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春梅
(广西容县高级中学化学组,广西容县537500)
新课改背景下提高高中化学课堂语言艺术研究
刘春梅
(广西容县高级中学化学组,广西容县537500)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课堂语言对课堂质量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高中化学课由于具有理论性强、抽象难懂、数据公式枯燥等特点,要求教师更应该注意利用语言艺术来驾驭课堂、吸引学生,进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目前高中化学课教师课堂语言存在着科学性不强、激励性不够、启发性不足、趣味性不高等问题,无法很好适应新课改的发展,需要加大课堂语言艺术研究,增强教师课堂语言的表达力和吸引力,以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新课改;高中化学课;语言艺术
广西壮族自治区虽然是作为最后一批施行新课改的省份,但是自从2012年秋季全区高中全面铺开新课改后,经过广大教育工作者努力研究,辛勤劳动,呈现一片百花齐放、欣欣向荣的好景象,新课改的新理念、新方法、新手段层出不穷,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作为一名长期奋战在教育第一线的高中化学教师,我觉得由于化学课具有理论性强、抽象难懂、数据枯燥等特点,更加需要化学课教师提高语言艺术能力,才能适应新课改不断发展的需要。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传授知识的主要手段是语言。学生对学习兴趣的高低,对知识掌握的多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课堂语言艺术水平。由于化学课的特点决定,提高高中化学课堂语言艺术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有利于增强课堂的吸引力,提高化学课堂效率
新课改的目的就是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把学生作为学习主体,不断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教学质量。教师的主要阵地是课堂,主要任务是想方设法在有限的课堂四十五分钟时间里提高教和学的质量,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良好的课堂语言艺术。高中化学课教师仅仅能把枯燥难懂的教学内容准确表达是不够的,同时需要综合利用各种语言艺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化学课堂更生动有趣,大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显著提高课堂效率。
(二)有利于促进师生之间良好的情感交流,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人是一种职业,一种专长。但这是一种特殊的、和其他任何工作都无法相比的职业,它具有一系列特点∶我们是和生活中最复杂、最珍贵的无价之宝、也就是人在打交道。他的生活、健康、智慧、性格、意志、公民表现和精神面貌、他在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他的幸福都决定于我们,决定于我们的能力、水平、工作艺术和智慧。”[1]62作为教师,既要教书,又要育人。高中化学课教师也不例外,在教好书的同时,也肩负着育好人的责任。语言艺术是人类情感交集、释放自己情感一种最重要的表达方式。教师良好的语言艺术能够增进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正如斯大林说过的那样:语言是工具、武器,人们利用它来互相交际,交流思想,达到互相了解。[2]10高中化学课教师由于受本课程特点、应试教育环境、自身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一般不重视育人工作,与学生的交流甚少,更没有很好注意交流过程中的语言艺术,久而久之,导致学生对化学课教师敬而远之。高中学生还处在感性较强阶段,往往存在着先是对教师本人的热爱之情后,才会对教师所授课程感兴趣,进而提高学习动力。可见,教师,尤其是高中化学课教师良好的语言艺术,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让他们在做人与学习上少走弯路。
(三)有利于给学生正面的示范作用,培养学生严谨治学的作风
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语言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教师的声音就该像油一样浸入学生的心里,把知识一道带进去[3]。马克思说过:“语言是思想的直接体现。”教师的课堂语言对学生起潜移默化的作用,有润物细无声的功能。
时代在发展,社会对教师这个职业的要求越来越高。但由于各种原因,不少教师,尤其是高中化学课等理科教师认为只要完成各项教学任务就行了,没有意识到学生是通过对教师课堂语言艺术的越来越高的要求来满足自己听课学习的需要。高中化学课教师在课堂语言艺术方面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一)化学课堂语言的科学性不强
化学是一门严谨的自然科学。一些教师课堂语言不够准确、不够规范、不够简洁,逻辑性不强,未能准确地使用化学用语,随意更改专用的化学仪器、化学用品、化学试剂以及实验操作的名称,从而严重地影响了教学效果。长期受教师语言表达不科学、不严谨的影响,学生依葫芦画瓢,在答题时胡编乱造的现象也不鲜见。据评卷权威人士总结,每年化学高考考生因此缘故而造成的非智力因素丢分是化学高考丢分的主要因素之一。
(二)化学课堂语言的激励性不够
波斯诗人萨迪萨迪肯定语言的重要性,认为语言是必须要修炼好的一门技艺,智者需要用语言来表达、传播他们的智慧。[4]2俗话说得好,良言一语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在多数高中学生的心目中,教师是几近偶像的存在,教师的话对学生的影响更大。须知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一旦实验条件改变,实验结果可能千差万别。但是一些教师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在课堂上独断专行,大搞一言堂,只是一味照本宣科,没有积极鼓励学生大胆思考。长此以往,会严重地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效果自然欠佳。
