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为导向的高校教学质量改善探论
——以贵州财经大学90后大学生为例

2016-03-18 21:33:27滕明雨韩孟李
安顺学院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课堂教学课堂教师

滕明雨 韩孟李

(1、2.贵州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贵州 贵阳550025)



以学生为导向的高校教学质量改善探论
——以贵州财经大学90后大学生为例

滕明雨1韩孟李2

(1、2.贵州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贵州贵阳550025)

90后大学生在校期间(课上和课下)存在失范行为。从学生角度看,造成失范行为的原因是对专业知识不感兴趣、个人主观喜好、实用主义至上、缺乏明确的人生规划、自律能力差;从教师角度看,这种失范行为是由于人生方向迷茫、实用主义需求得不到满足、高校课程设计存在瑕疵和学生缺乏社会阅历所导致。因此,高校应强化学生的人生观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更加合理地设计课程和加强校园学风的建设。

高校;课堂教学质量;90后大学生

现有研究中,或从教育学视角强调教师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技能改革的重要性,或从管理学视角强调教学管理制度改革的重要性,从行动理论对学生的学习表现和心理原因进行探究的成果相对较少,采用实证研究范式予以支撑的就更少。从整体来看,目前课堂教学质量改革研究的特点是:过度强调教师的作用和“教”这一过程的转变,忽略了学生的行动和“学”这一过程的构建。

一、研究样本概述

本研究将目前高校学生主体(90后学生)的诉求及行为特点作为教学改革探索的突破口。基本思路是以教学中的学为出发点,分析其学习表现,探究学生各种行为表现的心理诉求,从而给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建议。

本研究采用自编《大学生课堂表现、原因及需求分析问卷》进行调查。问卷涉及基本信息、课堂表现与原因、课余表现、学习兴趣、课堂需求等。于2015年6月对贵州财经大学的本科在校生采用非概率偶遇抽样的方法进行了调查,共发放问卷185份,回收179份,数据采用统计软件SPSS处理。

二、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表现

1、学生课堂表现

分析数据后发现,上课经常迟到的有33人,偶尔迟到的有125人,说明上课迟到是普遍现象。14%的学生经常在课堂上睡觉,77.7%的学生偶尔在课堂上睡觉,学生上课睡觉现象同样严重。

调查显示学生上课发呆和玩手机的情况更严重,上课经常发呆和偶尔发呆的比例高达95%;上课经常玩手机和偶尔玩手机的人数为76、93;上课说闲话和看课外书的现象同样严重,比例为92.2%和93.9%。以上数据反映出: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非常不集中,发呆、玩手机、闲聊说话、看课外书等行为比比皆是。

2、学生课下表现

调查后发现,学生课下的主要活动为:上网、睡觉、自学和逛街。

对于学习认知度,完全赞同读书无用论、基本赞同、不是很赞同、不赞同、没有想过或不知道的占样本的4.5%、13.4%、32.4%、43%、6.7%。四成学生坚信读书有用,另有三成学生虽然无法清晰说明读书的用途,但也不认同读书是无用的观点。

在研究学生对教师印象的好坏是否影响课堂表现时发现,对教师的印象也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占60%以上。

关于教师授课的内容是否愿意听,38.5%的学生偶尔会听,61.5%的学生不愿意听或没兴趣。

三、学生在校期间学习表现的原因分析

对于学生在校期间课上和课下的表现,笔者依据“动机—行为”原理,从学生和教师两个视角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原因与动机的剖析。

1、学生层面的原因分析

(1)学生课堂失范表现的原因和动机

学生迟到的主要原因是早上起床困难和迟到成为习惯。学生无法提前起床准备上课属于自律问题。同时,时间观念差,不守时的社会行为特征对学生的影响演变为习惯性迟到和从众性迟到,形成了一种校园迟到风气。因此,学生迟到可以认为是自律性差和不良的校园社会风气助长其不断重演。

至于上课睡觉、发呆、玩手机、说闲话和看课外书的原因,主要是不喜欢授课形式、对授课内容不感兴趣、不喜欢授课教师、控制不住走神与玩手机、收发短信、闲聊、应付其他科目考试、对课外书的内容更感兴趣。

综上所述,学生课堂表现失范的主要原因:一是不喜欢课堂的讲授形式。传统的讲授、单一的课堂形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和引起他们的注意力;二是学生普遍对课程内容不感兴趣,这从课堂诸多懒散表现中可以得到印证;三是听课的学生认为听了就会有点用、老师好看、应付考试,不听课的学生认为学了也没用,不如不学;四是不少学生仅凭自己的主观好恶决定是否认真听课;五是自律性差,无法很好的自我管理,不能规范和克制自己的行为。

