的质疑,这令我沉默。我不知道阎志到底有没有缺席过孩子们的生活,但无论如何,阎志在《小维故事书》中的“存在”,构筑了父子之间坚不可破的精神通道。许多年后,阎锦会不会以同样的态度“存在”于他的孩子们的生活中?这个问题同样会激励、鞭策每一位身影匆匆的爸爸,回到孩子身边!
我因为女儿的缘故,偶尔会接触到时下流行的儿童文学作品,有时候也会和她一起欢乐起来,但阎志的《小维故事书》更带给我一种莫名的感动。作为一位成功的企业家,为了一种生命的“承诺”,阎志用心谱写了如此炫丽而不失童真的篇章,这让人看到了他作为诗人和父亲的双重情怀。尽管从阎志一贯追求极致的格调而言,五卷本的《小维故事书》或许还存在不足之处,但它见证了一段父子相伴走过的美好岁月,见证了不灭的人伦传统。就在此刻,我默默触摸着它的份量,这些由父爱与诗心所谱写的篇章,在当下纷乱的尘世中亦是一种难得的风景。
(作者介绍:罗义华,中南民族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