(三)化学课堂语言的启发性不足
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有的高中化学课教师对启发性教学认识不足,把丰富的启发性语言归结为“对不对?是不是?好不好?行不行?”等简单的师问生答,没有注意到启发性语言的循序性、阶梯性,教师“启”得不好、不够,不利于激发学生积极思考,阻碍了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步伐,从而导致学生“发”得不明、不深。如果换一个问法,如“能不能够换一个条件?换什么条件?结果发生什么?为什么会那样?给我们什么启发?今后我们要注意什么?”像这样的启发性语言,能充分激发学生大胆开拓创新的科学作风。
(四)化学课堂语言的趣味性不高
虽然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有各种新颖有趣的实验,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仍然需要教师借助于语言艺术来传达。莫里哀说过:语言是赐予人类表达思想的工具。一些教师上课时照本宣科,语言平淡、语调平平,毫无美感,很难让学生引起共鸣,导致课堂效率大打折扣。
高中化学课教师课堂语言艺术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无法满足学生课堂学习中对幽默、启发、好奇的需要,也没有能够很好适应新课改发展的需要,需要提高自身的语言艺术水平。
(一)增强化学课堂语言的科学性
教师必须准确地使用化学术语,不应该随意更改专用名词。课堂语言要准确、规范、简洁,具有严密的逻辑性[5]。如中和热测定实验中用到的环形玻璃搅拌棒不能简化为玻璃棒;作醛基的检验实验时用到的新制的氢氧化铜碱性悬浊液也不能简化为氢氧化铜;盐酸不能用HCl代替;一水合氨不等于氨水;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性质和质量不变,但在反应过程中它的性质和质量都发生变化,颇有功成身退的意思;描述勒夏特列原理时,强调是“——减弱这种改变”而不是消除这种改变,也就是说仅仅是改变的程度被削弱了。另外,教师讲课时语言力求简明扼要,重点突出,避免啰里啰唆,不知所云。
(二)做足化学课堂语言的激励性
教师的课堂语言要求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教师在课堂上教师应该睁大眼睛,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用激励性的语言肯定他们、鼓励他们,让他们更快、更好的发展。比如学生到讲台上演算或作实验时,即使学生计算不够准确或者操作不够规范,教师也应该充分肯定他的主动性、积极性。如果发现有做错的地方,也应该想方设法给他台阶下,用诸如“时间有点紧,请你回座位再考虑一下”“时间比较仓促,可能来不及准备”“可能老师在演示过程中讲得太快了”,等等。
此外,教师针对不同的教学意图应该采用不同的语言和方式进行激励[6]16。如:提问学生时,用鼓励性的语言“哪位同学还愿意试一试?”“哪位同学还有其他方法?”;评价学生时,用肯定性的评价语言,如“这位同学很细心,分析得很有道理!”“这位同学审题很准确,思维很严密!”“这种方法很好,比刚才的更简便,有独到之处!”,等等。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这种以情动人,就能营造“双赢”的教学气氛,就能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课堂效率。
(三)加强化学课堂语言的启发性
教师要善于提出问题,注意问题的阶梯性,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领悟真知。比如在学习必修一第三章——钠及其重要化合物时,教师在做了过氧化钠的“吹气生火”演示实验后,可以逐级提出问题:从嘴巴吹出的气体主要是什么气体?可燃物燃烧需要什么条件?这次燃烧发生的条件与前面所学比较的有什么不同?这个反应在生活中或科研中可以应用于哪些方面?经过层层的分析推理,学生就能更好地掌握过氧化钠的性质。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还可以联系日常生活实际现象来启发学生思考。如讲授油脂的知识时,让学生回忆在煮汤时,把花生油加进去,发现花生油是浮在上面的现象,进而提出问题:这个现象表明花生油和水,哪一个密度较大?花生油在物质分类时属于烃的衍生物中哪一类?若要分离他们,可用什么方法?可以初步得到什么规律?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四)提高化学课堂语言趣味性
课堂语言要幽默、生动形象、充满情感色彩,就会富有感染力。众所周知,兴趣是学习的最大动力。幽默的语言可以明显地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7]英国著名小说家、诗人司格特说过:幽默本身就是才华,它能带走愚昧。语言幽默除了娱乐性,还有机智性。
化学课堂需要有趣味性。化学课教师不应该缺乏幽默、趣味的细胞,更应该用化学独有的方法方式来提出趣味和幽默。比如有时准备上课前发现一些学生精神不振,教师可以说:“同学们一夜之间都转化为惰性气体啦,看来我得加点催化剂才行。”这样既不伤害学生自尊心,又可以让学生哄然大笑后精神振作起来。
教师应当将备课时的非专业术语的内容尽可能口语化,必要时,甚至将它转化为当地的土话俚语,便于学生理解记忆。课堂上教师对一些物质的性质教学时,可以采用拟人化等方法,加深学生记忆。比如,学习氢气或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实验时,把氢气或一氧化碳形容为勤劳的小蜜蜂,早出晚归,而酒精灯就恰好相反,既迟到又早退;另外氢气分工合作:部分直接参与反应,部分作为“保镖”保护新生成的铜单质,避免又重新被氧化,这样学生就能弄清这类实验的注意事项,并且理解了氢气的实际消耗量大于由化学方程式算出的理论消耗量的原因。另外强调苯并不笨,它还挺聪明呢,懂得钻空子,既像烷烃那样,能发生取代反应,又像烯烃那样,能发生加成反应。还有铁遇冷浓硝酸或冷浓硫酸时发生钝化,就像一个店铺开张不久很快就倒闭了,这样就很生动形象,便于学生理解记忆。