学生课堂表现失范的主要动机是:一是不愿吃苦。学习具有枯燥、孤寂的特点,甚至艰辛;二是不重视学业。很多学生上课仅为应付考试;三是从众心理。这在上课迟到现象上表现得尤为明显。

(2)学生课下失范表现的原因和动机

学生依赖网络资源而懒于思考,是应对考试的法宝。部分学生认同读书无用论和80%以上比以往学习懈怠,这解释了睡觉为何是学生的主要课余活动之一。问及在校期间,是否会主动学习时,141人选择会,其余38人选择不会。主动学习的学生有56.4%选择学习与自己未来发展规划相关的知识,另有14.5%选择什么都学,11.2%选择学习本专业知识,9.5%则听从父母的要求。选择不会主动学习的学生,26.3%是因为感觉所学知识毕业后用不上,23.7%是因为没有目标,不知道该学什么,18.4%因为没人督促,18.4%的学生直接罢学,13.2%因为只要不考试就不学。逛街作为学生的主要课余活动是因为大学城正在开发建设中,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有待完善,学校生活闭塞单调。

学生课下失范的主要原因可归纳为:1.学习的实用主义倾向明显。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容是与自己未来发展或职业规划有关的知识,不主动学习则是认为工作上用不上和考试不考,一切以实用为最高原则;2.多数学生缺乏明确的人生规划和中远期目标,因此出现没有目标、不知道该学什么、听从父母或什么都学的现象;3.自我管理和自律能力差导致学习主动性差。调研中,大部分学生因自律差导致无法自控发呆走神和玩手机,还有一部分学生没有父母的督促就无法自主学习。

学生课下失范的主要动机是:一是投机。多数学生不想付出学习的辛苦,通过投机等行为混过课程考察,通过考试是最终目的;二是放任自流。多数学生没有人生和学习目标,认为工作用不上或考试不考,就不知道该学什么,结果是放任自流,甚至罢学。

2、教师视角的原因分析

人生目标迷茫导致学生不知所措。学生在校期间失范状态可以归纳为不学和乱学两种。不学即上课迟到、说闲话和睡觉等行为和没有目标、不知道该学什么、听从父母要求的心理动机。乱学则表现为学生不论个人需要而跟风考取各种执业资格证和什么都学的情况。这些现象的根源则是多数90后大学生的父母由于工作压力、生活压力等问题,无暇顾及对孩子的教育,他们对孩子上大学缺乏鲜明的动机,对社会的变革缺乏必要的思想准备,也缺乏对子女的正确引导[1]。致使学生没有人生理想或人生目标,不能步步为营地发展,只能采取走一步算一步或无头苍蝇乱飞的发展策略。

实用主义心理与高校人才素质培养的定位产生矛盾。学生期望在高校习得实用知识和专业技能。六成的学生希望激发他们学习主动性和与未来发展规划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而非枯燥的理论知识。50%以上的学生希望老师在课堂上多传授与实践和工作相关的知识与案例。这说明:他们没有意识到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到大众化的转变,对国家人才就业形势缺乏深入地了解,将高校学习阶段定位于其职业的前期培训;对高校人才培养和职业技能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没有准确地区分,对素质教育和职业技能教育没有清醒的认识。

高校教育与实践需求脱节。从目前全国的高等教育培养来看,的确普遍存在高校教育设计与实践所需知识和技能衔接不紧凑的情况。当今大学生在接受社会实践锻炼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学校理想教育与社会现实间的反差,对学校所强调的理想道德与现实社会存在的断层感到困惑,产生失落心理,社会上负面影响也强化了学生这种失落心理和矛盾心理[2]。

通过比较研究发现:凡有过社会阅历的学生,比没有社会阅历的学生更加重视在校学习的经历,二者在学习态度和学习状态上有明显的差异。缺乏社会体验的在校学生并不清晰准确地知道社会的需求是什么,武断地认为高校课程教育并非他们所需,促成了其散漫的表现。

三、结论与讨论

1、结论

首先,缺乏社会阅历,无明确的人生目标和规划,导致了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目标不明确、动力不足和热情减退。其次,学生以实用主义为准则,对大学学习有着职业前期培训的定位和期望,更愿意学习职业技能,而不愿意在素质培养上“浪费”时间。当理想与现实发生冲突时,缺乏引导的他们容易抱着自暴自弃和放任自流的态度混日子。再次,课程设计实践性不高、授课形式单一、专业认同感不强等因素致使学生对专业学习不感兴趣。特别是在没有父母监督的情况下,较差的自律性只能起到“助纣为虐”的作用。最后,学生自我、主观的群体特征易影响他们对待学习的态度,如任课教师的长相、仪表会影响学生对教师的主观好恶感,进而影响到他们的上课状态。

2、课堂质量提升的改革方向

(1)强化在校学生的人生观引导

针对90后学生人生目标模糊,人生规划不明晰等问题,高校应强化对学生的思想引导教育工作。一是加强学生的“三观”建设工作。加强学生的思想建设,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降低他们被不良社会风气误导的风险;二是结合思想政治课程,加强对学生人生理想和发展规划的引导。通过思想教育课程、名家讲堂、导师制度等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引导他们学会思考人生和规划人生;通过制定中远期发展计划来帮助他们有计划、有步骤、脚踏实地地学习和生活;通过激励制度来引导与规范学生的有所为和有所不为。三是加强素质教育和技能培训的识别工作。高校应在学生入学之初开展这项工作,使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在高校学习期间接受培养的目标和定位,明确素质教育与技能培训的异同,了解综合素质建设与个人发展能力的关系,把握国家发展形势对人才发展能力的要求,从而平衡其理想与现实冲突而造成的心理落差,安心学业,专注于个人能力的建设。

(2)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高校的课堂教学质量改革,首先在教学中要创造机会和平台,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其次,制度设计上,多表扬、奖赏和激励,培养其学习动机。再次,加强教师队伍的能力建设,推动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喜欢教师,进而喜欢教师所教授的课程。

(3)课程设计更加合理

教学内容的优化和教学方法的选择是课堂教学的核心,是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高校应着力在课堂形式和课程内容设计上进行完善。

首先,授课形式的改革。高校课程教研室及任课教师应考虑迎合90后大学生接受信息的特点,避免单一性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改变传统课堂的单向沟通形式,增加互动环节,消除课堂的紧张严肃氛围,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下得到收获。课堂形式可以运用启发式、讲授式、问答式、讨论式、观摩式、案例式、实验式、思考式等方法,合理运用教具、幻灯片、视频影像等辅助手段,使教学方法灵活、新颖,从而保证教学活动进入最佳状态,实现课堂教学的个性化。引入参与式课堂讲授理念和方法,如微课、慕课、翻课等。在实践中,参与式课堂往往比传统的填压式更受学生的欢迎。特别是由学生根据知识要点自行查阅案例,结合相关的教学重点,以短剧的形式编排展现。这种方式不但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强化学习重点,还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真正地做到寓教于乐。90后是智能手机使用的主要群体,利用手机媒体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将成为教学改革的一个发展趋势。

其次,授课内容的改革。对课堂内容的改革应结合90后学生的学习特点,任课教师应对本专业的课程内容进行科学的再设计,力求除了系统、清晰、重点突出、深入浅出外,纳入学科的新进展,达到与时俱进、吸引眼球、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目标。高校应加强教师与本专业对口单位的合作机制的建设,给教师创造与对口单位合作交流的平台,使教师更了解专业发展的社会需求,从而将专业课程内容与实际需求结合,对课程内容进行重塑,迎合学生的实用性需求。教师应迎合学生的兴趣点,在授课的过程中融入文化、社会、经济、政治、甚至是娱乐因素,引起学生的兴趣。

(4)加强校园学风建设

高校应加强校风、学风建设:一是找出切合实际,学生易于接受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并不断加强辅导员的教育和培养。二是加强教学改革,制定激励政策,让广大教师认真教书、教好书、育好人。三是加强教辅人员、后勤服务人员的教育,形成学风建设齐抓共管的局面。四是加强学生学习管理,守住标准,严进严出。

[1]曹松梅,姜素华·新时期下“90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11(4):20-22.

[2]孟庆全,许晓燕·90后大学生与高校学风建设[J].出国与就业,2011(5):29-30.

(责任编辑:李昌礼)

Research on the Improvement of Teaching Quality by Take the Students as the Guidance——A Study of the Generation after 1990s College Students in Guizhou University

Teng Mingyu1Han Mengli2

(1,2.Faculty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Guizhou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Guiyang 550025,Guizhou,China)

The study found that the generation after 90s during school (in class and after class) exists anomie behavio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tudents, causes of anomie behavior is not interested in professional knowledge, personal subjective p

, pragmatism, lack of clear life plan, self-discipline abil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eachers, anomie is because of life lost, pragmatism can not meet the needs of students, and there are some flaws and lack of social experience in the college curriculum design. Therefor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strengthen the students’Outlook on life and guide, inspire students the learning motivation, the more reasonable design courses and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campus atmospher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classroom teaching quality,after 90s college students

2016-07-10

1.滕明雨(1981.03~)男,黑龙江哈尔滨人,贵州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农村发展与人力资源管理。

G640

A

1673-9507(2016)05-0042-03

2.韩孟李(1994.10~),男,贵州遵义人,贵州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学生。

猜你喜欢
课堂教学课堂教师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食(2022年2期)2022-04-19 12:56:24
最美教师
快乐语文(2021年27期)2021-11-24 01:29:04
美在课堂花开
教师如何说课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1:16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甘肃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4:48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7:04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