总之,课堂语言的艺术性是课堂教学的最重要方面,它是运用语言的手段创造审美的现象的一种艺术形式。课堂教学语言的艺术性表现在音调的高低强弱,语速的快慢和间隔,都要与学生的心理节奏相适应,充分引起学生的共鸣。教师还要恰当使用无声语言——即言词之外的其他各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意图,包括教师的目光语言、表情语言、体态语言等等。无声语言是有声语言不可或缺的辅助手段。[8]518
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大多数时候应用和蔼的目光关注每一位学生;除非必要,课堂上尽量少用语言批评学生,最好用严肃警告的目光去批评违纪学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用点头表示肯定,用摇头表示否定,用皱眉提醒他们,用一些必要的、得体的手势来强调、肯定自己所讲的内容,加深学生的印象。“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9]4斯特维洛夫指出: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课堂的效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每一节课作为提高自己课堂教学语言艺术水平的实验室。本着尊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的观念指导自己的工作,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不断培养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不断总结归纳,只有这样,才能与时俱进,成为新时期真正合格的教师。
为了提高高中化学课教师课堂语言的科学性、激励性、启发性、趣味性,应该通过自学、外出进修学习、参加各种业务培训、向校内外同行、专家学习等方式,通过不断加强自身的化学知识和理论修养水平,在授课过程中有意识地用化学术语去表达,进而提高化学课堂语言的科学性;需要学习中学生学习心理、人际关系知识与技能,结合化学科特点,提高化学课堂语言的幽默性和趣味性;需要综合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和化学等知识,结合现代网络知识和语言,通过教师的语言、举止、情感,乃至眼神,提高激励、启发的层次和水平。
新课改背景下提高高中化学课堂语言艺术,能够让化学课生动起来,提高课堂效率,意义十分重大,但是课堂语言艺术也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做到与时俱进,需要化学课教师长期努力,坚持不懈,把老问题做到常谈常新。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
[2]斯大林.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学问题[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0.
[3]夸美纽斯.大教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7.
[4]刘兆祥.安睿蔷薇园:萨迪智慧枕边书[M].北京:海潮出版社,2011.
[5]钱燕.高中化学教学语言艺术浅谈[J].理科考试研究,2014(23).
[6]广东省于才教师办公室.浅谈中学化学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M].上海:凭海临风,2013.
[7]郭珊珊.中学化学教学中的语言艺术性[J].考试周刊,2011 (35).
[8]蒲宏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J].百度文库教育专区,2014.
[9]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S]..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责任编辑:谢雪莲
Improvement of Classroom Language Arts of Chemistry in High Schools in the Background of New Curriculum
LIU Chun-mei
(Guangxi Rong County High School,Guangxi Rong County,537500)
In the process of teaching,the teacher's classroom language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classroom quality.Because of the chemistry characteristics∶being strong theoretical,abstract and difficult,boring data formulas,it requires that teachers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control language arts in classroom,to attract students,and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lassroom teaching.Currently in high schools,chemistry classroom language is not scientific,not incentive,interesting,and enlightening enough.Thus,it can’t best sui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ew curriculum.In order to improve teaching effectiveness,classroom language arts need to be researched more;their expression and attraction need to be enhanced.
new curriculum,chemistry classes in high schools,language arts
G63
A
1674-8891(2016)03-0101-03
2016-03-23
刘春梅(1972—),女,广西容县人,广西容县高级中学一级教师,主要从事高中化学教学工作。